书名:交手

第四十五章小人物也有逆天的手段

    关于闪7股份被抛售一事,有两种版本的解读,其一,郑明轩只是中间人,乔国界的做法是左手倒右手,而不明确收购价格是为了规避sec的监管风险,毕竟郑明轩购买闪7股份的资金依然是由兴坐提供。兴众此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借收购的消息拉高闪7的股价,这样可以使兴众出售闪7时获得较高的溢价。二是中概股目前有大量来自中国的游资,兴众方面希望通过这一消息来吸引游资的关注,从而大幅拉升股价。
    其二,乔国界对视频业务已经失去兴趣,在2012年至2013年中,兴众曾与多个视频网站洽谈过出售闪7,但由于价格及其他条件导致无人接盘。此次兴众将手中大部分闪7股份出售给郑明轩是在多次出售谈判破裂后不得已的举措,未来或者会由郑明轩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为闪7寻找一个合适的买方。
    两种版本,哪一种更接近真相,恐怕除了乔国界之外,无人可以确定。但有一点,两种版本的共同之处在于,兴众正在通过种种方式为闪7寻找买家。换言之,乔国界不想要闪7了,想一卖了之。
    乔国界一直想打造一个泛娱乐帝国,从源头的立化开始,拓展到包含实体出版和版权输出的兴众文学,再延伸到下游的影视、视频产业,但现在,一向被他寄予厚望的视频网站闪7已经被抛售——尽管接手人的资金还是由兴众提供,但实际上,闪7已经易主了——再到他亲自和大马哥接触商谈兴众文学全盘出手事宜,一切的一切表明,乔国界不是对大文化产业心灰意冷了,而是想退出整个互联网实业!
    也就是说,兴众帝国旗下的兴众文学、兴众游戏以及视频等全部业务,正在被乔国界有条不紊地拆分出售,何方远深吸了一口气,兴众帝国果然是大厦将倾,相信不出多久,兴众将会成为历史。
    文章的最后做出了一个总结——出售旗下闪7仅仅兴众亏本大甩卖的开始,未来兴众会逐步出售游戏、视频、文学在内的诸多业务,而乔国界本人也已决定淡出实业,并将更多精力转向投资领域。
    爆料显示,兴众旗下经营的实体业务遭遇四面楚歌,每况愈下,不过与此同时,长期在新加坡和美国修养的乔国界却通过对硅谷一系列互联网公司的投资获得了巨额收益,这令乔国界开始将个人兴趣由做实业转向了做投资,与做实业需要付出的劳累相比,转型投资也更适合目前乔国界的身体状况。
    ……好一则对何方远来说如雪中送炭的爆料,闪7的抛售以及乔国界对实业兴趣渐淡转向投资,让他如获至宝,如果真如爆料所说,乔国界有意拆分卖掉兴众旗下的众多业务,那么他对立化的管理者收购计划,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提升,同时,讨价还价的余地也更大了。
    “怎么了,何总?”
    “出什么事情了,何总?”
    蓝妺、范记安和徐子棋三人都挤在了何方远身边,睁大眼睛看爆料,樊铮和付锐不好意思也凑上前去,毕竟他们和何方远还没有熟悉到一定程度,不过二人都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问出了口。
    何方远心中蓦然豪气万丈,环顾四周,除他之外,樊铮是立化的常务副总,蓝妺是副总,范记安、徐子棋和付锐是总监、副总监,基本上相当于立化的整个管理层全部在此,他站了起来:“樊铮、付锐,如果接下来立化或是兴众文学会发生一系列的动荡,到时你们选择站在哪一方?”
    如此直接而强烈的问话已经不是暗示了,而是直截了当地摆在樊铮和付锐面前的二选一的选择题,樊铮一时犹豫,付锐却不假思索地说道:“我会紧跟何总的脚步。”
    蓝妺也一时热血沸腾,她知道机会真的来临了,联想到何方远之前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胜利基本上遥遥在望了,她大喜之下,也嘻嘻一笑说道:“我也会紧紧追随何总的脚步。”
    “还有我。”
    “还有我。”
    范记安和徐子棋也及时表态了。
    “也包括我。”樊铮被众人带动了情绪,情急之下,也从善如流了,“我宣布,从现在开始,我正式加入何家军的阵营。”
    “何家军?这个名字好,哈哈,樊铮,你恐怕还不知道,你刚才的决定,不但创造了历史,也开创了未来。”范记安哈哈大笑,“从这一刻起,我们就是一个团队,一个属于何家军的生力军。”
    何方远心情激荡,他让开了位置:“我去见李董,你们留下,继续商议。”
    樊铮和付锐上前来到电脑面前,等二人看到爆料后,都不约而同地倒吸了一口凉气,尤其是樊铮,才知道刚才的决定是多少的英明和正确,如果再晚上一步,说不定就会被排斥在何家军之外了。而且想都不用想,何方远等待乔国界拆分抛售兴众的一刻,已经等待太久了,肯定也做好了十足的准备,准备接手立化甚至是整个兴众文学。
    好险,如果他还执迷不悟紧跟陈果的脚步的话,等兴众文学大厦倾倒立化大船沉没之时,他别说可以从容上岸了,怕是连一根救命稻草都抓不住。
    这么一想,不由又想到了陈果,可怜的陈果,现在还看不清形势,还想在立化架空何方远,却不知道何方远的目光早就超出了立化,放眼到了兴众文学,不,整个兴众的高度。
    如果让樊铮知道何方远的眼光不仅仅是超越了兴众,甚至已经抵达了和大马哥、李颜红坐而论道的高度,他肯定会震惊得目瞪口呆,并且会更加庆幸他的选择的正确。有时跟对了人太重要了,俗话说,跟着苍蝇找厕所,跟着蜜蜂找花朵,跟着富翁挣百万,跟着乞丐会要饭。
    何方远在众人或质疑或不解或猜测的目光中,昂首挺胸上了电梯,直接按了十八楼的数字,他不是第一时间去见乔国界——以前,他多么渴望可以再次和乔国界面对面坐在一起,但现在,形势突变之下,乔国界不再列入他的首要目标了——而是最想先和李丛林交换一下看法。
    敲开李丛林办公室大门的一刻,何方远心中还在猜想,李丛林向乔国界提出管理者收购,乔国界到底是什么态度呢?是还在故意拿捏,还是一口应下?
    推门而进的时候,李丛林正在伏案工作,他一抬头,见是何方远,先是一愣,随即会心地一笑,站了起来,大步向前,伸手和何方远握手:“方远,你可算回来了。”
    一个集团的总裁对旗下分公司的子公司的总经理笑脸相迎,并且无比热情,实在有悖常理,但有时抓住了机会提前站好了位置,小人物也会有逆天的手段!
    “让李董久等了,主要是在北京又和李颜红见了一面。”何方远语不惊人死不休,第一句话就再次抛出一枚重磅炸弹,旨在先声夺人,让李丛林意识到他的重要性。
    “哦?”李丛林果然眉毛一扬,目露惊讶之色,“不错嘛,和李颜红也对话了,收获一定不小吧?”
    “还好,比预期中要好一些。”何方远不再过多透露他和李颜红会面的事情,随后话题一转,单刀直入,“上次李董打来电话,说是和乔董摊牌了?”
    李丛林微微点了点头,用手一指沙发:“坐,坐下说话。”他亲自倒了两杯茶,放在茶几之上,和何方远并排坐在沙发上,微一沉吟,“乔董听说我有意对兴众文学完成管理者收购,他既没有一口答应,也没有一口回绝,而是含糊其辞地说了一句,再等等看……”
    难道说李丛林对乔国界的真正意图也不是十分清晰,乔国界都想拆分卖掉整个兴众了,还没有对李丛林交底?不应该。要么是乔国界不信任李丛林,要么是乔国界有意隐瞒,想等实在找不到下家接手时,再甩给李丛林,卖一个高价。不管是哪一种出发点,何方远都为乔国界感到悲哀,整个兴众的能人和明白人都被乔国界利用加提防,只有好人才是他的心腹,可惜的是,好人往往都是庸才,比如陈果者也。
    “你知道乔董再等等看的意思吗?”李丛林向何方远抛出了问题,一脸期待地等何方远的回答。
    何方远可不会真的天真地认为李丛林对乔国界意图拆分卖掉整个兴众一无所知,李丛林的问题既是问题,又是考验,他必须慎之又慎地回答。
    沉默了小片刻,何方远才谨慎有余地答道:“估计乔董是想等最合适的出手机会,也好要一个高价。”
    “说对了。”李丛林一只手轻轻敲击沙发的扶手,另一只手一摸头发,“估计你也猜到了,乔董已经默许要出售兴众文学了,目前包括我在内的部分高管,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要兼职为兴众文学寻找买家。不怕告诉你,其实之前已经内部开过多次会议,论证了兴众文学出售的可能性。呵呵,之前我一直没有向你透露,不是有意隐瞒,是涉及到了商业机密。”
    原来李丛林早就知道乔国界有意要卖掉兴众文学了,还一直瞒着他,看来,商业上的事情,还真是兵不厌诈,这么一想,何方远对他原本对李丛林也有所隐瞒的微微愧疚心理也心安理得了,其实倒不是他非要找一个平衡,也是他到底心怀善良,不想辜负李丛林对他的厚望。
    再一想也是,如果不是李丛林早就知道乔国界有意出售兴众文学,以他目前的高薪和高位,估计也轻易不会向乔国界摊牌,想通此节,何方远暗暗汗颜,相比李丛林的老道,他还是嫩了点儿,原来还是被李丛林暗中摆了一道。虽然李丛林并无害他之心,却还是有利用他之嫌。
    “可以理解,以我的级别,确实不应该知道最高级别的商业机密。”何方远诚恳地说道,他和李丛林虽然不是一路人,但殊途同归,都想在兴众大厦将倾时,借兴众的砖瓦建成自己的大厦。也许他和李丛林还可以联手,接管整个兴众文学也未可知。
    计划赶不上变化,而且谁不知道会有什么资本力量介入进来,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说自己就是胜利者。
    “既然乔董早就想卖兴众文学了,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卖出,证明没有买家接手,为什么李董提出管理者收购,他还不答应下来?”何方远抛出了自己的疑问,当然,是疑问,也是试探,想知道李丛林对现在局势的分析。
    “因为乔董对我出的价格不满意。”李丛林也有意思,不一下说出全部原因,非要一点一点吐出来,“当时我开价5亿美元。”
    好吧,何方远心想,李丛林看上去再面善,对他再礼遇有加,李丛林也在商言商的职业经理人,对他事事有所隐瞒,他应该早有预料才对。原来李丛林和乔国界已经深谈到了讨价还价的地步了,他还以为李丛林只是向乔国界提了一提,然后乔国界虚接一招,从此再也没有了下文。却原来,乔国界是对李丛林的价格不满意。
    何方远决定继续深入下去,也就不再顾及什么,直接问道:“李董,5亿美元的价格对目前的兴众文学来说,也算是一个合理的价位,在空行注资1.1美元购买兴众文学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时,兴众文学的估值也才是5.5亿美元,现在形势比当时更严峻,5亿美元,良心价,乔董还不答应,难道是想卖到6亿美元?据我所说,芝麻开门对兴众文学失去兴趣了,已经决定收购文化中华了,据传,芝麻开门还有意投资中学传媒……”
    中学传媒是中学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专业从事数字电视网络与新传媒发展的企业,主营业务为杭州市八区五县的有线电视网络业务和全国新媒体业务。目前中学传媒拥有3g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的全国集成运营牌照或许可授权,是全国最大的互动电视、3g手机电视和互联网电视等综合数字化内容的运营商和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位居全国新媒体和三网融合产业发展的第一阵营。
    关于芝麻开门对中学传媒有收购意向的消息,也是何方远根据近年来芝麻开门收购动作频繁,以及和大马哥会面时的交谈得出的结论。芝麻开门在大文化产业上面的布局,以影视和视频等终端市场为主,对源头的互联网版权产业,兴趣不是很大。何方远之所以着重提出芝麻开门的未来布局,是想提醒李丛林,现阶段唯一有兴趣并且有实力收购兴众文学的芝麻开门,现在对兴众文学基本上失去了兴趣。
    当然,何方远隐藏了另一种可能,芝麻开门对兴众文学失去了兴趣,但对立化却大有兴趣。不过,这话就不能对李丛林说了,李丛林志在兴众文学,而他志在立化。
    “哦,这么说,芝麻开门收购了文化中华,再有意投资中学传媒的话,兴众文学基本上就被完全排除在外了?”李丛林面露喜色,他很明白何方远话里话外表露的意思,“消息确定吗?”
    “确定。”何方远十分笃定地点头,“我亲耳听大马哥所说,而且也亲眼见到乔董在北京和大马哥不欢而散。所以,现在正是李董继续推进管理者收购的最佳时机,不过我还有一个疑问,李董的资金从哪里来?”
    知道李丛林的资金来源,对何方远下一步的推动,至关重要。万一李丛林的资金是三巨头之一提供,事情就有得复杂了。
    “资金问题好说,现在热钱很多,风投也好找。”李丛林含糊一说,并未明确透露资金来源。
    何方远见李丛林诚意不足,当然,他也可以理解李丛林有意无意的隐瞒,他对李丛林也隐瞒了不少,也就不再勉强,准备撤退了:“刚回来就来见李董了,还没有见乔董。乔董的意思是,等我一回来就向他报道。”
    李丛林看出了何方远的退让,猜到了何方远的心思,呵呵一笑:“其实也不是不想告诉你资金来源,主要是还没有完全谈妥,就如你想对立化管理者收购一样,资金问题确定了吗?”
    何方远虽然也能隐隐猜到李丛林恐怕多少知道一点儿他对立化有管理者收购的想法,却没想到,李丛林当面提了出来,而且还是十分肯定的口气,就让他不禁吃了一惊。
    “不要惊讶,你的意图不只是我看了出来,就连乔董也心里有数。”李丛林含蓄地笑了笑,“其实,我支持你对立化的管理者收购,我倒有一个建议,不如我们联手?”
    原来还留有后手,何方远一笑:“怎么个联手法?”既然他直接跳过了李丛林关于他对立化管理者收购的疑问,其实相当于他默认了李丛林的说法。
    “你帮助顾南和梅长河,就是帮助我。”李丛林的笑容更意味深长了。


上一章
返回

交手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