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古今商王

第二百五十二章翰林官

    夜色渐浓,随着中秋佳节的降临,天空的明月格外明亮。
    叶无尽在签押房查看着卷宗,了解着他主政下的这个县城。青水县是绝对的农业经济,主要是以水稻种植为主,养蚕为辅。靠着水稻的生产解决温饱问题,而通过养蚕来补贴家用。
    只是朱朝立国将近二百年,已经开始暴露出封建帝国的弊端。跟着全国其他地区一样,随着官绅阶层的崛起和壮大,大量的土地流向这些权力阶层。
    首辅严蒿占良田百万亩,次辅徐阶占田数十万亩,这虽然是特例,但是却也说明了天下的一个现象。严蒿和徐阶之流是少数,但全国少不了一些强势官绅。
    青水县呈现着极大的贫富不均,有人占据三四百亩良田,而有人却仅靠着几亩薄田过日子。
    另外,地区的贫富情况也相当严重。在青水河两岸的民众倒还好,但在西部则多是山地,而且这地方是苗族的聚集地,那是不仅土地贫瘠,更是一个是非之地,民众过得相当艰苦。
    劫富济贫!
    叶无尽并不打算这样做,这个方法仅能够治根,并不能治本,而且有人靠做生意积累财富并不是罪。现在最有效的方式,还是要让到青水县高速发展起来,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一切问题。
    “大人,唐知府来访!”朱有才急忙走进来,略显得着急地说道。他的眼睛悄悄打量着这个年轻的县尊,发现这人很是老成,倒不知是他性子使然,还是因为成为县尊的缘故。
    “来了?”仿佛是早意料到一般,叶无尽不紧不慢地伸了伸懒腰站起来。
    “是的,估计这会已经落桥了,咱是不是该去迎接他?”朱有才看着叶无尽走回内室,不由得提醒道。这官场有官场的规矩,上官驾临县衙,那就需要叶无尽亲自到门口去迎接。
    “我换件衣服,你去领他进来吧!”叶无尽已经走进内室,声音似乎还得着一份慵懒。
    朱有才狐疑地打量着叶无尽的背影,看着他穿的正是官袍,倒不知他为何还去换便装。只是这事并不是他能过问的,如今他只要做好本分工作即可。
    “你们县尊呢?”唐知府已经走到二院门,但却仅是看到朱有才,并没有发现叶无尽,眉头不由得微微地蹙起。
    虽然知道这位下属是少年得志,而且还是本朝第一位六首状元,难免会心高气傲、目中无人,只是如今竟然已经进入官场,那一切规矩就理应跟章程来,这不主动出来恭迎他这个上官,这就是怠慢。
    朱有才是心慧之人,自然不会说县尊跑去换衣服了,忙是陪罪道:“我们大人方才在休息,这听到府尊大人过来,这才匆忙整理妆容,令小的来跟向大人先行陪罪。”
    唐知府听到这话,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倒是挑不出什么毛病。
    待一行人走到三堂,这才见到叶无尽急匆匆地迎出来。
    唐知府不会忘记他此行目的,就差将不满写在脸上了,只是待走近时,脸上尽是愕然,上下打量着眼前之人。这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年轻官员,身穿着一件胸前绣着鹭鸶的官袍,整个人显得格外有精神。
    “下官有所远迎,还请府尊大人恕罪!”叶无尽远远见到唐同德,忙是拱手陪罪道。
    这是……
    只是唐知府仿佛都没注意到他的脸,甚至似乎都没听清叶无尽在跟他说话,目光紧紧地盯着那绣着鹭鸶的官袍。这官袍并没有出彩之处,仅是中规中矩的次六品。
    不过,这身官袍出现在任何地方,他都可以完全不予理会,但偏偏出现在叶无尽身上,那就耐人寻味了。
    “府尊大人,里面请!”叶无尽揣着明白装糊涂,伸手示意唐知府往里面走。
    在调任青水知县的时候,他在翰林院修撰的官职其实并没有撤去,所以他名义上还是身兼两职,官阶在次六品。只是不清楚西南省布政司给疏忽了,还是青水县的行政级别就是如此,所以仅是给着他七品的官服。
    但不管如何,叶无尽是翰林院修撰兼任青水县知县,货真价实的翰林官员。
    翰林官员本身的权柄其实并不大,仅是作为顾问机构的存在,翰林学士也不过仅是五品。但翰林院有着超然的地位,是朱朝高官的摇篮,是进内阁的必备条件之一。
    可以这么说,翰林官不一定都能当高官,但能够当高官的必是翰林系官员。首辅严蒿和次辅徐除自不用说了,哪怕现在六部尚书之首的吴山,同样是翰林院出身,而且朝廷高官绝大多数位置都被翰林出身的官员占据。
    叶无尽作为翰林院的编撰,又拥有六首状元的光环,以着他如今的年纪,将来必然会升上去。若是运程不差,那将来进内阁也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好!好!请!”唐知府有些失态,破天荒地伸手示意这个下属一起走。
    原先他是错以为叶无尽是被贬谪,所以才没将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放在眼里,甚至想扶持程县丞跟他争权。只是意识到他竟然没被免去翰林院修撰,额头的汗珠都要流下来了。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唐知府虽然在地方上算是一小号人物,但他这种知府或知州,全国有数百号人,放在整个官僚系统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而想再进一步难于登天。
    反观这些翰林官,只要不犯大错误,单是喝凉茶都能将品阶熬上去。而叶无尽这种顶级出身,似乎还背负着圣上隆恩,这用不着三十年,恐怕用不着数年就必将站在他头上,甚至还能主宰他的官途。
    唐知府深知现在虽然作为叶无尽的上司,但若以为这样就能拿捏他,恐怕就有些蠢了。若是不想为将来招来祸事,不想给子孙带去无妄之灾,那就算不能跟这位下属交好,也绝对不可得罪。
    在客厅用茶,二人相谈甚欢。
    唐知府对一个下属知县自然能拿姿态,但若是对一个翰林院编撰还拿姿态,那他在官场上就白混这么多年了。若不是抹不开那个脸面,他都恨不得跟这位翰林院编撰兄弟相称了。
    只是唐知府终究还是对叶无尽调来青水县任知县有所疑惑,进行了旁敲侧击,而叶无尽又是搬出以前的说词:“圣上亲自下旨,我想是定然有他的意图,我当歇尽全力治理好青水县,方不负圣恩!”
    同样一句话,效果却已经全然不相同。
    唐知府先前是听过这个说词,但当时却是不屑一顾,以为叶无尽是故意往自己脸上贴金。只是知道他还兼着翰林院编撰,对这话却是太为惊心,知道这个调令极可能就是“圣恩”。
    “府尊大人,近日县内有一个童谣流传甚广,不知大人是否有耳闻?”叶无尽看准时机,当即扯开话题道。
    唐知府是一个聪明的人,不然也不会以前三甲进士出身这么快混到宁州知府,不动声色地说道:“不知是指哪一个呢?”
    “青水有糊涂县丞,断案神速害二命。萧二未死叶七死,真凶逍遥周通亡。”叶无尽抑扬顿挫地念出,然后又是叹气道:“按说作为同僚,我应该相信程县丞的办案能力,但此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我都担心这么闹下去会激起民愤了。”
    若是程县丞在此看到叶无尽如此惺惺作态,恐怕要往他白净的脸上吐口水不可。这口里说是相信同僚,结果却用沸沸扬扬和民愤,这分别就是在推他下火坑。
    “那依叶大人的意思呢?”唐知府将茶盏端起,用茶盖在水面上轻轻拨动,动作甚是儒雅。
    “圣上竟然将我遣回原籍任知县,定然想让青水县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叶无尽朝着北方拱了拱手,然后又是接着道:“如今发生这等事,我打算先委屈程县丞,应百姓所请,重审纵火行凶案。若是纵火行凶案是周通所为,那也算是还程县丞一下清白。”
    唐知府深深地打量着眼前这年轻人,没想到官腔打得这么漂亮,暗想这不愧是六首状元,但眼脸微垂,专注用茶壶拨过茶水,犹豫着说道:“这案宗我曾翻阅过,这人证物证俱全,似乎不是一起冤案。”
    “虽是如此!但这事闹得沸沸扬扬之后,有人说当日更夫并没有出现在神马客栈附近,而是酩酊大醉地躺在别人家门前,说更夫是作了伪证。”叶无尽又道。
    得益于全城百姓的力量,大家将这案件进行深挖,结果发现了更夫作伪证。有时不得不承认,群众的力量是很巨大的。
    “呃,竟有此事?”唐知府眉毛微挑,显得很是惊讶地抬起头来。
    很多事并不需要挑明,如今知府不站出来反对,那就证明可以重审此案。
    其实叶无尽不管唐知府反对与否,他都已经打定主意重审此案了,而他今天如此作态,只是为了减少一些阻力罢了。他相信亮出翰林院编撰的身份后,就算对方再不满,也不可能会选择为了保住程县丞而公然跟他撕破脸,甚至会主动放弃程县丞。
    将人刚刚送走,叶无尽返回大厅,却见一个画中人立于灯下。
    这美人约莫二十出头,拥有一张清丽绝伦的瓜子脸,面庞白皙细嫩,琼鼻洁白如玉,樱唇娇艳欲滴,纤细的身子若风拂杨柳婀娜多姿,身穿着素衣孝服,令人垂怜。
    “小女子谢过大人!”赵明月盈盈欠身,睫毛微微低垂。在得知烧死她父亲的元凶不是周通之后,她也是从老家而来,希望找到烧死她父亲的真正凶手。
    “谢就不用了,来给我捏捏腿吧?”叶无尽伸了伸懒腰,这放下官场那一套伪装,躺在睡椅显得不正经地道。
    赵明白轻咬了下唇,果真走了过去,乖乖地蹲着给他捏腿。
    叶无尽本是开玩笑,但看着那轻柔的手搭捏着他的腿,望着这仙女般的女人羞羞答答的俏模样,那原本制止的话咽了回去,咬着下唇默默地享受着这种爽劲。
    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也是一个美好的时代。


上一章
返回

古今商王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