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县委书记的十五个日日夜夜

第44章 成竹在胸,胜局在握

    周立民:这次调查,本来要时间再长一点点的。因为其它原因,提前了一点,晚稻收割以后,还可以做一些专题方面的调查。例如政治思想工作,要调查各个阶层的思想状况。我看中央调查工人阶级队伍的思想状况,调查了一万多人呢!接触一些实际,总比在屋里强些。这次调查,形成什么东西呢?我看责任制、专业户、重点户,可以写个东西。
    责任制如何进一步稳定完善,可以弄个意见。不一定做调查报告,做调查报告,接触的面要广,写个工作意见,可以稍微空一点,但也要结合具体东西,不能太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全县先后建立起来了。到1981年,全县26个公社、4个农场、一个渔场,534个大队,5456个生产队,实行小段包工、定额记酬的占20%;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记酬的占5.5%;实行统一经营、联产到组的占24.2%;实行包产到户的占12.8%;实行包干到户的占23.5%。到今年,全县722369亩耕地,10万亩山林,12万亩水面,已全部包到户、包到人。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济效益比较显著。1981年,全县粮食总产七亿三千一百八十七万斤,较上年增长14.4%。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总收入一亿八千六百五十九万元,较上年增长21.7%;其中生产队一级的总收入达一亿四千五百八十六万元,较上年增长22.7%。各项费用支出减少305万元,较上年降低6.9%。社员分配人平纯收入153.7元,较上年增长43.8%,以前只有47.2元嘛。全县有11个公社人平纯收入200元以上,26个大队人平纯收入300元以上,8个生产队人平纯收入500元以上。今年的形势大家从这次调研中都看到了,肯定比去年要好得多。现在农村面貌变化大,农民心情非常好。我们要向广大群众讲清楚,决不走回头路。无论哪种形式的责任制,只要符合当地群众意愿和生产管理水平,就没有高级低级之分,都属于社会主义农业集体经济责任制。群众不要求改变,就要稳定下来。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无论哪种生产责任制都不是尽善尽美的,都需要完善。所谓完善,就是在具体制度和办法上加以改进,既不要把完善工作误解为走回头路,也不要视完善工作是照一个模式去套。就拿粮食生产来说,目前要认真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少数社员不按计划种植的问题。要教育群众按下达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计划去完成。二是慎重调整承包耕地。为了培养地力和挖掘田土潜力,已经承包的耕地一般不作调整。但对于零碎分散不便管理的、专业户退出的、劳动力弱的户种不了的、社员迁居外地的耕地可作调整。在调整时要本着自愿的原则,采取互相挂钩或生产队出面协商的办法解决。
    多种经营也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前一段,我们注重了粮棉生产的责任制,而忽视了多种经营生产的责任制,致使丰富的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尤其是山山水水没有完全利用,这是一个失误,关键是迄今尚未引起各地的高度重视。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到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必须抓住多种经营这个缺口,完善好各项生产的责任制。
    例如水面,一要明确权属。哪些水面属国营,哪些水面属社、队经营,哪些水面属个人经营,哪些水面可以联营,临水点界,明确权属,由县、社两级分别颁发使用证,并一定几年或多年不变,搞好水面综合利用和搞好基本建设,逐步解决利用率低、单产低、商品率低的问题。二要改善经营管理。社队渔场、莲场要彻底解决“吃大锅饭”的问题,可以由有一技之长的人或专业户承包,或由他们招贤组成联合体经营,社队向他们实行几定,在保证增加收入和有利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提取纯利。社队渔场、莲场过去办得好、收益大的,维持原办法也可以嘛。中小水面宜于承包给专业户、专业人。三要解决好山区塘坝水库养鱼和用水的矛盾。可以采取管水人员承包养鱼、规定最低水位线,或者投入大鱼种等方法,做到养鱼、用水两不误。四要对湖区退耕还湖的低洼田、那些不适宜种粮的低湖田,作为养鱼基地,或种莲基地,承包到人到户。
    例如山林,山林具有周期长、见效迟、收益大的特点,涉及的问题多,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要花大力气。有这么几个方面要重点考虑:一是社队林场和成片的用材林、竹林可以实行“统一经营,集体营造,专业护育,合理计酬”的办法;对零星不成片的用材林可以承包给专业户、专业劳。实行保本保值,增值比例分成,新造林大部分,或全部归已的办法。二是荒山和稀疏林提倡划给社员作现任山。现有树木、竹子,点根到户,保本保值,增值比例分成,新造林大部分,或全部归已。有的社队实行了统一营造、专人管理而且效果又好的,没必要变动。三是对油茶林,可以采取集体经营,专人护林,统一培管,统一以收摘,合理分配的办法;也可以采取分户经营,合理定产,包产到户,包干上交的办法;还可以采取参照常年产量,实行几定,保证本队社员口油和完成国家、集体的任务的前提下,承包给专业户、专业劳的办法。四是对插花山要选择最有效的管理办法,获得最大化的收益。可以由公社、大队出面调整、调换解决插花山问题;通过调整、调换解决不了的,可以采取代管或者联营的办法;代管是由山主队营造、受益,付给所在队看护的报酬;联营是归所在队集体或者个人负责护育、营造,所得收益由所在队与山主队按比例分成。五要建立严格的封山、砍伐制度。
    至于多年生经济作物,如柑橘、茶叶、苎麻、蚕桑、乌桕、黄花等,为了使这些作物培管更新,收到最佳经济效益,不要随便调整,宜于与承包者签订几年,甚至长期的合同。可以颁发使用证,使用证由县政府统一制定。三年五年,七年八年都可以。水面,从小水面到大水面都要发证,这叫做使用证,让他放心,不但是考虑今年,而且考虑来年,这样有好处。我想我们县里这几项,山林、水面、多年生植物,能够稳定生产,是有好处的。充分利用资源,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可以研究办法,到底怎么搞,弄个东西,弄个意见。责任制的形式不强求一致,双包,统专包,包到人包到组都可以。还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还可以就这些方面的东西,抓好的典型,写成材料。
    第二,弄一个鼓励和支持发展专业户、重点户的意见。搞几个什么问题,可以考虑。认识,发展的方向,路线,领导怎样帮助专业户、重点户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以上方面,拟一个意见。
    首先要看到专业户、重点户的出现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农民在生产上有了自主权,劳动效率大提高,劳动力有了剩余,要求开辟增加收入的新领域,以便有用武之地。一批能工巧匠、技术能手,能耕善种的农户,向集体承包专业生产;一批农户由家庭副业逐渐上升为主业,吸收家庭的大部分劳力,形成了专业户、重点户。他们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经营规模逐渐扩大,专业性逐渐增强,从“小而全”的自给性经济中慢慢分离出来,发展成为商品经济。这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农村经济向专业化、社会化生产过渡的一种好形式,是专业化商品生产的雏形。这是我们农村发展的方向。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这一点,因势利导,积极发展专业户、重点户。
    什么叫专业户、重点户?也就是说我们要给专业户、重点户下一个概念和性质。根据我县目前的情况,所谓专业户是指一个农户的主要劳力具有一定的专长,从事一至两项专业生产,专业生产收入占了主要部分,产量高,商品率高,收入多,贡献大;重点户是指一个农户从事多项生产,产量高,商品率高,收入多,贡献大。这两种户在近期内的共同点是,商品率都在70%以上,人平纯收入湖区在1000元左右,山丘区在600至700元。专业户、重点户人均纯收入较一般农户要高,是先富起来的农民。这种先富是政策允许的。专业户和重点户从事的生产是在统一计划指导下进行的,对国家、对集体和其他社员一样承担了应尽的义务,向集体上交一定比例的积累;在产品销售上一般都与国家有关单位签订了合同,保证了统、派购任务的完成。因而,它是依附于集体经济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我们为什么要狠抓专业户、重点户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我县农村已经涌现了一批专业户、重点户。该项新事物的出现证明,目前承包经济与自营经济正朝着一行一业,甚至一两种产品逐渐固定发展的趋势。专业户、重点户的出现,是农村经济发展上的一个新突破,它使农村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这就为我们揭示了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不会走过去的老路,要走由家庭式的“小而全”发展到“小而专”,再逐渐过渡到合作经济的“专而联”的路子,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生产的方向发展。所以,专业户、重点户是农村的一项新事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的出现,吸引着许多农民朝这条路上走。
    我们的各级领导要支持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解决发展专业户、重点户的具体问题。我初步归纳了一下,大致有这么一些问题急需解决:一是搞好技术指导。专业户、重点户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科学热。抓好技术指导,对于发展专业户、重点户关系很大。要举办技术夜校;要举办专业性的、小型短期的技术训练班;要建立健全基层科协组织,组织专业户、重点户交流经验;要组织技术人员与专业户、重点户建立各种联产责任制;要向专业户、重点户印发科技资料;要设立科学技术咨询处;要积极做好防疫、植保工作;要优先提供优良的种源。二是在物资、资金上给予支持。贷款、投资款、培植费、周转金等,要优先满足专业户、重点户发展生产的需要。各项物资,如建筑材料、生产设备等,要优先予以解决。三是提供商品信息,疏通流通渠道。财贸部门要抽调骨干组成商品信息研究小组,了解国内外市场行情,提供经济情报,保证专业户、重点户生产的产品符合社会的需要。同时,要设法疏通流通渠道,使产品畅销无阻,各有关部门要与专业户、重点户签订经济合同。合同上既要体现生产者上交农副产品应尽的义务,也要体现有关部门在培植生产、收购产品上应负的责任。四是慎重处理承包项目和田土的调整。专业户、重点户的承包项目需要一包多年的就一包多年,不要轻易变动,以便于他们有长远打算,而不是泥巴萝卜吃一截揩一截。专业户、重点户已经承包的田土,不可过分强调退田。如果他们要求不承包田土或只种口粮田的,应当允许。不包责任田的专业户,要向生产队交同等劳力的积累和其他提留,由生产队供给他们的口粮、棉花、油料、柴草等农副产品。
    要正确对待专业户、重点户前进中的新情况。专业户、重点户发展起来之后,必然要求联合。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专业户、重点户为核心,组成新的经济联合体。这种新的经济联合体,大部分是亲缘关系,也有跨社队的联合;有生产过程的联合,也有生产要素的联合;有固定的联合,也有临时性的联合。这种联合体能充分发挥专业户、重点户中人才的作用,能充分发挥分工协作的优势,能调动个体和合作经济两个积极性,能合理配置劳动力、资金、自然资源,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专业户、重点户过渡到联合体,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情况。比如,有技术的、会经营的与强劳力的联合,会出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在收益分配上的差异;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在某些生产环节上会出现雇请帮工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可怕,要在完善责任制过程中,坚持贯彻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使联合体日臻完善。
    要加强对专业户、重点户工作的领导。做好专业户、重点户的工作,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各部门、各级干部面前的新课题,必须认真抓好。首先各地要建立相适应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干部要合理分工,专业对口,经常坚持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具体问题。要定期召开专业户、重点户的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要组织他们开展评比竞赛。第二,各地要按照人才分布、资源潜力、生产力水平,层层把发展专业户、重点户的计划落实好。在作规划的时候,既要积极,又要稳妥,使规划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第三,在农村的各级干部要认真抓好三至五户专业户、重点户的试点,从中摸索经验,及时推广。第四,要对专业户、重点户进行“三爱”教育,牢固树立国家、集体观念,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使之成为两个文明建设的标兵。第五,要正确处理发展专业户、重点户与抓好其余多数农户及扶贫工作的关系。在抓好专业户、重点户工作的同时,对左右大局的多数农户不能放弃不管,扶贫工作切不可忽视。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大多数农户和贫困户与专业户、重点户共同富裕起来。这些措施主要是带动、帮助、扶持,而不是打富济贫。
    我们要从目前形势出发,加强引导。我想通过抓专业户、重点户,使其他户向专业户、重点户学习。学经营、学管理、学科学技术。专业户、重点户要成为两个文明建设的标兵。今年11月召开全县专业户、重点户的代表会,对达到小康水平和勤劳致富的户颁发金匾。从现在开始,层层都要作好规划,什么时候达到人平纯收入1000元。达到人平纯收入1000元的参加县里的代表大会。达到人平纯收入1200元的到全县巡回介绍经验。我们是洞庭湖区,半山半湖,自然条件比较好,应该先走一步,要提一个奋斗目标,才有赶的劲头。专业户、重点户的代表大会,要隆重点开,有的公社会有一片参加,有的公社也可能没得。下次召开公社书记会论一回。上次开会,有的公社书记还说西竹山尽是搞些新花样。自己跟不上,还说别人不行。
    第三,科学技术问题。肖晋同志讲搞一个整顿公社农科网的材料,我看可以。还是要跟上形势,现在要求学习的气氛浓得很。各行各业都存在一个学习的问题,都要求学技术。可是我们跟不上,推广科学技术跟不上,抓了粮食、棉花,但在多种经营上抓得很不力,要达到人平年纯收入1000元,粮食、棉花最多只能搞到300元到400元,其余的600元到700元,就靠多种经营。科学技术,就在于普及到千家万户。这几个方面讨论一些意见。比方,科学技术队伍的问题,加强训练的问题,训练干部,训练群众。县里训练干部,公社里训练到农户,自己带伙食,公社里只负责讲课。县里把专业户、重点户的代表会一开,就进行对口训练,训练养鱼的,训练养鸡的,哪一个搞得,哪一个去学。愿意的去学,不愿意的不勉强。不是像过去那样,一起装到干部脑子里。直接培训到户。县里培训到公社,培训到干部,也不是擦万金油,也要对口。抓鱼的,学鱼;抓猪的,专门钻研养猪。县里面也不能擦万金油。像我们在省农学院学习,两三天就学了一个系,解决什么问题吔?!抓一行,钻一行。以后调配干部,也就这样搞。做政治工作的,专门钻研政治工作。加强训练,啊,可以设想出一些办法,提出突破性的措施。搞好专门总结,找出差距,想出落实的办法,还不就是突破了。年年都要有些突破性的东西。总之,要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十分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加强智力开发和投资。在这方面使一点劲,花一点本钱是合算的,是本小利大,一本万利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上,早抓早见效,早受益,抓迟了就被动了。还有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怎么搞吔?啊!这个问题还空一点。
    周立民说到这里,右手托在下巴上昂了昂头,接着说:总的来看,是结合贯彻学习党的十二大文献。政治工作搞不搞材料呢?
    周世盈:反正开了几个会,材料就不发了。
    周立民:关于财务整顿。财会辅导员会议先开,肖晋同志去讲。本月20日,或者19日,再开一个全县公社党委书记会,会上请西竹山公社介绍一下财务整顿的情况。财务整顿是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内容,是维护集体经济、保护群众利益、爱护基层干部的重要工作。不论试行哪种形式生产责任制的队都要认真地清理固定资产、现金、物资、债权债务、结旧账、建新账,建立适合生产责任制需要的财务规章制度,加强物资和现金管理,严格财会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各地从现在起要集中一定的领导和干部力量,分期分批抓好这一工作。召开公社党委书记会之前,先开一个电话会议,部署一下治虫和当前工作。
    省里在本月20日召开全省县委书记大会,每个县的书记、县长都要去参加会。这个会的主题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二大会议精神,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县委常委通过分析有利条件,初步制定了我县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我们的战略目标就是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全县以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28772万元的基数,按不变价格计算,到2000年要达到11820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要从1980年的6450万元,今年的8400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35000万元;农业总产值要从1980年的22322万元,今年的26218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83200万元。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必须明确战略重点。我县的重点要放在发挥本地优势,挖掘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上。工业,一方面要通过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充分发挥现有机械设备的作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地增加一些有发展前途的项目。农业,要在抓好种植业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山水这个既是我们发展的优势,又是我们现在的薄弱环节上,在山上狠下功夫,在水里大做文章。要把水产养殖业和畜牧养殖业这个大有前途的项目作为多种经营中的重点大发展。我县实现翻两番的目标要分两段进行。第一段就是到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要达到66300万元,其中工业21000万元,农业45300万元。从现在到1990年主要是奠定基础,开创局面,力争高速度发展。这一段抓好了,实现总目标就大有希望。在第一阶段,从现在到1985年又是基础的基础。我们要求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3800万元,其中工业11000万元,农业32800万元。第二阶段就是后十年,这十年要全面大上。我们要按照这个步骤,一段一段地进行,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头十年工农业总产值要以每年增长8.7%的增长幅度发展;后十年每年要保持在5.95%的增长幅度;到2000年每年平均要保持在7.32%的增长幅度。这不是凭空设想。我县的自然优势和现在的生产基础具备了翻两番的客观条件。我县地处滨湖,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特别是发展农业,有比较优厚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前途。从我县现在工农业生产的基础来看,条件是好的。工业生产通过落实“八字”方针,正处在一个打开新局面的时期;农业生产经过调整结构,特别是落实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正处在一个大发展的时期。从我县前十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的幅度来看,条件也是具备的。1970年到1980年的十年中,我县工农业总产值以每年平均6.7%的幅度增长,按照翻两番,到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7.32%的要求,只需要在前十年增长幅度的基础上每年再增加0.62%。这不是一件办不到的事情。关键在于创新。我们现在狠抓专业户、重点户的培养和发展,就是重要的创新。时不待我。从现在开始,各单位、各战线,每位党员、每一个干部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为翻两番出谋划策,出劲使力。
    肖晋:高主任,请你们科委组织有关各科局,召开一个为翻两番献计献策的座谈会。趁热打铁,明天搞了算哒。
    周立民:晚稻收割前召开专业户、重点户经验交流会。
    肖晋:主要是起个发动作用,适宜于早一点。
    周立民:俺的作家同志这回收获不小吧!啊?
    肖晋:丰富了创作素材啰!
    郭迪前:积累了生活。
    周立民:下次调查,我们还请你来,啊!你看呢?
    王利亚:下次调查班子情况,就要他来参加。
    大家互相握手道别。


上一章
返回

县委书记的十五个日日夜夜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