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北宋大丈夫

第1300章 水军可为您荡平大海

    沈安看了这些大食商人一眼,说道:“是。臣回头就和他们商议。”
    “大宋乃礼仪之邦。”包拯义正言辞的道,“你不可胡来。”
    这个大胡子真是个好人啊!
    大食商人们感激的热泪盈眶,觉得包拯真是个好人。
    沈安低眉顺眼的道:“是,大宋和大食之间的友谊延绵多年,此后定然还会如此。”
    这个调子不错啊!
    商人们都欢喜了,恨不能扑上去亲包拯几口。
    可知道他们俩关系的宰辅们都在忍笑。
    等着看吧,什么友谊,沈安北对外就从未有过什么友谊。
    “那是谁?”
    最后的一艘船却是官船。
    一人站在甲板前方,见到君臣时郑重行礼。
    “是苏晏!”
    刚才还挂着虚假笑容的沈安欢喜的道:“是他回来了。”
    这个弟子去了杭州几年,虽然时有书信,可终究没法代替看到真人。
    官船缓缓靠岸,苏晏上了岸,很是稳当。
    沈安赞道:“陛下,久在船上的老船工们上岸后都会踉跄一下,可您看看苏晏,那脚步稳的,可见这几年他在杭州是如何的辛苦。”
    “是啊!”赵曙只是随便应付了一句。
    “您看看他……晒的发黑,可见在杭州那边日日在外奔波……”
    “是啊!”
    “您看……”
    沈安把苏晏夸成了花,等苏晏近前行礼后,他不禁唏嘘道:“果然是受苦了。”
    有人低声道:“好像比去杭州前白净了不少?”
    “谁说的?”
    沈安回身看去,却无人承认。
    看他的模样,分明就是准备找人拼命。
    有人嘀咕道:“护短这样的某从未见过。”
    “见过陛下。”
    “辛苦了。”
    赵曙看着苏晏,回想了一下当年的他,说道:“看着成熟了不少,可见外任才是磨砺人的最好途径。”
    包拯看了一眼司马光,说道:“官家此言甚是,只是有人却怯于外任,一直在汴梁厮混。”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把目光聚焦在司马光的身上。
    司马光在地方厮混了几年,开始是有他老爹罩着,后来是庞籍……
    庞籍进京,又拉了司马光一把,带着他进了汴梁。
    这么一位官员,在地方好像没啥可以夸耀的政绩吧?
    不,有。
    司马光在做丰城知县时,时间虽然很短,却政绩斐然,百姓夸赞……
    但这个所谓的政绩斐然,大多数人都没怎么在意。
    这种套路大家都玩过,不算高明。
    从此庞籍就把司马光拴在自己的裤腰带上,走到哪带到哪,堪称是保姆般的存在。
    所以包拯这话一出,大家对号入座,都看向了司马光。
    韩琦看了包拯一眼,知道这几日大家对沈安的攻击激怒了老包拯。因为他对那些小喽啰没啥兴趣,一直在隐忍,直至现在,用一番话给了司马光一记重击。
    不想做宰辅的官员不是好官员,可要做宰辅你得有资历,还得有本事。
    资历这一块怎么说呢,比较含糊。
    但包拯来了这么一番话,就是直截了当的表态了。
    ——老夫以为在地方没有资历,不,没有显赫资历和明显政绩的官员,没资格担任宰辅!
    卧槽!
    这是无差别打击啊!
    但凡官家认可了这话,以后多少人要在这个资格前抱憾止步?
    老包疯了吗?
    有人想驳斥,但仔细一想老包的履历,那当真是无懈可击啊!能甩司马光无数条街。
    众人都看着赵曙。
    赵曙淡淡的道:“再议。”
    此事搁置了,大好事啊!
    众人一阵轻松,可司马光却坐蜡了。
    包拯这话本来就是针对他来的,此后‘在地方没政绩’这个标签将会伴随着他一生。
    包拯,你好毒啊!
    这一刻大伙儿都不禁位置凛然。
    沈安被弹劾,包拯看似没啥大动作,大伙儿都有些纳闷。
    如今大动作来了,大家才知道,老包是想来个超大的动作。
    小喽啰动了有啥用?
    老夫不动手则以,一动手就直接弄司马光这个头领!
    哈哈哈哈!
    包拯突然笑了起来。
    这是得意的笑。
    司马光面色铁青,但却无法反驳。
    你在地方没啥政绩,怎么做宰辅?
    什么都不懂,你做什么宰辅?
    太毒了啊!
    沈安看了司马光一眼,只觉得心情愉悦之极,只是他觉得自己要稳重,所以才忍住没笑。
    “见过山长!”
    苏晏郑重跪下,这是拜师恩。
    “快起来。”
    沈安笑眯眯的把他拉起来,问道:“在那边可还好?”
    “好。”苏晏依旧踏实,“杭州是个好地方。”
    “赚了那么多?”
    这时前方一阵喧哗,众人看去,却是几个海商在得意的说着自己此行出海的收获,那些汴梁商人眼睛都红了。
    “不算多不算多,下次多带些货物出去,能赚的更多。”
    “某要去!”
    “怎么出海?”
    “哎!谁知道怎么出海贸易?”
    “好像要市舶司同意。”
    “市舶司在南方,某难道要跑去杭州报名?”
    “杭州市舶司的通判跟着来了。”
    赵曙见人潮往这边来了,就对苏晏说道:“京城豪商不少,可僧多粥少,此事要稳妥了做,否则激起事端,你功都成了过。”
    大伙儿都眼红了,想出海贸易,只是船就那么多,不可能人人满足,到时候闹起来怎么办?
    韩琦笑道:“有沈安在呢。”
    沈安岂会坐视自己的弟子被欺负?
    “是了。”赵曙笑道:“以前提及出海,汴梁豪商们都很谨慎,如今却人人争先,朕见了心中欢喜,想着市舶司的岁入会越来越多,这朝中的开支也能放开些手脚,皆大欢喜啊!”
    韩琦也欢喜的道:“大宋有许多地方需要钱粮投入,只是三司那边一直在叫苦,如今市舶司局面大好,想来这几年收入会年年攀升。手中有钱,臣这个首相才心中不慌,回头臣就写份奏疏,还请官家批准。”
    “大宋处处都要钱啊!”赵曙负手看着那些被挡在外面的商人,心中涌起了无尽的豪情。
    这便是大宋,朕统御下的大宋!
    它正如这阳光一样,渐渐灼热,终有一日,这个大宋将会光耀当世。
    “某要出海!”
    无数人在叫喊,有人说道:“官家,人人都想出海,这股子势头太盛,要压压才好啊!”
    “压什么?”赵曙说道:“这民心就如士气一般,可鼓不可泄。有市舶司在,他们自然会斟酌……朝中统筹即可。”
    “苏晏过去了。”
    “那小子竟然独自过去了,沈安也没管?”
    苏晏独自走向了那些商人,沈安在后面看着,赵顼提醒道:“苏晏可能镇住这等局面?若是镇不住,当着官家群臣出丑,以后他的仕途可就没了。”
    “他当然镇得住!”
    沈安笃定的道:“你可知道吗?当年在书院时,他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睡觉,一直如此。”
    “很勤奋,但不能说明什么。”赵顼觉得沈安怕是过于乐观了。
    “他有自己的目标,在书院时他的目标是考中进士。而此刻他的目标就是让大宋的船只铺满整个大海……某看好他。”
    “出海之事朝中委托给了市舶司!”
    苏晏一句话就压住了所有的嘈杂。
    “这是立威。”沈安笑的很开心,“我说了算,所以你们都闭嘴。哈哈哈哈!”
    弟子如此,他真的很开心啊!
    周围安静了下来,只听到苏晏的声音。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为了利益而努力,这不可耻。”
    这是安抚。
    “这小子成长的很快啊!”赵顼有些惊讶。
    “人人都想出海贸易,可船就那么多,而且海外终究就那么大,大宋若是倾国而出,那些货物只会变成粪土,不值一文!”
    苏晏的话让商人们都在点头。
    物以稀为贵,当货物烂大街时,这个市场就算是被砸烂了。
    “所以每次出海市舶司会控制货物的数目,这便是僧多粥少。”
    “怎么办?”苏晏看着很是从容,赵曙赞道:“果然还是地方磨砺人,这个年轻人看来是历练出来了。”
    他发誓自己说这话时很专注,并未想影射谁。
    可司马光的脸都绿了。
    官家,你这是在讥讽臣吗?
    “地方确实是磨砺人。”
    他身边的王安石补了一刀。
    老王的性格……能有王雱这等偏激性子的儿子,他这个老子会是无害的?
    呵呵!
    前方的苏晏说道:“咱们不能砸了大宋的名声,对不对?”
    “对!”
    苏晏笑道:“所以要先看货,滥竽充数的自然没资格,而且还会被警告,几次之后,就剥夺了他参加海贸的权利。”
    “正该如此!”
    “不能让一人坏了大宋的口碑!”
    这年头信誉还是比较值钱的,所以苏晏的话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所以咱们会先看货物的成色,随后就是抽签。”
    大家都在等待着他的解决方案,如今方案出来了。
    “抽签?”
    赵曙讶然,然后笑道:“如此最是公正,无人可置喙。好。”
    他笑了笑,“朕今日出来看到了大宋海贸的前景,水军如何?”
    侧面的王驰过来禀告道:“陛下,水军护着船队一路出行,在靠近大食海域时撤回。”
    赵曙点头,知道此刻不能打草惊蛇。
    “在真腊时,真腊水军攻击船队,臣下令,一击而溃,真腊俯首!随后在真腊贸易出来遭遇海贼,水军一战灭敌……”
    他看着赵曙,认真的道:“陛下,只需一句话,水军可为您荡平大海!”
    瞬间赵曙就觉得热血奔涌。
    “好!”


上一章
返回

北宋大丈夫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