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北宋大丈夫

第1359章 这个疯娘们

    “梁氏来了!”
    仓皇逃回青涧城的曹佾等人带回来了消息。
    沈安正在和种谔等人商议绥州城的重建计划,闻言他平静的道:“意料之中罢了。”
    种谔缓缓看着他,起身拱手:“沈郡公果然不愧是名将,某甘拜下风。”
    在清剿完毕之后,绥州就是个赤果果的美女,在等待着大宋去接收,去重建。
    可沈安就是不同意,压着他们不许去绥州。
    青涧城里堆满了重建绥州城需要的材料,捷报也在送去汴梁的路上,可沈安却在青涧城里度假。
    将领们肯定有不满的,但连种谔都没法劝动沈安,他们更是白搭。
    如今消息传来,他们才知道沈安在等待什么。
    若是当时把那些重建的材料运送到绥州去,劳民伤财不说,而且马上会成为辽军的战利品。
    沈郡公,果然是用兵如胜啊!
    面对这些敬佩的目光,沈安说道:“戒备吧。”
    他云淡风轻的模样让诸将更是佩服。
    出了房间后,有人说道:“这等神算让人惊叹,可沈郡公却漠然置之,这份气度当真难得。”
    而在屋子里,沈安无声的挥舞着拳头。
    梁氏,你果然是个疯娘们啊!
    老子猜对了,哈哈哈哈!
    ……
    大军云集在青涧城前,梁太后指着城头说道:“去问问为何夺侵入我大夏疆土。”
    有通译去了前方,大声问道:“为何擅动刀兵,一路杀戮我大夏军民。”
    这个指的是曹佾这一路清扫。
    城头,沈安说道:“告诉他,擅自越境,死有余辜。”
    “擅自越境,死有余辜!”
    这就没得谈了。
    梁氏干脆的道:“攻城。”
    这个女人的果断让人惊讶。
    一波骑兵冲了上去。
    “放箭!”
    弩箭升空,看着就像是乌云。
    梁太后看着这片乌云,眼中仿佛多了阴霾,“这便是宋人的弩阵?”
    “是的,娘娘。”
    将领苦笑道:“我等远来,并未打造攻城的梯子,娘娘,还是退吧。”
    “要展示咱们的悍勇!”
    梁太后看了这人一眼,“大夏的威名是用自己和敌人的鲜血堆积出来的,怕死就别出来。”
    那将领拔出长刀,在自己的脸上割了一刀,激愤的道:“那今日臣就让娘娘看看什么叫做武勇。”
    西夏人睚眦必报,但凡吃了亏一定要报复回来。
    梁太后冷冰冰的道:“我拭目以待。”
    将领回身喊道:“跟某来。”
    他带着一千余人上去了。
    梁太后回身问了心腹,“宋人的城池可好攻打吗?”
    这话她不能公开问,否则军心会乱。
    合着您也不知道啊!
    那您不知道竟然还让咱们攻城,这是几个意思?
    心腹低声道:“宋人有火器,守城之能,天下无双。还有,娘娘,得弄清楚是谁在守城。”
    梁太后点头,“让人打听消息。”
    “是。”
    梁太后觉得自己的安排再无差错,就回身……
    “将军战死了……”
    前方一阵喧哗,接着有人牵着马回来。
    马背上伏着一个人,正是刚才说要展露自己武勇的将领。此刻他的身上插着几根弩箭,看着就像是刺猬……
    “停了。”
    宋人的武器太厉害,梁氏准备再看看。
    将领们被聚集起来,商议着怎么攻打青涧城。
    “夜间攻打吧。”
    一个将领建议道,“咱们打着火把冲上去,下面用神箭手压制宋人。夜里他们也看不清……”
    “可夜里咱们许多人都看不见。”
    这年头,一到夜间许多人的眼力就会急剧下滑。
    梁太后说道:“为何要惊动宋军?偷袭!”
    好吧,老大发话了,诸将都去准备。
    梁氏见众人士气不高,就淡淡的道:“马上派人去绥州,让嵬名山兄弟率军来助阵。”
    有臣子说道:“娘娘,他们兄弟必然不肯的。”
    梁太后冷冷的道:“我就是在等着他们不肯!”
    “娘娘英明。”一个文官欢喜的道:“他们不出兵,咱们正好有了借口收拾他们,稍后大军转向,直接灭了嵬名山兄弟,咱们不但有了人手,还多了许多钱粮……”
    “娘娘英明!”
    众人都纷纷恭贺。
    这个女大佬看来还不错啊!
    “娘娘……”
    去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沈安在城里。”
    西夏诸将明显的眼睛一亮。
    “那个贼子!”
    沈安对西夏从未有过好感,而且下手狠辣。
    “娘娘,边上发现京观。”
    就在青涧城的侧面,一座京观被秋风吹的尘土飞扬。
    “天呐……”
    当看到京观时,身后不断传来惊呼声,梁氏沉着脸道:“果然是沈安在城里。”
    但凡见到京观,那不用想,一定是沈安在。
    “哪里来的尸骸?”
    梁太后只是看了一眼,就觉得起码有几千具尸骸。
    可附近哪有这么多人给宋军杀?
    有人近前,下马仔细查看,然后回头喊道:“是咱们的人。”
    “绥州!”
    梁太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她忍着恶心,策马过去。
    众人跟在后面,呼吸渐渐沉重起来。
    封土覆盖着京观,那些尸体却不能完全封住,能看到手脚,或是头颅……
    一个近侍去刨开了封土,完整露出了一具尸骸的上半身。
    “是咱们的人,这附近……娘娘,绥州怕是完了。”
    秋风吹过,封土落了些下来,簌簌作响。
    众人感受着这肃杀的气息,都觉得不大妙。
    “那个沈安……娘娘,他下手特别狠,而且诡计多端。”
    “是啊!当年先帝和他数次交锋,他指挥的宋军坚韧,先是弩阵,随即是火器,咱们打不破他们的防御……”
    “攻城更是艰难,咱们蚁附而上,宋军在城头以逸待劳,太轻松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攻城太难了,除非宋军出城,否则这一战没法打。
    梁太后冷冷的道:“夜里攻一次再说。”
    哎!
    众人各自散去,梁太后在侍卫们的簇拥下到了城外。
    “娘娘,宋军的床弩很厉害,不能再往前了。”
    梁太后勒住马,仔细看着青涧城,直至很久。
    ……
    当天夜里,青涧城里,众人在商议。
    “那个女人……某说过了,没法用常理才推算,今夜要做好准备。”
    沈安说完就众人都在点头,包括种谔都没啥意见,不禁问道:“为何这般整齐?”
    曹佾正色道:“你算梁氏一算一个准,看来你和她是有些那个啥……所以大伙儿都听你的。”
    众人都齐齐点头。
    你们俩看来是有些意思哈。
    扯淡!
    沈安没好气的道:“散了,各自准备。”
    夜渐渐深了。
    也渐渐降温了。
    城头上的宋军却没有棉被,只能披甲等候着可能的进攻。
    一个虞侯靠在城墙上想着心事。
    边上的军士低声道:“虞侯,这天气干嘛弄那么多兄弟上来受冷?留些人戒备就行了呀!”
    虞侯也不乐意啊!
    他低声道:“沈郡公说梁氏可能会进攻。”
    “他们刚从兴庆府过来,人疲马乏,怎么可能马上进攻?”
    “某怎么知道?”
    虞侯哆嗦了一些,赶紧缩缩身体,“可那是上官,谁敢抗命?没见那京观吗?若是沈郡公令咱们去看守京观,你去不去?”
    “不去,怕得很。”
    “噤声!”
    左边突然有人低喝,众人赶紧仔细倾听。
    虫鸣在现在是没有了,所以当你安静下来时,就能听到各种声音。
    风吹拂在城头上的细微声音、吹拂在……衣袂上的声音……
    有人!
    卧槽!
    竟然被沈郡公给猜到了?
    虞侯觉得自己在目睹一个神迹的诞生。
    有人探头往下看去。
    城下,此刻已经密密麻麻的黑影。
    那些黑影在张弓搭箭,还有人在准备架梯子。
    天知道西夏人是怎么做到悄无声息潜入过来的。
    那军士厉喝道:“敌袭……”
    话音未落,城下箭矢飞来。
    军士中箭,晃动了几下,一头栽倒下去。
    “敌袭……”
    “呜呜呜……”号角长鸣。
    夜里只有这个声音才能传的远。
    “放箭……”
    轮值的曹佾拔出长刀,奋力嘶喊着。
    弓箭手们探出身体,冲着下面胡乱放箭。
    这等时候你不用瞄准,密密麻麻的敌军能保证你箭不落空。
    “某中箭了……”
    城下西夏人的反击也很凌厉,不断有箭手中箭。
    嘭!
    他们不再掩饰行藏,把梯子重重的架了上来。
    “火油弹……”
    曹佾的声音都沙哑了。
    他无比的紧张。
    在沈安等人到来之前,他必须要率领这些兄弟们守住青涧城。
    此刻先用火油弹,不但能攻击敌军,更是能烧毁梯子,照亮战场。
    他的选择没错。
    火油弹被扔了下去,下面顿时一阵惨嚎。
    敌军开始攀登了。
    箭矢不断飞上来,不断有人中箭,然后倒地。
    曹佾喊道:“长枪手准备……”
    “刀盾兵准备……”
    数支预备队在集结,一旦城头被突破,他们将会马上增援。
    一个黑影猛地冲了上来。
    没有缓缓观察城头的情况,这名敌军就冲了上来。
    他长刀挥舞,格挡开了一刀,旋即边上长枪捅刺。
    “啊……”
    长枪手奋力前冲,把这人顶落城头。
    更多的敌军在往上冲。
    “火药罐……”
    后面的军士点燃火药罐,然后往下扔。
    曹佾站在那里,身边有军士拎着盾牌遮挡箭矢。
    他铁青着脸,“大晚上的竟然倾力来攻打,这是个疯娘们,安北说的一点都没错。”
    他阅历过许多关于战阵的记载,从未见过如梁氏这等疯狂的。
    “轰轰轰轰轰……”
    城下马上就传来了一阵爆炸声,接着就是惨叫。
    敌军的攻势骤然一滞。
    曹佾不禁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
    他在用大笑声掩饰自己的后怕。
    若非是沈安言辞凿凿的说要警惕梁氏,今夜的防御兵力和物资不会那么齐备,刚才这一波弄不好就危险了。
    这一刻曹佾不禁在认真的想着……
    安北和梁氏为何这般心有灵犀呢?
    ……
    今天年三十,一家子该团聚一堂,美食美酒,笑语盈盈。


上一章
返回

北宋大丈夫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