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北宋大丈夫

第1792章 大食,狂喜的羊角风

    人说大海一望无垠,碧蓝碧蓝的。
    可此刻的大海却浪涛汹涌,看着吓人。
    天空中乌云密布,不时能看到闪电垂落。
    轰隆!
    大海上,两百艘海船正在风浪中无助的上下浮沉着。
    一股浪头打来,海船猛地向下一沉,接着又浮了上来。
    “贼老天……呕!”
    杜林在船舱里觉着自己要死了。
    船一动,他就翻滚几下,然后呕吐……
    再一动,他又翻滚……
    船舱里全是他的呕吐物,酸臭无比。
    “轰隆!”
    雷霆仿佛就在耳边,杜林觉着自己不能再待在里面了。
    不怎么出海的人,对大海天生就带着恐惧。在这等风浪之中,觉得下一刻就会连人带船沉入海底。
    “某不能死在这里!”
    杜林打开舱门,一股子咸腥的海风夹杂着些海水扑了进来。
    “贼老天!”
    杜林仰头看了一眼外面,接着浪头袭来,海船猛地一沉,他就滚了出去。
    “救命!”
    他一路翻滚着,眼瞅着就要去见海龙王了,海船又浮了上来,于是他又翻滚回去。
    他抱住了桅杆,却发现这里一直有个船工在。
    船工被绳子绑在桅杆上,喊道:“杜员外,快回去!”
    “你呢?”不知怎地,杜林觉得不该抛弃这个船工。他艰难的捡起绳子,想解开。
    “别,杜员外,不能解开。”船工伸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海水,喊道:“小人就是干这个的。”
    哪怕是起风浪了甲板上也得留人观察,这人就是倒霉蛋,若是运气不好,再见到他时就是一具尸骸。
    这等活计是抽签抓阄决定的,生死就交给了老天爷。
    “这风浪太大了。”杜林觉得自己的运气不好,此刻想起了沈安说的话,他不禁有些悲伤。
    “沈龙图说出海遇到风浪是运气不好,下一次很难碰到,可咱们怎地就遇上了?”
    船工看了他一眼,喊道:“这不算是大风大浪,只是寻常罢了。”
    风浪中,你必须要喊,否则别人听不到你在说什么。
    杜林问道:“这还不算大?”
    船工指着前方,“您看!”
    前方是一艘战船,杜林循着船工的手臂看去,就看到甲板上站着一个瘦削的男子。
    “是常军侯!”就在前方战船的甲板上,那瘦削的男子手握绳子,牢牢的站在那里,身姿挺拔。
    “告诉他们,我们能过去!”
    现在的海况没法喊话,两个军士连滚带爬到了船头,转身,腰间绑着绳子的那名军士开始挥动小旗。
    在这个时刻,旗语最靠谱。
    小旗艰难的摇动着。
    “我们……我们能过去!”
    绑在桅杆上的船工喊出了旗语,杜林只觉得心中暖洋洋的。
    “杜员外,这真算不得大风浪。”
    船工觉得杜林就是个在小河沟里打转的土著,真的没见识过大场面。
    “快到大食了吧?”
    杜林想回去,但此刻风浪有些大,他担心自己摔倒,就装作硬汉的模样强撑。
    船工想都不想,“快了,此次专门留了货物来大食,杜员外,这是故意的吧?”
    杜林摇头,“常军侯说是回程也卖一些。来大食是顺带探访一番。”
    船工突然笑了起来,露出了一口黄牙,“杜员外,这大食……可是咱们的对头呢!您想想,以前大宋的海贸大多是他们在做,如今却被沈龙图搅和没了,他们会甘心?
    那可是大买卖呢!”
    船工得意的道:“小人经年在船上,沈龙图当初重金请了人造船,小人就知道会有这一日。”
    咦!
    这人竟然有这等见识吗?
    杜林问道:“哪一日?”
    船工说道:“大打出手的那一日。您想,大食人没了挣钱的机会,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大食人会忍得下?”杜林只是随后找话,没想到这个船工竟然说的有条有理的,他不禁赞道:“有些见识。”
    他现在就关注这个。
    而前方的常建仁就是主事的人,所以具体有什么计划他也不清楚,只能听天由命。
    但想到此行的贸易成果,杜林不禁欢喜的道:“果然海贸挣钱,某以前算是坐井观天了。”
    “前方有光亮!”
    不知何时,风浪渐渐小了。
    有人在大喊,杜林站起来,只见远方的云层破开了一道缝隙,一抹蔚蓝露了出来。
    “哨探的船马上派出去。”
    常建仁冷静的下着命令,身后有军士送上了毛巾,他接过随意擦拭了一下头发和脸。
    “看!”
    “真漂亮!”
    前方的乌云渐渐破开,醉人的蔚蓝色映照下来,一缕缕的。
    “前方有陆地!”
    常建仁已经看到了,他冷冷的道:“戒备,把商船围在中间,全体就位!告诉他们,大食,到了!”
    这是大宋水军第一次出那么远的门,那些将士们开始出现在甲板上列阵。
    前方有些零星的建筑,能看到一些好奇的百姓在向岸边走来。
    “这就是大食?”
    杜林看着那些富有异国风情的建筑物,不禁大为陶醉。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就是了。
    他想到了一首词,但憋来憋去却没憋出来。
    “把大宋旗帜升起来。”
    常建仁已经换了一身甲衣,看着码头岸边蜂拥出来的战船笑了笑,“传令,一旦遭遇攻击,即可反击。”
    “军侯,反击到什么地步?”
    常建仁回身看着说话的将领,“没有限制。”
    将领们都喜上眉梢,对于他们而言,开战才是王道,唯有开战才能让水军不断向外走出去。
    而最关键的就是拨款。
    按照沈安的话来说,水军就是后娘养的,得自家养活自家。
    可水军花钱也得请示啊!
    上面不同意,难道还能强行建造更大的战船?
    而且上次沈安说过,以后会有更强大的战船,无需风,就能快速航行。
    几个将领在嘀咕着。
    “沈龙图说的那等船,航行不靠风,那靠什么?”
    “不知道。
    “看,水军出击了。”
    大宋水军出击了。
    牛角号声中,三艘战船冲了出去,看着就像是三头愤怒的斗犬。
    各船的人都在升旗。
    “拉!”
    宋字旗缓缓往上攀升。
    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备战!”
    杜林也拎着一把长刀,冷冷的看着前方。
    十余艘大食战船在加速。
    此刻风不小,所以看着威势惊人。
    可大宋这边却不慌不忙的。
    “投石机准备……”
    那些将士们有条不紊的把火油弹和火药罐放在兜子里,手中拿着点燃的大线香,只等命令下达。
    那些弩手已经开始列阵了,有军士手持钩镰枪,只等靠帮后拉住敌军的战船。
    一切就绪。
    大宋船队就像是一个饥渴的大汉,而那些大食战船就像是漂亮的女子,正在风驰电掣的赶来送菜。
    呵呵!
    常建仁笑了一下,身后的将领们都知道,这是开战之前的准备。
    “他们放缓了!”
    大食战船减速了,随后开始转向,往大宋船队的两翼而来。
    “拦住他们!”
    常建仁的态度异常强硬。
    而中间那艘试验战船也悄然做好了准备,舱口已经打开,火炮露出了狰狞的面容。
    宋军的战船前出拦截了大食战船,双方开始对峙。
    “让他们来人!”
    常建仁吹着海风,只觉得格外的舒畅。
    “军侯,今日的风真是舒服啊!”
    不只是常建仁,大伙儿都在深呼吸,很是惬意。
    那边很快就来了一艘战船。
    大食人的战船不大,在大宋最新式的战船面前,显得有些矮小。
    一个大食将领在船头上发问,通译在边上翻译。
    “大宋水军为何来此?”
    常建仁淡淡的道:“大宋水军护送商船队出航贸易。”
    大食将领看着那数十艘战船,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特么的!
    宋人用六七十艘战船来护航,这一路上哪里有这么强大的海盗?
    这是来者不善啊!
    将领笑道:“贸易可以,只是军士们不许离开码头。”
    这话他说的很是坚定。
    看看那些宋人吧,刀枪锋利,那是什么……
    我的神啊!
    竟然有那么多弩箭,这是来贸易的?
    老子敢打赌,这些宋人是来找茬的!
    操蛋啊!
    将领急匆匆的带着人回去。
    一上码头,他就吩咐道:“盯着宋人。”
    他需要赶紧去报信。
    大宋的船队缓缓靠岸,那些大食人在议论纷纷。
    “我们的商船呢?按理不是该回来了吗?”
    “对啊!就这个时候,他们不见了,可宋人却来了。”
    “宋人竟然来咱们这里贸易,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一群商人闻讯赶来,先是沉默,随后开始商议。
    “我的判断,大宋在不满。”
    “他们有何不满的?”
    “因为我们掌控着贸易,而不想让他们掺和那些商路,宋人的那个什么……郡公不是威胁过咱们的人,说是作为朋友,我们该放开商路,可一旦放开商路……”
    “一旦放开商路,以宋人的实力,当然是他们吃肉,咱们只能喝汤。”
    “那这一笔生意做不做?”
    “当然做,有钱不挣,那是疯子。”
    “是啊!就算是要厮杀,那也得在做了生意之后,不是吗?”
    “当然,那么……让我们去迎接来自于东方的商人吧。”
    船队靠岸,但战船却选择了分批靠岸整修。
    商人们开始把货物搬到岸上,然后露天市场就开始了。
    杜林觉得这样的形式太不够高大上了,在他想来,这等两国贸易,少说得有个市场吧?
    没有市场,你至少得有个棚子吧?
    可这里啥都没有。
    就是露天。
    “这绸缎多少一匹?”
    已经有大食商人在问价了。
    杜林毕竟是初哥,有些不好意思出价,身边的伙计说道:“五十贯。”
    擦!
    杜林真心差点就脸红了。
    不是说好三十贯就行吗?
    二十贯也能卖。
    毕竟在大宋,这等绸缎不过是两贯钱一匹罢了。
    可那些大食商人却在犹豫。
    “咱们的人原先回来卖给咱们也不过是四十多一匹,宋人竟然要五十。”
    “有人说在宋人那边,这等绸缎只要十贯一匹。”
    “这话你对谁说?咱们的人回来卖四十多贯一匹,宋人说五十只是虚的,砍价就是了。”
    在大食,往东方去的商人是一批,而去另一头的是一批,两批人都是二道贩子。去大宋的那一批心也狠,回国后竟然卖了黑心价。
    所以大食人在犹豫,“要不……四十一贯?说句实话,你们这个绸缎真不怎么好,看看这里,竟然有……竟然看着不鲜活。”
    这等鸡蛋里挑骨头的本事是商人的本能。
    商人挑完刺后,一脸嫌弃的看着杜林。
    四十一贯?
    杜林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声音。
    ——这就是棒槌啊!
    杜林看着这些大食商人,仿佛看着一个个行走的小金人。
    发达了,某发达了!
    那大食商人见他神色古怪,就问道:“你这是……”
    “羊角风!”
    杜林心中的狂喜几乎压不住了,只能用这个毛病来搪塞。


上一章
返回

北宋大丈夫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