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乞活大帝

第66章 虎死威犹存三年

    邺城的事情丢在一边不理不会,老头真的已经到了油尽灯枯地步,他好像在等待着什么,仅剩下一口气却不愿撒手人间。
    石法礼、石法孝终于在二月十四赶了回来,本不想打扰了父子三人最后的别理,老头却一再坚持。
    听着他说着早已知晓了的“身后”之事,听着北宫卫的解散,石法孝想要劝解,石法礼却伸手阻止了。
    老头病逝,灵堂前也无几人前来祭拜,冷冷清清的让人心慌。
    一连三日,三人不言不语,直到石法礼、石法孝两人准备带着棺椁回邺城,三人才正式坐到一起。
    “大哥,你是阿爷长子,继承阿爷爵位自是理所应当,本来俺也是想着北宫卫也交给大兄,但……”
    “唉……”
    “俺啥也不说了,阿爷遗言是北宫卫一半入南苑卫,剩下的给了俺,族地现在就是个荒废之地,兄弟们大多也不愿跟着俺,愿意去南苑卫的有两三百,剩下的俺只留一百人,其余的都留给大哥、二哥。”
    石法礼、石法孝一愣,两人知道留下的北宫卫不足八百人,只是两人没想到他会说出这番话语。
    石法礼一阵沉默,说道:“一百人少了点,大哥与二弟留下五百即可,族地虽没了多少人,若二弟真的人手不足,也会被人瞧不起的。”
    石法孝此时没了冷言冷语,在邺城返回时,已经深深体验了一回人走茶凉的冷漠,听着大哥开口,默默点头却不言语。
    见此,陈启国微微考虑了下,点头说道:“那行,一会俺挑选些老弱,将些杂物给两位兄长准备妥当。”
    两人像是遭受了重创,不愿与他多言,随意说了两三句就起了身离去。
    陈启国并不会太过在意这些,他更为头疼的是过万人的迁徙安置。
    大乱四十年,人丁不知死伤了多少,此时的财富已经不是拥有多少土地的问题了,而是拥有多少“私奴”为自己耕种。每一个将领,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私奴家丁,人丁的减少,各州郡都要向邺城提供巨额赋税,如此之下,仅丁点赋税根本无法养活数千州郡兵卒,更别提更加精锐的私兵。
    北宫卫、南苑卫实际上就是两国公府的私兵家将,为了养活他们,手里就需要有足够的私奴。
    土地有的是,只要想要土地,随意划拉一片就可以,抓捕壮丁为奴就要麻烦了许多,石虎也绝不会允许下面将领把所有百姓都变成私奴,邺城还需要百姓养活着呢。
    过万奴隶是一笔巨额财富,没了老头保护,如此之多奴隶入邺城,也会短短数月间被掠夺一空,石法礼、石法孝也知道这些,过万私奴也全扔给了他,来到城外,看到一个个衣衫褴褛,心下一阵叹息。
    “尚香,你把所有人收拢收拢,俺去寻襄城公,看看能否讨来些粮食。”
    陈启国很是无奈,当刘国提出想要跟着发达了的麻秋时,石大力、石朗也提出前往邺城,这让他深切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无奈,原属北营胡骑、北宫卫,稍微强壮些的都离开了营地,剩下的也就不足三百老弱胡骑和囚凤营。
    孙尚香没有多言,带着人收拢上庸公府名下所有奴隶,陈启国不得不为了这万把人的嘴寻找可以活命的粮食,等他来到石涉归家门前时,突然发觉,自己依然还是个乞活军,那些衣衫褴褛,一无所有的奴隶可不就是一个个流民么,随着军队调动而四处流浪。
    襄城公府门前守卒没有为难了他,一溜烟跑入府内,一盏茶功夫就又跑了回来。
    “石将军请,国公很高兴将军能够前来。”
    陈启国今日算是第一次踏入襄城公府门,本以为石日归府邸就已经够奢华了,来到石涉归家里,才发觉自己只是个没见识的流民。
    “哈哈……”
    石涉归站在厅堂前,看到他出现时,大步上前拉住他手臂大笑。
    “小五,来了长安这么久,今日才算第一次登了老夫家门,是不是该打啊?”
    陈启国拱手笑道:“国公说该打,俺自然是该打的,今日前来,估摸着国公更恨不得要打上俺一顿。”
    “哦?老夫有些好奇了,说一说,若真是该打,老夫的板子可不会留情的啊!”
    “哈哈……”
    石涉归大笑,拉着他手臂入厅堂,两人分主次一一坐下,婢女上前为两人斟满酒水。
    陈启国先向石涉归敬了一杯,挠头说道:“国公与阿爷是几十年的老兄弟了,有了困难,俺也是第一时间找上了门,国公能帮一把,就当可怜俺帮俺一把,若真有困难,俺小五也绝不怨怼!”
    “绝不怨怼?”
    石涉归一瞪眼,陈启国更是挠头。
    “得嘞,俺在您老面前也不遮遮掩掩,实话说吧,俺是来向您老借粮来的。”
    “借粮?”
    石涉归一愣,随即就知道是个怎么回事了,笑道:“借粮没问题,小五,老夫也不欺瞒你,咱们哪一家都有诸多困难,借了粮食,你又该如何偿还?”
    陈启国心下暗骂不已,脸上却笑容不变,说道:“国公,难道您老就不眼馋阿爷那千顷良田?”
    “不眼馋,老夫没人耕种!”
    “没人耕种,千顷良田三两个月后也还是能收了一季不是?”
    “没人为俺收割,没入库,谁能知道这两三个月会不会大旱大涝颗粒无收?”
    “嗯……这么着吧,俺只要五成……四成!”
    陈启国伸出四根粗糙手指,石涉归却对他一阵翻白眼。
    “国公,长安修建可还没修完呢,收割麦谷时,不是正好让他们帮着收割吗?给民夫一成,您老得了五成,而且还得了个好名声不是?”
    石涉归想了下,伸出三根手指。
    “三成!多了俺也拿不出这么多粮食!”
    陈启国一阵无语,挠头苦巴着脸,说道:“国公,给俺三成五成不?您老也知,俺是个兵匠,手里有俩人,俺才能打造兵甲,要不这么着,您老给俺三成五,从明年开始,俺就是头拱地,俺也每年给国公拿出百副铁甲!”
    “呵呵……”
    石涉归不由笑了起来,笑道:“你小子果然上道,行吧,三成五就三成五,可不许整日念叨老子欺负你一个晚辈!”
    陈启国忙起身为奸猾老头倒满酒水,笑道:“就是给俺一百个胆子,俺也不敢背后念叨您老的坏话,国公,阿爷临走前,跟俺说您老在祖地还有些人丁要给俺,关中的人丁就莫要给俺了,国公府上张嘴的人也多,可祖地……”
    石涉归微微叹息一声,说道:“若人人都如你小子这般懂事,老夫又何须忧愁?放心吧,祖地之人全都是你小子得了,算是替俺们右部守家好了。”
    陈启国心下一阵苦笑,乞活军就是与胡人对着干的,又哪里能想到,身为乞活军一员的他,竟然还成了匈奴人的守墓人了。
    不管如何,多多少少算是讨来了些粮食,直到与石涉归闲聊了小半个时辰才离去。
    石涉归独自一人饮酒,幼子石秀不知何时与年纪相仿的杨嗣宗出现在厅堂内,跪坐在一旁伺候着饮酒。
    “阿爷,此时才二月,粮食收割还需两三个月呢,既然那狗娃急着离去,孩儿觉得两成就已经足够了。”石秀一边斟酒,一边低语。
    石涉归神色不变,端起酒水,尚未饮下……
    “掌嘴。”
    “啊?”
    ……
    “啪!”
    最终石秀还是重重扇了自己一巴掌,也不敢再多言。
    “记着了,上庸公府没有狗娃,只有小五石忠信。”
    石涉归头也不抬将酒水饮下,石秀不敢反抗,低头认错。
    “孩儿记下了。”
    酒盏扔在桌案上。
    “你真以为小五没有法子将所有粮食收入库中?”
    “蠢货!”
    “他前来,只是向老夫低头而已,四成是一个态度,三成五是另一个态度,若如你这般蠢货的两成,没阿爷护着,你连一日都活不了!”
    石秀不敢开口,“书童”杨嗣宗更不敢多言一句。
    “上庸幺儿够种,哪怕活着一日也没人能轻易羞辱了他,无知小儿以为幺儿老了、病重待死,就可以肆意羞辱?也不想想俺们兄弟四十年究竟经历过多少生生死死!”
    “哼!”
    “上庸幺儿用自家荣华富贵回击了太子,回击了枋头苻洪、姚戈仲,枋头倒霉,因此获利者不知多少,别说是今日阿爷,就是倒了霉的太子、苻洪、姚戈仲,他们哪个敢在此时欺辱幺儿遗孀?找死吗?”
    “哼!”
    “从今日起,胆敢出府半步,胆敢戏弄欺辱先生一下,就给阿爷滚回族地!”


上一章
返回

乞活大帝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