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乞活大帝

第197章 两副刺史【三章完】

    中午、晚上陪着陈九、胡氏饭食时,又提起调兵部、民部一些文吏入他名下,两人在第二日就给他送来了十名官吏。
    一连三日,陈启国只是捡些最为紧要文书看了下,太过杂乱,一些流水账似的繁体字数据也让他很是头疼,让他决议进行些改制,至少要显得有条理一些。
    没有对杂乱无章文书进行过多批评,知道都不是正儿八经官吏,即使是官吏,或许也还没有他们做事更加认真。
    几乎就是在书房里渡过了三日休息时间,三日一过,封闭的将军府也打开了府门,进行第一次正式军议,所有文武官吏几乎如同邺城上朝一般,早早的就来到了府门前,唯一不大一样的是,并不是站在门外冰天雪地中,而是在前院的待客室里等候。
    知道太阳升起,一干官吏、将领们才一一进入厅堂,等到所有人坐下,陈启国才带着九娘自虎堂右侧小门进入。
    “升帐!”
    “轰——”
    孙尚香充当礼唱官、记录员,一干官吏、将领们轰然站起,或抱拳,或捶胸,一一躬身行礼。
    “主公!”
    陈启国扫视了遍文武,见大哥牛阚黑着脸站在文官行列,心下也有些好笑。
    “都坐吧。”
    “谢主公!”
    又是一阵轰响。
    “咳咳。”
    陈启国轻咳两声,一一将人扫过。
    “本将军离开并州一年,并州并未因天下动荡而动荡,给了六十万百姓可以安稳耕种之饥,而今岁粮仓丰足,免除了并州百姓饥饿之忧,此乃大功,当奖!”
    “天大地大肚子最大,话虽粗俗了些,而这就是现实,能保得数十万人的肚子,就是数十万份功德,此为大德!诸位也当深记身上所背负的重担,不可一日或忘!”
    “轰——”
    “臣等谨记主公之言!”
    众臣站起,对他们嘴里的“臣”,陈启国并未拒绝,点头。
    “坐!”
    “轰——”
    又是一声齐整轰鸣,再一次扫视一遍一脸正色文武。
    “总的来说,并州在天下动荡之时得以安稳,诸位皆是有功之人,虽有些将领,因某些事而躁动不安,但终究还是压下了性子,并未因一己缘故而坏了所有人的努力,这是好的一面,但也因此暴露了些其人一些方面的不足,需要更多的学习、锻炼,各位当以此为警戒!”
    陈启国看向面涨成了紫茄子的大哥牛阚,很是瞪了他一眼,最后牛大还是无奈低头不语。
    “有功奖,有过罚,不管你是汉臣,还是胡将,不管你是女人,还是男儿,这就是本将军定下的规矩,也是保障诸位权利、地位的保障,诸位都应该竭力维护,都要把‘规矩’两字刻在骨头上!”
    陈启国看了眼九娘,又看向一干身姿挺直将领。
    “齐家,治国,平天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修己,修人,修天下……”
    “等等……”
    “将有‘仁、义、忠、信、智、勇、严、明’八德,虽石虎大王言本将军为‘七德将军’,实则本将军差的不是一星两点,能身具‘八德’之二三已是不易,但先贤都对我等提出德行要求,对自身修养提出标准、目标,虽在坐的及本将军都有诸多缺点、不足,但诸位与本将军都要竭力改正,向着先贤脚步前行,因为咱们所有人的每一言行,不仅仅关乎着自身,还关乎着数十万人的命运,被数十万人眼睛盯着。”
    “两日来,九姐走访了一些军中将领们的府邸,大部分在坐的家中还算不错,有一些的却不是很好,以小观大,一家数口,日夜同枕而眠,在诸位在外作战时,家中妻妾照顾家中老幼,免除了诸位身后之忧,若诸位连家中妻女都无法善待,又如何善待军中将卒,如何善待名下百姓?”
    “今日正式军议,军议前,本将军还要将诸位家中破烂事提拎出来,本有些不合时宜,但诸位却不能视而不见,约束家人不违法违律是好事,但家庭和睦,给予妻儿足够尊重同样重要,身为将领,名下亦有军中女将,不可任意妄为!”
    陈启国扫视了几个低头之人,也不再多言此事。
    “本将军离开并州一年之久,并州大致安稳,这都是诸位上下一心的结果,除了一些犯了错之人需要调动下职司外,今岁也不打算调整,但军部的考核还是要进行的,这是军中规矩,将领们入学之事也要进行,今岁就不用本将军亲自督导了,由兵部主持,由前后左右中各将军府就近增设学堂,各将军主持、督办,兵部总参军司马院进行监督,以军中纪律和军阵战术为主,所有将官,无论多大官职,入学时就是学堂里的小卒,任何人不得违反军中纪律、学堂纪律,学期两个月。”
    “本将军在草原设立草原都护府、东西南北中五部都尉府,本将军任大都护,并州右将军府马峒将军调任草漠北都护府名下中部都尉,为都护府副都护,副将腾?继任右将军,调司马董养任其副将。”
    六哥马峒、三哥腾?、司马董养三人忙起身站起,大步来到厅堂正中,齐齐抱拳。
    “臣等领命!”
    看着三人,陈启国微微点头,说道:“草原都护府不比其他,说小了,那里事关并州安稳之地,说大了,草原就是天下,是子孙万代的可以安稳之地,本将军不能时时坐镇草原,马将军万万不可轻而忽之!”
    “诺!臣必不负主公信任!”马峒忙抱拳,以君臣之礼抱拳应诺。
    陈启国微微点头,又看向三哥腾?、董养两人,说道:“右军将军府属我军最为穷苦之地,地大而穷,所属军卒也少于他军,两位将军担子颇重,治军当谨慎之!”
    “诺!”
    腾?、董养没有多言,齐齐抱拳应诺。
    陈启国摆了摆手,三人齐齐行了捶胸礼,各自退回座位。
    ……
    “调任杨六郎将军为都护府行军司马,调任孙昰将军为草原南部都尉府将军。”
    ……
    “并州左军将军府将军牛阚、中军副将狄忠良、狄忠俭、狄忠让……因扰乱并州军心之过,调任兵部总参军司马院文书,左军将军府将军由崔震继任,副将由司马李弥担任。”
    崔震、李弥忙站起出列,一阵抱拳应诺,摆手之下,两人捶胸退回座位,看了一遍将领,陈启国在空着的二哥座位上停留了数息,再次开口。
    “建康大军入上洛郡而引起天下震荡,关中因而流民遍地,为了可以救助更多百姓脱离战乱,并州将军府以赵封将军为将,领前后左右四将军府之四万卒入关中,救回数万身处困境百姓,此事虽为一时之需,未来却可能再次发生,是故,本将军欲将左、右、后三处将军府并为一处,设一副刺史职,由赵封将军担任,位在将军府之下,受兵部所辖,直领后军将军府,同时,马峒将军亦为并州副刺史,草原都护府亦在兵部之下。”
    陈启国看向一干将领,见无人质疑,很满意点头,说道:“各军军中主将调动差不多就这些,军中所属司马,由兵部考核后,或调动或补足,皆由兵部所议。”
    “本将军别的不再多说,今年大家表现的都还不错,总之一句话,不足的要改进,取得成绩的莫要骄傲,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几千人或几万人的性命,当谨之慎之,当记住一句话……”
    “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本将军最后再说一句,纪律,纪律,还是纪律!”
    “纪律、规矩是维持并州安稳根基,也是维持诸位权势根本,没人愿意手下之人整日想着干掉自己,当你们坏了规矩,你们的手下同样会坏了规矩!”
    “刘渊大王如是,石勒大王如是,石虎大王亦会如此!”
    “诸位当谨记之!”
    “轰——”
    虎堂文武齐齐站起,齐齐抱拳,齐齐按胸低头。
    “臣等谨记主公训言!”
    陈启国点了点头,双手下压。
    “坐。”
    “轰——”
    看着个个挺胸凸肚,陈启国神色也放缓了些,说道:“该整军的整军,该理民的理民,各司其职,天气虽冷,但百姓却都集于各县城周边之堡中,易于练兵、督民,这段时间莫要浪费了,要好好利用,当然,也快要到了耕种时期,虽冬季小麦种下,春季却是种植大豆、稻谷之时,尤其最是养田的大豆,连续种植大豆两三年,再种小麦,亩产四五斛麦子亦不稀奇,春种之时,各位也当准备妥当。”
    “各郡县触犯律法的人也不少,今岁各郡县共有七千例触法之事,说实话,本将军看到这么多触法之事也很震惊,头皮都是发麻的,但真正较为恶劣的却不是很多,仅有三百多例,该如何处罚就如何处罚,这没得商量,但也说明了兵部、民部、律部的不足,至少在宣传上略有不足,百姓对律法之事所知有缺,三部还需多多努力。”
    左侧官吏纷纷站起,没右侧武将起身,牛阚、狄家三兄弟就显得扭捏起来,别人纷纷站起,四人却犹豫不决,陈九老脸很是不悦看向四人,他人站起,也不急着抱拳,好像刻意等待他们,无可奈何,牛阚、狄忠良、狄忠俭、狄忠让最后还是站了起来,与他人一般,齐齐抱拳。
    “诺!”


上一章
返回

乞活大帝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