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乞活大帝

第221章 稳重……见鬼去吧

    野王冉闵大营,五万什么都没有的军卒四处搜寻粮食,可赵军百万大军就是自此处过河入的洛阳,民户村寨早已被摧残一空,人都没了,又哪里还有粮食?
    一队又一队外出寻粮军卒返回,脸上除了失望冷漠,还能有了什么?
    千骑前往天井口,这里是河内入上党郡谷道,整个山川谷道长数十里,最窄处仅三步,若不夺下此处,河内是休想进入上党,原本此处驻扎着三千卒,如今却只有不到千人。
    苏亥陪着冉闵与陈启国见面,两人也从未说过给粮之事,对两人谈话很是清楚,自是不愿此时招惹了并州,可若不强行攻打,此处军将就会给了粮食?
    回头看向拖拉着战马千人,苏亥心下就是一阵气馁,千人又能威胁了谁?
    心下忐忑,他却不知,关隘上营帅李四率眉头紧锁听着探子回报。
    李四率挠头看向行军司马孙宫,说道:“老孙,主公决定与石虎硬碰硬,这石闵若来攻打,也不当用这么点人,还是没半分用处的骑军,你说他这是何意?”
    孙宫挠头想了一会也没明白冉闵是何意,五万大军跑来河内,一直关注河对岸情形的他们,五万大军刚过河就被得知了,可这来了千骑是何意?
    脑中灵光一闪,孙宫忙看向探子,问道:“你是说他们的马匹都带着筐篓?”
    “回司马大人,是的,一匹马驮着两个空筐篓。”
    孙宫这才点头一笑,看着诧异不解的李四率笑道:“定是那石闵前来讨要粮食来了。”
    “讨要粮食?想也别想!”李四率想也不想直接拒绝。
    孙宫细想到了将军府军议,笑道:“都是乞活军,又都是汉民,主公调各将军府正兵、役兵前往河东郡所为何?还不是为了天下汉民?”
    “赵军无粮,咱们不给粮食,他们就是以人为军粮,主公抽调所有军卒前往河东郡,将军留咱们在此也非要咱们坚守抵挡,也抵挡不住五万赵军,那石闵前来讨粮,而不是攻打,用些粮食拖延些时间也算不错。”
    李四率细想也觉得不错,将军府军议时就已经有所决定,所有人将后撤入郡城即周边卫星土堡,若可多拖些时间也算不错。
    “行吧,千匹马,顶多也就两千斛粮,给了他们。”
    李四率又看向探子,说道:“派人将此处消息八百里加急送去河东,禀报主公、将军。”
    “诺!”
    探子抱拳,大步奔出厅堂。
    李四率起身,孙宫也跟着站起,两人一同走出厅堂。
    “走吧,一起看看来人是来攻关的,还是讨要粮食的。”
    ……
    苏亥来到关隘下,双方仅交谈了几句,犹豫着说要粮食,结果关内就将粮食给了他们,两千斛粮食就这么到手了?
    一路晕晕乎乎,用了三日才回了大营,两千斛粮食进入大营,苏亥立马成了所有人眼里的怪物,没有人能找到粮食,除了草根树皮外,没人能找到哪怕一粒粮食。
    苏亥不敢与他人多言,与冉闵说了一通,疑惑道:“末将也没想明白,关上守将怎么就给了粮食呢?”
    冉闵摇了摇头,说道:“粮食分发下去,每人一日一斤粮,当够五天食用,这次你多带些人运粮,顺便将此信送给守关之将。”
    苏亥疑惑道:“大帅,俺要是多带些人,守关之人会不会误会了咱们,陈将军此时当还不知道大帅在了此处。”
    冉闵看了一眼,知道他了解的多一些,也知道此时陈启国尚还不清楚情形,沉默稍许,微微摇头。
    “你只管前去,将信件给了守关之将即可,但不可私自偷看!”
    苏亥心下一惊,忙抱拳正色道:“末将绝不看上一眼!”
    “去吧。”
    冉闵摆了摆手,苏亥躬身退下。两千斛,若是两千人可以吃上一个月,可若五万大军,勒紧裤腰带,每人只给一斤粮食用也才只能撑上五日,也只够来回运粮的时间。
    粮食刚分了下去,苏亥带着五千人,唯恐一干兄弟大将路途问这问那,他只是领着五千军卒,或推着独轮车,或赶着马匹,关隘上守将也很奇怪,好像知道他会前来,唯恐守关将领误会,距离关隘一里地时,其余军卒全都停下,只让千人前去取粮,五千卒轮流运粮,李四率也不多言,好像他要多少,天井关就会送出多少一般,而信件也送了出去。
    五千卒,有独轮车相助,比马匹驮着的粮食还多,一次就运了一万两千斛粮食,也引起其他人更多好奇来,苏亥不敢多说,只是一句“这是七德将军答应的百万斛一部分”,大将高崇、吕护、蒋干、董闰……大大小小百十人,纷纷请求多派些人,多拉出些粮食,万一李农那里打起来了,这边恐怕也拉不出粮食了。
    这么多兄弟吵吵嚷嚷,冉闵也不理会,苏亥却甚是头疼,又没法子与兄弟们多言,最后还是试探性多带了些人,带了一万军卒,依然不敢让一干兄弟跟着掺和,唯恐出了岔子,而他还是带回了粮食,一次性带出五万斛粮食,并且伴随了一封回信。
    苏亥不敢多言,将信件送到冉闵案头,不敢多留,直接出了大帐。
    董从云察看了下信封,这才拆了看了一遍。
    “姐夫,军中有了五六万斛粮食,暂时没必要再去天井关运粮了,信上说,若弘农厮杀后,咱们前往天井关自行取粮即可。”
    冉闵微微点头,看向帐外。
    “来人!”
    帐外守卒走入。
    “粮食有了,各军都要严令整训,从今日起,每日演武不得少于四个时辰!”
    “各军司马监督,本帅若见疏懒,先斩司马,后斩其将!”
    军卒抱拳。
    “诺!”
    冉闵摆手,军卒退出大帐,漠然面孔却拧眉不散,好像在想着什么……
    自五月得了陈九带来的消息,并州、关中都动了起来,关中还罢,调动的只是军卒,而并州调动的却是数十万百姓。
    麦谷收割完毕,数百万亩田地收获,千万斛粮食的收获,足以养活百万人丁,而这只是夏粮,入秋后还有更多粮食。
    关中二十万青壮男女,补足了并州收割庄稼的人丁不足,也补足了各郡县防御人手青壮的缺失。
    二十万关中之丁七成以上汉民,在陈启国免费供养、救助他们时,这些人就已经成了死忠之人,极大的缓解了石虎“胡民奴役汉民”带来的压力。
    陈九、陈启国两人说的再如何天花乱坠,胡汉两族在石虎新的奴役政策传入境内后,多多少少还是带来些不利影响,但随着石虎遣派百万饥民前来消息,所有不利于共同抵御外敌侵入因素,极短时间内消失了无影无踪。
    百万人出洛阳,他们不是轻装骑军可以短短十数日威逼潼关,即使最快,百万大军也需要二十余日,对刚过了汉关的百万大军,陈启国并不怎么太过担忧,孙尚香掀帐走入,手里还拿着一封紧急信件。
    “大郎,刚刚天井口送来的消息,说是冉闵领兵五万屯驻野王。”
    陈启国一愣,不是因为她私下里称呼“大郎”,而是冉闵怎么跑到了野王,不是说要前往冀州吗?
    稍微愣了下,随后就又明白了是个怎么回事,拆开信件看罢,里面并没有太多信息,只是提及到了冉闵名下大将苏亥讨粮之事。
    信件交还到孙尚香手里,说道:“先存放了,顺便给天井口、上党郡去信,告诉他们,冉闵需要多少都给他,还有,咱们这里开打后,那冉闵可能会强攻天井口,告诉上党郡各关隘,所有百姓留守军卒全部撤入壶关城。”
    “还有,给冉闵去封信,他所需要的,上党郡都可以提供,如要前往晋阳,所需粮食也可以给他,但只有一条,若老子未有战败前,他不许攻打任何一个城池、土堡,演戏可以,不许杀戮任何一人,若老子战败了,整个并州全都给他,并州数十万人以他为主,让他替老子护着几十万百姓,可若他在老子未有兵败前,攻打了任何城池、土堡,杀戮任何人,那就别怪老子与他不死不休!”
    孙尚香一愣。
    “就这样吧,此人不管如何心思,若咱们真的战败了,或许也只有他可以护住了并州汉民。”
    没有见面,没有直观亲身感受,陈启国是不会相信任何人的,虽沉默寡言,甚至可以感受到冉闵的高傲、冰冷,他却隐约感觉此人可信,尤其是两人分开时的最后一句话语,若真的战败,更愿意将所有一切托付给仅见了一面的冉闵。
    为了自私权利也好,为了自保也罢,这个天下能真正还愿意护佑汉民赵将几人?
    乞活军,广宗上白是乞活军老祖,陈留浚仪是他们渑池乞活军本宗,两支都早早投靠了石赵国,但在陈启国眼里,两者又有些不同。
    广宗上白距离襄国较近,与襄国隔了一两百里,与邺城隔了两三百里,虽陈留浚仪部被安置在枋头,与邺城相距也是两三百里,但却与枋头数十万胡民隔河相望,如此之近,遭受的欺压远比上白要重的多,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陈留浚仪乞活军要比广宗上白一部更加仇视屡屡欺辱的胡人,身为陈留浚仪乞帅的冉闵,无论他愿不愿意,都会与胡人有着一道难以弥合沟壑。
    冉闵年岁仅比陈启国年长几岁,广宗上白乞帅李农却已年老,与年老奸滑各族头人不知打过多少交到,若此战战败,他是绝不会将所有一切交给混迹了石赵国几十年的老政客的,即使老人身上都自带着稳重,此战战败,石虎以所有汉民为奴,汉民能做的只有拼死一战!
    稳重……见鬼去吧!


上一章
返回

乞活大帝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