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北唐天下

第873章 不一样的小皇帝(中)

    西门君遂也不再多言,转身大步离去,就在要出了枢密院大门,又不由回头看了一眼正走向院内的李裕,看着只有四尺身高的李裕,眼睛露出莫名的赞叹。
    李裕自然不知西门君遂心中所想,却听李思钰这位老师点评过枢密院几位权势宦官,最为看中的就是这位西门公公。
    西门君遂出身宦官世家,与杨复恭差不多,同为宦官世家。
    宦官世家也就只有大唐普遍存在,或许这也是大唐一个极为显眼的特点。
    正常的世家豪门是依靠子孙延绵来维持一个家族经久不衰,但是宦官们无儿无女,只能依靠收养养子继承权势。
    一朝天子一朝臣,再加上内宫争斗尤为惨烈,所收留养子毕竟没有血缘关系,盛极一时极盛,可衰落也速,还无法与延绵千百年的五门七望世家豪门相比。
    但是,作为大唐宦官世家一脉,往往都要从事军职,都要在军中任观容使,或是中尉一职,所以这些出身宦官世家一脉者,几乎都不是毫不知兵之人,否则也不会在大唐每每沦落到逃离长安帝都之时,都会有宦官们重新组建神策军,要说此时的大唐,李思钰还真看不上朝廷中那些文武大臣,还偏偏就是这些宦官们还有些领军本事。
    在皇帝李晔拍板,定下了四面埋伏之计,力主要围攻河东晋军时,朝中大臣皆是称赞,好像真的可以一举灭了晋军一般,反而宦官杨复恭却极力反对,尽管原因种种,但有一点无可否认,杨复恭是知兵懂兵的,他的意见极为重要,不管何种原因,不管皇帝李晔是否不喜这位权宦,作为大唐皇帝都应该认真反思才对。
    李晔不顾杨复恭反对,结果又如何?十万禁军一朝散尽,十万虽夸张,最多也就数万,而且还加上运送钱粮的民壮。
    可是,有一点极为重要,关中屡遭战乱兵灾,民壮男丁又有多少?
    一个帝王初登基,根基不稳时就冒然妄动刀兵,这也是因何李思钰一向不喜李晔缘由。
    杨复恭经历过黄巢叛乱,又执掌神策军大权,自是不算太差,西门君遂同样如此,他虽未能登上神策军左右中尉,也未任过什么观军容使,但手中却有一支宦官们嫡系军卒,全是由身强力壮的宦官们为卒的黑卫!
    如同天下节度藩镇们一样,西门君遂就是宦官们的亲兵牙将统领,手握着宦官群体中最强战力,这也是为何刘景瑄为神策军左将军,西门君遂为右将军的原因。
    刘景瑄为左将军不假,在太子李裕这位神策军大将军不管不问情况下,刘景瑄实则就是神策军统领,更多的参与朝政,而直接统领北衙真正人就是这个西门君遂。
    李思钰对这个宦官较为重视,不仅仅他只是出身宦官世家,不仅仅善于统兵,更多的是对此人性情看重。
    西门君遂去处理军务,李裕则去寻周敬荣,事情没有太多波澜,李裕很顺利寻到了周敬荣,周敬荣也未曾多想就答应了下来,一行人稍微整理了一下就向宫门走去。
    皇帝跟个热锅上的蚂蚁在屋内打转,等他得到李渐荣陪同自己儿子去了枢密院消息,大喜,忙令人随同前往宫门处等待,左等右等也不见人影,心下甚是恼怒,以往都是他人等待自己,如今却成了他等待他人,心下甚是恼怒。
    就待他按捺不住想要发火时,就见自己儿子坐着马车,后面跟着一群黑卫。
    “哼!”
    见到此时情景,李晔心下不由冷哼一声,见他一脸不悦,一旁的何氏心下又是一声深深叹息。
    何氏心下不想前来,她不愿看到自己相公与儿子相争的情景,可她不能不来,抛去礼仪之事不提,至少在父子争执时,还可居中说和一番。
    李裕好像知道自己父皇在宫门前一般,看到李晔站在宫门前冷着脸的样子,没有丝毫惊讶,只是有些无奈。
    李裕在周敬荣帮助下跳下了马车,不急不缓来到背着双手的李晔身前,先是行了个父子之礼。
    “父皇。”
    “哼!”
    李晔冷哼一声,正要训斥几句,周敬荣却眉头一抬,缓声说道:“陛下,时日也不早了,晋王纳妃,前去的朝臣可是不少呢,陛下还是莫要耽搁了,失了礼数。”
    李晔心下大怒,难道这该死的狗奴才没看到头上日头才几杆吗?至于失了礼数,那更是屁话,哪个帝王前往臣子家中祝贺,不是最后以显尊贵?
    看着李晔一脸阴沉,周敬荣心下重重冷哼一声,不但是他,就是枢密院一干大佬皆不喜李晔,皆不喜他的寡恩无情。更何况也正因这群宦官们才致使李晔失了帝位,若非他们主动逃离长安,邠州军或许就不会一把火烧了长安,李晔也不一定就失了帝位。
    周敬荣刻意说了这些话语,李裕心下反而松了口气,他还真不知该如何面对曾经仰慕的父皇。
    李裕抬头看了一眼天空,点头说道:“时候是不早了,晋王与父皇同为辅政,既然给父皇了请柬,自是不应太过晚了些。”
    “父皇……您觉得呢?”
    李裕的话语让周敬荣眉头一皱,在枢密院李裕并未说这些,他以为是皇帝自己要前往晋王府祝贺,可听了这话才知里面竟然还有其他隐情。
    宦官们本是皇家之奴婢,但大唐有些不同,尤其是安禄山叛乱后,而李晔设计欲要杀死扶持他登基的杨复恭,李晔也就成了寡恩无情之人,两者就成了敌对的双方,尽管周敬荣他们曾经也对杨复恭独揽大权不满,但这只是以前,以前或许为了权利,他们这群弱势宦官们可以与李晔联手对付杨复恭,可当他们掌权后,最大的敌人反而成了李晔这个皇帝,还是应了那句话语: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一切皆因利益。
    李晔的寡恩无情让这些宦官们敌视,再加上李晔对待李思钰的态度,致使帝都被毁,他们更加不信任这个曾经的皇帝,而其中就属刘景瑄与李晔关系最差,刘景瑄恨不得整天拿着刀子守在李晔床前,若李晔真的收到了晋王请柬,刘景瑄自然率先得知,可周敬荣并未从刘景瑄那里听说了此事。


上一章
返回

北唐天下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