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杂家宗师

第299章 《说岳》的影响

    甭管颜易的心机有多深,手段怎么高超,如今还是得,老老实实的在景康帝面前装孙子。
    缺钱了,也得挺着个笑脸来马府,笑眯眯的向马晋要钱。
    再者说,虽然现在,户部大权对颜易来说如同探囊取物,肃王党之后必然实力大增,但庆王也不是吃素的,二皇子在吏部的势力未必会比颜易差。
    还有大皇子秦王、三皇子宇王、五皇子福王、六皇子泰王,四位封王入衙的皇子,个个都对储位虎视眈眈,每一位都不是善茬。
    而且下面的七、八、九、十、十一,五位皇子也即将成年,马上就要入朝当差,谁又能保证这些位里,没有能后来居上的能人。
    只要没登上储位……不……没坐稳皇位,一切尘埃落定,颜易、马晋他们都不能轻易放松警惕。
    ………
    颜易拿着马晋给的三万两银子回去了,马晋亲自出门送他上了马车,才返回书房。
    打开书房的暗格,看着刚赚来的八万两银票,一下子去了小半,马晋脸上露出苦笑,以颜易的花钱速度,估计等同仁堂分红下来,这八万两都未必够这家伙用的。
    以后谁再当马晋面说管钱的后勤好干,他非一巴掌抽死对方………
    ……
    时间飞速流逝,《说岳》下部的销量也节节攀高。
    六月十三日,京城、天津两地的存货彻底售罄。
    与此同时,京城的二十四家书肆又重复去年的情况,联合前往新华逼宫,请求加货,而天津的云家,也连夜派人持云鲍的手书,前来拿货。
    又过一日,山东、冀北的各大书商也纷纷或亲自前来,或派出心腹,共同来京城新华处要货。
    安逸此时肠子都悔青了,他想到了《说岳》下部会爆,但也没想到能火到这个程度,十五万存货竟然根本不够用,才八天的时间,各处书商已经全部堵到家门口了。
    可安逸此时心里再懊悔,也无济于事,面对着挥舞着银票,如狼似虎的书商们,安逸再强忍着心痛,道上一句。
    没货了……
    ………
    是真没货了……
    上次安逸推拒众书商,还有点小心思,而这次则是彻彻底底的实话。
    现在别说提供新书给别家书肆,连新华自己的书店,都要靠每日新印的新书都不怎么够用。
    安逸这两天在心里,已经发下数十次的毒誓了,下次马晋发售新书,直接印个二十万本,哪怕是卖不完,被马晋责备,他也不再受这个窝囊气。
    看着送到手里的银子,却不能拿,这滋味太憋屈了……
    ………
    不过,安逸最后还是做出了让步,把新华每日新印出来两千多本新书,挪出大部分,分发给京城四个和新华关系最深的书肆,一同发售。
    从六月十五日开始,京城的书迷们只能从这五家书肆才能买到新书,且动不动就断货,而京外各地的书迷,想买书,书肆都没有货。
    不过这种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六月二十日,盗版《说岳》开始流传在市面上,两日后,盗版新书已经在京城泛滥,甚至天津及河北也受到了一些波及。
    而自盗版开始爆发,新华也暂停了对《说岳》的印刷,进去停产归纳阶段。
    ………
    除去最开始的那十五万本,新华后来又零零散散的印了三万多本,大部分是自销,一小半批给京城书肆。
    新华社和新华书店双方,互相核算了一下数据,将资料以及后边那三万本新书的利润交给马晋。
    之后除了可能还会和牛家合作发往南方一批新书外,马晋的第二本小说《说岳全传》,算是差不多结束了。
    但《说岳》产生的影响,却才刚刚开始发酵。
    ……
    岳飞这个抗金名将,本来在大乾就是声名远播,而《说岳》的出世,更是把岳武穆的声望推上了新的台阶。
    旁的地方且不论,在京畿各地,岳鹏举的人气也不是一般的高。
    据说,在天津有一家姓岳的大户,看了《说岳》后,就嚷嚷着自家乃是岳氏后裔,理应为先祖开祠祭祀。
    这家伙光自己修祠堂还不满足,还张罗着天津百姓为岳飞修庙立金身,没想到应者如云,天津的百姓们纷纷捐钱捐物。
    等消息传到京城时,听说天津的“岳飞庙”已经选好地址,开始动工了。
    无独有偶,山东有一县,因为县志中有关于岳飞领兵征战时曾患眼疾,在当地养病的记载。
    于是当地知县就动了小心思,号招当地士绅出资,要修一个“岳飞养眼楼”,还把这件事儿当作政绩,上报朝庭。
    而且除这两地,山东、河北有有几处要为岳飞立祠修庙的地方,只不过规模没这两处大,就不一一列举了。
    ……
    因为民间的崇拜,岳飞的名望在京畿一地是越来越大,甚至其它地方也有些耳闻,最后竟然惊动了朝廷。
    一日早朝,朝政议完,竟然有一位官员站出来,上奏景康帝,言前朝名将岳飞,英勇善战,精忠报国,碧血丹心,苍天可鉴,当为臣子、百姓之表率。
    他向景康帝请旨,以朝廷的名义在南郊青松山下为岳飞修一座庙,以受后世敬仰。
    而景康帝对官员这个提议很感兴趣,别忘了他也是《说岳》的书迷,对里面忠义无双的岳飞也很有好感。
    景康帝只是略一思索,便同意这位官员的上奏,只是,这修庙的人选他有些拿不定主意,便开口询问百官。
    景康帝此言一出,下面的文武百官,一致的把目光看向了马晋。
    《说岳》在京城这么火,哪怕这些大臣们没看过书,也对此知晓一二,景康帝一问修庙的人选,几乎所有人都想到了马晋。
    而百官这么一致看向了马晋,也提醒了景康帝,龙目一扫,放到了马晋身上。
    ………
    满殿君臣一齐看向自己,全场瞩目,马晋参加朝会也几个月了,头一次受到如此重视,饶是他心理素质不错,此时也有些慌张。
    “朕准备将此事交给马爱卿,诸位臣工以为如何。”
    “皇上英明,马大人实在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臣附议。”
    “臣附议。”
    “……”
    就这样,景康帝下旨,户部拨银五千两,让马晋在三个月之内,在南郊青松山给岳飞修座庙。


上一章
返回

杂家宗师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