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铁血铸新明

第273章 事起德州府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卢象升听得眉头一皱,三饷之事也算他的职责范围,是考核他总督业绩之一,列入年底户部考评。
    只是他心中似乎也有了思量,马步依然慢慢往前,不多作停留。
    卢象升到德州府守备衙门,尚未和董长青、张松荣他们说几句话,德州知府便得到消息,上门拜访。
    “下官德州知府韩悦见过卢督。”
    厅堂处,韩悦身穿方心圆领官服,头戴交脚幞头向卢象升行礼。
    “韩知府有礼,本督路过德州府,多有叨扰。”
    韩悦原先有见过几面,是他的下属,更何况现在有事咨询,卢象升自然要客气一番。
    韩悦见卢象升如此有礼,心头大喜。卢象升这次路过德州府,于他而言,是个机会,若想高升,这是一条特别好的门路。
    “秦督客气,下官已经安排好酒宴和下榻事务,还请秦督移步德州府衙。”
    韩知府四五十岁模样,保养得极好,红光满面,乍一看还有一脸的方正,态度不卑不亢,显得非常有气度。
    “无需客气,本督明日便走,今日就留在德州守备府。”
    卢象升瞟了旁边老神在在的董长青一眼,看得出二人之间的关系堪忧,根本没有同僚间的亲热。
    “本督想咨询韩知府,三饷征收得如何?有没有什么具体困难?”
    卢象升不动声色问话韩悦。
    “唉!”韩悦蹙着双眉,摇摇头叹息一声,“实不相瞒秦督,德州府有些百姓已经断粮,乡民成群结队的在荒野间游荡。
    草根树皮,怕都要被啃食干净。
    下官已经上奏秦督和朝廷,准备拿出府里的部分粮食赈灾,可就算如此,或可解决燃眉之急。若爆发大规模饥荒,也是无济于事。
    但下官一定尽力完成三饷征收任务,断不叫卢督为难。”
    哼!
    不等卢象升说话,董长青重重的冷哼一声,幽幽开口说道:“韩大人,若说山东其他州县如此,不足为奇。
    只是德州有运河之利,且人口不多,怕是不至于到如此地步吧?”
    董长青虽然来到德州时间不长,可一些基本的信息已经掌握清楚。
    德州府此次没有遭受鞑虏侵害,在不征收三饷的情况下,绝对没有韩悦口中所说的这般悲惨。
    他出声的目的,是害怕韩悦欺骗卢象升,好做手脚。毕竟,据他了解,这位韩知府可不是什么善茬。
    “不知董守备此言何意?”
    韩悦小心翼翼的看来卢象升一眼,心里暗自恼怒,对此子他已经多有忍让,不意居然蹬鼻子上脸,在卢督面前也敢胡言。
    若不是顾忌秦督,一个武将还不放在他眼里。
    “卢督,董守备初来乍到,对德州府所知可能不全?
    德州虽有运河便利,百姓生活相对山东各府较好,但天灾面前,岂容疏忽?
    特别是今年又增加练饷,若灾年像崇祯五年一样,我德州定会饿殍盈野,易子而食的惨剧将会重新上演。
    下官宁愿自己被熬成肉粥,如果可以饱民,吾又何惜此身?”
    韩悦不理会董长青,转身对卢象升诚恳的说道。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亲民爱民之心跃然而出。
    “如此甚好!德州百姓有韩知府,大幸!
    只是三饷暂时停止征收,本督近日要到京师,看能否规劝朝廷停止征收?”
    韩悦说什么宁愿被熬成肉粥的话,卢象升自然是不信的,那只是官场语言而已。
    不过,这个韩悦着实也是个聪明人,遇事沉着,应对手段也极佳。
    至于征收三饷的事情,若是有心,自然是知府受益最大。
    下面衙役哪怕有再大的胆子,也不过收取点好处费之类的小钱。
    若是一般贪渎事情,卢象升见得太多,也不想理会。可是,对于三饷的事情,卢象升极为在意,诚如秦浩明所言,乃是动摇国本的事情。
    “诺,谨遵秦督之言!此事若成,实乃德州百姓之福。”
    韩悦脸上一喜,仿佛松了一口气,笑意盈盈的说道。
    “秦督,末将和张将军去安排船只,准备明日的行程。”
    董长青初入官场,实在看不了韩悦的表演,若是不说,又如鲠在喉,索性离开。
    卢象升挥挥手,让董长青自行离去。
    待董长青和张松荣安排好漕船的事情回来时,韩知府已经离开。
    只不过,随着他的离开,卢象升在德州府的消息也便传开,大官小吏络绎不绝而来,自然也会带上不少礼物,留下一句不成敬意之语。
    倒是卢象升对于这些人并没有着重搭理,一来是他实在有些厌烦,二来这些小官小吏也入不了卢象升的眼。
    在吩咐门房一律不见客之后,卢象升方有闲暇,认真听张松荣讲述宣府的事情。
    在听到秦浩明为了敛财,居然连订婚一事也拿来利用时,卢象升不禁哈哈大笑,他委实不知秦浩明还有这么腹黑的一面。
    “唉,本督原来好名声,以至宣大没有什么积蓄,想不到却苦了破虏。
    为了训练骑兵和伤残将士们的抚恤,他可真是煞费苦心!”
    笑过之后,卢象升方才缓缓叹息。
    和秦浩明相比,自己不如他多也。
    此子手段多变,不说什么水泥厂这些敛财的方法,单是福寿膏真有如此效用,能够控制草原头人,解决马源问题,大明将快速崛起,再无骑兵之忧。
    不过,有些东西张松荣也不太清楚,或者不方面说,倒是明日见面当面问他才好。
    是夜,董长青备下酒宴,和卢象升、张松荣、洪迪新、殷雨昂五人齐聚一堂,听着他们细细诉说宣大边镇的一些变化和改革。
    董长青的心里委实快活无比,他觉得,秦督的势力已经初现端倪。
    “长青,交易之道,刚者易折。惟有至阴至柔,方可纵横天下。天下柔弱者莫如水,然上善若水。
    如今你一人独自留在德州,切莫一味刚硬,交恶同僚。
    韩悦此人便是你不说,本督也知道其脾性。
    他是薛国观的同乡,性格隐忍狡诈,今后你要多加注意,切莫着了他道。”
    想起下午的情形,卢象升转过头对暗自兴奋的董长青说道。


上一章
返回

铁血铸新明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