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侯府小哑女

第498章 精气神(三更)

    整座城池,并非处处荒芜破败。
    靠近衙门官署的街巷,已经有人在动工,拆建那些破败的深宅大院。
    而且,离着衙门不远的街面上,已经建起了两家上档次的酒楼客栈。
    钱闻社会经验丰富。
    往酒楼里面一坐,叫来伙计,打赏两个钱,能套的话全都套了出来。
    郡守衙门,直接进去,有门子接待。
    拿出邀请函,自会有人引荐给郡丞纪先生。
    之后生意怎么谈,那就得自个去摸索。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不用花钱打点关系?”
    “不用!平阳郡和别的地方不一样,郡守衙门就盼着赶紧开工,赶紧将城池建起来。只要是诚心诚意来平阳郡做生意,就算没邀请函也能去衙门走一趟,见到郡丞纪先生。”
    “听这意思,平阳郡所有工地,都是郡丞纪先生负责?”
    “这位客官说笑了,世人皆知,平阳郡是郡主府说了算。郡主府又是燕夫人说了算。”
    “敢问郡主府位于何处?可否登门拜访?”
    “哎呀,客官见谅。平阳郡穷啊,暂时还没有郡主府。眼下,郡主娘娘就住在衙门后院。”
    钱闻一听,啧啧称奇,“偌大一个平阳郡,处处都在开工,可谓是热火朝天。竟然没有在第一时间修建郡主府吗?”
    “修郡主府花钱啊!燕夫人说了,钱得花在刀刃上。”
    钱闻又是一惊,“燕夫人不讲究排场,难道郡主娘娘也不讲究排场吗?”
    “京城都被异族给烧了,还讲究什么排场啊!能继续过着体面的日子就不错了。”
    这伙计,真敢说。
    吴局小声问道:“你这么埋汰朝廷和郡主府,不怕衙门问罪吗?”
    伙计哈哈一笑,“不怕!客官明鉴,只要不造反,燕夫人说了,绝不因言获罪。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尽情抒发。一会你们去衙门的时候仔细瞧瞧,门房隔壁有间耳房,里面有个木箱子,有任何意见想法都可以书写成信,投进木箱子里面。
    木箱子半月开一次,耳房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开着,无人看守,故此也不用担心被人看见。想说什么,尽管写下来。信件肯定能递到燕夫人手中。”
    “听这意思,是让全民做御史吗?”
    “小的没读过书,不懂御史不御史。我就是知道,上个月,侵占民田一事被人写信告发。半个月后,郡丞纪先生开堂审案,昨日才判下来,很是公正。既没有偏袒苦主,也没有棒打被告。有理有据,总算是将侵占良田一案给理清楚了。乡亲们都说判得合理合法,服气!”
    吴道长听闻此事,连连点头。
    此处气象,果然和其他地方大为不同。
    近一两年,他带着大儿子走遍天下南北,处处只见人间惨状,百姓食不果腹,富人奢华豪饮。
    说句民不聊生,也不为过。
    也就南边富庶地方,小民日子好过些,一年到头,勉强能有点结余。
    但是,因战事频繁,赋税增加,南边富庶地方的小民日子也比不上前些年。
    总之,日子是一年比一年难熬。
    世人都在抱怨,却毫无改善。
    世家大族,却趁机迅速扩张,奴仆成千上万,上十万也不在少数。
    良田千顷,广厦万间,皆归世家所有。
    小民却得不到片瓦遮身。
    朝廷还在,皇帝也没有同京城共存亡。
    大魏江山,看似稳固。
    却早已经呈现出王朝末路乱象。
    也不知朝堂诸位臣工,有没有本事力挽狂澜,拯救江山社稷,重现王朝盛世太平。
    天下都是一副惨兮兮的模样。
    唯独平阳郡大不同。
    城池内,看起来同样是惨兮兮,却又透着希望,犹如朝阳蓬勃。
    瞧瞧,一个酒楼的伙计,都能侃侃而谈,不惧衙门威势,活得堂堂正正。
    虽是伙计,却挺直了胸膛。
    就这精气神,别的地方就赶不上。
    虽然大家日子都不好过,都是一副营养不良,面有苦色的样子。
    区别就在于精气神。
    一个积极向上,一个绝望麻木……
    这其中的区别,可大了!
    吴道长感到心惊。
    燕夫人来到平阳郡才多长时间,这么短时间就让此地小民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了不起啊。
    夸一句女中豪杰,都觉着是羞辱。
    何止是豪杰,分明就是治世之能臣。
    燕夫人有大才!
    管中窥豹,吴道长决定在平阳郡多留一段时间。
    他要多看看,多听听。
    一切刚开始,只能看出点皮毛。
    停留个一年半载,才能下一个确定的结论。
    钱闻的想法,同吴道长的想法不在一个频道上面。
    他想的是,衙门这么行事,看来光靠钱财开路还不行,得拿出真本事,真材实料才能同平阳郡做生意。
    他望着窗外,这里机会很多。
    只是,他能分一杯羹吗?
    他的机会在何处。
    他看着吴道长,想请对方帮忙算一卦。
    又怕浪费了这次人情。
    这还没遇到难关就要算卦,以后遇到了真正的难关,又该如何是好。
    请高人算卦的机会,得留到关键时候用,才是恰当的选择。
    他着急。
    在酒楼吃过午饭,又在客栈安顿下来,洗漱干净,就打算去衙门走一趟,碰个运气。
    走之前,他敲开隔壁客房的房门。
    “吴道长见谅,下午我打算去衙门走一趟,无法陪道长四处闲逛。见谅见谅!我将两个小厮留给道长差遣,道长千万别嫌弃。”
    “钱老爷尽管去,贫道自有安排。”
    “那就这么定了。”
    钱闻满脸堆笑,小厮留给吴道长,主要是为了帮忙付钱。
    做人情就该做到圆满嘛!
    前面的钱都投进去了,没道理半途而废,叫人说他见利忘义,不可深交。
    他郑重告辞,假意随口问道:“不知我这一趟能否顺利,道长你看我今日能出门办事吗?”
    吴道长高深莫测地笑了笑,“钱老爷尽管去!”
    “好嘞!有道长你这话,我这心啊,踏实!”
    ……
    纪先生快累坏了,每日就睡两三个时辰。
    可他精神却极好!
    从未有过如此饱满的精神状态。
    他太想做事,太想发光发热,太想将学舍建起来,将平阳郡建起来。
    郡守萧逸不在,大小事情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可谓是日理万机。
    好在,有大管家文忠,管事燕木他们替他分忧,各自分管一摊子事情。
    又有阿北领衔的账房队支援他,抓紧培养衙门自己的账房。
    这个时候,才意识到识字班太重要了。
    手底下干活的人,必须得识字啊,能省下很多很多事情。
    好在,燕夫人这些年,陆陆续续培养一批人才出来。
    说是人才,言过其实。
    但是在衙门里面干点跑腿传话,分管文件的工作还是绰绰有余。
    这批不算人才的人才,一部分来自富贵山庄,一部分来自郡主府,一部分来自萧府。
    燕云歌嫁给萧逸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给萧逸培养出几十个能写能算的伙计。
    识字班功不可没。
    纪先生犹嫌不足。
    千头万绪,处处都需要有担当的人帮忙分担。
    他现在缺的就是人才啊!
    人才难求,读书人太稀缺了。
    纪先生这一刻深刻感受到,朝廷培养读书人的方式很有问题。
    培养方式的问题,造成了读书人成为了稀缺资源,个个眼高于顶,都想做父母官,要么就去世家大族做谋士。
    都不乐意踏踏实实在衙门找一份辅佐官的工作。
    尤其是,平阳郡还是个穷地方。
    但凡有抱负,有门路的读书人,都不乐意来。
    愿意来的,也都是一些落魄书生。
    要么学问不过关,要么性格很有问题,要么能力不足……
    太难了!
    ……
    钱闻在门房等候了大约一个时辰,终于见到了平阳郡郡丞纪先生。
    区区一个时辰的等候,钱闻感动啊,激动啊,热泪盈眶啊。
    在他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中,凡是去衙门见官,没个三五趟,十天半月,甚至一年半载,休想见到官员本人。
    一个小小的书办就能打发他,呵斥他,鄙视他。
    送了礼,还遭人嫌弃,被人说粗鄙。
    嫌粗鄙,别收他的钱啊!
    特么的……
    只有今日,区区一个时辰的等待,没有花费钱财打点人情,就见到了一郡主官之一。
    太激动了!
    面对纪先生,他郑重一拜,“草民钱闻叩见父母大人。这是小民的户籍名册,官府作保,请大人过目。”
    纪先生“嗯”一声,接过户籍名册翻看,顺口叫他起来。
    “起来回话,别跪着!”
    “多谢大人!”
    “给他看座!”纪先生吩咐身边的小厮。
    “不敢,不敢!在大人面前,哪有草民落座的资格。”钱闻连连摆手拒绝。
    纪先生扫了他一眼,也不勉强。
    他手边,有一本天下富户的资料,不全面,却足够应付眼下的情况。
    这份资料,乃是燕夫人费时多年搜集。
    眼下算是派上了大用途。
    纪先生照着姓氏翻看资料,就翻到了钱家。
    “你们钱家,最初是木材商人,顺便替大户人家修建房舍。后来为官府修建城墙,城池,才逐渐发达起来。本官说得可对?”
    钱闻大吃一惊,“对对对!大人慧眼如炬,谋略无双,掐指一算就看出草民的底细……”
    “闭嘴吧!”


上一章
返回

侯府小哑女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