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侯府小哑女

第864章 定江山

    广袤北方大地,很艰难。
    自去年年底开始干旱,一直持续到今年。
    眼看秋收在即,老天爷也不肯痛痛快快下一场雨。
    走在北地,四处可见干旱而死的庄稼,干枯的野草树苗……
    北梁朝廷‘积极’抗旱,但是能想的办法着实有限。
    打井,地下水都快干了,往下打二十仗都未必能出水……
    疏通沟渠,也要大河里面有足够的水,方能流入小沟渠……
    总而言之,今年很难。
    每一天,北梁皇帝刘宝顺的案头上面,都会多出许多请求朝廷赈灾的奏疏,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地方官员。
    朝廷财力有限,粮草储备有限。
    如果只是局部干旱,朝廷还能全力赈灾。
    可是……
    目前是整个北方地区干旱,包括京畿在内,处处都需要赈灾。
    夏收减产过半。
    不出意外,秋收减产至少三分之二。
    这就意味着,不仅现在很艰难,等到冬天严寒之时会更艰难。
    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如果干旱不缓解,没有足够的粮食,百分百大批自耕农卖田卖房卖儿卖女,直接破产沦为奴仆,或是直接饿死。
    实在不行就只能逃荒,沦为社会不稳定人口。
    这也就意味着,今年冬天一直到明年春天,山匪流寇会再次大行其道,社会治安饱受考验。
    历朝历代,天灾都会伴随着人祸。
    严重的天灾,颠覆一个政权,绝不是意外。
    对于年幼的北梁,势力有限的北梁,缺乏南方富庶之地粮食和税收支援的北梁,已经开始背负沉重负担,每一口呼吸都伴随着粗重的喘气。
    处处都要赈灾,要钱要粮,要稳定生产。
    偏偏天公不作美,天天都是阳光普照,能将人晒死。
    北梁皇帝刘宝顺愁得头发发白,整夜整夜睡不着。
    请来高人登台做法,以天子之尊,祈求上天降下甘霖。
    花费数十万贯钱,连续做法七天七夜,高人说一定会起作用。
    结果七天做法结束,上天依旧没有落下一滴雨。
    刘宝顺一怒之下,命令皇城司一刀宰了得道高人。
    高人大呼冤枉。
    眼看人头即将落地,高人高呼:“刘氏江山倒行逆施,必将遭受天谴!”
    “找死!”
    随着一个‘死’字,铡刀落下,鲜血喷溅,人头落下滚动数圈,落在了监刑的大理寺卿杨慕的脚下。
    杨慕一脚踢飞高人的人头,眼中是嗜血的兴奋。
    这些年,他从大理寺少卿一路过关斩将,杀伐决断。
    别人不敢办的案子,他敢办。
    别人不敢抓的人,他敢抓。
    别人不敢杀的人,他来杀!
    短短数年,从一个毫无根基的叛逃者,成为刘宝顺身边第一侩子手,杀一切可杀之人,青云直上,很快升任大理寺卿。
    成为大理寺的一把手。
    手底下都是一群跟他一个德行的嗜血严酷之人。
    这些年大理寺在他的治理下,隐隐有压过皇城司的势头。
    从一个正正经经的朝廷衙门,硬生生成为了半个特务机关,背负万千骂名。
    恒益侯萧成礼当年说的那些话,全都兑现了。
    侩子手杨慕这辈子,都别想踏进世家的大门,别想被世家接纳。
    他已然成为世家眼中最卑劣的人物,一个没有人性的打手。
    然而……
    世家越是看不起他,越是羞辱他,对付起世家,他的手段就越发严苛血腥。
    但凡有哪个世家落在他的手里,那可惨了,不被扒皮剔骨,别想活着走出大牢。
    若是打点不到位,流放的罪名肯定会成为斩首。
    就算打点到位,也有可能被罗织罪名,全家全族覆灭。
    一切,全看他的心情。
    心情好,放你一马。
    心情不好,杀你全家。
    这样一个屠夫式的人物存在,弄得北梁朝廷上下人人自危,避杨慕而远之。
    杨慕在北梁朝廷混了数年,愣是没有交到一个真心朋友。
    甚至那群读书人都公开将他开除了读书人群体,不承认他是读书人,羞于和他为伍。
    读书人的面子,都被他丢光了。
    进而延伸到燕云歌的头上。
    瞧瞧……
    这就是燕云歌培养出来的读书人,什么玩意啊!
    燕云歌的识字班,就是侩子手培训基地。
    杨慕:呵呵!
    燕云歌:“……”
    关她屁事!
    ……
    北梁的局势不妙,燕云歌和萧逸就动了北伐的心思。
    再不是以前小打小闹的场面,而是要一举定江山,全面北伐。
    “单靠我们力量不够,还要联络幽州兵马,南北夹击,趁其病要其命。”
    燕云歌很果断,北方大旱,是她的机会,她不想错过。
    这么做,貌似对于小民来说,过于残酷。
    然而……
    她有她的原因。
    她郑重说道:“北地若是在我治下,即便全境干旱,小民也有活命的机会,也有吃饱的机会。
    在刘宝顺的治下,只要这场干旱持续到明年春天,北地小民怕是要死掉十之二三。
    剩下的不是沦为奴仆,就是成为盗匪。想要一家人全须全尾活下来,好好活着,想都别想,没可能的!”
    萧逸问她:“准备好了吗?是要趁机北伐,还是再等一等,等待下一个机会。”
    燕云歌很果断,“不等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会亲自联络家父,还有云同。希望他们会选择支持我。”
    ……
    数千里之外,北地边关重镇。
    镇守边关的幽州王燕守战,这些年基本上没拿过大魏朝一文钱的俸禄和粮草,却兢兢业业镇守者边关,抵抗异族南下。
    养兵所需的粮草器械,基本上都是经过海运,从平阳郡送来。
    理所当然……
    燕云歌在给朝廷缴纳赋税的时候,会扣除这一部分开销。
    没道理她又给朝廷缴纳赋税,还要负责养边关将士。
    最多就是,从她的应缴赋税里面扣。
    如此做,已经仁至义尽。
    即便只是名义上大魏朝的臣子,她也远比那些口称大魏忠臣的臣子做得好!
    她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如今……
    她要实施更大的计划,更远大的抱负。
    她需要兵马相助。
    她亲自书写信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希望你那个说服父兄出兵助她一臂之力。
    燕守战的手在颤抖。
    不是因为他老了,而是因为他太激动。
    他看着信件内容,手一抖一抖,就跟得了鸡爪疯似的。
    他脸色涨红,瞳孔放大,兴奋得不能自已。
    “哈哈哈……老夫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哈哈哈……当年那个算命的没有欺骗老夫,那个梦也没有欺骗老夫。哈哈哈……”
    杜先生很担心燕守战激动过头,一口气没提上来,于是一命呜呼。
    所以……
    他急忙劝阻,“王爷莫要高兴太早,一切都还是未知。王爷还是先想想,这仗到底要不要打。”
    “打!当然要打,必须得狠狠打。刘章已经死了,剩下的那些将领不足为虑,刘宝顺老夫更是没放在眼里。云歌肯下定决心全面北伐,一举定江山,本王岂能落后于人。难道本王连云歌的胆量都没有吗?”
    “话是这么说,只是……”
    “只是什么?”
    燕守战眼一瞪,显得格外骇人。
    杜先生轻咳一声,“王爷有没有想过,如果战事顺利,拿下整个北地,军功怎么分?地盘怎么划分?王爷确定一切都归云歌夫人?世子会同意吗?手下的将领会同意吗?”
    燕守战冷哼一声,“这个问题云歌早有所料。谁打下的地盘归谁的。要是治理不好,可以统统交给她来治理。”
    “王爷确定这个办法真的合适?”
    “难道你还有比这个更好的办法?”
    杜先生拍着大腿,激动说道:“治理地方不比打仗,我们名下没那么多官员啊!
    打下了地盘,无人治理,全靠军管,如何是好?
    到时候,别没收到一文钱赋税,反而成了负担。
    但是云歌夫人不一样,这些年她一直坚持办学,开展科举,培养人才。
    只要有地盘,她就有足够的官员,要多少有多少。
    如此一来,老夫很担心,王爷打下的地盘最终还是会落到云歌夫人的手中。
    老夫倒是没所谓,然而下面的将领呢?他们未必能理解王爷的想法。”
    燕守战冷哼一声,“依着你的意思,本王不该出兵相助,眼睁睁看着?”
    杜先生急忙摆手否认,“王爷误会了!老夫的意思是,如果王爷没有抢占地盘的想法,不如开战之前就谈好价码,多少粮草多少军械多少人口。
    如果王爷有称帝登基的想法,从现在开始就得仔细谋划一番,抢先占领哪些城池,拿下哪些要塞堡垒。如何收拢世家以及读书人……总之,一切全凭王爷吩咐!”
    这是要逼着燕守战拿主意,定决心。
    到底是要为闺女做嫁衣,还是为燕家世世代代着想。
    燕守战自个也是一脑门子官司,脑子里仿佛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他迟疑道:“本王有当皇帝的命吗?”
    杜先生掷地有声地说道:“只要王爷想当皇帝,随时都可以身披龙袍称帝。以王爷的威望,边关军民都会支持王爷做皇帝。”
    “离开边关呢?本王若是称帝,拿什么去养子民?”


上一章
返回

侯府小哑女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