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清穿之咸鱼三阿哥

清穿之咸鱼三阿哥 第61节

    “如今皇阿玛还在呢,太子就要往死路上逼老三,将来还指不定下什么狠手呢,儿子盼着皇阿玛长命百岁,只有您在,儿子们才有活命的机会,将来您走的时候,把我们兄弟都带走好了,也省得到时候被人磋磨。”
    直郡王话还未说完,大殿上已经跪倒了一片。
    原本只是一场正常的政治斗争,别管给诚亲王列的罪名有多严重,可朝堂上的斗争不就是如此吗,你死我活,该下狠手的时候就要下狠手,诚亲王在山西刨了多少人的根,不也是在下狠手。
    但从九阿哥站出来为诚亲王说话,就开始歪了,等到直郡王出面,好家伙,到底是皇长子,真tm敢说。
    五阿哥跟着众人跪下,一边在心里头为大哥和小九鼓掌,一边在犹豫自己该不该站出来。
    他倒是也酝酿了一番说辞,但放在小九和大哥后面再说,委实太没力度了,而且看现在朝堂上的氛围,他……不敢说话。
    四阿哥绷着一张脸,内心的震动不比旁人小,既为太子手段之狠厉,也为太子对他的防范,如此规模浩大的一场围攻,准备时间必然是不短的,可他作为太子党的人,竟然毫不知情,可见在三哥的事情上,太子是不放心他的。
    七阿哥额头上的冷汗都冒出来了,大哥这是疯了吗,什么话都敢说,还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真不怕皇阿玛怪罪吗。
    七阿哥虽然惊叹于大哥的胆量,但大哥刚刚的话也说到他心里去了,太子今日在朝堂上摆出的阵仗,就是在把三哥往死里逼。
    做储君的时候都能霸道成这样,将来还怎么得了。
    皇阿玛可千万要保重好身体,最好是活得比他们这些儿子还久。
    八阿哥虽然随众人跪在地上头也不抬,可他却明显的能够感受到自己心脏的跳动,口干舌燥,异常激动。
    十阿哥只懊恼于自己站出来晚了,早知道他应该赶在大哥前头的,大哥这么一搞,他还怎么替三哥说话。
    “众臣弹劾三弟一事,儿臣事先并不知情,也从未怨恨过三弟,还望皇阿玛明鉴。”太子为自己辩解道。
    虽然他也知道这辩解苍白无力,朝堂上是个人都知道此事与他有关,可哪有将此事挑明了说的道理,小九年纪小不懂规矩,老大发的这是什么疯,替老三出什么头,难不成真被银子迷了眼。
    乱拳打死老师傅,朝堂上四分之三的人都站出来弹劾老三时,康熙都没像现在这样如坐针毡。
    老大可真行,当着他的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就已经说到他的身后事了,他都不知道这会儿是该轻描淡写的略过去,还是要诘责一番。
    而且他刚刚是让人站出来为老三辩解,与弹劾老三的那些人辩论,老大和小九倒好,矛头直指太子,这下不管怎么收场,太子和老三明面上的和平都维持不下去了。
    第102章 一更
    “都起来吧,关于诚亲王在山西肃清吏治一事,朕以为应该没有人比山西的百姓更有发言权。”
    康熙对小九、老大和太子的话强势装聋,就当是没听见。
    太子党动作频频,他又怎么可能什么准备都没有。
    梁九功领头,端着托盘从一旁走进来,后面跟着三十人,个个都端着托盘,托盘之上放着一把大伞——万民伞。
    三十一把万民伞,要知道山西的总人口数还不到六十万。
    这些万民伞虽是由他授意,让倭伦代为组织的,可并非强制,他不过是让倭伦备足两三把万民伞即可,可山西百姓在几乎没有乡绅组织的情况下,三天之内送了二十多把万民伞到巡抚衙门,这三十一把万民伞,只有四把是倭伦带头组织的。
    每一把万民伞上,都缀有很多小布条,小布条上写着赠送之人的名字,认字之人会亲自写下,不认字的则由旁人代写,但会在上面按上手印。
    万民伞是很难做假的,更不要说此事老三并不知情。
    短短三天之内,三十一把万民伞,只要将这些伞拿出来,民间那些有关于老三的流言便可不攻而破,也能堵住这些官员们的嘴。
    这大殿上的人有几个收过万民伞,收过的人又只收了几把。
    托盘上放着的可是山西一大半百姓对老三的支持,三十一万人的支持。
    三十一把万民伞被撑开的时候,整个太和殿都显得拥挤了,群臣站在高大的万民伞下,被一层层布条遮住眼帘。
    全都撑开的万民伞,比合着被放起来的时候更让人震撼。
    康熙头一次怀疑自己的为政举措,自清军入关起,满汉之间便冲突不断,直至今日,民间的反清复明之声仍旧未绝。
    他虽为帝王,可自登基起便如履薄冰,汉人太多,满人太少。汉族有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一方面向百姓施恩,希望这些人能安分,另一方面也在防备汉人。
    但老三在山西待了不过九个月,但却使得百姓归心,虽然得罪了当地的大族和乡绅们,可是跟三十一万人的民心比起来,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连早就见过万民伞的康熙坐在上首都觉得震撼,更何况是其他人。
    太子遥望皇阿玛,他得臣心,老三得民心,皇阿玛是又在他和老三之间找到平衡了吗。
    三十一把万民伞,若老三在山西振臂一呼,立刻就能占省为王,不,也不一定,百姓赤手空拳,如何能跟朝廷的军队相比呢。
    而且庶民愚昧,小恩小惠即可收买,三十一万民心,又能有多难得呢。
    不过这万民伞一出,他和索额图准备了半年的攻势便被破解了,难怪老三能安心在府里头养伤,连大朝会都不来,原来是早有准备。
    太子满心疲惫,失去了这次机会,老三有皇阿玛护着,日后想要再收拾可就不容易了,他实在是厌倦了被皇阿玛平衡来平衡去的日子。
    直郡王满心骄傲,瞧瞧,这便是民心所向,任由其他人再怎么泼污水,都比不上山西百姓的民心。
    这些个官员,要么是包含私心,要么就是眼拙,就没几个人瞧得出老三才是那个有大格局之人。
    不像他,早两年就看好了老三。
    纳兰明珠仔细瞧过他面前的这把万民伞之后,又不着痕迹的打量了一番万岁爷的表情,还好这上面皆是寻常百姓的名字,连举人都不见几个。
    太子和索额图还真是帮了他们大忙,居然搞出一份山西数百乡绅联名的告状书,一百个百姓也比不上一个乡绅说话管用,而且乡绅遍布,是能直接管到寻常百姓的人,乡绅不服诚亲王,单是寻常百姓信服。
    啧啧啧,既挽救了诚亲王的名声,为诚亲王挡了这次的灾祸,同时向所有人展示了诚亲王在山西这九个月内的成果,还不被万岁爷猜忌。
    这一环扣一环,他甚至都怀疑那份乡绅联名的告状书便有诚亲王自己的手笔。
    若非如此的话,那就只剩下两种可能了,要么诚亲王提前猜到了太子和索额图会有此举,比算命先生还神奇,要么就是诚亲王运气够好,阴差阳错、误打误撞赢了太子一局。
    跟后两者比起来,还是前者的可能性更大吧。
    不愧是诚亲王,智勇无双。
    四阿哥轻轻压下想要上扬的唇角,头一次萌生了退意,太子既然不信任他,他又何必追随太子,还不如像三哥这样踏踏实实的做些实事,像大哥和小九这样活得坦荡荡。
    五阿哥这会儿脑子里浮现出的是三哥昨日的样子,难怪瘦了那么多,万民伞哪是那么好得的,三哥虽然喜欢躲懒,可性子最较真不过了,又怜惜弱小。
    皇阿玛也就只有把三哥放到山西,才能让山西百姓重见朗朗晴天。
    朝臣们分布在三十一把万民伞之间,被伞上密密麻麻的小布条遮挡住了视线,不然定是能瞧见九阿哥这幅鼻孔朝天的模样,很不幸,索额图因为离得近所以瞧见了。
    小人得志!
    这场别开生面的大朝会,足以被载入史书了,三十一把万民伞更是值得一写。
    胤祉被兄弟们寻上门来的时候,还未曾起床,这可不能怪他,实在是这些人来的太早,天大亮了才没多久,他又不需要去衙门办事,自然不可能起那么早。
    不过今日是大朝会,参加大朝会半夜意味着半夜就得起床,看时间,这是大朝会一结束便直奔他这儿了。
    小九兴致勃勃地说起大朝会上发生的事儿,哪个人说的哪些话,居然一一都能复述下来,要知道从小九口中光是弹劾他的官员便有近四十位。
    在小九和大哥出场为他鸣不平之前,胤祉一直都在震惊于小九竟能过耳不忘,一个过耳不忘之人在上书房的功课居然不拔尖儿,而且从前他也未听说过小九有这能力。
    啧啧啧,这才是真正手段高超的咸鱼大佬。
    不过很快,他便顾不得震惊小九咸鱼大佬的身份了,因为比起这,小九和大哥在朝堂上说的话……可真叫人觉得爽快,就像大夏天里喝了一杯冰镇可乐一般,沁透心脾。
    太子是皇阿玛亲手教出来的,身上带着皇阿玛的影子,但又不站在皇阿玛的位置上,也没有历练到皇阿玛的程度,就像是一个低配版的皇阿玛。
    其实他也知道太子处在这个位置上挺难的,两个性格很是相像的人,一个为君,一个为储君,太子年幼时还好,不足以对皇阿玛造成威胁,自然可以上演感天动地的父子之情。
    但随着太子年纪渐长,他们这些皇阿哥也逐渐走上朝堂,皇阿玛和太子之间有了利益冲突,无论是在父子关系中,还是在朝堂上,太子都是处于弱势的。
    瞧着是挺可怜,可那些被逼进深山里的百姓更可怜,也更无辜。
    太子被朝臣裹挟,已然成为一群臣子的利益代表人,身为储君,太子的一举一动能影响太多人了,山西民变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不知道皇阿玛在历史上是何时废太子的,不过他希望能早些。
    胤祉想到老四,之前他知道老四是最终继承大统的人,所以不太愿意插手老四的事儿,担心他的插手会蝴蝶掉了老四的帝王之位。
    但这次的山西之行让他改变了主意,上位者的一个小动作,对底层人的影响太过深广了。
    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自己能影响到老四一二,让老四将来不要像太子一样站得那么高,不要随意的轻贱生命。
    九阿哥还不知自己暴露了什么,一口气说到那三十一把万民伞。
    胤祉身体前倾,整个心仿佛都被填满了,这几日他就找机会把老四请到府里来,先带着老四吃几顿野菜窝头,耕几块地,感受一番民间疾苦再说。
    第103章 二更
    三十一把万民伞一出,胤祉原本在民间黑红的名声终于被洗白了一半,至于另一半,就很难用万民伞洗白了,毕竟杀人是真的,对待乡绅大族苛刻也是真的。
    康熙对诚亲王在山西的成果给予肯定,赏赐了一座园子,就在畅春园附近。
    老三园子都给了,几个儿子的府邸自然也该安排起来了。
    七贝勒和八贝勒被安排督建府邸,前者负责四贝勒府和五贝勒府,后者则是负责直郡王府和七贝勒府,八贝勒年纪小,他的府邸自然要排在四个哥哥后头。
    紧跟着九阿哥和十阿哥被安排给四公主送嫁,四公主的婚期在三月,这一来一回的,差不多要一个多月。
    自从胤祉发现了小九过耳不忘的能力后,便已经在小九身上盖上了‘咸鱼’的戳,小九和小十去给四妹妹送嫁,便不能按照正常的日程安排来算了。
    胤祉代入自己,若他是小九,送嫁的路上不能耽误,但等将公主送到归化城后,留下来参加婚礼总是要的,参加完婚礼还得留下来体会一番归化城的风俗,不磨蹭一个月,是很难启程的。
    启程之后,一路上走走停停,好不容易有机会不用早起,也不用半工半读,自然是走得越慢越好,半个月的路程能走上一个半月。
    如此算下来,小九兄弟俩三个月内回来就算是好的了。
    若非他刚从山西回来,弘晴人又太小了,不适合跟着他和福晋赶路,不然胤祉还真想去争取这桩差事。
    他去不成,小九和小十去,倒也比旁人给四妹妹送嫁更为方便。
    勒德洪老先生已经在归化城等了快一年了,这位已经七十四岁的老人家,去年被明珠寻到的时候还在病中。
    说来也神奇,那时候勒德洪躺病榻上七八天了,原本不过是小病,硬是缠缠绵绵好不利索,结果明珠找上门后,第二天病情就开始好转。
    他去山西前,还专门去见了这位老先生,与明珠一道,探讨了他们在漠北的规划。
    四妹妹代表了他在漠北的利益,首先要帮助四妹妹在土谢图汗部掌握一部分实权,进而同其他嫁在蒙古的清朝公主取得联系,守望互助,不断扩大在漠北的势力。
    送四妹妹出嫁的人是小九和小十正好,如果是其他的兄弟,除了老五,剩下的恐怕不会愿意在归化城内逗留。
    “四妹妹没有嫡亲的兄弟,母族也并不显赫,再加上草原离京城又远,嫁过去后,很有可能不被夫家重视,你们若有时间,最好是留下参加完四妹妹的婚礼再走,在额驸面前多多表现出对四妹妹的重视,应该能改善四妹妹出嫁后的境况。”胤祉轻声嘱咐道。
    九阿哥站在一旁撇了撇嘴,他可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一接到差事他就过来跟三哥报信,皇阿玛可真是有够偏心的,昨日太子让人围攻三哥,声势浩大,若非有那三十一把万民伞,三哥现在的名声都已经臭不可闻了。
    可皇阿玛呢,什么惩罚都没给太子,又是建府邸,又是给园子,还把他和老十打发出去给四姐姐送嫁,不就是为了让众人转移注意力不再死盯着太子吗。



上一章
返回

清穿之咸鱼三阿哥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