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对方

(十三)

    如果不能给孩子双倍的爱与呵护,两个人又何必强凑一起?
    在我的心里,母亲是极为勇敢的。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是她本应顺利运行的人生轨迹,即便这过程中出现令人不快的插曲。
    母亲离开后,一次也没有回来看过我。
    可我不怪她。
    她是自由自在翱翔天际的鸟儿,捕猎人捕下她,并没有“进食”,而是饲养,但她挣脱桎梏的心意从未更改。
    英勇的、伟大的、自由的、浪漫主义的。
    因此儿时我写作文,每每写到“最伟大的人”总会想到我的母亲。“她挣脱父亲施加的枷锁,再次飞上本属于她的天际。”我如是写。
    后来语文老师私下与我交谈,她先是笑道:“写得是很不错的”,接着笑意散退,换上严肃面孔:“可为了应付写作文编出这样离奇狗血的故事,难道不可耻吗?”
    我的羞耻心一向来得钝,没有受伤的情绪侵扰我。我认真地看着老师的眼睛,问:“为什么会可耻呢。您不是教给我们,切记作文要真情实感  。”
    兴许是我过于认真的表情给她带来的冲击,后来她再没有主动布置过这类型的作文题。
    于是,中学我莫名多出了许多老师的关爱。
    每次看到他们眼中的怜悯,我常会疑惑不已。什么可怜?我自己都不觉得我可怜。
    但我仍把他们爱的补偿照单全收。
    其实该补偿我的不是他们。
    出生在错误里,继而在错误里长大,然后再创造出新的错误,乐此不疲。
    我是他们错误的结果,我犯下的错误又将成为他人错误的开始,恶性循环,周而复始。
    宋昔昀并没有睡着,我轻揉他的发,对他说:“它们将会被送走,不会再被威胁了。”
    他不语。
    终于把五针打完,我们离开了病室。
    为了让他散心,驱走心中阴霾,我解开了他的手脚拷,任他在园中自由活动。
    我不是没有想过,如果他因为脱离束缚后,反抗我,伤害我,逃离我,曝光我……我又该怎么办。
    一切都是宿命。我想。
    我逃脱不了父亲遗传给我的罪恶因子,但良知偶尔会找上门来,对我说:能做的都做了,让他自己选择吧。如果你还是个人的话。
    其实是不是人对我而言不太重要。
    只是良知常在深夜敲开我的门,吵醒我,明知它是故意找茬,我仍坐立难安、没法平静。
    所幸我担心的事一件也没有发生。
    他什么也没做。
    甚至没有必要情况房间也不出。
    我耍巧般运用黑暗效应的原理,有意在黑暗里与他相处,放柔语调,态度温和,满足需求。其他的美化则交给黑夜。
    降低他的警戒心,卸下防线,相信我,依赖我,服从于我。
    用态度的反差催生出廉价的感激,再用廉价的感激冲刷过去的恨意。
    重新定义情绪标签,害怕换成依赖,惊恐换做心动,伤害换做都是因为爱。
    多么严密的体系。


上一章
返回

对方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