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盛唐风华

盛唐风华 第416节

    在边地,人命本来就没那么金贵,更何况自从刘武周主政之后,为了从老百姓嘴里夺取口粮,更是大肆挥舞屠刀,人命也就越发轻贱。
    当兵的杀人杀顺了手,也就从心里不把人命当回事。
    再加上对突厥人积怨已久,属于沾火就着的状态,只要一声令下,又或者谁的一声咒骂,都能立刻从斗殴演变成杀戮。
    前排的兵士左手紧握盾牌,右手则抓紧刀柄,身形下伏双脚岔开,把身体尽量缩在盾牌之后。
    这样的距离,哪怕突厥的好手,也只能发出一箭。
    自己以这个姿势扑过去,只要挡住第一箭,就能近身砍头,把对面突厥人杀个屁滚尿流。
    次一排的矛手则紧握木矛,随时准备往前搠。
    而对面的突厥人队形远不如汉军严整,松松垮垮的两层兵线,既松散又单薄,身上的衣服也很是破旧。
    只有少数人穿了甲,大多数人身上就只裹着一件腌臜不堪已经看不出本色的皮袍子。
    手中的兵器也都是旧货,有些人的弯刀上甚至还有缺口。
    只看装备就知道,这里面基本都是执必部的仆从军,真正的狼骑寥寥无几。
    不过他们的气势并不弱于对面的汉兵,弓箭手张弓搭箭,瞄准对面的汉军,更有十几张弓一起对准了站在汉军队伍最前面的头领,也是此番斗殴的发起人。
    那是个三十出头的汉子,身材适中阔面重颐,面如火炭。
    一双皂白分明的环眼精光四射,一望可知必是个精力充沛的汉子。
    头上扣着一顶破铁盔,身上穿着一件素色布袍,上面满是补丁,但是却浆洗得很是干净。
    手中擎一口直刀,刀身上血迹未干,而在他身前,倒着两具尸体。
    只看穿着就知道,死尸乃是突厥兵士。
    而且其中一人身上穿的不是皮袍而是铠甲,这就证明死的不是普通奴兵而是真正的狼骑又或者是军将头目。
    刘武周只觉得眼前一黑,心中不知骂了多少句脏话。
    突厥狼骑也是能杀的?
    自从引执必部入马邑开始,边军和突厥人的地位便不再对等。
    上至军将下至小卒,都明白世道变了。
    刘武周原本靠抵挡突厥入寇保一方平安,得边地百姓拥戴。
    可是如今他态度逆转,从抗突厥的良将变成了引狼入室的贼子,自家人哪里还硬气得起来?
    便是走在路上,都觉得凭空矬了一头,生怕被乡亲戳脊梁骨。
    在乡亲面前尚且如此,对上突厥人就更直不起腰来。
    军汉火气大,那帮突厥人又是出名的飞扬跋扈不讲理,冲突自然在所难免。
    不过大家也是能忍则忍能让则让,发生冲突也不敢下死手。
    往往是突厥人打死了汉兵,自己只是受伤,最后还得是马邑军将向突厥人赔不是。
    若非如此,单凭百十来个奴兵又哪来的胆子和马邑精锐边军列阵放对?
    杀一个奴兵,还不算什么大事,大不了破出笔财货就是了。
    可是一个狼骑,那可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尤其执必家屡次受挫元气大伤,狼骑人数锐减。
    这就让他们更是把残存青狼骑看作心头肉,战场上则损都觉得心疼,让恒安甲骑打死,此事岂能善罢甘休?
    若是普通军将犯下此事,刘武周豁出去不要脸,可以当场执行军法,把杀人的砍了来个一命抵一命,再拿出几匹好马几领铁甲赔偿,总是能过去。
    左右都已经不要面皮,也就没什么可顾忌的。
    偏偏这个军将不是寻常人物,根本就杀不得。
    别看他不是苑君玮、尉迟恭那些恒安旧部猛将,可是对刘武周来说,就算苑君玮、尉迟恭加在一起,也不如此人重要。
    这名杀人军汉的名字叫做宋金刚,他并非恒安旧人,而是柴孝和此番合作送来的礼物。
    柴孝和自瓦岗前来,除了带来大批瓦岗在河东布置的暗子之外,就是将这位豪杰引荐给刘武周。
    如果以刘武周的真心而论,哪怕是眼前这座汾阳宫,都不如宋金刚来得重要。
    宋金刚出身草莽,拉队伍占山头招兵买马,走得也是草头天子路数。
    兵势最盛时,部众达万人之数。
    后来打了败仗,一路溃逃,只能在边地栖身。
    李密帮过他的忙,又通过瓦岗在绿林的地位联络北地豪强帮他安排了栖身之地,宋金刚感念李密恩德,也知道凭借自己单打独斗肯定出不了头,就甘心听从李密命令,做了他的部众。
    按照宋金刚的本意,想要加入瓦岗军领兵带队。
    可是关山阻隔难以逾越,李渊又不是个死人,根本不可能放过宋金刚和他的部下。
    退而求其次,就只能希望在河东闯出一番事业。
    可是单凭宋金刚和他麾下那点残兵败将,也没有什么胜算。
    是以李密将他推荐给刘武周,算是一举两得,宋金刚自然不会拒绝。
    刘武周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对于投军的来者不拒。
    再说宋金刚可不是孤身前来,他带了四千多兵马来投,也是一方小势力的头目。
    刘武周虽然猜忌多疑,可是也知道,光凭恒安那点老底子,别说争夺天下,连看家都不够。
    也就只好改改过去的作风,真心接纳四方豪杰。
    再说前者徐乐叛离,他嘴上不说心里也知道错在自己,背地不止一次偷着抽自己嘴巴。
    有了这个错处在前,对于宋金刚的态度也就大不相同。
    这次真的是解衣推食诚心招揽,不再玩那套小恩小惠假仁假义的把戏。
    尤其是在他发现宋金刚武艺、韬略皆胜过恒安一干将领之后,对他就更是视为臂膀。
    不但以兵权相付,更是把自家的妹子许给宋金刚为妻,只等战事稍歇就要办喜事成婚。
    刘武周相貌平平,他的妹子也不是什么佳丽,言谈举止和云中那些泼悍村妇也没什么两样。
    但是这种联姻本就不看重人品相貌,而是一种身份象征。
    宋金刚娶了刘武周的妹子,就是刘家自己人。
    别看他是柴孝和推荐而来,但是论关系,显然还是和刘武周更亲近,自然也就会听刘武周命令而不再受瓦岗控制。
    这么个栋梁之材辅佐,当然是好事。
    可是眼下他杀了突厥狼骑,这就是刘武周要面对的难题。
    自己认了宋金刚是自己人,就有义务把他保下来。
    自己随便杀军将没什么,如果为了突厥人连自己准妹夫都杀,下面的人还有谁会服自己?
    又有谁会为自己卖命?
    杀了宋金刚,自己也就等着部众星散,自己落个孤家寡人的下场吧!保,必须保!哪怕在执必落落面前磕头下跪,也得把宋金刚保下来。
    心里这么想着,刘武周脚下不停,已经来到两队人马正中,面对宋金刚背对突厥兵,用身体做盾牌将宋金刚遮护起来,口内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端端的,怎么打起来了?
    这两个……是谁杀的?
    你站在这又是做什么?”
    宋金刚没理会刘武周言语里给自己留的落场势,冷声说道:“人是某杀得!几个胡儿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夺某的甲胄!不杀他,真当阿爷是面捏的不成!”
    “没错!谁抢我们的东西,就是自寻死路!”
    宋金刚身后,一个高大魁梧的壮汉高声附和。
    他这一开口,其他汉军也随之鼓噪,声浪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将刘武周裹在其中。
    这帮人都是随同宋金刚一起投奔的,也就是宋金刚自己的部曲而不是恒安甲骑。
    他们归附未久,搞不明白状况,不知道这些传说中和胡儿浴血厮杀的边军,怎么如今成了软柿子?
    心中早就不服不忿,加上如今又惹到自己头上,当然不会有什么好话。
    对面的突厥人并没有叫嚷什么,刘武周知道,这不是对方怕了,而是突厥人没有这个习惯。
    尤其是这些奴兵,平日被约束得极严,就连喧哗叫嚷的权力也早已被剥夺干净。
    在皮鞭木棒以及刀斧的管教下,他们已经养成了只动手不乱嚷的习惯。
    对于他们来说,放箭挥刀收取人命,就是最好的态度表达。
    真要是动起手来,就没法收拾了!刘武周心急如火,偏偏宋金刚又不肯退让,自己想要丢个人出来顶死都找不到落场势。
    就在这当口,只听一阵囊囊军靴声响起,随后便是甲叶铿锵之声传来。
    这些日子厮混熟惯,都不用分神去看,就知道来人身份:执必部阿贤设执必落落到了!
    第八百八十五章 枭雄(四十六)
    执必落落带的人不多,也就是二十几个亲兵扈从。
    但是随着这一小队人马的出现,现场的形势也随之变化!那些奴兵不再保持引弓待发的状态,而是将弓箭指地,紧绷的手臂肌肉也略略放松。
    熟悉突厥人的刘武周知道,这不代表突厥人放弃了厮杀,恰恰相反,这是他们准备彻底翻脸的准备。
    作为奴兵性命操持于头人之手,之前执必落落没出现,他们能够自己做主。
    若是处置妥当,让带头的军将放手,也就自行散去了。
    引弓待发固然是做了厮杀准备,多少也有吓唬人的成分。
    最主要的意义是不让对手进攻,而不是自己真的要动手。
    可是现在不同了。
    随着执必落落出现,这些奴兵的一切行动都得服从阿贤设指挥。
    没有命令的时候不得张弓,哪怕是真的被人砍了,都不许胡乱放箭。


上一章
返回

盛唐风华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