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盛唐风华

盛唐风华 第431节

    这套组合已经成了战场噩梦一般的存在,一些步兵看到他们,就忍不住两腿打颤恨不得逃跑。
    更别说这支队伍的最前方,领兵主将那一身造型独特的纯黑札甲配上怒目金刚面覆以及那如龙宝驹外加那条宝槊,这一套兵装只属于一个人,一个足以被看作神魔的存在:神武徐乐!此刻虽然未直接投入战阵,却时刻影响着战场的,正是徐乐和他麾下的玄甲骑。
    而领着步兵向敌人发起进攻的,正是小门神韩约。
    他的本事本就是按着步战斗将操练,统率步兵正是他的拿手好戏。
    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追溯徐乐,以他的本事早已经能成为自领一支步军的大将,取得的武勋未必就比徐乐差多少。
    而在他身后的,则是两眼通红的曹符臣,这位昔日逃兵,此刻如同凶神附体,口内呼喝声不停,主动用铁盾去撞对手的长矛,寻找着突破的机会。
    没错,这支步兵和徐乐的骑兵一样,都是玄甲骑的士卒。
    只不过这些步兵来源并不是徐乐从长安带出来的那些精锐军将,而是洛阳城中吃过玄甲骑所放米粮的青壮,再有就是王世充新近补充的江淮援兵。
    曹符臣之前向徐乐表态求战,并没有得到允许。
    这并非徐乐妇人之仁,而是认为没有那个必要,再说也不认为这些人能够真的发挥作用。
    毕竟玄甲骑的打法和常规骑兵不一样,就是那个墙阵,也不是马上就能练出来的。
    那些洛阳子弟也不都是曹符臣这种打过仗有根基的老兵,大多数其实就是老百姓,而且还是腹里地区百姓,并非勇悍边民。
    不管武艺还是胆色,都差了一大块。
    对于玄甲骑这种精锐来说,单纯堆人头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不能达到玄甲标准勉强充数,只会拖慢全军的动作,最后就是自乱阵脚,不能帮忙只会添乱。
    这种频繁的战局,又没时间训练他们骑马结阵往复厮杀,所以就让他们当当辅兵夫子也就是了。
    导致徐乐改变主意的,则是王世充的调度。
    原本王世充对于玄甲骑的态度就是不闻不问,几乎就是摆明立场要借瓦岗军把玄甲骑消耗掉。
    可是就在不久之前,他忽然改变态度,不但派了援兵还送来了一批辎重军粮。
    虽然这些物资总量很是有限,但终归是有胜于无。
    而且比起那些物资钱粮,更为重要的还是援兵。
    原本徐乐以为王世充就算派兵也是老弱病残虚应故事,可是等到援兵到来之后,才发现自己这次居然猜错了。
    这支派来的援兵,居然是一支正经八百的经制步兵。
    其兵力虽然只有一千人,不足以逆转战场局面,但是考虑到当下洛阳的处境以及前线兵力对比,有这么一支兵马前来已经是难能可贵。
    这是一支来自江淮的人马,和王世充麾下最为精锐的楚兵还是乡党,而且装备齐全,铠甲兵器应有尽有,不像是临时抓来凑数的。
    徐乐开始的时候,也搞不明白为什么王世充会发善心,把这么一支精锐部队派给自己,直到一番交谈,才知道其中原委。
    王世充当然是没有这么好心,也不是突然意识到唇亡齿寒,为了保全洛阳而支持徐乐。
    这支人马根本就不是援兵,而是王世充自己解决不了的烫手馒首,丢给徐乐纯属是为了图个眼前清净也是避免坏了自己大事。
    王世充之所以能从江淮获得钱粮物资以及援兵,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所拥立的皇泰主。
    依旧忠心于大隋的官吏,把他看作延续大隋国祚的忠臣,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愿意出钱出粮输送兵员。
    这里面固然有一些人可能和王世充心思相近,以忠君为名,实际存着自己的心思。
    但是大隋有终结南北乱世再造华夏之功,世上还是有人真心为其效忠。
    是以安排的兵马里面,心思也比较复杂。
    王世充打发来的这支兵马,便是这么个异数。
    他们是一支真正的大隋军队,从心里拥护杨家父子。
    这些输送来的物资,其实大半就是这支人马带来的。
    其主要来源是几位带兵将主倾家荡产毁家纾难所得,自带钱粮辎重赶来洛阳就为了忠君报国保护皇泰主。
    这支军队曾经追随过来整,虽然没能入选骁果,却也是南方的鹰扬兵里有数的劲旅。
    和杜伏威、李子通等人多次交手互有胜负,见过血拼过命,也知道怎么打仗。
    可越是这种精锐,王世充就越不敢用。
    毕竟他扶持皇泰主,不过是当作傀儡。
    把这么一支忠于杨家的军伍养在身边,怕是连睡觉都要睁一只眼。
    把他们派给徐乐,便是王世充的手腕。
    不光是免去自己的麻烦,也给徐乐出了难题。
    按照王世充所想,这支队伍既心向隋氏,必然和徐乐这个李家斗将不对。
    江淮劲旅玄甲铁骑,势必内部要先分个高下。
    不管这场较量的结果如何,自己都不会是输家。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饶是王世充想破了头都不会猜到,结果居然和他预料的完全相反。
    非但没有发生内讧,倒是凭空让徐乐多了一支劲旅。
    第八百九十九章 入阵(九)
    徐乐能掌握这支部队,其实也是个机缘巧合。
    之前他在江都和来整相交,本是意气相投外加惺惺相惜没有其他心思。
    随着来整没于江都之乱,徐乐也认为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就到这,没想到居然还有后续。
    这支江淮步军的将主乃是鹰击郎将高世雄,其一生中最为辉煌的经历,便是追随来整讨伐杜伏威。
    那一战以江淮骁果军为主,本地鹰扬辅助,将杜伏威、李子通等江南豪杰杀得落花流水,如果不是随后江都风云变幻,来整被迫提前班师,这两路兵马早已被彻底扫讨干净。
    高世雄身为郎将,见惯了大隋官场上种种黑暗,也见多了才具平庸,全靠阿谀谄媚成就功业的小人。
    来整的武艺、性格都让高世雄从心里佩服,觉得这才是一等一的好男儿。
    如果不是自己身份限制,他恨不得追随来整左右,哪怕只做个普通军将也值得。
    江都之乱来整阵亡,高世雄得知凶信悲痛欲绝,却又奈何不了骁果军。
    随后听说徐乐当日与骁果浴血奋战的情景,更得知其与来整的交情。
    一个想要放着郎将不当,也要追随来整,变卖家产带兵勤王的军将,自然是性情中人。
    他的心思没有王世充那么复杂,想问题的方式也和王世充不同。
    在高世雄想来,六郎来整是天下一等一的好汉,能被他看入眼的肯定也是好汉。
    这等好汉难道不值得自己结交?
    再说来整已死,王世充又是狼子野心,自己不追随徐乐这种好男儿,又去追随谁?
    至于杨、李两家谁坐江山的问题,现在并不重要。
    对于高世雄来说,只要徐乐当下是守卫洛阳的,那就是自己人。
    从他的眼中所见,洛阳城现在就是一片乌烟瘴气。
    庙堂之上都是些狼子野心的奸贼,王世充就是个欺世盗名的乱臣贼子,不知几时就会行篡逆之举。
    指望那帮人守住洛阳,根本就是做梦,唯一的指望就是徐乐和他手下的精骑。
    武人心思单纯,对于高世雄而言,李家背后有什么算计根本不重要,只要眼前是自己人就行。
    自己敬佩的是徐乐人品武艺,以及玄甲骑这等精兵,和他所侍奉的君主是谁又有什么关系?
    只要现在是盟友就足够了,日后各为其主沙场征战,那也是以后的事,现在想那么多干嘛?
    再者说来,有这么一支队伍在外面,对于王世充也是个震慑。
    只要有这么一支不受其控制的精锐存在,王世充就不敢轻易篡位。
    从这点看,徐乐的存在对于皇泰主利大于弊,自己为什么和他作对?
    高世雄一入军营,就痛快地交出了指挥权,甘心服从徐乐调遣。
    他这种豁达的态度,也得到了玄甲诸将的好感,双方的配合从一开始就很是默契。
    至于把曹符臣等人吸纳入军并且派上战场,也是来自高世雄的建议。
    玄甲骑作为一支队伍,自然可以算作当世最优秀的甲骑之一。
    但是如果作为一方势力考虑,就有点不合格,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步兵。
    汉家兵马和胡人不同,不是有了骑兵就拥有一切,步兵骑兵互相配合彼此为援,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军队编成。
    骑兵凭借强大的冲击力破阵杀敌,或是机动力绕后突袭,步兵则作为战场的中坚力量完成战守。
    乃至攻城拔寨这种事,也是应该交给步兵完成。
    缺乏步兵的玄甲骑固然在机动力和攻击力上出色,但是在守备能力和攻坚能力上,其实都有欠缺之处。
    像是这次守寨,就只能骑兵下马充当步兵。
    现在有了江淮步兵再加上曹符臣这些人,就能把玄甲骑从守卫任务里解脱出来,不需要他们再去和瓦岗正面扛消耗。
    从训练角度看,训练一个步兵也比骑兵容易多了。
    毕竟步军没有那么多古怪战法,只要让士兵习惯阵战,知道如何站位,如何配合自己的袍泽,就算成功了一半。
    按照高世雄的建议,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打仗来练兵。
    先让这些青壮学一些基础,再把他们和江淮步兵混编,派到战场上去锻炼。
    用步兵对抗瓦岗步兵,多打几次也就练出来了。
    这种训练方法,对于边民出身的徐乐等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
    对于他们来说,在神武过得其实就是这种日子。
    只不过这种日子太过艰辛,大多数人都不想过。
    徐乐也一直认为,自己浴血沙场转战天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天下人不要再过那种生活。
    按照徐乐心思,他也不希望让曹符臣等人真的走这条路。


上一章
返回

盛唐风华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