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盛唐风华

盛唐风华 第443节

    官兵出身的秦琼能够在瓦岗军内迅速立足,得到一干绿林豪杰认可,最终得以名列五虎,这其中并没有丝毫取巧余地。
    完全是靠着自己的本领胆色征战立功,用实打实的本领功劳,让所有反对者没有话讲,这才是男儿手段!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少不了凶险,也免不了遇到强敌硬手。
    天下豪杰不计其数,即便是以秦琼这身本事,也不是常胜无敌。
    他不是没打过败仗,也不是没吃过亏,至于说费尽力气用尽手段才侥幸战胜的对手,那就更不知道多少。
    绝不会因为一时的处境不利就失去冷静,变得焦躁。
    实在是徐乐的打法,太让秦琼窝火。
    两人一开始交手的时候,徐乐大槊如狂风暴雨铺天盖地打来,看那架势大有三两合间将秦琼打落马下的意思。
    秦叔宝对于这种打法并不畏惧,一条铁枪舞动如飞打得有来有回。
    虽然铁枪过于长大,变招不如马槊便捷,可是秦叔宝自有手段,于这种打法也早有办法应对。
    说到底自家的铁枪不管从尺寸还是份量上都胜于马槊,比材质也不吃亏,这种硬桥硬马的对拼完全是自己最擅长之处。
    虽说兵器并不能决定胜负,可如果交手双方武艺伯仲,那么武器上的差距,也确实会影响最终结果。
    是以两人比斗初期,秦琼信心十足,自认为足以应付徐乐。
    哪怕他还有什么绝招未出也没关系,他有本领自己也还有绝招,不怕他玩出什么花样。
    然则就在他刚刚想到这里,徐乐的招式陡然为之一变。
    武将不比江湖好汉,尤其是马槊这种沙场兵器,没有那么多招数可言。
    战马的速度在那,再加上两军疆场不是侠少比武,花里胡哨的东西没有什么用处。
    是以一般而言,武将所谓的变招也就是那么回事。
    没有什么出人意料的招法动作,更多是变一种打法或者节奏。
    可是徐乐这次的变招,却和秦琼之前所见的变招都不同。
    与其说是变招,不如说是变了个人。
    从一开始的硬桥硬马一力降十会,竟陡然变成了一巧破千斤。
    大槊放弃了大开大合的刚猛路熟,改走轻巧灵动。
    马槊从黑龙变成了灵蛇,触力即走见缝就钻,完全是贴在了秦琼的铁枪上。
    两人交战兵器碰撞在所难免,徐乐这路槊法,则是把兵器碰撞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自家的兵器牢牢贴在秦琼的兵器上,完全是随着秦琼的兵器在走。
    借力打力连消带打,这种变化之妙,已经超出秦琼所知的范围。
    自家铁枪发力这条马槊便也随着发力,以力化力将自己的攻势完全消解。
    待等自己变招时,对方的槊就马上跟着过来,找到破绽便向自己身上刺戳,再不然就是从槊杆上陡然传来一股惊人巨力,把自己的变化生生打断。
    若是不能及时招架,多半便难逃大槊穿身的下场。
    崩枪、荡枪、震枪……秦琼将自己所知的全部发力手段都施展出来,却依旧拿对手的马槊无计可施。
    那条大槊就像是附骨之蛆,牢牢贴在自己的大枪上。
    任是自己全力施为,也摆脱不了其纠缠。
    秦琼只觉得自己如坠泥沼之中,越是用力挣扎下沉的就越快。
    如果一动不动,又摆脱不了这种局面,结果只能是活活困死。
    何况彼此之间兵器往来厮杀,又哪有一动不动的资格?
    他很清楚,别看徐乐现在采取守势,只要自家的动作稍有迟缓,这条大槊便会趁机发起突袭,就算不要命也能咬下自己一块肉。
    现在的情况就是进不能进,退更是不能退。
    秦叔宝自出世以来,胯下马掌中枪会斗豪杰无数,几曾打过这样的冤枉仗?
    他的涵养再好,这当口也没法保持心平气和。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凡是武人都有争强好胜之心不肯服人。
    可这时候秦叔宝嘴上不说,心里已经承认,单以招数比拼而论,自己已经败给了徐乐。
    要知道徐乐这种打法虽然厉害,但是疆场上并不多见。
    除了乱军鏖兵那种环境没有条件施展这种手段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打法对于施展者的要求太高。
    要想达到效果,首先得保证自己的技艺处于绝对的优势,否则就是找死。
    看似稳操胜券的局面,其实万丈高空走悬索差不多,稍微一个应变不及或是疏忽,马上就会有性命危险。
    秦琼对于自家的枪法技艺素来自信,毕竟能将这么一条大铁枪舞得灵动似蛟龙的人,整个天下也找不出几个。
    可是今日却被徐乐一路槊法牢牢压住,满身手段根本放不出来,那份挫败感加上有力使不出的愤怒夹杂一处,纵然是修行有成的大德也压不住,何况是秦叔宝这么个武人!呼喝声越来越响,大枪也越舞越急。
    怒龙发现自己误入漩涡,便拼命挣扎,想要靠着一身蛮力从这致命陷阱中挣脱出来。
    既然斗技注定不敌,那么就得回归到斗力上。
    哪怕角力败北,也好过被这种打法活生生把人磨死。
    秦琼打定主意,把枪舞得如同纺车。
    两人厮杀,兵器碰撞在所难免,哪怕是徐乐这种战法,大槊和铁枪总归也是要有撞击。
    秦琼的希望就在于借助这种撞击,摆脱徐乐的纠缠。
    然则徐乐又哪会让他如愿?
    若是揭开徐乐面覆朝他脸上看去,便能看到那一脸充满阳光的笑容。
    好对手,好男儿!秦琼从一开始表现出来的豪爽大气,就让徐乐从心底认可,交锋时展现出的武艺以及脾性,也对极了徐乐胃口。
    既不是一个莽撞粗野的匹夫,也不是优柔寡寡断缺乏血性的软蛋。
    这种脾性的武人,放眼天下也没有几个。
    更别说对方还是顶尖武将,一身本领之前纵然不敌宇文承基那种豪杰,也相去不远。
    我汉家的好汉,已经死得太多了!徐乐心中暗自感慨,他很清楚,这个乱世没那么容易终结,即便是让天下由乱入治,北方还有个凶狠的邻居等在那里。
    不管最后谁当皇帝,要想维护汉家江山,要想避免五胡之乱再起,都得和突厥那位金狼汗阿史那做过一场。
    以突厥人的性格以及生存环境来说,不来一顿狠的把他们打服,这帮人怕是也没办法和汉人政权和睦相处。
    用人的地方在后面,不能再让豪杰死于内耗之中。
    固然打仗避免不了死人,但这也是不是武人滥杀的理由。
    尤其是人品、武艺出色的好汉子,就更应该尽力保全,能保一个是一个。
    像秦琼这样的好汉子,能够招降就还是要招降,而不是只想着杀死。
    徐乐也知道,自己这多少有点一厢情愿,瓦岗五虎义气深重,绿林军之所以能够成事,也正是靠着这种堪比手足的亲厚关系。
    这个团体的人最鄙夷的就是背主投敌之徒,要想招抚这么一群人,其实比打杀他们难度大多了。
    可就是因为难做便不做了?
    若是如此畏难,自己还有什么面目立于天地间称大丈夫?
    越是难越要迎难而上,翟让能做到的事,自己凭什么做不到!能收服李君羡,就也能收服秦叔宝!既然这帮人最敬重武艺高强的好汉,那么自己就先从武艺上折服他们再说。
    虽说秦琼胯下马掌中枪神勇绝伦,但是在徐乐看来,他的武艺比起宇文承基还是略有不及。
    哪怕这位秦叔宝是万中无一的武道天才,老天又给了他一个令所有武人都羡慕的身板和气力,可是距离承基这种虎将还是有一定差距。
    自己当日江都一战,赢得多少有点侥幸。
    如果不是突然出现意外,自己和承基的本事其实不好说谁一定胜过谁。
    不过不管怎么说,自己和承基的修为总归是伯仲之间,自然是要强过秦琼。
    当然高手交战胜负只在一线,修为并不是决定一切的。
    如果有什么变故发生,也存在阴沟翻船的可能。
    不过徐乐有这个自信,自己绝不会犯那种错误阴沟翻船。
    现在要考虑的,就是怎么让对手输的心服口服!看得出来,秦琼最为自傲的并非气力,而是枪技。
    那么我就从技法上胜过你,且不是小胜而是大胜,让你秦琼知道,天下总归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想要摆弄我的槊,哪有那么容易!当日江都大战时宇文承基得槊法变化让自己都见猎心喜。
    据李君羡所言,他大战瓦岗五虎时因为是处处被人算计,所以根本施展不出本事,就进入混战环节,全是靠着气力和基本手段对拼。
    今天就让自己代替承基,让你们看看什么叫高明的武艺!
    第九百一十二章 入阵(二十一)
    马槊盘旋矫若游龙。
    徐乐得马槊就像是粘在了秦琼铁枪上一样,任是他如何拼命舞枪,都无法摆脱马槊纠缠。
    哪怕是拼力把马槊撞开,随后就又会附上来,依旧还是之前得局面。
    这就是铁枪不如马槊之处,虽说纯铁打造的枪杆足够坚固结实,但也不可避免的缺乏弹性。
    如果秦琼手中是一条马槊,就可以用大槊槊杆自身的弹性,把自家膂力传导到槊杆上,借槊杆发力震开对手武器。
    到时候就是另一种比试,不光要比力气也要比手法技巧,看谁能缠住谁。
    铁枪就不具备这个条件,它就是一根铁棍,力气是作用在棍身上,抡起来借着惯性往人身上砸这是可以的。
    真说借着铁棍传力伤敌,那就办不到。
    这也是为什么真正的将门,都会选择马槊作为武器,而不选铁棍或是铁枪等兵器。
    想想也就明白,如果铁枪这种武器真的利大于弊,那些将门勋贵,为何不选择这种兵器作战?
    总不会是普通人练的成,反倒是世代习武得将门反倒练不会,放眼天下都不会有这种情况。
    固然有天才可以将不适合在战阵上使用的武器练得极为高明,也可以用来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但这不能说明其真的没问题。


上一章
返回

盛唐风华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