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盛唐风华

盛唐风华 第504节

    招架!没错,就是招架!自徐乐出世以来,所遇强敌不计其数,其中既有名震一方的军中好汉,也有成名多年的沙场宿将或者是绿林中成名多年的草莽豪侠。
    但不管是谁,徐乐每次都能取胜。
    就算是对方武艺了得甚至某个时间段内可以令徐乐处于下风,但是在交战过程中,场面上也是有来有往难分高低。
    只有今天,情况变成了单方面的压制。
    宇文承基施展出来的槊法算不上高明,单纯看动作的话,感觉就像是个初窥武道的入门弟子。
    但就是这不高明的招数,在他那身神力以及惊人速度的加持下,所爆发出的威力却是让徐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力大势沉,出手如电!这就是徐乐的直观感受,每一击都摒弃了花俏,同时充满了蛮荒气息。
    听祖父说过,上古时期人与天争,虽为万物之灵但是并不具备可以和野兽正面抗衡的体魄,更是缺少坚甲利刃。
    男人要想活下去,就得具备和野兽搏杀的本事。
    和恶兽争斗,就是简单的生死之争,容不得太多花样。
    想得越多死得越快,最简单的直刺、劈砍,才是最有效的手段。
    只要你够快够狠就能活下来,反过来就会死。
    所谓武道,就是在那个时候诞生的。
    有人模仿百兽动作创立拳脚以为培力根本,再琢磨野兽的动作习性,研究杀死它们的办法。
    这是天下技击之道的根本,杀敌自保,简单直接。
    随着世道发展,人口繁衍百工兴旺,人能用的器械越来越多,野兽当然也就不足论。
    以至于后来人们最大的对手就变成了身边的人而不再是兽,不过有一些东西还是没变,最高明的武道还是来自于最质朴的根本,与天地万物争命的力量。
    只不过道理是道理,实际是实际。
    当年那种环境已经没了,哪怕再怎么混乱的世道,也总好过上古蛮荒那种形态。
    也就很难有人真的能拥有昔日那种心态,更别说练就那种本事。
    承基做到了!他的每一次攻击,都像是生命里最后一次出手一样。
    力量、速度无懈可击,更秉持着那种一往无前舍命一搏的决然心态。
    不管面前的是人还是洪荒巨兽,都保持着同样的态度,出手、击刺、搏命!总之不是你死就是我死,不管谁死都没关系,自己只求每一击都能对得起自己,每一击都做到全力以赴毫不保留。
    哪怕是以徐乐的身手,面对这种攻击也不得不承认,必须暂时采取守势。
    不是他不想反攻,而是对方的速度太快,力量又太强。
    单是招架这种攻击,已经不是那么容易,更别说反攻。
    槊来槊往,槊起槊落,闷响一声声响起,承基的槊一次又一次被格挡出去,但是下一击马上就会跟上,仿佛永远不会停歇。
    随着大槊交接槊锋往来,徐乐心中怒火也越来越旺,随时处于喷发边缘!
    第九百七十六章 破阵(三十一)
    其实如果是单纯的武艺较量,徐乐还是有自信战胜承基。
    虽然对方当下占据了优势,可是不代表这种优势会始终持续下去。
    有赖于徐家闾的时候,祖父对自己的栽培。
    自己经受过这种训练,知道该怎么和一个力气、速度都比自己强的人作战。
    哪怕他力大手快,自己只要咬牙顶住总可以找到还击的机会。
    一开始可能是五六招才能还手一下,后面就可能是三四招还击一次,再后面可能是一两招。
    这不是自己妄想,而是当年实践出来的结果。
    即便每次架住对方的攻击,也让自己的气力迅速消耗,但是徐乐相信,自己比拼长力,绝不会输给承基。
    真正的问题是,时间!自己和承基这一战,不管最终结果如何,正常情况下都得是一个时辰以后才能见分晓。
    然而现在自己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
    阵阵鼓吹声顺着风飘来,虽然战场纷乱,依旧压不住这个声音,可见规模之庞大。
    自己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当然听得出来,这鼓吹乐器乃是天子所用仪仗的一部分。
    自己在江都时,也曾经听过。
    现如今这个战场上,能用出这套仪仗的自然只有李密一人。
    他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摆出这种场面,唯一的目的就是激将。
    告诉自己李嫣在他手里,而且情况非常不乐观,刺激自己赶紧去救人。
    既要救人,还要战胜承基这尊魔神,这才是最大的难处!当然,承基再厉害也是一个人。
    只要战场取胜,秦琼、韩约他们腾出手来。
    几个人合力围攻,就算承基再怎么厉害,也肯定是要死的。
    可是那样的胜利有什么用处?
    自己堂堂大丈夫,若是要倚多为胜才能战胜承基,还算什么豪杰?
    这身武艺学来又有何用?
    他就算真的已经和盔甲融为一体,化身为一尊魔神,今天自己也要把他打成齑粉!徐乐一声长啸间,再次挥槊架开对方的人骨槊,掌中大槊如同怒龙,刺向承基的胸膛。
    虽然随后就被其荡开,但是徐乐依旧不觉得这一招毫无意义,自己至少还手了!不管怎样,能还一招都是好的。
    人间最高明的武艺,就藏在最基本的功架里。
    凡是正途出身的武人,武艺练到一定地步,都能明白这个道理。
    只不过明白和参透是两回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切都是枉然。
    谁都懂的道理,不代表谁都能练到那个地步。
    真能练成的,也必然是人中龙凤天下顶尖的豪杰!承基显然已经到了这一步,不管他用的是什么方法,这里面有什么蹊跷之处,但是目前他确实是做到了。
    当他达到这个境界之后,很多花招对他就没了用处。
    比如之前徐乐对付秦琼时的那个粘字诀,就没法用在承基这里。
    你的槊根本粘不住他的人骨槊,想要借力打力,先得考虑自己能否承受得住对方这股神力。
    江河之水承载不了海洋之力,就别跟四海龙宫说什么借水的事情。
    只能用最质朴的方法,以力破力以槊斗槊和承基打。
    这就是练到这个地步之后的好处,什么样的打法有效,都自己说了算。
    是以徐乐和承基的打斗,也只能采用对方的战法。
    两人看上去就像是两个刚刚学会练武的入门者那样,一个抽打戳刺,一个招架遮拦。
    看上去像是喂招或者训练,只有同为武人的军将看到,才知道这种打斗是何等的凶险,又是何等的惨烈。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武艺或者气力较量,而是根基之争!以自己的根基为武器,斫伐对方的根本,哪怕是斗将之间,也很少会有这种方式的较量。
    而这种较量一旦出现,结果基本只有一个:同归于尽。
    输家固然是难逃一死,赢家也未必就好到哪里去。
    打斗进入这种环节,对手肯定不会太弱。
    那么就算是赢了,也难免元气大伤,大病一场都是轻的。
    很可能因为本源损失过多难以弥补,就此一蹶不振也不新鲜。
    再说这还不是正常的军阵交锋,而是八百对十万的乱军战场。
    就算徐乐赢了承基,接下来怕是也难以维持后续战斗,最大的可能就是刚杀了无敌大将,扭头就死在无名小卒手里。
    至于承基也差不多,他就算勉强格杀徐乐,也可能回头就被某个玄甲军将砍下首级。
    不过两人现在都顾虑不到这些,而是咬着牙关,催动坐骑,朝着对方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攻击。
    宇文承基的槊一下接一下的抽过来,徐乐便一下接一下的招架。
    每次大槊碰撞,都会发出令人脏腑翻动呼吸困难的闷响。
    胯下的战马更是嘶鸣不绝。
    这还得说两人乘骑的都是有资格被称为马王的塞上神驹,但凡脚力差一点,这时候多半已经扛不住巨大的冲击力和主人的重量瘫软倒地了。
    饶是如此,只听战马的叫声以及随着武器碰撞战马践踏荡起的尘土,就能感受到两人所发出以及承受的力道是何等惊人。
    一槊对一槊,寸步不放松。
    两匹脚力往来盘旋对冲,但是奔跑的幅度都不算大。
    显然他们都放弃了纵马奔驰消解劲力的打算,而是仗着胯下宝马神骏,外加自己对脚力控制力强早已达到人马合一境界,索性缩小了战马奔驰的空间,节约时间便于发力。
    从两马对头开始,到错蹬、交叉而过再到转身逆战,往往一个照面间,宇文承基就要挥出四五槊,徐乐自然要全盘接下。
    心内翻腾膀臂酸胀虎口巨痛,这些都是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的事。
    从开始的震惊,到现在已经逐步接受并且适应。
    依稀间徐乐甚至感觉自己回到了少年,在祖父棍棒下苦练武艺的日子。
    那时自己也是面临着类似的对手类似的处境,只不过那时候失败无非是再来过,如今失败了却没了再来的机会。
    不能再来,就战吧!当日自己一个半大孩子和正在壮盛的祖父对战,怎么看都是有败无胜,可是自己并不曾绝望过。
    当日如此,今日亦然。
    绝不能绝望!一定要打到底!任你如狂风骤雨,我自岿然不动。
    虽然承基的槊力道分毫不减,速度更是快得惊人,让自己穷于招架,眼已花臂已麻,但是这口气绝不能散。
    徐乐也知道,自己现在确实是处于下风的。
    不管谁看,都是这个结果,自己也得承认。
    对方的槊太快太猛,为了招架这些攻击,自己不但要让身体保持在巅峰,精神更是要高度集中紧绷到极致。


上一章
返回

盛唐风华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