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盛唐风华

盛唐风华 第556节

    只能先在关中以军将重新编练整顿,再行派往战场。
    是以乐郎君能带的,就还是自己的本部兵马。”
    徐乐闻言眉头一挑,双目寒光闪烁!这是什么意思!让自己去救场,却不给自己派兵?
    明明有十几万兵马不让自己统帅,却只给本部人马,这是什么意思?
    真以为玄甲骑人人三头六臂铜浇铁铸?
    还是以为自己能够八百破十万一次,就能一直破下去?
    天下间哪有那种好事?
    且不说这次自己取胜的侥幸程度,就说刘武周能把仗打成这样,除了有突厥人助战之外,身边必然也有能人辅佐。
    这个人在军略上的本事,肯定远在李密之上。
    这么个人绝不会像李密那般布个死阵,给了自己以点破面的机会。
    更不会让自己内部变成那种模样,以至于兵无斗志不战自乱。
    所有的破绽都不在的情况下,就算自己再怎么了得,也不可能就靠这几百人逆转战局。
    李渊这是要自己当援兵,还是去送死?
    裴寂不等徐乐发作,抢先说道:“二郎此番出阵,将玄甲骑悉数带出。
    乐郎君亲手练出来的兵,何等手段心里有数。
    虽然打了败仗,但是败而不馁。
    如今元气在,战力也没受折损。
    乐郎君是他们的军主,又是二郎的至交。
    你们兄弟齐心,又有我大唐无敌铁骑在手,刘武周也好,王行本也罢,又岂堪一击?”
    说到这里他略作停顿,随后语气变得低沉:“你是我大唐的擎天玉柱,若是这一战连你都败了,只怕大唐江山也难以存续。”
    说到这里他又是一声叹息:“圣人为了大业筹划多年,绝不希望自家江山倾覆。
    只可惜我是个文人,不能上阵厮杀。
    否则的话,也要陪乐郎君去打这一战。
    如今这大唐江山,就只好压在你的肩上,是成是败全看你的手段。
    我在长安等着为乐郎君庆功。”
    徐乐明白,他这番话看似托付,实际是给自己释疑。
    李渊的江山兴废就在自己这一战上,所以不管怎样,都不会是故意拖自己后腿更不会坑害。
    话虽如此,徐乐还是难以接受把这么多兵马都留下,只给自己几百人就去前线。
    就算是玄甲骑大军在,但是自己手头也必须控制足够的兵马才对。
    再说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自己在接手自家兵马之前,谁知道会遇到什么?
    手头没有足够的兵力,就没法保证控制局势。
    所谓勇武不等于鲁莽,更不是野蛮。
    世人都知道黑甲徐家胆大包天,却不知道在大胆的表面下藏着的,乃是比发丝更精细的心思。
    没这个做支撑,徐家也传承不到自己这一代。
    徐乐看着裴寂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更要谨慎。
    我本部兵马师老兵疲,短时间内难以经历苦战。
    圣人的旨意不能违拗,但是这些兵马中的甲骑,需要拨给我指挥。”
    “据我所知,他们并不曾操练玄甲战法,带在身边只会碍手碍脚。”
    “是否会碍手脚,如何指挥,那是军将的事情。
    裴公乃是贵人,就不要为这种小事发愁了。”
    裴寂碰了一鼻子灰却也不恼,而是看看徐乐,问道:“乐郎君前者豪勇盖世,此番为何这般谨慎?
    莫非是有什么难以言说之事?”
    “倒也没什么,只不过我既然答应了出兵,就一定要打胜仗。
    就这么去见二郎有什么意思?
    去之前先立个大功才对!既要立功就要有兵,这些兵马万万少不得。”
    “不知是什么功劳?”
    徐乐摇摇头:“兵家机密岂能为人所知?
    裴公也是带兵的人,就不要为难我了。
    总之你就和圣人说一句,敬候佳音就是了。”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射天狼(二)
    “敬候佳音么?
    但愿如此。
    裴监所言不差,如果他再败了,我大唐基业怕是就难以久存,我李家的江山怕是一代而终。”
    宫中,李渊听着裴寂讲述与徐乐相见交谈的情景,不住点头思忖。
    看不出他在想些什么,也不知道他是何心思,裴寂也不多问,就只好是如实回奏,再等待李渊给出最后的答案。
    从表面看自己差事做的不错,并没有激怒徐乐,也没有惹来将兵聒噪。
    十几万大军的兵权就这么拿过来,随后又都安排布置停当,不至于让大军落入任何一个军将手里。
    徐乐本人则心甘情愿带兵去了柏璧,整个发展和预想的差不多。
    唯一的变数,就是徐乐部下的骑兵数字陡然增加,足足有三千人随着他前往柏璧支援,和之前想的兵力有区别。
    不过在裴寂看来,这点兵力的浮动,其实影响不了什么。
    毕竟那个战场兵力是以万来计算的,尤其突厥兵都是骑兵,成千上万的铁骑往来驰骋,那种战场上三千骑和八百骑,又能有多少分别?
    只不过到最后也不知道,徐乐让李渊敬候佳音,指的又是什么。
    难道他这三千人还能像上次一样,一战就灭了刘武周,从而结束河东战局?
    说心里话,如果真能这样,自己倒是乐见其成。
    不管对徐乐是什么看法,眼下的局势确实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地步,不管是谁只要能灭了外敌,就都是好事。
    李渊的想法显然和自己差不多,当听到敬候佳音的时候,脸上也不自觉露出一丝笑容,只不过随即又恢复了高深莫测的刻板模样。
    自言自语道:“江山社稷系于一武人之身,从来就不是吉兆。
    长此以往要么就是大臣跋扈,要么就是君臣反目,再不然就是将军丧于阵前,江山一旦倾覆。
    不管是哪种,都不是什么好事。
    王朝若想鼎盛,不能没有上将,但绝不能只有一个上将军。
    更不能只有一人包打天下,余者皆要为其马首是瞻。”
    “圣人所言极是,是以设立天策府,乃是上上之选。
    瓦岗诸将虽然野性难驯,但是一身本领非比寻常,内中不乏精通韬略或是武艺高强者。
    只不过……“说到这里裴寂停顿片刻:“只不过他们与徐乐交情莫逆,只怕这天策府有名无实。”
    “他们才认识几天,又有什么交情可言?
    总不过是所谓惺惺相惜,那种武人间互相认可的交情罢了,在功名富贵面前不值一提。
    这帮人落草为寇,所图的不外乎富贵权柄而已。
    这些李密给不了他们,徐乐也给不了,只有朕可以给。
    他们不为朕所用,又能为谁效力?
    再者说来,此番徐乐夺了他们的甲骑,这些人心中又如何肯服气?”
    “臣倒是没想到这一层。”
    “裴监你到底不是武人,自然不知道军将们的忌讳。
    夺他人的部曲,乃是最大的折辱手段。
    但凡有点血性,也不会允许他如此,不当场发作就算不错,有怎么可能还把他当作自己人。
    就算他们自己不在意也没用。
    天策府,玄甲骑。
    各自麾下都有千军万马,做主将的可以大方,那些当兵的又怎么可能顾念这些?
    只知道有人抢了他们的钱粮犒赏,占了他们的晋升之路,又怎么会没有恨意?
    军将再如何独断,也不能和所有部下对着干,结果就还是一样。
    不管他们自己怎么想,两下注定会反目。”
    “圣人妙计!”
    裴寂如梦方醒,李渊这一手根本不是阴谋而是阳谋,设立天策府,把降兵单独编练成军依旧归原来的主将统帅,看上去固然是宽厚仁慈,也足以让降兵归附。
    暗中则是存着挑拨打压心思,让玄甲骑和天策府互相为敌彼此牵制,那么李渊其实什么都不做,就能保证两支队伍不会一条心,更不用担心他们联手谋反。
    而由于有了替代品存在,不管是新归降的兵马,还是原本的玄甲精锐,都不至于自视过高嚣张跋扈,那么这个朝廷也就不至于被武人把持,沦落到前朝“狗脚朕”的地步。
    处于危局之中,还能想出这等阳谋,足以证明李渊绝不是无能之辈,更不是只靠仁义就得到天下的好运之人。
    只不过这些计谋说到底还是只能用来对付自家人,拿来御敌破贼就有点力不从心。
    李渊思忖着说道:“徐乐不会空口说白话,他说有佳音,自然是有把握。


上一章
返回

盛唐风华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