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盛唐风华

盛唐风华 第587节

    对于一个猎手来说,这种情况自然是充满了危险。
    而作为猎手的同行者,按说阿史那有充分的力量加以援手。
    可是他非但没有派出金狼骑阻击的意思,反倒是朝刘武周道:“小王有些困倦了,劳烦定杨汗陪我回去。”
    “遵令!”
    众人谁还不明白?
    阿史那这就是压根不想管执必落落死活,也不在意这场战斗的胜负。
    这时候谁要是再说救援执必落落,纯属脑有贵恙。
    是以也就没人多说什么,都乖乖陪着阿史那向营盘撤退。
    至于说那些金狼骑则还要等一下,毕竟也是八千来人,就这么一窝蜂往下退搞不好要出大乱子。
    他们虽然没想过救执必,但总得保住自己。
    是以要先在战场上列阵警卫,等到阿史那撤下去之后再徐徐退兵。
    刘武周能够明白阿史那打压执必的用心,但是不明白为何要这么做。
    就算是阿史那看执必部不顺眼,也大可等大局稳定之后再说。
    先夺了关中、长安,或者是整个中原。
    之后再慢慢收拾打压执必部也不晚,为何非要挑这么个节骨眼,就不怕耽误了战局?
    事实上对于结社率来说,就连这次战役的胜负也没那么重要。
    打到现在阿史那部能发的财已经发的差不多了,就算是地盘被夺回去,于阿史那而言损失也不大。
    至于说趁机夺取关中甚至牧马中原,这种事就连想都没想过。
    倒不是说阿史那没这个野心,而是始毕可汗很清楚现在还不到时候。
    中原群雄逐鹿之战还没有彻底结束,不少诸侯依旧保持元气。
    这时候自己入关,他们必然同仇敌忾和自己作对,这自然是犯不上。
    再等等,等到中原群雄打到两败俱伤,各路豪杰或死或逃,民生凋敝十无一存的时候,数十万突厥健儿纵马南下,到时候谁还挡得住?
    时机不到事情不能做,不光是自己不能做,也不能让执必部做成。
    这打算不能让刘武周知晓,否则还怎么让他为阿史那部落效力?
    反正这厮胆子小不敢问,就让他糊涂着吧。
    至于执必落落……他的死活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只要执必部的元气受损,他这个阿贤设本事再大,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即将退出战场的时候,结社率最后瞥了一眼战场,正看到那高大的青狼战旗颓然倒下,至于执必落落的死活则看不清楚。
    结社率不再多看,催动坐骑离开战场。
    到了这一步,自己的目的基本都实现了。
    至于执必落落死活就那么回事,自己已经不关心了。
    结社率撤出战场的同时,李世民和徐乐,也在战场上重逢了。
    眼看满身是血的徐乐一槊打倒青狼纛旗的雄姿,李世民掀起面覆高喊一声:“阿乐!”
    随后整个人在马上略略一斜,险些跌落鞍桥。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射天狼(三十三)
    李世民能够出击的这么及时,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他在寨墙上看得分明,已经看到徐乐所部的动作,自然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做出配合。
    第二,则是因为步离的通风报信。
    徐乐之所以让秦琼保护百姓进入军寨,甚至说出不开门便给我攻寨的话,就是因为他派了步离去通传消息。
    由于事发突然,步离没办法提前进入军寨,只能这时候进去。
    她长于刺杀拙于战阵,这种大规模征战的沙场,让她上去还不够操心的。
    是以安排她给李世民送信算是人尽其才,也是避免她遭遇意外。
    勇猛不等于莽撞,徐乐很清楚,自己要想指望三千人就消灭刘武周全军,纯粹是白日做梦。
    之所以说放手杀人,就是因为知道自己身后有数万唐军做后盾。
    比战阵比战力还是比兵马多寡,你执必部都不占优势,我又有什么不敢?
    至于说敌人全军压上的问题,第一没那么容易,第二真的到那一步也没什么关系,开打就是了。
    李世民没准备好,难道你突厥就准备好了?
    如果都是在仓促状态下决战,自然就是比拼平日的积累和训练。
    这方面唐军怎么也比突厥人强得多,要是连打这种仗的胆量都没有,那还是趁早解甲归田别在军中胡混。
    至于出阵的时间,则是没办法的事情。
    毕竟玄甲骑从集结到出战,总归是需要时间。
    何况李世民是三军主帅,他想的东西和徐乐并不一样。
    百姓要救徐乐也要接应,可是军寨也不能不要。
    如果不把防务布置周全导致军寨有失,李世民同样无法接受。
    这么一通折腾下来,耗费光景自然不短,玄甲骑也就不得不经历了一场苦战。
    其实这也正常,如果不是之前那场厮杀吸引了执必落落全部注意,让他必须拿出全部精力应对,李世民也不可能如此轻易就把执必部打得落花流水。
    其实李世民身上的伤并没有痊愈,薛举那一下子总归不是儿戏。
    即便不至于伤及性命,可是对身体还是有所妨害。
    李世民想出的骄兵之计,固然是克敌制胜手段,也是因为自己的身体确实有问题顺势为之。
    只不过他心里很清楚,唐军当下处境何等危险。
    若是自己再示弱,尉迟恭等人没了心气,这一战就彻底没了指望。
    所以在营帐内提出劫营主张的时候,他其实多少有点强撑场面。
    完全是靠一口气硬顶着,不让外人看到自己的虚弱。
    可是如今一见到徐乐,心里就有了指望。
    人一旦有了指望,自然就来了惰性,那口气散去人便顿觉周身无力伤痛发作,在马上也难以坐稳。
    徐乐连忙上前一把扶助李世民,低声道:“主帅不可示弱。”
    “乐郎君咱们回去?”
    “我还得再做件事。”
    徐乐说话间单手提马槊,另一手松开李世民胳膊,将他手中紧握的大弓抓在手中。
    李世民连忙松手递弓,同时将马上几个撒袋一股脑全都递给徐乐。
    徐乐却不多要,只取了一个撒袋放在马上,随后圈转坐骑单人独骑朝着金狼骑直冲而去!战场上依旧在交锋。
    执必部并不是兵败如山倒,游牧民族弓马娴熟的优势,在逃命的时候也能得到体现。
    步兵该舍就舍,骑兵没命地逃。
    铠甲刀枪能扔就扔绝不贪恋,反正只要人活着就有希望。
    本来就是抢来的东西,日后设法再抢就是了。
    还有一部分则是留下来死斗,这些人其实也知道自己成了弃子。
    可是畏惧执必落落军法以及执必部那残忍的规矩,为了妻儿老小考虑,明知是死也咬牙硬扛。
    有他们在,战事一时还结束不了,只不过大局已定不会有什么变化。
    金狼骑和青狼骑之间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
    不管战场情形如何,他们始终是以置身事外的姿态观看,不曾对青狼骑施以援手。
    而玄甲骑在没得到李世民命令的前提下,自然也不会主动招惹这么一支看上去就不好对付的强兵。
    彼此之间保持着某种默契,你不惹我我也不惹你。
    直到此刻,徐乐竟然打破了这种平衡,冲过青狼骑乱军,直奔金狼骑冲来。
    沿途所遇的青狼骑或是执必部战兵,都已经是失去指挥的残兵败将。
    不管再怎么拼命,都没了军阵中最重要的组织和配合,自然也就拦不住徐乐的战马。
    手中大槊挥处,见人见马都是一槊,很容易就杀出一条血路。
    为了保持军阵严整,金狼骑撤退的速度并不算快。
    不同于执必部那种仓皇而走的慌张,金狼骑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严整阵型徐徐而行,这种战场表现其实更像是一支汉家军团。
    乃至让徐乐忍不住怀疑,那位和亲的大隋公主,是不是不光人嫁了过去,也把其他的一些东西也带了过去,让这草原第一部 落变得越来越像中原王朝。
    眼看徐乐单骑冲来,金狼骑亦有了些许骚乱。
    自金狼骑成军以来,还从没见过一个人敢来冲自家军阵的。
    军中已经有聒噪之声传出,有人甚至跃跃欲试,准备直取徐乐斩下他的人头。
    不管徐乐的武艺多厉害,此时的行为都是冒犯整个金狼骑,亦是不把阿史那部落放在眼里。
    身为金狼骑军将,自然要捍卫自家的荣誉体面。
    可是几个千夫长却大声呵斥,制止了自家部下的鲁莽,相反随着几声号角,金狼骑撤退的速度反倒是比之前更快了。
    战场的情形,看上去就是徐乐一个人在追着整个金狼骑撤退。
    这一幕要是放在草原上,足以惊掉那些草原大汗狼主的下巴。
    得是什么样的天将,才有这等神勇?


上一章
返回

盛唐风华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