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盛唐风华

盛唐风华 第594节

    哪怕是刘武周作为将主,也得靠推衣解食同甘共苦方式获得人心,不能一味以权威压迫。
    宋金刚作为外来户就更不用说,下面这些军头能支持你就不错了,还想要干什么?
    可是宋金刚偏偏就完成了寻常人无法完成的事,凭借刘武周妹夫身份上位后,就以雷霆手段整肃军纪,几个恒安甲骑内有名的刺头仗着资格老辈分高,还想要别别苗头,结果直接被军法从事。
    正是靠着铁腕政策和雷厉风行的手段,宋金刚得以迅速掌握全军,并且重新整肃了纪律。
    让三军上下对他的军令绝对服从同时,也养成了令行禁止的习惯。
    哪怕是再怎么迫切的想要杀上去,也得主帅有令才敢动。
    可问题是,自家主帅的令就是不肯往下传。
    宋金刚望着山上的两人,如同魂魄离体一般木在那,迟迟没有动作。
    既不下令进攻,也不下令左右围堵或是采取其他行动。
    一名老军将实在耐不住,低声道:“请主帅下令!”
    “做什么?”
    宋金刚语气平淡不紧不慢,听不出是否生气,也丝毫没有武人临阵前那种兴奋。
    “徐乐虽勇却也只是孤身一人,咱们千军万马,压也压死了他。
    只要大帅一声令下,咱们立刻上前活捉李二郎。”
    “你是说徐乐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
    还是李世民也和他一样,突然坏了脑子,觉得两个人就可以抵住我们的大军?”
    老军将一时语塞不敢开口,也不明白主帅这话是什么意思。
    宋金刚看看左右,冷声道:“咱们都能看明白的道理,李世民会看不懂?
    你们想要立功,难道他就不爱惜自家性命?
    这些日子两下交手,他什么手段咱们心里有数。
    真觉得他是个不知兵的膏梁纨绔?
    若果真如此,那么这些日子咱们是和谁在交战?”
    这话一说,大家也就都明白了。
    宋金刚按兵不动并不是畏惧徐乐,而是畏惧伏兵。
    看来他也觉得李世民肯定有埋伏,只是看不出埋伏在哪。
    那位老军将道:“这也无妨。
    末将带兵佯攻探探虚实,若是有伏兵大帅也可接应。
    若是没有,就把他们给……”
    “就像赵千秋一样?”
    宋金刚打断老军将的话:“你去探也探不明白什么。
    人家要是真铁了心设伏,肯定不会只有一路兵。
    咱们这千把人都填进去,也未必就能探明白什么。
    咱们都是主公的心腹臂膀,也是主公打天下的根基所在,就算自己不顾命也得为主公想想。”
    恒安甲骑满打满算的编制也就不到三千,虽然在吞并王仁恭之后声威大振加上四处扩军,兵力早已经不是昔日可比。
    但是这些兵将内部,肯定存在亲疏远近之分。
    起家的那批恒安甲骑不管如何看待刘武周,都是他的骨干核心,也就是整支部队的骨架。
    只要他们在,刘武周的兵马损失再多都能设法补充迅速形成战力,如果这些老底子打光了,补充再多的新兵刘武周战力也还是大打折扣。
    从这个角度说,宋金刚的话并没有错。
    只不过身旁几个军将都听出了话里的意思,大家全都盯着宋金刚,一位军将忍不住道:“那就……这么看着?”
    “自然是不能,该通禀通禀,该调兵调兵。
    如今绛州可不是咱们一家兵马。
    咱们兵微将寡,只能帮着拖住敌军。
    真要是拼杀鏖战,自有旁人。”
    “那功劳……”
    “功劳和脑袋哪个要紧?”
    宋金刚瞪了一眼说话军将,那人也自乖觉当下住口不敢再多说半个字。
    宋金刚嘴上不说,心中暗骂了一声:饭桶!就知道盯着眼前那点蝇头小利,看不出这里面的利害。
    执必部怎么成了现在这德行自己心里没数?
    就算刘武周拿住李世民,好处的大头也是金狼骑拿,然后把刘武周丢出来承受李家怒火。
    这种事情也是做得的?
    今日两人一定要死,但一定不能死在刘武周手中。
    等到突厥大军一到,自己立刻就动手杀人。
    既不能让他们逃了,也不能让金狼骑得便宜。
    阿史那部既然想要坐山观虎斗,我就把你们拉下水!一个活得李世民或许价值连城,但是一个死了的李家二郎非但一文不值,还会成为祸根,我倒要看看到时候你们这帮塞上杂胡还能不能超然世外?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射天狼(四十)
    时间一点点过去,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对于武人来说,不一定真的厮杀对阵才会感觉到危险。
    就眼下这种情况,换个两姓旁人已经支撑不住。
    总共只有两人,却要面对上千精锐骑兵。
    这还不说,随着时间流逝来得敌人只会越来越多,也别说是人,就算是金刚罗汉在这种人数差距面前也难逃公道。
    不说输赢胜负,就只是站在这面对汹涌人潮,就需要莫大勇气,非神勇者不能为之。
    两人之中,徐乐的压力无疑更大一些。
    要是只有他一人倒是没什么,就算打不赢拍马就走,谁能追得上?
    可是如今多了个李世民,就多了个巨大累赘。
    你不能扔下他不管,他又不具备足够的战斗力,若是箭矢射尽或者被敌军大将近身,到时候徐乐的一半精力都得放在照顾李世民身上,一身武艺发挥难免大打折扣。
    其中凶险不问可知。
    不过徐乐并没有丝毫惧意,反倒是饶有兴致看着下方,等待敌人的动作。
    宋金刚反应和自己一样,并没有急于发动攻击,而是在这里等。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宋金刚用兵以沉稳老练著称,不是个喜欢冒险的性子。
    若是自己大队人马列阵高坡,他倒是敢打一打。
    现在就两个人在,他肯定想得多。
    归根到底就是四个字,想赢怕输。
    想得越多胆子就越小,也就没法从容发挥。
    何况现在他们是联军,人多心不齐也是个问题。
    自己带兵和执必部厮杀,金狼骑按兵不动甚至是乐见自己杀戮青狼骑。
    有这件事在前,宋金刚更不敢舍命一搏。
    这时候肯定是越谨慎越好,生怕露了破绽被人所趁。
    采取这种静态,也是情理中事。
    不过这种状态不会维持太久。
    随着敌人越来越多,肯定会有人冲上来。
    这处荒草坡地形适合厮杀,同时也不利于大兵团进攻。
    几十骑冲上来就差不多了,再多就要自己给自己添乱。
    若是自己领兵,就以一员上将先攻,拖住自家手脚。
    再让十几个军将顶着盾牌冲上来,豁出去一半人死在李世民手里,剩下一半也能把距离拉到足以接近然后擒拿斩杀。
    这办法不难想,自己能想到,对方也能想到,就看什么时候采取动作。
    徐乐刚想到这里,眼前军阵已然出现变化。
    一支陌生的军队出现,其所持旗号明显和刘武周部不同,而且两军之间也刻意保持了距离,显然是把所谓盟友当成敌人防范。
    而自这支军中冲出一骑骏马,马上骑士身材高大魁梧,手中持的并非马槊,而是长柄铁槌。
    随着战马跑动来人高举铁槌,直接往高坡上冲来,口内还发出阵阵怪叫之声。
    而随着这员大将一起行动的,还有二十名弓手。
    这些人催动脚力随后跟上,但是只行一半就甩蹬下马,从骑马冲锋改为步行冲锋,手中持的也不是骑兵所用的短弓,而是步兵战阵所用的大弓。
    这些弓的劲力虽然比不上李世民所用的宝弓,却也是军中一等一的强弓。
    即便是以李世民的手段持宝弓对射,以一敌二十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好在这些士兵的目的并不在于伤人而是保护主将,确保那使铁槌的大汉进攻途中不被李世民放箭狙击。
    所以二十张弓引而不发,并没有真的把箭射出去。
    徐乐低声叮嘱了一句:“不必放箭。”
    随后催动吞龙上前,迎着那舞铁槌的大汉冲过去。


上一章
返回

盛唐风华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