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盛唐风华

盛唐风华 第596节

    平心而论,如果现在和他交战的不是自己而是尉迟恭,恐怕已经被打落马下了。
    阿史那金狼骑,果然不可小觑!徐乐心知这等人物必然出自阿史那军中,也只有金狼汗麾下,才会有这种厉害人物。
    从前次交手到现在,已经可以看出,始毕可汗所图甚大。
    不同于执必部执着于抢掠,阿史那想的可能是把整个中原之地永久变为突厥牧场。
    所以他有意识对自家部落进行整顿,在保留草原民族特色同时,也开始努力装成汉家军伍。
    不管是兵马还是大将,都有一些汉军特色。
    别小看这种改法,只有真正的人杰,才有这种目光以及魄力。
    昔日南北朝时侯,真正坐稳北地江山的几位雄主,都有类似的行为。
    由此可见,这位始毕可汗想的可不是河东或是关中的财货女子,而是整个中原天下。
    可惜,你遇到我,就注定所谋难成!就先让你碰个头破血流再说。
    要说武艺,盘陀的本领距离宇文承基还是有些差距,自己肯定能胜他。
    但是这个时间是多少可是难说的很。
    而且盘陀和寻常突厥武人不同,并不是那种见面就要分生死的悍勇打法。
    相反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防守战术,往往是攻三守七。
    也别说突厥人,就是汉人武将也很少有这种战法,毕竟武人都是急性子,没几个人有耐性一点点磨。
    能够专门练这种防守技艺,而且保持这个心态就已经不是容易事。
    而这也确实是当下最为有效的办法。
    毕竟徐乐和李世民只有两人,盘陀只要拖住徐乐让其他人可以出手对付李世民就够了。
    这场交锋的主动权,还是在突厥人这边。
    只要他们能够拖住时间,就能占先手。
    只不过眼下并没有人跟上来,山下诸军严守默契,都看着盘陀和徐乐两人交战厮杀。
    徐乐很清楚,他们是在等,等一个够分量的人出现,随着命令采取最后行动。
    不过他们是在等,自己又何尝不是?
    忽然间战场的情况为之一变。
    就在自己和盘陀厮杀之际,眼见高坡下尘土飞扬,一支精骑正以极快的速度飞速推进。
    只看他们冲锋的速度,就知道其和之前刘武周等部完全不同。
    他们不是来观察情况,而是真的要来拼杀的。
    变数!任何计划都会面临变数,计划的越周密变数就越多。
    自己和李世民此番的计划,就是针对宋金刚这种善于用谋却不敢轻易行动的沉稳统帅,以及突厥首领这种一肚子诡计,总想要保存实力同时削弱他人的奸诈之徒。
    所谓疑兵,主要在于疑而不是兵。
    对方主帅越是好谋多疑,就越是容易上当。
    反过来说,当然是最怕遇到二愣子。
    不管不顾上来就打,疑兵计策自然就没用了。
    宋金刚迟迟不动,就是担心自己有伏兵。
    若是这支人马杀上高坡还不见伏兵出现,虚张声势的把戏也就不攻自破。
    徐乐眉头微皱,心内暗骂,这是哪来得冒失鬼?
    真当我杀不了你?
    就在徐乐准备发力之时,却听下方军阵中阵阵号角声响。
    号角声急促尖利,显然是在传递某项命令。
    紧接着就见这支骑兵的行进速度略略放慢了一些,可是随后就又快了起来!这时候徐乐已经注意到,导致这一切变化的,主要是一支规模约莫百人的尖兵。
    原本在军令发出后,这支骑兵已经放慢速度,可是随后这支尖兵就猛地突阵而出继续向前,其他部队就只能跟着往前冲。
    毋庸置疑,这支尖兵就是敌人主帅所在。
    正是他的一意孤行,部下才不得不跟到底。
    再想想也就明白了,这事多半和自己刚才杀死的那个持槌大汉有关。
    这其实也算不了什么,沙场上结仇是最平常的事,顾虑这个别吃这碗饭了。
    不就是杀了个人么,又算得了什么?
    李世民手中大弓已经端起,瞄准的却是盘陀。
    如果对方杀上来,自然要先解决盘陀这个劲敌,然后再和徐乐并肩厮杀和那些军汉交战。
    有这么个人在,不管是战是走都不方便肯定得优先清除。
    可是没等李世民松手,只听得军号再响。
    这次不光是号角响亮,还夹杂了鸣镝破空之声。
    随着这尖利的破空声接连响起,那支原本气势如虹的队伍,就像是中了什么法术神通一般,速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饶是那支尖兵依旧想要前进,后续的兵马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紧随不舍。
    就连这支尖兵自身也逐渐脱节,只有约莫三分之一的兵力还在保持前进势头,其余的都在尖利的哨箭声中慢下来,直到驻足不前。
    而这些坚持往前冲的骑兵,很快就因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只见那依旧前冲的三十余名骑兵行不多远便有人从马上落下,而且落下的人一个接一个,显然是有意为之。
    直到落马人数达到一半以后,这种情况才停止。
    剩下的人依旧紧催坐骑冲向高坡,可是经过这么几番削弱,真正接近高坡的骑兵只剩下十几骑,比起之前的千军万马差了一天一地。
    军令!号角鸣镝都是突厥军令,最后更是用了突厥军中的抽杀法,惩戒这些不守命令的骑兵。
    只不过即便是再残酷的大汗,也最多是十抽三杀,这种抽一半来杀的惩罚,只能证明主帅已经愤怒到了顶点,同时证明这支骑兵不是突厥本族人,所以才能杀得这么肆无忌惮。
    侥幸逃生的那些人其实也没了退路,就算现在回去也是个死。
    他们显然也明白这点,因此战马跑得更快,以一种慨然赴死的态度,毅然冲向徐乐、李世民!既然活不了,就把仇家拉下去垫背!不管是千人还是十人,总归是要打的,也就不用管那么多,放开手脚大杀特杀就够了!李世民见此情形猛然调转弓箭,把原本对准盘陀的羽箭改为瞄准逐渐接近的骑兵,猛然间松动弓弦口内高喝一声:“着!”
    随着这一声大喝,弓做霹雳弦惊,一名骑兵应声落马!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射天狼(四十二)
    能够下达军令命令梁师都队伍停下,还能对梁师都所部动手杀戮的,自然只能使阿史那结社率。
    金狼旗迎风舒展,大旗之下结社率面色如铁,眼神中满是狠戾之意。
    一名军将正在询问:“梁师都部下亲兵该当如何处置?”
    “既不肯听令,又不愿殉主,活着也没什么用处。
    三丁抽一杀,活得带回去做生口。
    汉人说军中要令行禁止,他们连本王的话也不听,不给他们点教训,日后还有人肯听孤号令么!”
    结社率说话间眼神已经落在高坡上,梁师都和他手下残存的兵士已经距离李世民越来越近,按说也就是眨眼之间,就能够近身厮并。
    可问题是这眨眼之间的距离,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忽略的。
    徐乐的武勇大家都知道,所以倒也没觉得奇怪,反倒是盘陀能够和徐乐周旋那么久,令在场群雄心中惊讶,佩服执必部藏龙卧虎。
    真正让人感觉到意外的,还是李世民的射术。
    前者交锋的时候由于是千军万马乱战,本来就看不清楚某个人的技艺。
    再加上李世民始终是和玄甲骑在一起,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并没有多少时间施展箭术。
    所以对于他的射术水准,大多数人缺乏了解。
    直到此刻才意识到,这位大唐皇子的箭术是何等的可怕。
    但见那张大弓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灵魂一样,弓力如此惊人的弓,按说每拉一次都不是容易事。
    就算李世民箭术高明,拉弓射箭瞄准总是需要过程,就这个时间足以让人冲到他面前,让他的弓箭失去作用。
    可是李世民现在的表现,却打破了这个常规。
    拉弓上弦放箭一气呵成,一套动作如同行云流水般顺滑,随后就是一次次反复操练快如疾风。
    与其说是拉弓,更像是在演奏某种乐器,挥洒自如毫不费力。
    而伴随着弓弦松动箭簇射出,必然有一人落马丧命。
    能把如此一张巨弓使得如此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着实令人眼前一亮。
    要说朔方军也是弓马健儿,至少能追随梁师都赴死的,都不是庸手。
    武艺忠心都无可挑剔,骑射手段施展出来,手中弓箭也是不饶人的。
    可是十几个人挽弓射箭冲锋,居然压不住李世民一人一弓,这要不是亲眼所见,也是让人难以置信。
    结社率自己就精通骑射,虽然算不上射雕儿神射手,却也是军中一流射术。
    自然看得出来李世民箭术修为何等高明,更重要的是这份胆量也着实令人佩服。
    堂堂李唐皇子,面对飞矢流箭毫不畏惧,那些人射出的箭甚至都没对李世民造成任何影响。
    他挽弓射箭的过程,始终保持节奏和力度不变,就证明他没受那些箭矢影响。
    能够面对这种阵仗不畏惧,着实有资格称一声人中龙凤。
    眼看着朔方军只剩下五六人时,总算是即将接近李世民。
    这个距离弓箭以及不如马槊管用,结社率瞪大眼睛准备看看李世民的武艺。
    不曾想就在这时,只见徐乐吞龙猛地拨转马头,直接撞入这几名朔方军阵中,手中大槊挥舞间,已经有两名卫士被打落马下。
    “二郎今日只管放箭杀人,近身厮并之事包在我身上。


上一章
返回

盛唐风华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