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末日流亡

末日流亡 第170节

    “汪老师。”
    大家齐齐站起,鞠躬。
    无人机金属球也飞了起来。
    “这是晏龙,这是陆笛。”朱祝给站在门口的两个人介绍了一下。
    陆笛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插班生,还是一来就准备当班长的插班生。
    在无数优秀的同班同学的注视下,压力山大。
    “等等,林瑟呢?”
    “她在另外一个班级。”
    “什么?”
    陆笛瞳孔地震,精神体竟然不止五十个,还分为一班二班吗?
    “这……我是说,这个阶梯教室可以塞得下。”
    “不是,是课程进度不一样的缘故,那批精神体才诞生没多久。”朱祝比了个手势,让晏龙带着陆笛自己找个座位,上课铃马上就要响了。
    陆笛稀里糊涂地来到位置上,后知后觉地想起,新生的精神体(既是新生的,也是新生,华夏文博大精深)因为课程跟不上,所以分出了二班,林瑟怎么会在二班?她不是跟着第一轮蜕变的精神体一起出现的吗?
    哦豁。
    陆笛醒悟了。
    难道是传说中的留级?
    讲台上站着著名小提琴手出身的老师,身边都是通过考试进来的优秀同学,隔壁班有一个因为学渣留级的亲生姐妹,自己的同桌是人工智能级别的学霸?
    陆笛抹了一把脸,开始怀疑人生。
    作者有话要说:林瑟在二班等陆笛,等啊等到上课也没看到
    然后发现一天精神体专业课都没上过的陆笛,竟然直接跳级去高阶班了
    林瑟:……
    第149章 插班
    插班是有代价的。
    该补的专业课程一个都不能少。
    陆笛两眼发直地看着课程表, 手指颤抖:
    “……法语?德语?意大利语?”
    这不是精神体培训班吗?为什么会有这些内容?
    晏龙用手套点了点屏幕,示意他去看备注。
    “音乐专业英语与相关外语基础。”
    陆笛抹了一把脸,行吧, 他算是知道为什么林瑟会留级了。
    就连陆云自己都只会哑巴英语, 更别说没有继承到主人格学习能力的林瑟。
    “这么多的吗?”陆笛苦着脸问。
    早知道应该在火星请曹岩帮忙下载一点欧洲流行金曲什么了。
    晏龙看陆笛的眼神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提醒道:“没有那么可怕,国家不可能把所有人培养成音乐家, 时间不够的。应该还是以实用为主, 根据这几次战斗经历,我总结分析了一遍, 感觉我们应该学的是音乐基础课程与音乐学院的管弦系相关常识。”
    也就是交响乐、几重奏这种内容。
    所以听流行金曲没用。
    “培训班的目标是看得懂乐谱,听得懂曲子, 拥有赏鉴能力……这就够了。”
    听起来容易,其实很困难。
    俗话说外行人看热闹, 内行人看门道,这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学习才能被培养出来,天赋越高需要花费的时间就越少,好在培训班里都是有天赋的。
    ——比起理查德这种自然蜕变的精神体, 他们因为原身没有特别明显的联觉症状,所以在力量上是有短板的, 只能通过后天学习来补充。
    也就是不能拼蛮力,靠经验。
    要懂理论,讲方法。
    就好比干了一辈子体力活的老人知道怎样能省力,只把这些经验传给自己看重的后辈,用的人也不需要懂里面的道理,而培训班现在要让所有学员搞懂杠杆原理,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灵活使用,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工具就创造工具。
    汪女士的理论课进展比较缓慢,拿着曲目讲解合奏与重奏切入点的唐先生那边进展神速。
    特别是一星期之后,二班也开始加入公开大课,开始视唱练耳训练的时候,学员们在音感上的天赋,让所有被请来的音乐家十分感慨——华夏不是没有音乐人才,而是太多人在成长过程中没能接受到更深入的音乐教育,也没有想过要往这方面发展,这才导致华夏的音乐人才好像始终比不上欧美。
    唐先生说这话的时候,陆笛就在教室里坐着。
    作为被老师夸奖的头号天赋选手,陆笛很尴尬。
    那什么,陆笛他……今年四岁?
    没有什么小时候,也没错失什么。
    真要说遗憾,那也是陆云的。
    就像这位来自音乐学院的副院长唐老先生说的那样,陆云天赋极佳,却没有钱,兴覃镇的师资力量也不可能发现一个孩子在这方面的天赋,甚至没怎么正经上过音乐课,都变成语文数学英语了。
    至于陆笛的其他同学,表现得很认真,也很淡定。
    认真是学习的态度,淡定是他们不觉得前身选择从事音乐艺术之外的职业有什么可惜。
    培训二班的人不是来自部队了,毕竟没有那么多严重伤残又具备天赋的人。
    二班的成员来历比较杂,有几个曾经的体育健将,因为当年训练太狠,带伤拼搏,落下了严重的伤势,年纪大了之后根本没法离开轮椅与医疗外骨骼。
    还有出过车祸的音乐家、曾经遭遇雪崩的珠峰登山者,危化物中毒的消防队员……
    陆笛一度担心会出现三班,然后晏龙告诉他不可能。
    首先是审核与考试这两关刷下去的人比陆笛想得还要多。
    其次精神体的数量也不是越多越好,这是要配合作战的,人数多就意味着更多的出错概率,一支乐团想要完美演出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现在两期培训班总共九十六人。
    顺说林瑟这次没有留级,因为陆云之前一直看教材学习,后来给林瑟做了语言补习。
    培训班的学习气氛非常浓烈,陆笛认为这是学习压力导致的。
    陆笛来到走廊,迎面就是一群机器人听到头盔里播放的音乐,一边走路一边按节拍器。
    远处的机器人一边打靶一边按节拍器,连摔跤背部落地的声音都差点摔出了节奏,画面十分魔性。
    同学们不说话还好,现在一开口很多精神体都不会正常讲话了,句子基本跟着今天练习的曲目音律节奏走。
    商都基地的李少将来视察过一次,还讲了一段话激励大家,等听到台下一群精神体齐声应诺的调子时,表情绷不住了,回过神后夸奖这里的学习气氛好。
    陆笛:“……”
    精神体们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以没事都不轻易开口。
    晏龙与陆笛,是现在整个培训班唯二可以正常说话的人。
    面对这些魔性的学生们,老师出于保密条律不敢多问,不过私下里也会互相交流。
    汪女士现在不认为这些学生是机器人或者人工智能了,因为艺术从来就是人工智能最难学习的部分,机器人不可能有感情地演唱歌剧。
    听到汪女士内心强烈想法的陆笛:“……”
    陆笛默默地望向旁边的晏龙,后者刚刚结束了一首来自歌剧《卡门》男主角的咏叹调。
    陆笛回去跟晏龙说起了小话,当然他说的不是汪女士对智能ai的偏见看法,而是吐槽必须在课堂使用载体机器人的规定。
    “其实有个手套能摁节拍器,能点电脑终端就够了吧!”
    “学生是一群幽灵,跟学生是一群机器人,哪个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
    陆笛认为这两个情况都挺魔性的。
    老师们太不容易了。
    “但是迟早是要暴露的啊,不能一直瞒下去。”陆笛小声地说。
    晏龙忽然摸了一下他的脑袋。
    陆笛疑惑地抬头。
    “好了,你想什么,我都知道,昨天我已经把报告打上去了。”晏龙给陆笛看自己的邮箱记录。
    那是一封让陆云跟班学习的旁听申请书。
    只学音乐方面的课程,不涉及其他。
    “……商都基地认为,陆云太特殊了,她的情况可能还会关系到胡琴那一拨精神体,甚至你这边。”晏龙解释道。
    这不是信任问题,是谨慎。
    毕竟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然而放着这么雄厚的师资力量,眼睁睁地让陆云错过了学习的机会,陆笛心里很不得劲,所以他想让陆云做个旁听生,反正汪女士唐老先生他们讲的,都是正经的音乐课程。
    换了从前——
    “要在书店打工十年,才凑得起这种高级音乐辅导的课程学费,还是按小时计算的。”陆笛就差拿出一个计算器给晏龙看了,他煞有其事地说,“看看我的工资卡有多少钱,能不能兑换成工分,付给那些老师做酬劳?如果他们之中的某位看上了陆云的天赋,也可以私下授课,如果钱不够,就叫我的兄弟姐妹们去打工。”
    陆笛记得胡琴在南云山基地军属学校里做老师。
    工作!
    咸鱼都努力了,其他人怎么能少?
    什么?阿阮、张簧太小了,林瑟还在培训班里面苦熬?
    还在学习的除外!
    毕竟学习就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工作!陆笛发出了社畜的声音,反正这件事没得商量!既然我不能咸鱼,我的兄弟姐妹们都没有资格做咸鱼!!


上一章
返回

末日流亡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