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穿越古代做夫子

穿越古代做夫子 第19节

    寇静回过头,一张笑脸映入眼帘,很灿烂的笑,比之夏日骄阳也无有不及。
    “你也现在回去吗?我刚刚在先生家吃了饭,你吃了饭吗?”楚辞想着,若是他还没有吃过,就请他吃一顿饭好还了人情。
    寇静点点头,若不是山长留饭推辞不得,他也不会这么晚还在这了。
    “我还说你要是没吃,咱们就去外面食肆吃点东西呢。今日之事多谢寇兄了,你一连帮了我两次,我都不知道该如何谢你才好。”
    “不用,这只是举手之劳。”寇静还是那句话。
    楚辞却说:“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可不能做那忘恩负义之人啊。寇兄什么时候有空,在下请你吃顿便饭吧?”
    “我明日便要返营,恐无机会。”寇静有些无奈,他见楚辞一脸遗憾,便又说:“我有一至亲明年就要入学,若楚兄你方便的话,帮我照拂一二即可。”
    楚辞点了点头,心想难道是他的弟弟?
    寇静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补了一句:“他是我的外甥,名叫钟离钰。”
    “原来是钟离兄。”楚辞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
    寇静失笑,想要解释他外甥才七岁,可是却被一个声音打断了。
    “楚公子,这边,我家少爷让我来接你过去。”青石巷外,小橙子看样子等了挺久了,一看见楚辞立刻激动叫人。
    楚辞不好意思地朝寇静笑了笑,说一声“告辞了”,然后快步朝小橙子走去。
    寇静注视着他的背影,心想:算了,到时候见到人就知道了。
    第28章 太会编了也不行
    楚辞到张家大宅时, 张文海正在屋里高谈阔论, 言辞之间志得意满, 想来是他今日去启山书院“找茬”成功了。
    “楚兄,你可算回来了, 叫我好等啊!”张文海步出门外相迎, 看上去十分激动, 他拉着楚辞走到屋子里, 说道:“楚兄,这位是我在启山书院的至交好友, 他叫方晋阳。晋阳,这位就是我跟你讲的楚秀才楚辞。”
    这方晋阳身子骨似有些弱症, 在这暖意盎然的屋子里也面无血色, 时不时还会咳嗽两声。他眼带笑意, 看着楚辞道:“时常听人说起长溪村楚秀才大名,在下久仰多时。今日得以一见, 总算遂了在下心愿。”
    “方兄过奖了。在下实属凡夫俗子, 还请方兄不要太失望才好。”
    两人互相见礼,对彼此都有了一个好印象。
    楚辞和两人聊了一会, 才知张文海为何这般喜形于色。
    ……
    张文海今日去到启山书院,自然也是和以往一样受到了学子们的群嘲。让人意外的是, 他不仅没有发怒, 反而说要和他们比试一下学问。
    这一比试,倒是让那些人大为改观。这张文海平日里就像一块榆木疙瘩,无论做什么都是极慢的, 如今倒好像开了窍,贴经墨义对答如流不说,就连九章难题也难不住他。
    几番对战下来,张文海虽未全胜,但也足以让他们丢脸了。他们实在不服,便要再来几轮。
    张文海却笑着说道:“刚才几轮已经耗去大半时间,若是再来几轮,恐怕得比到天黑了。”
    “你莫不是怕了?”一个学子叫道,他刚才的九章题就输给张文海了。
    “当然不是,只是我有更简单的方法,若是书院上下无一人能做到,你们就要给我道歉。”张文海做出一副得意的样子。
    “大言不惭!若是有人能做到,你便跪下来与我们磕几个头如何?”这些书生果然被激怒了。
    “这有些过份了吧?只是学子之间的比试,何必这么侮辱人呢?”方晋阳脸带薄怒。
    “那他就承认自己不敢与我们比试便罢了,何必多此一举,尽说些大话!”那人以话激张文海。
    “比就比,谁怕你们!”张文海果然被“激怒”。
    “你出题便是。”
    张文海看着信心十足的众人,朝着众人启唇一笑,无论是角度还是程度,都有模仿楚辞之嫌。
    “这题简单,我有一支毛笔,若在场有人能跨上去,我便服了。”
    “这题不算数,若你的毛笔有丈长,我们如何能跨过去?”
    “就是普通的笔而已,你们莫不是怕了?”张文海从怀中取出一支狼毫,不过儿臂长,任是一小童也能轻易从上面跨过去。
    周围笑声一片,大家提起的心也都放下了。他们原以为这张文海是想使什么阴招,谁知不过如此?甚至有人怀疑张文海读书读傻了。
    “你快将笔放下,让我等跨过去吧。”
    张文海不理他们的起哄,淡然地拿着笔走到围墙边,将笔置于墙角处,说道:“来吧,谁先跨过去?”
    ……
    张文海忆起今日之事,免不了又是一阵开怀大笑。楚辞心里也帮他鼓掌,实在装得一手好逼啊!
    是夜,楚辞将秦夫子给的那道题拿出来,上面写着:岁冬大寒,雪下三日不止,往来路绝,牲畜死于道中,生民饥苦,为官者当何如?
    这个题目挺应景的,现在正值冬季,他们这里虽然还未下雪,但天气已经是很冷了。
    古代的灾害都是很可怕的,楚辞某日闲暇听乡邻闲聊,讲的就是某年冬日,府城附近的一个汉子去迎亲,谁知回来的路上天降大雪不止,一群人被围困在半途的一个破庙中。待积雪消融,两家去找人,发现从接亲到送嫁的二三十人尽皆冻死了。
    这种轰动一时的惨案让大家对冬天充满了恐惧,那几年冬日结亲的新人也是少之又少。
    楚辞思忖一会,然后提笔写道:“岁冬大雪,天变异常必有迹可循。俗语有言:上天同云,雨雪纷纷。若为官者遍察广听,便可提前派遣差役锣鼓示之,以减免伤亡损失……若灾害已生,为官者首要飞书传信以告上官,再者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待雪止,为官者还应以工代赈,令青壮男子清扫积雪,疏通道路。凡冻死之牲畜,需就地掩埋,不可放任……”
    楚辞洋洋洒洒写了很多字才停下来。他拿起纸,吹了吹上面未干的墨痕,然后开始了一项伟大的工程——数字数。
    现代学生看到语文试卷上的不少于八百字时,经常会有头昏眼花之感。古代的科举对于字数也有要求,他们讲究的是短小精悍,文章字数一般限制在五百字以内。
    楚辞数了一下,然后愕然,他其实觉得自己还有话想说,但字数已经达到了七百多。
    他将纸张放下,长长地叹了口气,第一次发现原来会编也是一种罪过啊。他在心中默念,这不是写论文!不能超过五百字!超过者不予录取!谨记谨记!
    念完之后,他又重新拿起笔,在纸上删删改改,将一些不太必要的话去掉,语气生硬的话改得稍微婉转一些,待月上中天时,方才睡下。
    鸡已鸣过三次,楚辞的房门还不见打开。张文海想要上去敲门,却被方晋阳拦住。
    “文海,这般贸然打扰是否有些不妥当?而且楚兄并未说过要传授我五禽戏法,不如今日先算了,改日楚兄同意了我再来。”
    “晋阳,没关系的。楚兄为人大度,这五禽戏他不止教过我,就连小橙子都跟着打过两天。你身体不好,若是学会了这个,必定对你有所帮助。”
    方晋阳心里一动,县试时天气寒冷,他的身体不争气,每次都只坚持半天不到便被送出考场。
    家人虽无奈,却不曾埋怨苛责过他,可是他自己心中却满是郁气,明明题目他都会做的。
    在方晋阳心里波动时,张文海已走上前敲门了。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他对楚辞的作息习惯已经了如指掌。
    当“砰砰砰”的敲门声传来时,楚辞闭着眼睛叹了口气,然后起身摸索衣服。
    “楚兄,晋阳他身体不好,能不能也跟着你练五禽戏?”张文海一见楚辞出来,便上前询问。
    楚辞看了一眼背后有些尴尬的方晋阳,说道:“当然可以,谁若想学自来便是。当初创了这套功法的神医华佗,必也乐见其推广于众人之中。”
    张、方二人一听很高兴,就跟着楚辞进了屋。张文海一进门,就娴熟的将自己脱的只剩两件衣服,然后手脚乱舞开始做准备动作。方晋阳看得目瞪口呆,他还从未在外人面前宽衣解带。
    “晋阳,你快脱啊,先做准备动作,待全身发热之后再出去练五禽戏,才可保证不受风寒。”
    方晋阳犹犹豫豫地把手放在衣服上,不知道该不该脱下。楚辞见状,说道:“方兄只需将外面大氅脱了便是,你身子骨弱,慢慢来吧。”
    方晋阳如释重负,将大氅脱下摆放整齐,然后才跟着张文海一起做那些怪异的动作。
    热身成功之后,他们就出去打五禽戏了。张文海如今已是练得有模有样了,方晋阳初时感到寒冷不已,喉咙处一阵发痒,等动起来后,他却发现其实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他们三人之中,张文海身体最好,一套五禽戏下来,浑身都是汗。小橙子早就备下热水,等着他去沐浴净身。
    楚辞略出了些薄汗,只需擦拭便可。方晋阳只是面色有些红润,身上却无一点汗。他的仆人等在一边,见他停下便立刻将大氅披在他身上,生怕他受了风寒又要生病。
    “让楚兄见笑了,我从三年前起身子就不好了,他们都看怕了。”方晋阳苦笑道,怕楚辞认为他是一个娇弱之人。
    “方兄以前可受过冻?”
    “未曾,”方晋阳摇摇头,“我也没有得过什么大病。每次大夫把脉时,都检查不出什么,也只给我开一点温补药吃吃。”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方兄还是不要吃太多药,以免药性留存。”楚辞说道。
    “是极,我认识的一个老大夫也这么说。”方晋阳微笑道,“只是若不吃这补药,恐怕我连出门都难。”
    楚辞再怎么看,也觉得方晋阳不是这么虚弱的人。不过人家大夫都找不出原因,他也不好妄加猜测。他其实觉得方晋阳属于亚健康人群,估计是家里太过小心照顾,才让他看起来病怏怏的。
    张文海过来后,两人话题便止了。
    用过早餐之后,楚辞带上昨夜写好的文章,又去了县学。
    这次去时那些学子们正在上课,秦夫子也坐在一间教室里讲学。楚辞四处走走看看,颇有点教导主任巡查教学情况的模样。
    “楚辞,你在这里干什么?”
    楚辞回过头看去,发现是孔山长和一名老者正站在一棵腊梅底下看着他。
    他有点不好意思,先走到孔山长面前,然后朝二人拱手作揖,然后道:“学生今日来是向秦夫子请教学业一事的,不料夫子如今正在讲学,学生不便打扰,于是四处走走看看,若有违院规,还请山长惩罚。”
    孔山长说:“无碍,只不要离得太近,打扰到他们读书即可。”
    “多谢山长。”楚辞说完便想走,不打扰山长和那老者说话。孰料那老者突然来了兴致,问道:“这位老友手上的书卷可否容老夫一观?”
    对于被唤老友一事,楚辞有些无奈。但本朝就是如此,有秀才功名者无论年岁大小皆称老友,无秀才功名者纵使年纪再大,也只能被称小友。
    “当然,老先生愿赐教一二,是辞之荣幸。”
    第29章 就不借给你
    这位老者本来是被楚辞写在纸上的字吸引才出声的, 但当他看见内容后, 那些字却被他抛到脑后去了。
    “好, 好呀!”老者啧啧称赞道,“你也看看。”说罢, 便将手中的文章递给孔山长。
    孔山长接过, 先皱起了眉, 因为楚辞的文风并不是当下流行的骈四俪六。他耐着性子看下去, 突然忍不住想要赞叹出声,却又似忆起了什么, 强自将声音压回喉咙。
    “这些办法可是你自己想的?”
    “小子不才,胡乱写了些东西上去, 让老先生见笑了。”
    “年轻人不用太过谦虚, 我看你心中有丘壑, 才能言之有物,这篇文章可否容老夫带回去好好欣赏?”
    “这……”楚辞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老头看起来不像那么无赖的呀, 看就看了,还要带走?
    “咳咳, 刚才未向你介绍,这是甘州府提举学事司的分巡道莫道员, 此次是代替提学大人下来检测各县学子的学业的。”孔山长疯狂暗示楚辞。
    楚辞会意, 原来这位是来“微服私访”的上官啊。提举学事司的提官相当于教育厅厅长,这位分巡道,就相当于常驻各个县的教育局局长, 只不过他们不受当地县衙管制,一切事宜直接由提学司负责。
    太祖建国之后,在各州府设府学,在各个县设县学,在乡镇里设社学。除此之外,每个县里还有学田,用于改善每个地方的治学条件。只要是官府统一设置的,每年末就都会有考评,这考评和书院来年的办学经费有着莫大的关联,也难怪孔山长会如此重视了。


上一章
返回

穿越古代做夫子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