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七零年代青云路

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5节

    “连贾桂花都可以招个那么俊的知青女婿,凭啥我就不行?”
    “这位不是知青,是水产站的!”
    “都一样。”
    “一样什么呀!”项小羽恨铁不成钢道,“知青来插队,户口是落在咱们农村的。要是没点门路,想回城难如登天!可是水产站和大瓦房的那些干部是吃商品粮的,想回城随时可以回去。到时候人家只说在农村呆够了,咱难道还能把人绑了不让走?”
    兜头一盆冷水,秀云心里那点小火苗还没烧起来就被浇灭了。
    “我就随便说说,放心吧。”
    “反正你别犯傻就行。你看上次跟那个谁的事,你不是差点吃了亏……”项小羽还想继续叭叭,却突然被秀云扯住了手臂,“你拉我也没用,我得防着你又犯傻。”
    自己年纪轻轻真是有操不完的心。
    “不是!”秀云一急,悄悄指向对面,又用刻意压扁的声音催促,“你快看!”
    项小羽回头。
    然后,脊背瞬间绷直。
    橘红色的夕阳下,一个清俊挺拔的男人正隔着半人高的篱笆墙看过来。
    与她的视线对上,便用她不久前才听过的冷静嗓音开口:
    “项小毛同志,你好。又见面了。”
    第4章
    再次见到宋恂,项小羽是什么心情呢?
    悸动,欣喜,羞涩……
    统统没有!
    与宋恂对答的短短几句话间,她一直心不在焉地想——
    他刚才喊我啥来着?
    直到看着宋恂一行人被队长爹请进自家堂屋,自己也被秀云急吼吼地拽出院子,她心里还在犯嘀咕。
    “好你个项小毛!到底怎么回事,赶紧从实招来!”秀云将人带离队长家的院子,叉着腰质问。
    本就不白的脸颊,激动得泛红。
    “什么怎么回事?”
    “他就是那个新来的!你们明明就认识!人家都叫你小名了,你还跟我装什么傻!你们怎么认识的?发展到哪一步了?”秀云开始天马行空地发散思维,“按理说,你们应该没什么交集啊,是不是在县里上学的时候认识的?他为了你才调职来咱们大队?”
    “你说他刚才叫我啥?”其他废话项小羽一句也没听进去,只揪住关键追问。
    “项小毛啊!”
    项小羽脑袋嗡了一下。
    完蛋!
    他怎么知道的?
    *
    同样觉得要完蛋的,还有项英雄项队长。
    “项队长,您家如果不方便的话,我们另找人家搭伙也行。”
    虽然说得不太利索,但人家宋同志说出来的,确实是他们南湾的土话。
    项英雄举起烟袋锅子吧嗒一口,压下心里的怪异感,才不好意思地问:“宋同志,你还会说土话呢?”
    宋恂点头:“只能听懂一些,说得也不太好。”
    项英雄本想装个傻,将事情含混过去。
    可是撞上对方仿佛洞悉一切的眼神,他不禁老脸一红,在家人惊诧的目光下,难得结巴地说:“宋同志,你看昨天那事闹的,让你看笑话了。我家闺女真是,真是……”
    宋恂也稍觉不自在,原本都是过客,对方说了什么,他又听到什么,实在无关紧要。
    不过,既然以后都在一个队里,甚至可能在同个院子里生活,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刚开始最好坦诚一些。
    总不能一直当个哑巴……
    他坦言自己能听懂土话,并不是为了让人家难堪的。
    于是,尽量神色和缓,语气平静道:“只当是孩子的玩笑话吧,我其实没怎么听清,您也不必放在心上。”
    说是玩笑话,又说没怎么听清。
    项英雄也没弄明白他到底听没听清。
    但人家都把梯子递到脚边了,他这个当爹的总不能梗着脖子说,我闺女其实都十九了,不是什么孩子。
    这件事实在让人尴尬,不能深想。
    贾红梅抚掌笑道:“小宋小吴,原来你们早就跟队长认识啊。那可太好了,都是熟人,住得近便些能相互照应。”
    项英雄听她又提起让这两人住过来的事,便问坐在一旁像没事人似的侄子。
    “前进,你怎么想的?”
    他记得清楚,去年有两个知青想住过去,刚呆了一天,就被这小子撵出门了。
    项前进的目光在宋恂的手表上流连一番,满不在乎地说:“行啊,想住就住吧,交钱就成。”
    那些知青只带点口粮就想住他的院子,想得倒是美!
    贾红梅在他背上拍了一下,不好意思地对宋恂二人解释:“这臭小子真是快钻进钱眼儿里了。不过,他也不容易,他爹是出海没的,所以他从来不出海,只靠着地里那点工分,肯定是填不饱肚子的。这以后还得娶媳妇,还得……”
    宋恂已经能想到后面还得生孩子,生孙子的剧情了,便笑着打断道:“红梅嫂子,我们都理解,您看每个月交多少钱合适?”
    贾红梅迅速在心里合计一番。
    两个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正是能吃的时候,虽然不干重体力活,但每人每天少说得吃一斤半的粮食。
    尤其是吴科学,那个身形,没有两斤粮食,是养不出来的。
    公社粮店的粮价,十来年都没怎么变过,白面1毛7,大米1毛5,粗粮1毛。
    粗粮细粮掺着吃,一个月下来少说也得七八块钱。
    “农村吃菜没多少钱,你们每人每月交九块就行。”贾红梅把账摊开来,每一项的开销都说得很清楚,“你们住着前进的院子,每人从其中拿出两块钱给他,剩下的都交给队长。”
    让外甥每月攒点钱,积少成多总比坐吃山空强。
    “九块可能不太够,还是交十块吧。”宋恂顿了顿,“粮票肉票也一并交过来。”
    项英雄吧嗒着烟,掀起眼皮瞅了他一眼。
    既然人家交了肉票,就说明对饭菜是有要求的。最起码每月得吃顿肉吧,加上买肉的钱,收十块也合理。
    不过,他对于是否留下对方搭伙,还有疑虑。
    毕竟家里还有两个没出嫁的大闺女呢。
    这位宋同志长得怪招人稀罕的,万一处出感情了,不好办呐。
    他们家可留不住这样的姑爷。
    心里权衡着,就去瞧自家媳妇,想看看她是啥想法。
    这么一瞧不要紧,差点把他气厥过去!
    这婆娘正殷勤地给人家倒水呢,小孙子那个宝贝得什么似的零嘴篮子也被她拿了出来,热情地往人家跟前递。
    这架势,新姑爷上门也不过如此了……
    一直旁听的项前进却是精神振奋。
    每月二十块!还有粮票肉票!
    公社里的小干部也未必有这么多工资呀!
    “大伯,”项前进小心觑着项队长的脸色商量,“你看我也能顶门立户了,要不以后我单独开火吧?让他们在我那边吃住。”
    贾红梅第一个反对:“不行,你才多大,连饭都不会做,哪会过日子!”
    她虽然想让外甥有个进项,但这小子有多大能耐,她还能不清楚?
    若是由着他胡乱折腾,宋恂他们正好有理由去别处搭伙。
    最后就是鸡飞蛋打。
    “谁说我不会做饭,我做饭好吃着呢!只是以前一个人过,懒得做。”项前进吊儿郎当道,“大伯,我大姐二姐都没成家呢,尤其是我大姐,本来就着急婚事,再让两个大男人整天在家里进进出出的,容易惹人说闲话……”
    一句话招来了他大姐的横眉立目,却歪打正着说到了项英雄的心坎儿上。
    宋恂:“要不我们还是去知青点吧,别给队长添麻烦了。”
    他们并不是只有这一个选择。
    这个项前进越看越不靠谱。
    “嗐,麻烦什么呀!”项前进为了留住他们,还特意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说,“明天我就给你们露一手。要是不满意,再去知青点也不迟。”
    项英雄哪能不知道这小子是冲着那二十块钱使劲呢,想着他确实赚钱不容易,便点头说:“行,就让两位同志跟你搭伙几天试试。你小子要是拉了胯,我再亲自帮他们找户好人家。”
    宋恂与吴科学对视一眼,没再说什么。
    西院那边冷锅冷灶的开不了火,他们被留在队长家,吃了来瑶水大队的第一顿饭。
    *
    于是,当项小羽做足了心理建设,准备进屋直面疾风骤雨时,看到的就是这副场景——
    那位白天鹅宋同志,正坐在她家缺了一角的饭桌前,举着能装三两三的搪瓷缸子,被她爹劝着闷了半缸子瓜干酒。
    项小羽:“……”
    看到小闺女回来,项队长仿佛全然忘了昨天那一茬,挥手招呼:“到饭点了,也不早点回来。赶紧过来吃饭,吃完了回屋看书去!”
    好像她多爱学习似的。
    项队长又介绍:“宋同志和吴同志咱们昨天见过的,以后他们就在大瓦房那边工作了,平时跟老幺在西院搭伙。”


上一章
返回

七零年代青云路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