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穿成年代文精明女配

穿成年代文精明女配 第89节

    “没关系的,淑文姐。”
    淑文姐今年已经三十四五了,这个年龄怀孕确实要更辛苦一些。沈夏来仔细打量着,觉得这虽然是淑文姐第二次怀孕,怀孕年龄也比之前更大。
    但是淑文姐整个人的气色却比四年前好了很多。那时候淑文姐怀相不好,怀孕过程不只是辛苦,甚至可以说是艰辛了。
    其实除了怀孕这事儿本身很辛苦外,淑文姐当时的状况也受到了她前夫的影响。妻子怀孕,丈夫却不放在心上,对怀孕的妻子来说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
    现在淑文姐再婚,只看她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就知道她现在这段婚姻很幸福。
    李淑文也有些感概地说:“是啊,我怀康康的时候,姚为民没怎么上心。照顾我的一直是夏来你,我妈还有单位里的同事。现在我怀了老二,才知道什么是丈夫的担当,父亲的担当。”
    沈夏来听得很高兴:“淑文姐你这是苦尽甘来,终于遇上对的那个人了。”
    “是,我当时离婚的时候,已经做好了不再婚的准备,好好把康康抚养大就行了。谁知道,老天爷可怜我,让我又遇到好人呢。海军他对我好,对我妈对康康也好。”
    说到这里李淑文笑了:“我再婚时候康康也还小,她是真以为田海军是她爸爸,田海军bbzl也把她当成亲闺女。我最近想着,要不要给康康改个名字,让她姓田。免得她再大一些,见别的孩子,尤其我肚子里这个是跟着爸爸的姓氏,她跟着妈妈的姓氏,不好解释。”
    沈夏来觉得如果这个继父真的对康康视如己出,那康康跟着他改姓田也没什么不好。
    但是康康毕竟是有生父的,沈夏来去首都前听月娥婶子说,姚为民虽再婚了,但二婚妻子没有给他生个一儿半女,他还是只有康康这一个孩子。
    如果他得知给康康改姓这事儿,万一在孩子面前闹起来,反而对康康不好。
    于是沈夏来问了一句:“姚为民知道了,会不会……”
    李淑文冷笑一声:“姚为民?哼,夏来你不知道,他现在呀被抓去劳改了。这也是我想给康康改姓的其中一个原因,总不能让康康有个劳改犯的爹。”
    沈夏来一听有些惊讶:“姚为民犯事儿了?”
    “是,还是因为那个小刘。夏来,我是真不知道那个小刘有什么好。当初我和姚为民离婚,其中一部分原因的确是因为这个小刘。若是寻常人,即便当初有些什么小心思,事后也该和这个小刘划清界限了。”
    “可是之前我记得月娥婶子说,姚为民再婚了,他再婚妻子不是那个小刘啊。”
    “确实不是,我见他新娶了老婆,也想着他该和那个小刘断了。谁能想到,姚为民一直和那个小刘不清不楚呢。年前的时候,小刘的丈夫去世了,他儿子直接把他们两个给举报了,说他爸爸是被姚为民和小刘给气死的。”
    “真的假的?被气死的?”
    李淑文说:“气死肯定不至于,小刘丈夫瘫痪了好几年,身体出了问题才去世的。但他心上的病也挺重的,也不好说是因为瘫痪郁结于心,还是因为姚为民和小刘。当初我和姚为民离婚,木材厂里的人都知道是因着这个小刘。后来姚为民也没有和小刘断了,自然会有闲言碎语。”
    她话头一转:“不过如果姚为民和那个小刘真的清清白白,小刘的大儿子又怎么会举报他们呢。反正,在康康懂事之前,我是不想让她知道姚为民的存在。”
    沈夏来倒是支持淑文姐这个想法,对一个孩子来说,爸爸不是自己的亲生爸爸,这是一种打击。自己亲生爸爸被人举报搞.破.鞋,这更是一种打击。
    在淑文姐家里坐了一会儿就分别了。
    沈夏来借了她的自行车,陆江南载着她回了大队。
    时隔一年再回大队,沈夏来有种恍惚的感觉。还是一样的村庄,还是一样的乡亲。
    碧绿的田野,辛勤忙碌的人们。
    大队里来来往往的人见到沈夏来和陆江南都和他俩打着招呼。
    家里人见到沈夏来回来也很吃惊,他们知道沈夏来忙,就连她自己结婚都只请了两天假。没想到她真的回来这一趟。
    沈夏来奶奶是两天前去世的,因着她一直缠绵病bbzl榻,大队里的大夫也让家里人做好准备,沈长柱三兄弟也早准备好了棺材寿衣。
    现在破四旧,很多丧葬习俗都简化了。加上夏天天热,只停灵一天,就入葬了。
    沈夏来收到电报后买了第二天的火车站,没想到赶回来时奶奶已经下葬了。
    见闺女回来了,沈长柱说:“既然回来了,你和江南去给你奶奶坟前磕个头,送送她。”
    奶奶去世对爹沈长柱的打击很大,沈夏来感觉他明显苍老了许多。
    沈夏来没有拒绝,她和陆江南去了奶奶的坟前,她突然有些难受。
    陆江南比她更感性,已经泣不成声了。沈夏来知道,他这是想起了他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沈夏来紧紧握着陆江南的手,说:“陆江南,等我工作了,咱们搬回奶奶那里住吧,这样家里也热闹一些。”
    当初沈夏来和陆江南结婚时,提出的一个要求就是搬出来住。
    那时候她不知道陆江南家里人是什么性格。但相处一年多,奶奶爸妈都很好相处,大哥二哥他们远在部队。大姐出嫁了,二姐怕爸妈催婚,也多住在单位。
    现在家里确实有些冷清,沈夏来知道陆江南奶奶是喜欢热闹的。
    陆江南也想尽可能多的陪奶奶。
    听沈夏来这么说,他哽咽着道:“夏来,谢谢你。”
    沈夏来又说:“奶奶的年纪也大了,她虽没有催促,但我知道她是想看着下一代出生的。大哥二哥的孩子们都在部队,大姐家的孩子也偶尔才来。等我工作稳定下来,咱们要个孩子吧,让家里更热闹一些。”
    第90章
    看着爹沈长柱郁郁寡欢的模样,沈夏来有些担心的说:“爹娘,这次我回首都的时候,你们也跟我一起去首都住段时间吧,换个环境,散散心。”
    不出沈夏来意外,听她一说,王翠翠立刻就拒绝了:“这不行,我和你爹怎么能住女婿家里。”
    沈夏来说:“这有什么不能,娘,我和陆江南又买了个小院子,和咱们家院子差不多大。你和爹如果在楼里住不惯,可以住那个院子里。”
    王翠翠有些心动,但还是说:“不成,现在你弟弟妹妹们还在念书,你大嫂家的海燕刚三个多月,你大姐也怀孕两个多月了,等生下来也得我带,家里事多着呢。”
    沈夏来结婚时,大嫂怀孕月份大了,没有去首都。现在大哥大嫂的孩子也出生了,是个女孩,取名叫做海燕。
    奶奶去世,怕孩子冲撞了,这几天送回孩子姥爷家了。
    沈夏来说:“您就是帮忙带孩子,总有空闲的时候吧。”
    王翠翠笑着说:“哪有闲的时候啊,你和你大哥大姐结婚了,等你弟弟妹妹们念完书,也得操心他们结婚的事情,这后头还有四个呢。”
    她掰着指头数:“等我和你爹把儿女都忙活的结婚成家了,这还有孙子外孙子。海燕这还没有百天,这是咱们家第一个孙子辈的。你大bbzl姐生一个,过两年你大嫂再生个老二,指不定还有老三老四。秋来禄来他们结婚了也有孩子,说不准也得我和你爹操心,你说这活儿多不多?”
    王翠翠没说沈夏来的孩子,不是她不想给二闺女带,而是她觉得二闺女公婆家里都是有文化的,人家带出来的孩子肯定比她好。
    当然,二闺女怀孕的时候,她肯定是要去照顾她坐月子的。女人坐月子,再没有人能比亲娘照顾得好。
    王翠翠又说:“我和你爹呀,像你奶奶似的,能活到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都结婚成家了,这一辈子就不算白活。”
    沈夏来看她说起来颇有些乐在其中的模样。
    不过也能理解,对沈长柱王翠翠来说,为儿女操持,子孙满堂便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王翠翠又问起来沈夏来婚后的生活。虽然沈夏来结婚时她去首都住了几天,也见了陆江南的家人,知道他们人很不错,条件也好,闺女嫁过去吃不了苦。
    但为人父母的总还是有些不放心,沈夏来拉着她的手,再三和她保证自己生活的很好,等过段时间正式工作了,日子会更好。
    和爹娘说了会儿话,沈夏来又看向了弟弟妹妹们。准备看看他们最近有没有好好学习。
    因着奶奶去世,沈夏来弟弟妹妹们都请假在家。沈夏来没去首都之前,对弟弟妹妹们的学业盯得比较紧。尤其是在禄来他们上了初中以后。
    当初秋来禄来冬来的小学毕业的成绩很不好,虽然后来家里也还是送他们去读初中了。但对他们的学业更严格了。
    沈长柱和王翠翠虽然没读过书,但沈夏来是念过书的,成绩还很好。每次沈夏来回家,他们都会让沈夏来对着秋来他们考教一番。看看他们学得怎么样,如果没有好好学,那就别念书直接回家算了。
    有二姐沈夏来隔三差五的出题考试,沈秋来他们在学习上也更上心了。他们也不想被二姐的问题给考住了,沈夏来又一向严格,不会给他们放水。
    如果二姐出了题目,他们吞吞吐吐答不出来,不仅会被二姐教训一遍,更会挨爹娘的骂。
    当然了,沈夏来有时也会教一教他们,给他们讲一讲学习方法。
    同时,大哥沈福来大姐沈春来都进了工厂当了工人的事情也激励着沈秋来几个。他们知道二姐是真的有本事,认识的人也多。只要他们自己争气,好好学习,肯定会有不差的前途。
    但他们又知道二姐沈夏来最见不得人不上进,家里供他们念书不容易,如果他们没有上进心,念书成绩不好,二姐是真的不会管他们。
    秋来他们一直都是比较怕这个二姐的,因为二姐性格厉害,还说一不二。
    尤其随着二姐沈夏来越来越有出息,上了大学,现在还去了首都,他们更是对沈夏来佩服。
    沈夏来开口:“秋来,你们现在也都是高中生了。我离开家一年多,也bbzl不知道你们这一年时间,在学习上有没有上心。之前我结婚,咱们虽见了一面,但时间匆忙,也没有关心关心你们的成绩。现在我正好回来,那就考一考你们吧。”
    秋来禄来冬来三人互相对视一眼,心里有些担心被二姐给考住。
    沈夏来拿出笔和纸,开始出题。
    秋来他们几个初中的成绩还都不错,虽然不拔尖,但也能保持在中上的水平。
    沈夏来也知道他们在读书这事儿上天赋平平,但之前有沈夏来的监督,他们学习还算用功。沈夏来对他们的要求也不高,七七年恢复高考时候,他们正好高中毕业。
    他们以应届生的身份考个大专,毕业学习包分配,工作也稳了。
    即便九十年代有下岗潮,但九十年代的大专生那也是高文凭,有这个文凭,总不会没饭吃的。
    沈夏来作为家里的老二,虽然和兄弟姐妹没有特别深刻的感情,但也没有什么矛盾。她自己是更偏爱弟弟寿来一些,也是因为寿来年纪小又聪慧,也爱找她撒娇。
    但既然是一家人,她还是希望其他兄弟姐妹们能更有能力,可以靠自己有个好的将来。
    见沈夏来在纸上出着题,沈秋来沈禄来沈冬来立刻翻出自己的高中课本临时抱佛脚了起来。
    沈秋来还小声问:“二姐,你出题要不要看看课本啊?”
    沈夏来头也不抬:“不用,当初我初中毕业,家里条件不好,没钱供我念高中。我自己去县里照顾淑文姐,同时还和陈悦韩佳佳借了高中课本自学高中内容。虽然我没有念高中就被推荐上大学了,但是高中的知识点我还是烂熟于心的。”
    沈秋来三人一听沈夏来这么说,心里更紧张了。
    他们去上高中后,娘常常会问起他们学得怎么样。同时会把当初二姐只靠着高中课本就把所有知识都自学会的事情拿出来说。
    对沈秋来几人来说,他们真的是学得越多,越知道二姐的厉害。
    他们小学成绩不好,还可以给自己找借口说是因为学习不用功,没努力。但上了初中高中,有的知识就是不会,真的不会,努力学了,也才能慢慢有点头绪。
    他们在学校跟着老师学习,还不如没读高中全凭自学的二姐。
    沈秋来他们也知道,他们能有机会念高中,真的是全靠二姐了。如果不是二姐每个月给爹娘孝敬的钱,他们又哪有学费可以上学呢。
    如果不是二姐给大哥大姐介绍了工作,让大哥大姐挣工资后每个月给爹娘三块两块的,他们家里的日子也不会过得像现在这么宽裕。
    就像二姐当初,明明她念书成绩那么好,可家里就是拿不出钱来供二姐念书。后来爹娘想借钱供二姐,可二姐知道家里困难,硬是自己想办法去挣念高中的学费。
    那个时候沈秋来他们年纪还小,只知道二姐去县里照顾人了,但是他们不知道二姐吃了多少苦头。
    像他们bbzl家这样,能把三个孩子都送去读高中,别说在大队里了,就是整个公社都是独一份儿。
    沈秋来他们现在也大了,懂事了,知道自己能有这念书的机会很不容易,所以也用心去学了。
    沈夏来没一会儿就写出二十多道题,她把题目撕下来放在桌子上,说:“这是数学题目,你们分开坐,拿本子各答各的,不要相互讨论。让我看看你们真实水平。”
    有沈夏来盯着,沈秋来三人根本不敢交头接耳,开始拿着纸笔乖乖作答。
    沈夏来则是开始给他们出语文的题目。
    沈夏来边写着,突然问了一句:“听说,咱们大队里今年新来了个叫做秦风的男知青?”


上一章
返回

穿成年代文精明女配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