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文艺时代

第四百一十三章 猪对手

    《小鱼儿剧组起纠纷张伟健痛打王伯钊》
    《王伯钊挨打送院治疗出现尿血症状苦不堪言》
    《王伯钊被张伟健打后尿血谢廷锋参与打人》
    ……
    这条新闻如事先所料,引起了一定影响,但未达到铺天盖地的程度。京城仅有三家报纸做了现场采访,然后发稿刊登,其余媒体都是转载。
    网上要热闹一些,三大门户网站都推了娱乐版头条,也有不少网友在底下评论,有的支持张、谢,有的支持小白龙,总体无聊,吵得不是很严重。
    这些报道中,只提到了打人事件,没有剧组群殴的消息。王京那边压制的很好,无人透露半句,因为这事儿太恶劣。文慈公司又没脑残,还指望这剧卖钱呢,当然不会把自己拎出去开黑。
    唯一知道真相的记者,是元蕾。
    其实,别的媒体或多或少也得了风声,但苦逼的采访不到当事人,褚青两口子不太信任他们的操守。
    而元蕾获知全部经过后,以她那杆硬梆梆的笔头,居然不晓得如何下笔。她左思右想,又跟报社领导商量了一番,决定暂且不动。
    于是,张伟健、谢廷锋打人事件,就以一种略微寒酸的开头,进入了公众视线。除了粉丝们在闹腾,顶多为市民网友添了份八卦谈资。
    这绝对不是元蕾想要的,她特烦那些吊里吊气的明星。恨不得啪啪啪的抽丫嘴巴。但时机未到,只能等等。
    凡事都得有个铺垫,新闻也如此。
    铺垫不够,直接上个大的,会撩起读者的怀疑。就像某天,你咔的就来一条:外星人侵略地球了!
    谁特么信啊?又不是《独*立日》!
    再比如这个,刚爆出王伯钊被打。后边就跟个《两地人员矛盾日久导致剧组大规模群殴》。
    这是两件事儿,中间缺乏过度点,也没有想要的持续效应。
    所以呢,元蕾就等啊等,一直到了第三天下午。褚青去了香港,范小爷进了《独自等待》剧组,文慈公司也终于遍发信函,邀请各路媒体来参加一个发布会。
    ……
    怀*柔,酒店会议室。
    空间颇大。临时布置成发布会现场,前面是桌子拼成的长台,留了四五个座位。下面则摆着二十来把椅子,没有横幅和标语,稍显简陋。
    三点四十分,元蕾顺着长长的走廊。进了这间大屋子。门口略挤。堵着五六个人,弯腰撅臀,正在一个红本子上签到。
    “咦?”
    元记者有点意外,搞得还蛮正式的,便耐心在后面等。
    两分钟后,轮到了自己,刚走上前,就见一个小姑娘笑道:“您好,请在这里签到。”
    “好。”
    她拿起笔,低头写上报社的名字。又随意扫了一眼。
    嗬,大场面啊!
    《京华*时报》、《京城晨报》、《京城晚报》、《娱乐信报》……这一亩三分地,有名有号的同行齐活了。
    她撇撇嘴,方要往里走,那小姑娘又拦住了,笑得愈发可爱,道:“这个给您。”
    说着,递过来一个红包。
    “……”
    元蕾瞅瞅红包,又瞅瞅对方,挑着眉毛接过,顺手塞进兜里。
    这就是传说中的车马费了!
    一般给记者发钱,都是为了商业宣传,比如产品介绍会、新戏发布会,或者有偿新闻之类的。但今天就是场情况说明会,剧组还堂而皇之的撒钱,那只有一个性质了:封口费。
    不过呢,元蕾坐下后,打开那红包一瞧,一百,二百,二百,二百,居然没了……没了……没了……
    哎我了去,元大记者瞬间吐槽无力。
    临近四点钟,不断有同行赶到,椅子已经全部坐满。又过了一会儿,主角终于出现。王胖子穿着件紫色的长袖衫,肥头大耳,身后还跟着三位,看样子是公司方面的负责人。
    几人于台前坐好,现场迅速安静。
    一位姓赵的哥们,试了试麦克风,开口道:“大家好,我是文慈公司的宣传部经理,今天的会议由我主持。首先,我表达一下公司对此事的态度,我们绝对不偏不倚,保持公正。”
    他顿了顿,继续道:“经过我们的详细调查,这件事情属于拍戏中的误伤。而导致此事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内地与香港演员在工作方式、创作方法上的分歧,并不存在公报私仇,或借戏打人的情况……”
    这哥们的神情始终淡定,照着稿子念完了台词,连丝波动都没有。
    旁边的王京却特别激动,待他讲完,一把拽过麦克风,道:“我拍了三十多年的戏,都没遇到过这种荒唐事。拍打戏嘛,演员本来就容易受伤,张伟健和谢廷锋都是非常敬业的演员,他们也有不少打戏啊,不也是同样受伤么?”
    话音方落,底下记者便有了谱,剧组是要死撑张、谢了。
    随后,只见王胖子一挥手,工作人员立即放起了录像。记者们纷纷注目,盯着斜前方的显示屏。
    共有两段,第一段是张伟健连抽了六个耳光,谢廷锋的小白脸马上变得红肿。第二段更惨,一把道具斧头直直砍向谢廷锋的脚踝,他在没有任何牵引的情况下,应声而倒。
    画面就此定格。
    “这是我们的拍摄实况,大家看到了吧?同样是真打,我看不出他们对打的力量,和他们打王伯钊有什么不同!”
    王胖子愈发失态,指着屏幕喊道,又是一摆手。
    紧接着,工作人员开始放王伯钊被打的那场戏。就见他仰躺在一个担架上。张、谢二人对其拳打脚踢。面部狰狞。
    起初,他脸色还算正常,不过很快,就显出一副疼痛难忍的样子。
    全场记者都屏住呼吸,知道戏肉已到,准备仔细观察接下来的画面。谁知,那屏幕一闪。跳出几道雪花纹,然后,居然停了。
    卧槽!
    娱记们都疯了,你特么故意坑爹呢?别的地方不停,你偏偏卡在高*潮,这能看出个屁啊!
    一时间群情激奋,议论声声,不等主持人点名,自己就刷刷站起来提问:
    “后边的录像为什么不放?是不是有猫腻?”
    “到底是他们主动停手。还是被人拉开的?”
    “还是像王伯钊所说,在场的人拉都拉不开?”
    “请你们给个解释!”
    ……
    记者发问,主持人调和,记者不理,底下又谈论,现场顿时吵杂一片。几乎失控。嚷嚷了好一阵。见没人回答,老记们才慢慢安静,盯着前方的王胖子。
    王京呢,却回避了问题,反而连珠炮一样开始讲自己的意思,大声道:“这就是香港演员和内地演员的差别,像这种真刀真枪的打斗,我们早就习以为常,但王伯钊可能吃不消,无法适应我们这边的拍摄理念。老实说啊。我从来没碰过这样的事情,这在香港要被笑死的。对一个武师来说,挨打受苦是家常便饭,我不明白有什么好抱怨的!”
    轰!
    现场本就快炸了,他一番话讲完,彻底点着了火药桶!
    “你所谓的打斗,就是我一动不动,任你拳打脚踢么?”
    “你总提拍摄理念,难道你们拍戏认真,我们就不认真?”
    “……”
    别人气愤不已,元蕾却爽翻了天,真想冲上去抱住那只猪对手,亲啊亲。
    我特么要的就是这个!
    话说王胖子行走江湖30年,一向乖觉精明,今次却不知怎么了,显得特躁动,特没章法。情急之下,居然走了步臭棋,而且把话说的太满,毫无余地。
    他状态明显不正常,无视众人,继续巴拉巴拉:“这么拍,王伯钊是同意的,否则我们肯定放弃。他感觉痛,是没什么表演经验,他脑袋一动不动的硬挺着,能不痛吗?”
    王京越说越来气,忽然抬手,啪啪连抽自己几个大嘴巴,狠狠道:“我抽,我抽,这么抽我都不疼!”
    “……”
    记者们瞬间息声,都傻掉了,觉着自己在面对一个病人,在哪儿无比自嗨。
    “我可以代表剧组道歉,我也不会偏袒谁,但这个事情就是对拍摄方法认知的不同。我只能理解,他在借机炒作自己,说实话,在这部戏之前我不知道谁叫王伯钊!今天我没把他骂人的部分放出来,就是不想把事情做绝。如果他还接受不了的话,我只能说抱歉。那是他个人对戏认知的态度不对,跟我们有距离。”
    言罢,王胖子起身要走,忽又回头,最后补充了一句:“演员要讲戏德!”
    …………
    整个发布会,就像一出自导自演的荒诞剧,充满了矛盾和愚蠢。
    内地观众对王京的印象,其实挺不错的,毕竟贡献了那么多的经典港片,也算一种情结。可这次,他着实犯了众怒。
    打人事件本来没多大影响力,经他一掺和,顿时升级。
    王胖子的原意是力挺张、谢,顺便抹黑王伯钊,偏偏方式不对,哪怕他一口咬定是误伤,别人都没办法。但这货好死不死的,非得扯到拍摄理念上,话里话外透着股优越感。
    这就太讨厌了!
    那二百块钱的红包并没什么卵用,记者们参加完发布会,齐齐转场到304医院,通报即时消息。王伯钊自然气的不行,当场出示了证据:包括原剧本和修改的剧本、诊断书、伤势照片等等。
    而且,他针对王京的攻击,自己列了几点声明,逐条反驳:
    你说我演法不对,拜托!我特么演的是个死人,死人哎,你教教我,死人怎么做动作,回避打击?
    你说你有拍摄理念,拜托!我又不是第一次和香港剧组合作,以前跟朱茵、元彪拍过《神偷燕子李三》。有一场戏,我被彪哥打得七窍流血,一剑穿心,我特么都毫发无伤。
    你说你有录像,拜托!我拍那场戏,当时有四台摄影机同时拍摄,你至于蠢到这地步么,只放对自己有利的镜头,那明显被剪辑过好伐?
    你说我没什么表演经验,拜托!
    诶,这条王伯钊最狠,直接把自己的简历附上了。
    而记者们一瞧,嗬,丫不温不火的,居然跟不少大咖合作过,像什么谢铁骊、黄蜀芹、萧笙、夏刚、李安这些导演,以及陈保国、张国利、陈冲、竹野内丰、常盘贵子这些演员。
    虽然是配角,但确实很吊。
    对媒体来说,料越猛越好,他们可不怕事大。于是乎,次日一早,全京城的老少爷们就看到了一场撕逼大戏。
    发布会全程实录,王胖子的台词半句不漏,附带记者有意无意的主观判断,成功挑起了读者们“无聊想找点事操”的蛋疼情绪。
    消息很快就从京城扩散到全国,从内地传播到香港,从纸媒发酵到网络。生活中还好,顶多骂两句,网上却闹翻了天,口水喷的汪洋似海。
    “必须支持小白龙!早就看谢廷锋不爽了,顶包案还没悔过,刚放出来又打人!”
    “小白龙是童年偶像,必须挺!不过我也喜欢张伟健啊,现在特纠结。”
    “听说张伟健拍《小鱼儿和花无缺》,片酬13万一集。”
    “卧槽,真的假的?陈到明也就这个价吧?”
    “如果是真的,出品方就忒彪了,我们家兵兵才七万,他凭什么啊?”
    “对啊,兵兵也在戏里面,出这么大的事儿,怎么没见她发声么?”
    “光顾着跟老公没羞没臊了,还有闲心管这个?”
    “就是就是,这俩狗男女,真想掐死他们!”
    也就是2004年,网络尚不发达,网民本来就少,参与讨论的就更少。即便如此,这一片河山万里,也是红得透透的。
    与前次不同,哪会双方观点各半,这回几乎是一边倒,全部力挺小白龙,《西游记》可比任何偶像都要刷粉。
    而随着事态升级,内地和香港的演艺圈,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记者们开始大规模撒网,逮住一个就问问感想,再胡乱水点字数,便是一篇新闻。
    短短两天,娱乐界已是沸腾澎湃。
    至于褚青和范小爷,他们犯不着吃饱了撑的,主动去跟那帮人撕比,只需在需要自己说话的时候,站出来就ok。
    当然,褚青要困难一点,因为他正被一群港媒堵在茶室,逼迫表态。
    (原本照两章写的,后来删掉了些,合成一章要紧凑点。)


上一章
返回

文艺时代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