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明朝女人

第18节

    又命曹立昂给柳娘磕头,“日后听你娘的教诲,好生奉养她!”
    “我会尽力救你出去的。”柳娘点头应下,看了看狱中糟糕的环境,道:“我去打点一下狱卒,立昂多宽慰你爹。”
    曹爽站在视野最宽阔的地方,看着柳娘转过拐角,脚步声渐行渐远,招手让曹立昂过来,轻抚他的脸庞道:“大郎,曹家就靠你了!”
    “爹,您别灰心,娘会有办法的。”曹立昂悲泣道。
    “傻孩子,王柳娘当然是有本事的,可我不确定她会不会救我啊。女人立身,儿子比丈夫可靠!”
    第30章 不种田
    “爹,您何出此言?娘亲自嫁进来操持家务,抚育子女,就是对儿也一直慈悲为怀,教导有方……”曹立昂吓得脸色发白,嫡母真是普天下的典范,亲生母亲也做不到这么周全了,父亲为何这么说?
    “她杀了你姨娘你却不怨她?”曹爽问道。
    “本就是姨娘的错,当时情况危急,若不是娘亲果决,咱们一家、永宁卫全城,都活不了。”曹立昂基本的是非观还是有的。
    曹爽轻笑,看来这个傻儿子是被柳娘笼络住了,曹爽看他着急为柳娘辩护,也不打断他,只是叹道:“她向来是这样的,大义无缺,做得比谁都好,叫人抓不住把柄。你既然念她的情,她想必也不会为难你,日后继续听她的也好。我只是给你提个醒儿,等日后立德长大了,若是他能立起来也是我曹家的福气,若是不能……唉,我背负污名而死,不能为你留下什么,家中有万两金子的老本,都存在小屋山庄子地窖里,庄子的地契子我在书房牌匾之后。小屋山荒僻,并不引人注意,你拿了地契就说是我以前给你的。”
    “爹,何不与娘说,娘有陶朱之才,日后家资翻倍不在话下。”
    “她不成,太凉薄了,不可托付身后事!傻儿子,你可知她的身份?我查了三四年才找到蛛丝马迹,她不是什么将军之女、烈士后人,不过是南京溧水县一户贫农的女儿,原姓赵,机缘巧合拜了个好师傅,便改姓了王。等她师父过世,就离家出走,十几年攒出这份家业,飞上枝头,从农女变成了三品诰命。这样的人,是纯良之人能做到的吗?有本事的人我见多了,可这种连父母祖宗都能舍弃的,太过凉薄,不能信。我是怕她把持曹家,日后不知姓曹、姓王还是姓赵啊!”曹爽相信以柳娘的本事,拖家带口的改嫁她也做得出来。
    曹立昂愣住了,嫡母的身世居然如此曲折,可他不敢相信,“还有立德他们呢!”柳娘与曹爽育有三子一女!
    “你不懂,她能让立言姓王,焉知日后不会让他们改姓。”曹爽还是不相信柳娘。
    “爹,可……这……我,我从没有与立德争的心思啊!”曹爽五岁就住在外院,八岁被柳娘接手养育,世界观形成最重要的时期都有柳娘的影响。他深知自己作为庶子,得到的资源本就不能与嫡子相抗,别说什么都是一个爹的蠢话。嫡妻带着嫁妆和人脉嫁给你,难道是让你拿三两银子买来的妾室侮辱的吗?就和做生意一个道理,出钱多的自然是东家,一个卖身的伙计计算当上了掌柜,能拿分红却不能分股份。况且柳娘对他这么好,吃穿用度不说,关键是找先生教导他,这一身本领一半是柳娘的功劳。若柳娘果真是狠毒之人,任曹立昂懵懵懂懂的长大,就足以毁了他。
    “希望是我妄做小人,我就提醒你一声。罢了,你如今人小力微,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吧。万一不幸有这一天,曹家香火延续的重任,就交给你了!”曹爽也不知庆幸自己的儿子纯良,还是感叹柳娘笼络人的手段,复而说起了他对朝廷大势的分析。
    柳娘抚着监狱冰冷的石壁笑而不语,若自己真这么简单就让曹爽看穿了,当真配不上厉害二字。
    柳娘退回台阶重新走回来,她今天穿的是软底鞋。
    柳娘回来,看曹爽和曹立昂说的投入,附身收拾好带来的药瓶,嘱咐道:“我已打通了狱卒,你在狱中也能过得好一些。外面的事情不必担心,我会尽力。”
    “拜托夫人了!”曹爽再次鞠躬托孤,眼含热泪,爱重之情溢于言表。
    柳娘带着曹立昂出来,当晚又叫了大夫,她去了一趟阴冷的地牢,病又犯了。婉拒了曹立昂的服侍,柳娘喝过药,拿出带去狱中的一个小药瓶儿,用砸核桃的小锤子捶碎,丢尽火盆里。
    柳娘有病在身,只能派曹立昂出去拜访曹爽的老朋友,不过武将在此次大战中损失严重,少数几个幸存者也不敢多嘴。上头的天都变了,他们这些中层武将在大佬们看来不过是小虾米,谁敢乱蹦跶。曹立昂拜访多数被拒,垂头丧气回去禀告柳娘。
    柳娘既然千里迢迢、顶风冒雪来了,不是来白白受苦的。
    “武将那里使不上劲儿,只能试试文官了。”柳娘叹息一声,吩咐道:“你跟着我出门,这些都是我往日故交,而今为你引见,你要做好准备。”
    曹立昂当即跪倒哭泣,感动于柳娘的毫无保留,倾心教导;又悲痛伤心,柳娘这话明明是在说做好曹爽救不出来的准备。
    柳娘坐着暖轿到新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刘黄铭的府邸,临近年关,京中百废待兴,新任朝廷大员府上,每家都挤满了拜见的人。战争对官场好似没有多大的影响,一批人消散了,另一批人又补了上来。
    刘黄铭刚从南京调回来补缺,每日府上围满了拜望之人,他早已不耐,见管家又捧着一大叠名帖进来,心烦意乱道:“都扔火塘里,都是些撞大运的墙头草,不必理会。”
    管家应下,走了两步又回头道:“今日倒也平常,只是有一位夫人也投了拜帖,自称是溧水人,特来拜会老父母。”溧水是刘黄铭官场的起点,他在那里主政多年,有溧水人在京城,来拜会老上司,也在情理之中。
    “现在连女人也要抛头露面了吗?成何体统!”刘黄铭斥道,每日来拜会的人自称同乡一千,亲戚八百,而今居然要上美人计了?
    “老爷说的是,老爷说的是,这王柳娘也太不识趣了。”官家奉承道。
    刘黄铭点头,半响,总觉得哪里不对,这个名字好像十分熟悉,自己在哪儿听过?是因为名字太过大众的原因吗?
    官家捧着拜帖出门,突然刘黄铭大喝一声,问道:“你说那女人叫什么名字?”
    “王……王柳娘啊!”官家惊愕停下,不明所以。
    王柳娘!溧水县!是那个王柳娘!那个十多年前小姑娘,隐士高人王先生的童子。王先生在弥留之际过继她做孙女,文书还是他亲自办的!王先生还有一个预言在她手上,当初说好若是他遵守诺言自有人奉上,可王柳娘却一去无影踪。刘黄铭以为是自己派人跟踪暴露了行迹,可也没有人来报复,久而久之就把这事儿抛诸脑后了。
    “那王柳娘你见过吗?现在是何身份,可有嫁人?她可有让你带话?”刘黄铭连连问道。
    “王娘子还附了夫家原永宁卫指挥使曹爽的名帖,并未带话,只说把名帖给老爷,老爷自会见她。”官家急道:“并非老奴有意隐瞒,每日来拜会的人都这么说。若非她一个女人来拜见实在稀奇,老奴也记不住。”
    刘黄铭挥挥手,清楚当年事的只有他的老管家,可惜一病去了,现在提拔上来的是新人,不知旧事情有可原。
    刘黄铭往外走了几步,又觉太过不矜持,稳重端坐上位,道:“请她进来。”
    王柳娘携曹立昂款款而来,每日拜见的人很多,可也没有她这样空手而来的。
    柳娘福礼道:“多年未见,刘大人风采更胜往昔。这是我大儿立昂,立昂,快来拜见大人。”
    一通见礼之后,刘黄铭客气道:“王娘子请坐。”
    柳娘叹了一声道:“小妇人早已嫁人,夫家姓曹。世事变迁,红尘滚滚,不负当年在先生座下修行时缥缈,早已沦为庸俗。”
    “先生高才,令人仰慕。”刘黄铭不得不叹,当年一句“幼主紫微,十四年”令人心惊,可刘黄铭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是以这样的方式呈现。“不知曹夫人前来有何见教?”
    “劳大人垂问,旧事重演,小妇人又来和大人做生意了。”柳娘低头一笑,“先生本有三句话留下,小妇人当年身不由己,脱身而走,未及与大人告别,后续事等到近两年才知。而今大战方休,武将战死无数,小妇人厚颜,又来麻烦大人了。”
    刘黄铭抚须而笑,看来王先生在军中安排的势力死伤殆尽了。
    “可有什么帮得上忙的?”刘黄铭客气问道。
    “我夫君乃是原永宁卫指挥使,以‘延误战机、怯战不出’为名下狱,还请大人在朝中问求情。”柳娘说着恳求的话,语气却听不出一丝一毫的恳求,依旧四平八稳,好似在念台词。这样独特的风格,让刘黄铭好似又回到了当时,被高贤大能折服的情景再现。
    “这……”刘黄铭迟疑了,他也是沾光才从养老的南京调到京城来,涉及武将处置这种朝政大事,如何敢做出头椽子。
    “只请大人开头,朝中自有人帮腔。石亨将军已答应,只是他身为武将,不便出首,于公也是此意。”柳娘偏头,仿若不经意道:“此事,只能由我这妇人做由头了。”
    刘黄铭渐渐信了,不是他好忽悠,而是两个准确的预言在前,由不得她不信。刘黄铭甚至在想,第二个预言刚刚实现的时候柳娘来找,是不是也在王先生的预料中,这样的大能,定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神通。石亨是不是王先生留下的后手?他们还有多少人。脑补才是最可怕的,刘黄铭突然觉得满朝文武都有嫌疑。
    “大人身为御史,自当敢于任事,勇于直言。大人进言不为私情,乃是担心大批武将损耗,军中人才青黄不接,空耗大明国力。如今瓦剌还在虎视眈眈,周边亦有鞑靼等族威胁。于公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启用石亨将军,连他都能用,其他人更不在话下。就是退一步说,于公不答应,于公浩然君子,又岂会为难一心为国的大人。”虚伪客套话不必说,如今朝政大权皆在于谦手上,只要他答应就没问题。当初是他力阻迁都,一手组织的京师保卫战,启用有才无德的石亨,挽大厦于将倾,拯救宗庙社稷,未让大明成为第二个南宋。
    “于公的品行,本官再不会怀疑。”刘黄铭叹息。
    第31章 不种田
    柳娘保持着温婉超脱的姿态走出刘府大门,被曹立昂扶上软轿,突然柳娘手一紧,死死拽住曹立昂的手腕,额上汗珠如豆粒般滚下。
    “娘……”
    “禁声!管家在后面看着呢!”柳娘要紧牙关,云淡风轻的坐上轿子,快速整理妆容,还掀开轿帘对管家的送别点头示意。
    轿夫起轿,抬着转过了街角,曹立昂才赶紧喊停。一把掀开轿帘,焦急问道:“娘,你怎么样?”
    柳娘疼得脸色惨白,嘴唇发紫,指着座位上的荷包,哆哆嗦嗦解不开绳结。曹立昂赶紧接开荷包,倒出里面的药丸递给柳娘。又取除轿子里的小水壶服侍柳娘吃药,没想到一打开瓶塞,浓郁的酒气就弥漫出来了。
    服侍柳娘吃了药,曹立昂道:“娘,前面是回春楼,他们家冬日最舍得用炭,温暖如春,我们去那儿歇歇吧。”
    这药见效十分快,柳娘已经止住了满头大汗,但实在疲累,不愿开口,闻言只是轻轻点头。
    曹立昂服侍着柳娘在雅间休息,就这一小段距离,柳娘已经重新整理妆容,发紫的嘴唇也让浓重的口脂盖住了。下轿的时候还把妆容盒子递给曹立昂,让他抱进了雅间。
    曹立昂十分心疼,道:“娘,这时候还管什么仪容啊!”
    “没听先生讲课吗?君子任何时候都要正衣冠、整仪容。”看着曹立昂不以为然的态度,柳娘笑道:“怎么?不以为然?娘今日再教你一招,这和战场上杀敌不同,在官场上杀敌,仪容就是你的铠甲。在刘府我就疼得满地打滚,今天的事情就办不成了。除非刻意示弱,永远不要让自己处在劣势。做戏做全套,这回春楼离刘府这么近,焉知他们有没有交情,若是让人看到我一脸病容,先前的镇定稳重都成了装腔作势。”
    “娘,苦了您了!”曹立昂亲眼看着柳娘痛身这样,心中十分内疚,父亲在狱中说的话只能凸显娘亲的痛苦无奈。
    “不苦,身后空无一人,怎敢倒下。”
    平淡一句话,曹立昂却蓦然湿了眼眶,恐怕娘亲始终清楚,丈夫从来不是她的依靠。若父亲查到的属实,这么一路走里,她从未有过依靠。连自己这个没有血缘关系、又占据亲子资源的庶长子都如此掏心掏肺,那该是受了怎样的苦楚才舍弃父母家业,飘零西北?
    “怎么,都是男子汉了还掉猫尿,赶紧擦擦,待会儿还要去求人呢。”
    “娘,您都这样了,我们改天吧!”曹立昂担心柳娘的身体。
    “那药是特效药,有封闭感官的作用,不一鼓作气办好事,明日就躺在床上起不来了。”柳娘轻描淡写,曹立昂却觉得其中有雷霆霹雳。明明是怕父亲在狱中受苦,娘亲却从不会说。老实人总会吃亏,内敛人总是受罪!曹立昂心中更痛了。
    战争对野心家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尤其是对石亨而言,有才无德,专为此人而设。于谦启用他,为的就是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人品低劣还体现在对家人上,以往大儿子和侄儿争权,石亨不仅不制止还推波助澜,此次京师保卫战中,石文耀战死,石亨的继承人却不是次子石文昊,而是侄儿石彪。
    下一站,柳娘去的就是武清伯府,石亨在此次大战中一战定乾坤,一举封爵。
    “曹夫人,不是我不帮忙,说句不怕家丑外扬的话,我并无说话的余地。”石文昊知道柳娘找他求情,无奈叹息。
    “石将军的事我知道,朝中如今还有伯爷不值封爵的议论,而今朝廷大权皆在于公一人手上。于公自然是浩荡君子,可把自己的性命前程,寄托在别人的人品上……”柳娘叹息,她称呼石将军称呼的是石文昊,石亨封爵,他也水涨船高,从千户升了将军,虚衔而已,仅提了品级。说实话,只要有石亨做爹,就是白身又有何妨?
    “家里的事情我再不过问的,没有这个金刚钻,不揽这个瓷器活,我还是专心打理庶务吧。”石文昊还是拒绝。
    “伯爷以武立世,武将才是石家天然的同盟。将军既有决断,我不敢勉强,只请将军把我那一番话告知伯爷,伯爷如何做,我等再不敢有怨言。”
    见柳娘十分坚持,又只是说几句话,石文昊就答应了。石文昊向来佩服柳娘的远见,不因她是女人就看清她。
    两人在暖阁说话,曹立昂都被打发了出去。事情谈完,石文昊亲自送柳娘出来,曹立昂扶着她上了软轿。
    曹立昂有心想问问事情如何了,可看柳娘疲惫的神情就顾不上了。回到宅子,张罗着粥饭药食,亲自伺候。
    柳娘拜访完这两家就窝在家里养病,反正其他人都是墙头草,拜访与否,并不重要。只要朝堂上掀开一个口子,这些人不用串联也会出言;若是朝会一潭死水,也不必指望这些人平地起势、力挽狂澜。
    三日后,消息传来,朝廷准备在过年之前审理怠战武将之事,正是右都副御史刘黄铭上的折子。曹立昂欢欣鼓舞,想去牢中给曹爽报信。柳娘拦住他:“现在蹦跶得越欢,你爹的罪越重!安分待着,就说我等罪臣俯首恭待圣裁!”
    曹立昂无奈看了自家娘亲一眼,就是太老实!此时不去牢里说一声,父亲误会了怎么办。曹立昂沧桑的叹口气,等父亲从牢里出来,自己一定要和他剖析清楚,千万不要再质疑娘亲!
    审理工作进行的很快,曹爽部下还余两千人,与那些打成光杆司令的军官相比,也算保全人口,再加上曹家人永宁卫守城之功,在这些战败的将军里矮子里拔高个,居然还算不错。朝廷罚了三年的俸禄,圣旨申斥一番,让他原职留用。
    曹爽出狱,曹立昂亲去大牢迎接,在马车上嘀嘀咕咕和曹爽把事情全吐露干净,劝道:“娘亲是重情重义之人,真心换真心,父亲再不可误会了!”
    “行了,我知道了,小兔崽子操心得还多!”曹爽笑骂一句,在狱中用药之后,他身上却是舒服多了。
    回到宅子,驾车接他们回来的马夫卸下车马,回到房中写了密信递进内宅。曹爽梳洗过后,一身水汽进来,正看见柳娘往火盆里扔东西。
    “夫人在烧什么呢?”
    “密信。你已经出来了,这些东西便不要留着碍别人的眼了。”柳娘笑道。
    曹爽以为这是柳娘为他奔走留下的信函,想起曹立昂今天在马车说的话,心中一叹。自己这夫人刚强惯了,又不会表功,这么大的事情让她说起来却如此平淡无波。再想想柳娘当初明明是处子之身,却对放任外界流言,曹爽心蓦然软了,她就是这样的人啊!
    曹爽走上前,握着柳娘的手,单膝跪地,发誓道:“夫人于我有活命之恩,我曹爽在此立誓,此生绝不负你!”生死关头,才知道谁忠谁奸,谁贤谁愚。
    柳娘微微一笑,轻拍他的手背:“君不负我,我亦不负君。”
    两人动情相拥,战争的苦难全都过去了,新生活正在向他们招手。
    当晚柳娘把曹栓赶去睡书房,“我还病着呢,别传给了你。你在狱中也受了大罪,好好调养。”
    “夫人真不可爱,就你这直来直往的脾气,可怎么做买卖哦~知道你是心疼为夫!”曹爽志得意满而去,柳娘依旧微笑,不发一言!
    过年,无论什么人在什么地方,都一心往家里赶,这是国人最朴素的情怀。曹爽已经沉冤得雪,一家人也该回永宁卫了。
    “我这身子骨,大冬天的不宜奔波,你们先回去,我在京城养好了,跟着赶来。”柳娘决心留下,自曹爽回来之后,她一直卧床养病。


上一章
返回

明朝女人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