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13节

    后山里大部分树木都是光秃秃的,唯有一处还先鲜亮着,那片种着七八颗果树,橙子、橘子还有柚子树,绿油油的枝叶里挂满了红彤彤、黄灿灿的果子。
    许是这边的树木太多遮挡了阳光,加上土质太差,这果子结得又小又酸,是以根本没人来摘。
    不对,好像有人在摘?
    林若云走上前,还真瞧见有人在那个收果子。
    是那几个下放的人。
    对方见她过来,以为她是来驱赶的,其中年纪较长的那个人,从兜里掏出一张纸,指着上面的公章说:“我们已经跟队长和书记打过了报告,才来收果子的。”
    林若云这才晓得自己造成了误会,摇头解释:“我不是来赶你们的,我就是好奇,这果子不甜,还酸得掉牙,你们摘来干什么?”
    见她没有恶意,又是诚心发问,年长者便告知了她原因。
    “这橙子可是好东西,果肉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助消化,清肠通便,还能清热去火。这么多果子,烂在树上多浪费啊,所以我们就想拿回去吃。”
    “至于你说的口味不好,那不是什么大问题,撒点盐就不酸了。”
    林若云不信,“洒盐就行?真的有效?”
    “就是这么简单,当然有效。你要是不信,不如等下跟我们去看看?”
    刚说出这个话,那年长者就有些后悔,他觉得对方是不会答应的。
    但林若云答应了,她心中实在好奇,要是能把酸橙子变成甜的,她也能吃上水果了。
    冬天水果少,想吃只能去供销社买,品相不好还老贵。家里倒是有甘蔗,不过只那么几根,长得瘦瘦小小的,家里人又多,哪能吃畅快啊?而这橙子橘子颇多,一棵树上几百个,就是全村人来分,一人也能分到十来个,吃个畅快。
    林若云也跟着帮他们采摘,到了中午送回家去。
    年长者切开一个橙子,撒上盐,“先放一会儿,等它反应完再吃。”
    大约过了四五分钟,那人递了一片橙肉给林若云,“尝尝看。”
    林若云接过来小小的咬了一口,忽然,眼睛一亮。
    年长者有些得意,“怎么样,是不是没那么酸了?”
    林若云点点头,不仅不酸,还有甜味。
    “这是为什么呀?还是一样的果子,只加了一点盐怎么口味就变得如此大?”
    “这是因为…”年长者正要说下去,就听见边上的人咳嗽了两声,他便惊醒过来,没解释反倒问林若云:“你念过书没?”
    “上过,我是知青,高中毕业。”林若云忽然明白对方在担心什么,忙道:“上学的时候我从没参加过那些活动,一直在读书。”
    年长者这下稍微放心许多,“你还记得以前学过的生物化学知识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这种东西是酶的催化剂,能够加速分解出糖分,所以你会感觉到甜味。”
    “ 另外,这里面还有味的消杀作用,味的变调作用,一种味感的存在会削弱另一种味感……”
    林若云:我懵了,完全听不懂。
    年长者回过神看见林若云脸上的迷茫之色,才意识到自己讲深了。
    “我忘了,这些是大学的课程,高中是不会讲的。”
    “您是大学老师?”
    林若云没想到面前这个瘦削的老头竟然是大学老师。
    大学哎,那可是最有学问的人,换成古代就是国子监的夫子们,至少都是进士出身。
    她这辈子居然还能接触到这样的大人物!
    第15章
    林若云眼中的惊喜和敬重,深深的击中了徐老的心。
    有多久了?
    他有多久没在别人眼里看到这样的尊敬了。
    自打被划了成分,他过往的学生都对他避如蛇蝎,就连亲生儿女也主动跟他划清关系,还改了名字。
    唯有一个老妻,跟着他不离不弃。
    “你不怕我?”
    林若云不解,“怕什么?您跟我一样不都是普通人吗,有什么可怕的。”
    至少在这都一样,一样得下地干活,还得自己做饭。
    徐老忽然笑了,对,他就是一个普通人,能有人这样简单的看他,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看你对生物化学倒是感兴趣,是不是想上大学?”
    上大学,那是肯定想的。但对生物化学嘛,那是敬而远之。
    要原来,那肯定兴趣大大的,但听了徐老刚刚那一番天书,她发现自己可能没点亮这块知识点,学不了更深奥的理工知识,了解了解基础就差不多。
    “那个……徐老,我念书时物理化学就不是很好。”
    徐老也没觉得丧气,继续问道她:“哦,是吗?那你喜欢哪个学科?”
    林若云回想了一下过去的成绩单,“语文最好,还有思想政治。”
    徐老笑道,“这个也不错,学好了能教书育人,传播思想火炬,还能当大使、外交官。”
    “大石?那是什么?”
    林若云觉得这个叫法好别扭。
    徐老耐心的解释,“是大使,使馆的使。大使就是当我们国家和别的国家建交了,我们派到别国处理当地事务的工作同志。当你在国外受了欺负,就可以找大使馆的人求助。”
    还有这种机构啊,林若云心中着实欢喜,“这么好?国家想得也太周到了吧。”
    “是啊,不过一个大使馆能不能庇佑在海外的国人,还得看自己国家的国力是否强盛。我年轻的时候在美国留学,那时华国刚成立,国际上很多人都瞧不起我们,就排挤我们。直到后来我们打赢了一场仗,才有了些底气。”
    “那怎么才能算国力强盛呢?”
    “首先,肯定得有军事威慑,其次是工业发达,经济繁荣……”
    徐老虽是化学教授,但基本素养摆在那,又出过国,眼界自然开阔,说起来滔滔不绝。
    这回林若云再没听得一脸迷茫,反倒是津津有味。
    还是徐老的妻子说开饭了,才打断这场科普。
    如今谁家都不富裕,林若云自然不会留在这里吃饭。
    她要回去好好消化一下,徐老的话太震撼了。
    待她走后,徐老的妻子就立马瞪徐老,“你说说你,怎么就一点都不长记性呢?你忘了就是因为你这张爱叭叭的嘴,才被发落到农场?”
    “你才跟她认识多久,就讲这些,也不怕她说出去。”
    徐老给妻子夹了一块鸡蛋,慢慢辩解:“不会的,小林这孩子眼神清亮,心思纯净,跟别人不一样。”
    徐老妻子哼哼道:“就你那眼神,能看得准人?瞧瞧你从前那些好学生是什么态度。”
    这……
    徐老被膈应得吃不下饭了。
    “哎呀,你这人怎么老跟自己过不去,赶紧好好吃饭,小心你那胃病又犯。”徐老妻子有些后悔,她不该那么挤兑丈夫的,她只是想提醒丈夫谨慎些。
    为了宽丈夫的心,她又说了自己的看法,“这回你估计没看走眼,那小林同志应该是个老实靠谱的。虽说咱们不怎么跟他们打交道,但都住一个村、一起干活,一个人的本性还是能看出几分的。
    小林同志每天都按时出工,不躲懒不赖活,是个踏实本分的,她也不爱在人背后说是非,可见是个嘴严不爱生事的。”
    这下徐老总算没那么膈应,重新拿起了碗筷,“我也觉得,要小林真不好,你早出来打断我的话了。”
    徐老妻子没理会老伴这暗搓搓的夸奖,只催促他:“快吃饭,都冷了。”
    ***
    林若云回去越想越震撼,简直是打开了她的新世界。
    但她还想了解更多,往徐老家跑的时间就多了起来,这也叫别人发现了。
    吴氏忧心忡忡的劝她:“老三家的,你怎么老往他们那边跑?这多不好呀,小心有人到革委那告你去。”
    “告我?告我啥?我又没做什么违法犯纪的事。”
    “徐老他们又不是什么危险分子,真要危险,怎么可能从农场里转出来?”
    “再说了,队里跟徐老他们接触最多的人是队长和书记,他们都没事,我能有啥事?”
    在林若云否认三连后,吴氏再也找不出理由反对,只能任她去。
    去徐老那的次数多了后,林若云跟徐老的妻子孙老也逐渐熟悉起来。孙老原是大学里的英语老师,见林若云记忆出众还好学,那颗施教心便又开始复苏。
    林若云上学时,学生们都积极参加运动,老师们也没什么兴致教书,加上又有“交白卷上工农兵大学”的例子,学校对学业越发放松,大部分学生的水平也就是马马虎虎。
    她愿意跟着孙老学英语,是因为孙老师说,语言是一门工具,一把打开宝库的金钥匙。
    所以她学得特别认真。
    不过再认真也不能落下农活,到了出工的时间,就得去集合。
    上午先去给干田里的榨菜、荠菜施肥,顺便刮一些叶子,送到猪场去喂猪,眼看着就要到了腊月杀猪的时节,可不能把猪养瘦了。
    下午则是去修剪桑条。
    本县鼓励养蚕,结成的蚕茧可以拿去供销社卖,卖了换成钱再发给队员,这可是一大收入,所以队里不管干田水田、还是土坡荒地里,都栽了桑树。
    在古代时林若云就知道蚕是吃桑叶吐丝的,但到了农村才知道桑树可不止生产桑叶这一个功效。
    先说春天,这时桑叶又柔又嫩正好拿来养蚕,在暮春初夏时节,桑葚也成熟了,紫红色的果子看着就开胃,吃起来是甜津津的,吃不完还能用来酿酒。
    等到了夏天,桑叶老了就用来喂猪,一条枝从头撸到尾就是一大把叶子,撸干净后也不会遮挡阳光碍着下方的庄稼。这桑叶的生长速度极快,跟韭菜一样,撸了一回又一回,是夏秋两季里最重要的猪食来源。
    到了冬天,桑叶掉光了,桑条就该割下来,捆成一捆儿,立在屋檐后,放上半年,就会成为上好的柴火。
    当然,除了以上用途之外,它还有个用处,那就是各家父母手里训孩子的最佳利器。
    这桑树种在庄稼旁边,地里庄稼吸收肥料养分时,桑树自然能吸收到,是以桑条根根都长得十分粗壮,修剪起来倒是个费力的活儿。
    林若云拿着的一把镰刀,只能去割那些细小的枝丫,陈老爹则是拿着砍刀砍粗大的枝条,吴氏就在边上把它们捡到一块,再用篾条把它们捆起来。
    陈爱国和陈爱军则是用斧子、锯子砍粗壮枝干。它彻底长歪了,会完全遮住庄稼影响收成。


上一章
返回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