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回1978奔小康

重回1978奔小康 第18节

    “谣妹,你看怎么办?”王玉兰问李谣。
    “我不要你帮我家种地,你家欠我家的钱,我也不要了。”
    李谣还没说完,侯婶坐下来嗷嗷哭:“不能不让我家种,我孙子还等着二四帮忙打家具呢。”
    她算溜爬起来,呼呼地跑:“老大、老二,扛洋镐到二四家地里挖水沟。”
    大伙儿:“……”
    就没见过这么会耍赖皮的人。
    李谣捶脑壳:“诶,今后不让侯婶收拾我家地,她会听吗?”
    她怎么感觉甩不掉侯婶。
    大伙儿。
    更加同情李谣、骆谦。
    同情不能当饭吃,得问清楚骆谦那小子打什么鬼主意:“谣妹,你家种这么多萝卜干嘛?”
    “卖啊,拉到比咱们更偏僻的村子卖。”李谣叹气,“家里孩子多,住不开,骆谦问小马借钱起三间房。借人钱不能不还,我俩商量卖萝卜还小马钱。”
    在多数村民心中,在地里种非粮食作物,简直就是糟蹋土地,典型的败家子,他们不会干,顶多在沟沿、菜地种一点萝卜。
    有和骆谦一样年龄的小伙子要种,家里思想老旧的长辈不让种,即便和儿子分家了,也找上门阻拦儿子。
    也有骆清亮这样的,先拿坝坡上的地和土质不好的地种萝卜,试上一季,如果好卖,下年多种点,当然,还是以种粮食为主。
    李谣点到为止,他们不愿意多种萝卜,她没有多说什么。
    很快,骆梅旭拉砖回来,先拉的骆清喜家的砖,然后拉的骆清亮家的砖,接着就是骆梅旭家的砖,最后是骆谦家的砖。
    那三家都堆了五堆砖,只有骆谦家堆了三堆砖。
    大伙儿一问便知四家都起三间房,只有骆谦家砖少。
    “谣妹,你家咋不多借点钱,起大点的房子?”说话的不是别人,是骆谦的亲大伯,骆清海。
    他蹲到木料上哈哈大笑:“没钱偏要起房子,起就起吧,非要跟那三家攀比,丢人了吧。”
    “大伯,你借点钱给我,我再买两堆砖?”李谣眯眼伸手。
    “我哪有钱。”骆清海的脸顿时耷拉下来,李谣依旧伸手,他跳下来,虽是走着离开,但是有眼睛的都能看得出来,他走的比大家跑的快。
    其他看李谣笑话的人,生怕李谣问他们借钱,赶紧散开。
    李谣不在意摇头,回屋看两个奶娃子。
    “妈,青青妈在咱家门口站了老长时间。”青青是骆剩子的大女儿,骆筠文没跟骆青青说过话,但是她每天都能看到骆青青背大人背的竹筐,拿镰刀出村。
    李谣牵骆筠文出门。骆剩子媳妇没料到李谣会出来,惊慌低头:“我给你家挖水沟,能给我一袋种子吗?”
    她发出的声音儿就像拉木头的声音,
    瘦瘠的身体抖震,
    留给李谣一个仓皇的背影。
    李谣摸大儿子脑袋:“文子,你跟青青妈说咱家坝坡上的地交给她,她挖完水沟,妈妈给她两袋种子,可以吗?”
    骆筠文点头追骆剩子媳妇,李谣叫骆筠修带妹妹到侯婶家,告诉侯婶坝坡上的地不用她管。
    第024章
    骆筠文在半路上遇到了顾娟的儿子骆惊墨:“墨墨。”
    “文子!”骆惊墨跑过来, “爸爸给我买的哨子,”他拿起脖子上的铁制哨子, “嘀——嘀嘀——”
    “哇!”骆筠文惊讶叫出声。
    “我们带上修子、莹子, 找明子、安子。”骆惊墨迫不及待要和好朋友分享好东西,就像文子、修子分享篮球那样分享哨子。
    “墨墨,你先陪我去青青家, 妈妈叫我给青青妈妈传个话, 好不好?”骆筠文问。
    “好。”骆惊墨爽快说。
    两个孩子比赛跑步,同一时间跑到了骆青青家。
    “青青妈妈,”骆筠文探头,骆剩子媳妇从低矮、潮湿、阴暗的房间里走出来, 人没彻底走到阳光下,上半截身子藏在阴暗里,下半截身子被斜/射的阳光照亮,骆筠文手伸到后面够骆惊墨, 抓住骆惊墨的手, “我妈妈说咱家坝坡上的地交给你,你干完了活, 妈妈给你两袋种子。”
    骆筠文没看骆剩子媳妇,转身拉骆惊墨跑。
    两个孩子在途中遇到了骆筠修、骆韵莹,得知李谣也给他俩分配了任务, 两个孩子决定先陪骆筠修、骆韵莹到侯婶家,再去村长家找骆深明、骆深安。
    四个孩子手拉手到侯婶家, 骆筠修一字不差复述一遍李谣说的话, 侯婶脾气不好说:“知道了。”
    四个孩子看彼此, 突然抱肚子大笑, 跑到骆清喜家。
    “明子、安子。”四个孩子一块儿喊。
    “明子、安子被他们爸妈接走了。”
    声音儿是送身后传来的, 四个孩子扭头,陆小梦大嫂挎着粪筐,手里拿着粪铲从他们身旁走过去:“你们要进来玩吗?”
    “不了,婶婶。”四个孩子走开。
    “墨墨,你奶喊你回家。”骆语喊。
    “文子,我明天找你们玩。”骆惊墨跑过去牵骆语。
    骆筠文:“诶。”
    骆筠修:“诶!”
    骆韵莹:“诶~”
    “铃——铃——”
    三个孩子仰头:“爸爸。”
    车后座上绑了一个麻袋,骆谦把三个孩子提溜到二八杠上,稳稳地骑行。
    车轱辘超过院门门槛,三个孩子喊:“妈妈,我告诉青青妈妈/侯婶了。”
    一个女人从堂屋冲出来,压住李谣回应孩子的声音,声音又高又刺耳,问:“二四,李娇娇有没有从你这里买萝卜种子?”
    “买了,”骆谦回想了一下,“买了六袋。”
    “真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一家子烂货,唾!”骆言强媳妇李小叶用尽力气,好似要把肺里的粘痰全部憋出来,唾到地上,“腌臜东西。”
    李小叶阴沉着脸离开。
    她没头没脑说这些话,也没指名道姓说谁,骆谦不好和她计较。
    上辈子,李小叶男人骆言强带领二流子偷甘蔗,没偷成,泼柴油放火烧甘蔗,李谣恨骆言强,也不喜李小叶。
    “我看文子三兄妹没回来,出去找三兄妹,李小叶把我推进堂屋,问我李娇娇有没有买萝卜种子,我说有,她不信。”
    “她买了两袋萝卜种子回家,被骆言强拿走,骆言强回来跟她说种子被他倒沟里,他家不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害怕吃死人。她不信骆言强说的话,看到李娇娇翻地种萝卜,她怀疑李娇娇种的萝卜是她买的种子,就来问我,我说了她又不信,你说了她也不信,还骂人。”
    “她这是铁了心认定李娇娇和他男人有瓜葛。”李谣嘲弄笑,“就他那矮不拉几的身高,老鼠脸的样貌,乱草丛生的牙,人李娇娇能看得上?别恶心李娇娇。”
    骆谦把兄妹仨放下来,扛着麻袋进屋,打开麻袋,朝兄妹仨招手。
    兄妹仨跑进来,骆谦喊:“立正!”
    骆筠文、骆筠修抬左脚,重重放下,中指贴紧裤缝,骆韵莹踢右脚,扭头,弯腰,发现自己做的和哥哥不一致,右脚还没有落地,她急忙抬左脚,“啪唧!”屁股着地,两条腿是抬着的,裤腿滑到膝盖。
    “爸,我妹没有脚脖子。”骆筠文、骆筠修震惊,以前怎么没发现他妹跟他们不一样。
    骆韵莹凶巴巴爬起来,顾不上揉老疼的屁股,往上拎裤腿,上前两步:“你看,我有。”
    骆筠文、骆筠修。
    仔细看,他妹的小腿和脚踝还是一样粗:“噗,哈哈——”
    骆谦赶在他家大妹掉泪珠子前,给他们分配一个任务,把相同的种子分到一块,如果他们完成了,抽时间他带他们都镇上吃冰棍。
    骆韵莹秒收泪珠子,咧嘴,露出一排小米牙,高兴地蹦起来鼓掌。
    骆筠文、骆筠修嗷嗷叫扑向菜种子,骆韵莹歪头,骆谦也不知道她小小的脑袋瓜子想什么,突然,骆韵莹大笑,把自己胖乎乎,贼有肉感的小身体砸到两个哥哥身上。
    两个小哥哥把她掀翻到菜种子上,咯叽她。
    骆谦。
    好吧,他原本没想让兄妹仨干活,就是单纯的给他们找点事,别妨碍他和李谣单独相处。
    骆谦出门。李谣斜看他一眼,扭头离开:刚刚我跟你说了那么多话,你对我爱理不理,现在也让你尝尝爱理不理的滋味。
    骆谦跟在她后面进厢房,李谣推他出去,她要关门了。
    “我在镇上遇到了骆言峰。”
    李谣翻阅久远的记忆,如果她没记错,骆言峰是李娇娇的男人,他在煤矿当临时工。现在买煤依旧需要煤票,而且煤票十分不好弄,骆谦买煤球,就是跟骆言峰换的煤票。
    趁着李谣愣神,骆谦勾着李谣闪进屋里,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把镯子,在一堆银镯子里,混了一个又大又(米且)的金镯子。
    李谣。
    她诚实地拿金镯子。
    “你抽时间找人把银镯子熔了,打五副孩子戴的银手镯。”
    金子就不用熔了,她不觉得大,也不觉得重。
    李谣掂了掂,不就大约150克嘛,哪里重了。
    骆谦耸肩,不敢笑出声。
    李谣心情好,不和他计较,把金手镯藏进衣柜里,落上锁,才有心情问:“你怎么想起来买镯子?花了多少钱?”
    “有人急用钱,便宜卖老物件,小马的叔叔一个人吃不下,叫我和小马帮他分摊一点,”骆谦手伸进口袋掏啊掏,掏出一块金条,就在他举起来的瞬间,金条落到了李谣手里,骆谦拍腿大笑,李谣想笑吧,尽管笑吧,金条到手,你笑抽筋我也不生气,骆谦稀罕死了李谣跟他一样俗气,“小马的叔叔四处给厂里拉订单,经常遇到有人急用钱,便宜卖老物件,古董和玉器水深,他不碰,只碰金银,有时候他一下子吃不下去,人家不愿意卖给他一部分,他恼火死了,我和小马愿意帮他分摊,他说以后遇到这样的事,还找我和小马。”
    李谣。
    竟有这样的好事?
    “……我动了存折里的钱。”他没有和李谣商量,私自动了存折里的钱,他慌的一批,刚刚有多神气,现在就有多孙子。
    下午,小马的叔叔就问了他一下,骆谦寻思社会变了,可以自由买卖了,在村里感触不大,到县里,到市里,感触真的老大了,市里每天一个样,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他还想起报纸上提到的一些信息,总觉得买金子不会吃亏,说不定金价还会上涨,就取钱买金银。


上一章
返回

重回1978奔小康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