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唐朝最佳闲王

第四六三章:读出来的未来

    确定了目标之后,后续的事情相对简单了一些。
    不过涉及到数万人的事情,所以还是显的忙碌了许多。
    先是办理了退役的手续,是兵部备案,发放退役的凭证,然后可以等着领钱离开了。
    然后是办理留下的手续,这个相对更为麻烦一些,因为涉及到授衔等问题。
    但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在正旦前的二十天,还是将这数万人的事情全部解决了。
    虽然不敢保证每个人都能够回到家去过年,但起码大部分人是没问题的。
    一下子几万人提了士级,自然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将他们安置在一起。
    这些都是在近期参与过战争的人,虽然有些人可能还不太适合担任伙长,但至少他们的战斗经验是可以帮助大多数人的。
    倒不是说那些没有参加战斗的部队,在个人能力方面不如他们这些人。
    而是因为这次的战争,其实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换句话说,远征军这次在战场积累的经验,正是其他部队紧缺的。
    或许这种经验要不了多久会被淘汰,但部队跟科学院没什么区别,都是个必须要时刻保持警惕,想尽一切办法完善自我的地方。
    所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创造,不断的淘汰,在这两个地方基本是一样的。
    将士们是回家了,可是队正以的军官,却留了下来。
    因为他们手下将来的去处,将由他们来决定。
    所以,这个年对于他们来说,注定是不可能清闲的。
    而他们所需要面对的,是一份份冷冰冰的资料,面写满了每一个战士,每一个伙长、伍长的战绩,特长等资料。
    每一个队正需要做的,是按照级的要求,将自己下面的士兵根据资料进行分类,什么样类型的人,将资料放进哪一种类型去,以便于后续的分配管理。
    当然了,这么庞大的工作,仅仅只是依靠这些人来完成,显然是有些难度的。
    于是,那些临时工性质的军校生,再一次成为了一块砖。
    一百多人被分散在各处,一个人平均需要负责二三十个队的资料,除了需要收集,还需要进行甄别,以防止资料归档错误等问题的发生。
    至于为什么选择这些军校生来干这些事,原因很简单。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些都属于高学历人才,起那些连读一封信都要结结巴巴的大老粗们而言,这些军校生出口成章那已经成为了常态。
    加这是第一批从民间招募的军校生,而且注定了他们从毕业开始,要高人一步。
    李元吉不想砸了自己的招牌,那么唯一能做的,是尽可能的给这些军校生开小灶,让他们接触的更多,学习的更多,等他们到了部队以后,唯一欠缺的,只能是实战经验。
    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军校生的含金量,才能确保更多的人才可以通过这种渠道晋升来。
    而这,也是维护皇权的一种手段。
    邱河将资料递交给了负责他们的军校生薛仁贵,而按照计划,他们这些队正完成资料归整之后,可以在长安自由活动,等到军校生确定资料无误之后,方可休假回家。
    邱河本是长安附近的人,所以对于回家也更加迫切了些,毕竟自己已经将近五年没有回家了,家里现在是什么模样?自己也一无所知。
    但是相较于回家,邱河同样重视的,是自己那些部下的去处问题。
    自己一个队满编五十六人,战后回到长安的,只有四十一人,而选择离开的,则有二十二人,也是说,包括自己在内,自己那一队也只剩下了十九人。
    剩下七个伙长,三个伍长,八个士兵,加自己一个队正。
    好端端的一个部队,自己带了五年的部队,这么散了。
    说没有感情那是假的,是跟个一草一木待五年的时间,也不会没有任何的感情。
    “知道我们的去处是哪吗?”或许已经意识到了他们不可能继续待在一起,邱河略显伤感的问着。
    “报告长官,不知道!”薛仁贵摇了摇头,按照军规来回应,自己一个学员,除了见到士兵不用喊长官以外,现在见了谁都要喊长官,不过瞅见邱河面色有些忧伤,虽然并不知道结果,但薛仁贵也仍是不忍看到对方这副模样,想了下,只能将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他:“长官,我所知道的是这些人会被按照各部队的需求分散到各个驻守在大唐各处的部队,其最低担任副伙长,所有人基本会在现有级别提升一个或者半个级别。”
    “谢谢!”邱河点了点头。
    这是大势所趋,不是他一个人能够阻止的,而提升级别,对于他们来说,这或许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吧?
    副伙长?在此之前军并没有这个职位,算是伙长出了问题,也是由两个伍长出来一个暂代伙长职位,而设置了副伙长,可以直接接替伙长,是伙长的第一人选。
    对于普通士兵来说,这是小小的一步,绕开了伍长这个职位。
    当然,邱河不知道的是,正旦以后,伍长这个职位将会被撤销,这个职位已经不符合现代陆军的需求,所以只能被淘汰。
    “你是通过科考进的军校?”自己的手下总算是有了出路,邱河对于军校生也有不少的兴趣。
    因为自己的队伍里出了个李四那家伙,所以在最终选拔的时候,自己被卡了下来,所以没有能够进入军校深造,但自己并不后悔。
    唯一可惜的是,让自己痛骂的是,李四竟然选择了离开,这是自己始料未及的,也感到惋惜不已的。
    “是的,长官!”反正现在也不是太忙,薛仁贵也跟对方聊了起来,他也想对前线的事情多了解一番,虽然现在并不是时候。
    “你们都考了些什么科目?”听到果然跟自己听到的结果差不多,邱河便有些鄙视。
    自己一个立下战功的人因为其他原因无法进入军校,这些毫无战功的人,却可以通过科考进入军校,这是讽刺吗?
    心有些不爽的问着,他倒是想要看一看,这些通过科举进入军校的人,到底有什么能耐?
    “长官,考试的科目有很多,但大体分为三类,第一个是体能,第二个是理论,第三个则是实践。”薛仁贵将自己当初考试的科目大致说了下,不过在瞅见邱河满脸不解的表情之后,只能继续深入的解释道:“体能是负重越野,十里的距离,时间军的要稍稍长一些,但也长不了太多。
    只有体能测试合格以后,才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的考试,理论方面涉及的较多,如说对于军队,战争的见解,圈定一个目标,给你一个队的兵力,在限定时间内如何去完成规定的任务。如果需要大规模作战,身为一名队正,你会如何去做,再有是设定了很多关于军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士兵间的矛盾,士气等问题,这些都要做出详细的解答。
    而通过第二科目以后,则要进行实践测试,每个人会被分配五十名士兵以及五名伙长,而每个人在这些人是队正,然后分设三个科目,训练,独立任务,协作任务。
    而在后两个科目被淘汰的人也是最多的,根据学校公布的数据,此次报名者一共有三万余人,但是最终只有一百零七人通过了三次的考核,大多数人都过了第一科目,有大约六成的人被第二科目淘汰,四成的人被第三科目淘汰。”
    邱河微微皱了皱眉头,情况显然不止自己听到的这么简单。
    而第二科目列出了各种问题下应该如何处理,而这些几乎是人的考生,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其实真正的杀手锏应该是第三个科目。
    因为理论再好,未必能在实践去保持冷静,而第二科目考试的那些内容,必然会在第三科目出现,三万多人淘汰的只剩下一百零七人,超高的淘汰率也预示着这个问题并不简单。
    邱河不禁暗想着,如果是自己的话,遇到第二科目的那些问题,又能做到多少?
    不过很快邱河便有了答案,自己当了十年的队正,在经验方面是没问题的,但最大的问题在于,自己在处理这些突发事件的时候,可能会有些棘手。
    第三个科目测验的是一个人在关键时刻是否刻意保持冷静,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选择,以将损失最小化。
    这个科目对于没有任何军旅生涯的考生们来说,太难了。
    可是这样,还有一百多人突出重围,这让邱河不仅有些惊讶,而且,邱河还看到了另外一个可能。
    因此所有的测试,都是以队正为核心,而队正是最低级别的军官,是官而不是士,不是兵。
    也是说,这些人只要毕业了,起码是队正起步。
    想想自己,混了那么多年也不过才刚刚混到队正这个职务,而他们呢?四年的军校生涯,出来能抵得他们许多人大半辈子的努力。
    别提苏定方那种变态,那样的人才有几个?


上一章
返回

唐朝最佳闲王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