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唐朝最佳闲王

第五六七章:找上门的线索

    人员名单,自然是有。
    刑部作为主审案件的衙门,不可能连这点常识都没有,更不可能没有这么点手段。
    这几日的时间,看似在大张旗鼓的审讯,其实刑部则是在根据工部提供的名单,来进行细腻的划分。
    其,重点区域为铺设设备附近工位的工人,按照他们的籍贯,划出一群人来,然后在逐个审讯,只要查到一些线索,开始对其他人进行突击审讯。
    依靠这些手段,并不能确保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但这却是个很好的开端,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手段去展现。
    接连审讯了几人,这些都是附近的百姓,他们都是周泰的手下,这些籍贯不一样的,同样有很大的嫌疑。
    “说说当日你见到的情况吧!”于谨换了副姿态,从先前的纨绔,回到原本的干练,一双眼睛似是鹰眼一般的凌厉,单单只是看着对方,便能让其感觉到巨大的压力。
    “当日……”
    “等等!”于谨叫停了对方的自述,疑惑道:“你是说,当日周泰逃跑的时候,是跟着一个叫宋金宝和姓梁的人在一起?”
    对方自述的内容,与周泰描述的相差无几,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出入,但是,对方这么多提了一句,于谨便抓住了这一点。
    “对,是他们两个,这个我可以肯定。”王平确定的点了点头。
    “如何肯定?难道不可能看错了吗?”于谨追问着。
    “不可能错,也错不了。”王平摇了摇头,脸隐隐的露出一股怒意:“这两个人是周泰的心腹,更是被周泰当做技术骨干带在身边,可实际这两个人根本没有什么技术,很多东西都还要跟着我学习,有时候周泰也会教他们。”
    难道还涉及了**?
    于谨暗暗想了下,旋即便拿出自己手的名单看了下。
    很快便从名单找到了这两个人,宋金宝,梁瑞。
    姓宋的有好几个,但是姓梁的这一个,很好确认。
    只是,名单写的,这两个人都是普通的工人,并非技术骨干。
    而技术骨干,是一个叫王平的人,也是自己正在审讯的这个。
    这个案件,似乎有点意思了……
    王平是技术骨干,宋金宝和梁瑞却是周泰的心腹,而且周泰有意提拔他们两个,于是三个人开始挤兑王平。
    所以王平的脸才会露出愤怒的表情,但是,王平又会不会是利用这次机会,想把这件事情给捅去?
    反正是演习,查出个基层的**案件似乎也很正常,如此一来,王平便能一口气赶走他们三个,让自己重新获利?
    或者,混淆视听?
    “我手是工部提供的备案,面记载的,这两个人只是普通的工人,似乎与你的描述有些偏差,而工部备案的技术骨干则是你。”于谨继续问着,似是嗅到了一丝答案的味道。
    王平的话虽然透漏着浓浓的酸味,但至少可以肯定,这个人同样是有问题的。
    同样的,这个问题在王平看来无非是两个,一是混淆视听,想把注意力彻底的引导到周泰身,而到目前为止,自己所得知的口供,这个嫌疑似乎是最大的。
    另一个则是希望借此机会,将此事给捅出去,反正谁也不知道是谁说的,毕竟所有人都接受了询问,如果周泰被拿掉,连带着这两个人也要完蛋,王平不仅可以坐稳技术骨干的位置,同样可以有机会触碰小队长这个位置。
    这个思路好像有些偏了?不,没有偏,历次办案,从没有过一次是可以找到直接证据的,很多直接证据,都是从这些看似不是证据的证据给揪出来的。
    “这一点我承认,我们小队的技术骨干确实是我,技术骨干是整个小队里,仅次于小队长的职位,小队长负责内外交接与安排,也能承担技术骨干的工作,而技术骨干则是对内,负责执行小队长的安排,而工钱方面,小队长每月是二百钱,技术骨干则是一百六十钱,其他的工人,每月只有九十钱下。
    但是这个钱,我却从来都没有拿到过,每次领完工钱之后,周泰会带着宋金宝和姓梁的三个人从我手拿走七十钱,我也想过要把这件事情捅出去。
    可是手里没有任何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工钱是我亲自去领的,工部是吧工钱发到我手里的,一钱不少,他们要钱的时候,也没人见到,事后也从不提此事。
    而周泰又是跟着工部过来的,他让我好好的带一带那两个人,等他们的能力足以胜任技术骨干,并且当了技术骨干的时候,周泰会再进一步,而到时候,他会推荐由我接任小队长这一职务。
    但是没想到,这两个人根本不好好学,我曾想过要锻炼他们,但是刚把工作交给他们半天不到的时间,接连的出现差错,害的我被工部批评了好多次。这一来是半年的时间,铁路都修建了二百余里,周泰依旧没有高升的迹象,那两个人的技术也依旧没有进步,但他们从我手拿钱的行为,却始终没有停下来。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会憎恨他们,这三个人是化成灰我都能认出来。”王平愤愤不平的说起了四人间的恩怨。
    于谨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铁路工地,竟然还隐藏着这么多的趣事。
    这些事情的精彩程度,甚至超过了朝的那些精彩趣事。
    当然,朝现在并没有什么精彩的事情,每个部门都分工明确,且晋升制度极其严格,但是严格又给人一种希望,谁谁下,看的是成绩,自己部门说的并不算,还需要经过吏部的考核才可以。
    所以朝现在竞争最大的,是成绩,只有成绩可以说话。
    当然,有些人对于这个显然不适用,只要成绩过得去,无论是衙门还是吏部,都会全票通过,但这种人毕竟只是少数,并没有影响大家的积极性。
    “你反应的事情,我会转交给相关衙门进行调查,如果你说的都是真的,朝廷必然不会让你平白受到这些屈辱。”于谨点了点头,淡定的说着,随后挥了挥手:“带他去认人,把宋金宝和梁瑞找出来!”
    王平脸的愤怒转而化为了高兴,这对于自己来说,是个好消息,至于认人,这个难吗?只要他们两个在这里,自己一定可以认出来。
    在第三军士兵的带领下,王平跟着去了临时牢房。
    “哎,跟你于扒皮在一起,老子算是永无出头之日喽~~~”王平被带出去之后,同组审讯的李令放下纸笔,痛苦的摇头自嘲着。
    “呵呵~~~”于谨呵呵一笑,他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气氛,紧张有着松弛,能够缓解自己的情绪,这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更有利于自己的工作。
    况且,李令说的对,很对,自己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说的跟你李一手多委屈似的,你这叫恶人自有恶人治,你不知道那次我去你们县办案的时候,说到你在刑部的威风场面的时候,那些人是多么的高兴……”杨然哈哈一笑,毫不客气的扒着李令的老底。
    “你个一根筋,老子懒得搭理你。”李令努了努嘴。
    他们这一组三个人,哪个是省油的灯?
    在各自的县里,哪个不是天子骄子般的存在?只是到了州府,到了几个州府,再到了刑部以后,能来到这里的都是天才,都是天子骄子,谁也不谁高贵多少,但是于谨这个妖孽,却是狠狠的压了他们一头。
    反正这个事要是认真起来,每个人都有不少的‘黑历史’能扒出来,李令知道在扒下去估计自己那点老底一个也留不住了,连忙将话题扯回来道:“我倒是觉得,王平说的好像是真的。”
    “恩,我也有这个感觉,从他的一言一行,不断变换的神色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杨然接着说道,他也有这种感觉。
    “是不是真的,很快能有答案了。”于谨同样也点了点头道。
    “如果王平说的都是真的,那么周泰的嫌疑更大一些了。”杨然点头附和道。
    “如此,我们应当立即布局,派人观察其他人的一举一动,如有必要,甚至可以将周泰是刺客的消息散出去。”李令紧接着说着自己的想法。
    于谨是天才,他们两个也不是笨蛋,只是在这里,于谨的光芒盖过了他们两个而已,放出去,他们两个依旧是一顶一的人才,牛逼哄哄的天才。
    “不妥!”于谨摇了摇头。
    “是啊,现在我们是半明半暗,有些事情还能私底下偷偷的来,若是将消息透漏出去,后面的事情可不好做了。”杨然也附和了于谨的想法。
    当然,公布出去必然会让那些贼人更快的浮出水面,但万一有人能沉得住气呢?
    这次他们要的,是一打尽,所以不能采取这种只追求时间,而不追求完美的策略。
    况且,现在他们也并非没有更好的办法。


上一章
返回

唐朝最佳闲王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