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生之害人不浅

第12节

    然而看见卢佳音通红的双眼,忙起身又给她拧了一条帕子递上,问道:“好好的,哭什么?”
    人情绪宣泄完了,反而容易笑起来。卢佳音就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阿兄来了,太久没见,一看到就……”
    采白只以为她是喜极而泣,也跟着笑起来,“以后还有机会见面。”回身抱起孩子来,道:“小皇子正找您呢。”
    三皇子果然已经醒了,也不负采白之望,看到卢佳音就张嘴笑起来,挥着手臂要她抱。
    孩子也渐渐开始认人了,是以这些天醒来就找卢佳音。一双黑葡萄似的眼睛望这边一会儿,望那边一会儿。找着卢佳音了才肯跟旁人玩。被旁人逗弄得开心时,仿佛已把卢佳音忘了。但这时卢佳音若想偷偷的去干什么事,他必定要立刻丢开旁人,眼巴巴的望着卢佳音,嘴巴里发出意义不明的单音来。
    非得卢佳音戳着他的胳肢窝,“马上就回来,三郎乖乖的~~”
    才弯了眼睛,仿佛听懂了般咿呀的笑起来。
    自然是听不懂的——卢佳音出去时,他目光还会追着。若久不回来,他就要哭着找人了。
    卢佳音将他接到怀里,忍不住顶了顶他的小鼻子,“你就淘人吧。”
    眼下她最重要的就是孩子——前尘往事,其实没什么好追究的。也还是那句话,纵然再回到当初,她也只会给出同样的答案。命中注定不该有,不该想,不该碰的东西,就淡忘了吧。她怀里抱着的,已经是她一辈子最好、最渴望的结果。
    她才将小皇子放进摇篮里,外边甘棠便走进屋里。她之前被王夕月叫去,还以为是要处置些什么事,结果却抱了一摞衣服回来。
    “是给贵人的。”甘棠道。
    采白便上前帮卢佳音收罗,“今年的怎么这么早?”
    “要给先皇后守孝,形制不同,制衣坊便提前着手预备了。”甘棠解释道,“似乎王昭仪殿里流雪遇见贵人殿里葛覃来送秋衫,就先供给贵人。”
    卢佳音翻了翻,果然都是些青白之色,纹绣也素净,“我这边旧衣衫也穿得,倒不急着换新的。何况上头还有淑妃、昭容许多人,怎么好我先拿?”
    旁的不说,周明艳在这些事上就顶爱拔尖儿,要知道自己占了头一份,定然要寻些旁的事拿她撒气——在她看来,苏秉正的妃子们多有些处处争先的意气。其中尤以周明艳和萧雁娘为甚。萧雁娘那是自身娇惯,她挑三拣四不过是想让自己过得舒服些。周明艳则更多是为了压旁人一头。
    甘棠也显然觉得不妥,却还是说道,“贵人在御前伺候,先供您也是应该的。不必推辞。”
    卢佳音其实也没打算推辞——都已经送来了。何况卢佳音的衣服她穿着其实也不适应,毕竟两个人差着小十岁,眼光、教养、习惯都不同。有些卢佳音穿着坦然的衣服,在她身上就有些羞赧了。而王夕月送的这些,就很合她心意。
    便点头道,“也是却之不恭,再送回去就不妥了。”
    苏秉正与卢毅没有说太久的话——他已经将卢毅家调查得底掉,没什么家常好聊。至于官场上的事,因卢毅新入职,大约连自己的司属都没彻底弄明白。苏秉正便也不多问他,免得他更紧张。
    就只问了问他沿途的见闻,听他说说县郭百姓。
    这也是苏秉正的习惯,但凡由外调职入京的官员,他都会招到跟前细问当地民情和沿途见闻。因他在扩充后宫上没什么欲望,少府的花鸟使们与其说是访查名门良媛,毋宁说是去访查民情的——因有花鸟使借机勒索地方官,虚报民情,阿客还曾劝谏过他。
    但大概连阿客自己也不知道,他之所以要这么多眼睛去看那么多地方,也是因为他每每跟阿客说起那些山川物产和那些小人物的小故事,阿客炯炯有神的双目。那个时候她望着他,目光里全是专注和向往,还时常被他给逗笑了。苏秉正会有自己正被她凝视和喜爱的错觉。
    每到那时,要他克制住拥抱阿客的欲_望有多难。尽管阿客一次也没有开口留他,可至少他多说一些,便可以在她房里久留片刻。
    如今阿客已经不在了。听官员们说民情风物,就只出于一朝天子的职责。他听得便也不再那么投入了。
    待感到倦怠时,便打断了卢毅,道:“去和卢婕妤叙一叙吧。”
    正文 17立足(六)
    虽然说是让卢毅和卢佳音说说话。但在乾德殿里,四面都是在苏秉正身边伺候的人,兄妹两个又有多少话能说出来?
    分明连久别重逢的情绪都得克制着。
    阿客纵然想从卢毅口中套一些话出来,也得再三斟酌。
    她只问了问家中的父母弟妹——卢毅与卢佳音的生母去世有些年数了,同母的还有一弟一妹,父亲再娶了乡绅之女,又生下二子一女来。这位填房在乡间口碑很好,据说将卢毅兄妹当亲生子女一般抚养,卢毅对她也是纯孝。
    但阿客细细观察着,却觉得卢毅和继母间关系未必很好。
    略想想也并非无迹可寻——卢毅年二十六岁尚未娶亲便罢了,男子晚婚是常有的事。可卢佳音入宫时已十八岁了。一个知书达礼,温婉恭俭的姑娘,生得也十分美貌,已到摽梅之年还没说亲,多少令人疑惑。如今这位继母正在为卢佳音的妹妹卢三娘张罗亲事,听卢毅的语气,却很不放心。似乎想将弟妹接来长安,由他自己来安排。
    想来这位继母是很有些小心思的。而卢毅也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不通世故,至少是能跟继母见招拆招的。
    阿客便问道:“阿兄打算何时回乡祭祖?”
    ——他新近承祧,必然要还乡祭祀卢家宗祠,告慰祖先。也只有在祭祖之后,将他录入宗谱,他卢家宗主的身份才能确定下来。
    卢毅道:“陛下的意思是宜早不宜晚,臣打算定在重阳。八月中动身回去。”
    阿客便点了点头,“既然要回去一趟,便顺路将三娘接来住吧——就当为了让我能常见见她。”她给了卢毅一个现成的理由,家中纵然不答应,也要考虑卢佳音现如今的身份,“只是,照我说,阿勇还是该在父亲身边服侍着。阿兄觉得呢?”
    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假使她的父母能重新活过来,让她做什么不可以?将心比心,她是看不得卢毅因为继母不慈,就要令胞弟与一家都生分了的想法的。毕竟父子至亲,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何况卢毅过继到宗家,卢勇便是家中长子,日后是要继承家业的。若他连父亲的心意都不能扭转,日后怎么和睦家族?
    她这话令卢毅沉默了许久。他心思宽广,倒是很快便回转过来,“娘娘说的是,是臣考虑不周。”又道,“两年不见,娘娘成长了许多。”
    阿客道:“人经历多了,心思总是要成熟起来的。我确实变了不少——想来阿兄的心境,也与两年去不同了。”
    卢毅一怔,老老实实的道:“是。”在长安两年的见闻,胜过他在乡野二十四年的阅历。他确实成熟了不少。但这份成熟也不是没有代价的,这两年他经历的困顿与波折,也远不是先前二十四年能比的。男人都觉得沧桑,想到妹妹可能的遭遇,卢毅不由就心疼起来,“娘娘……这两年,过得可好?”
    阿客无法作答——
    纵然她当初不曾叫卢佳音受过什么委屈,可如今卢佳音的女儿夭折,卢佳音这个人也已经不在了。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不好?
    偏偏这话,她是不能说的。
    她有心令卢佳音的父亲在故乡为她立个牌位,只是这需得在更隐秘些的场合提,才好自圆其说。乾德殿并不是说话的地方。
    还是只能答:“冷暖自知罢了,不足与旁人道。”
    这一夜阿客罕见的失眠了。
    八月初,天气已经转凉,夜晚的风也正当清冷的时候。凉水沾在身上,连头皮都冷得发麻。阿客草草擦洗一番,便挑了身秋裳穿好。
    床上小皇子睡得还熟,连值夜的保母也在打瞌睡。屋里静悄悄的。
    她素来不怎么爱胡思乱想,实在是睡不着了,便又去耳房点了灯,从架上取了本书翻看,消磨长夜。
    苏秉正有搜罗书籍的习惯,却没有收纳罗列的习惯。他的书房、寝殿里各色游记、书札放得到处都是,究竟有多少本大概他自己都不知道。只怕是走到哪里读到哪里就随手丢在哪里。
    当年她也总来他殿里寻书看,一路看着就一路帮他收拾起来。若他碰巧从前朝赶回来了,就顺便留下陪他喝一盏茶,说一会儿话。
    其实他殿里宫女怎么会连这些许小事都做不好吗?
    这也不过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照不宣罢了。
    她和苏秉正自小养在一处,自然不会只是她单方面的了解苏秉正。大约苏秉正对她喜欢什么,习惯什么,能接受什么,可容忍什么,也都摸得一清二楚。偶尔摸不清时,他也总有办法试探——他同样有恃无恐,知道纵然他一次两次的越界,刺痛她伤害她,只要他认错悔改,她最终还是会容忍他原谅他。
    她为他父母所收养,她也曾救过他的性命。他们之间本无所谓恩惠与亏欠。只因为他所求多而她所求少,才有日后掺杂不清的恩怨纠葛。只因他是万乘之尊富有天下,而她是寄身孤女无依无靠,才会有一面倒的溃败,终于酿成她一无所有的,画眉鸟般被他禁锢在一方天地里的局面。
    说恨他也不至于——不论他做什么,只怕她都对他生不出恨意来。可心底里到底有了解脱不开的心事。纵然无可挽回,也还是一遍遍的追思疼痛,终成心结。
    阿客翻看书页,也看书眉上自己写过的批注。些微的心不在焉。
    屋里灯火寂静,屋外夜色沉黑。
    不知什么时候苏秉正打起了门帘,从碧纱厨里进来。
    他也睡不着。
    八月底卢毅到涿州,等他再回来的时候,阿客挂念了一辈子的心思,便将尘埃落定了。他忽然就有些无所适从。
    听到耳房里水声泠泠便已清醒过来。枯躺了一会儿,还是披衣起身,来寻卢佳音。
    他知道那是卢佳音,不是阿客。可十余日相处下来,只觉得越来越无法分辨。
    这一夜里,她松松挽着头发,一袭深衣静坐在灯下读书的模样,真的是像极了。
    苏秉正还记得自己五六岁的时候,每次秋疾发作,阿客都在他床前陪护着。半夜里他咳嗽醒来,第一眼看到的从来都是阿客。
    偶尔看不见她也不要紧。那个时候守夜的婢女必定也在打瞌睡,他就偷偷的从床上爬下来,抱了被子赤着脚去寻阿客。他和阿客养在一处,阿客就住在他屋里的北套间。她握着头发为他开门,他就拿手指比着“嘘”,泥鳅一般挤进屋里去。钻进去就一边咳嗽一边望着阿客,左脚背暖暖右脚心。阿客便只能无可奈何的赶紧让他上床。
    扬州秋天润而不燥,空气里飘着丹桂的花香,夜晚香气尤其的清。阿客从来不用桂油和兰膏。可她暖暖的皮肤和湿湿的头发间,总沁着一抹清淡的芬芳。苏秉正缩在她的怀里,便觉得什么病痛都没有了。
    大概在他七岁那年秋天,就不管他怎么耍赖,阿客都不肯抱着他睡了。纵然他再挤到她床上去,她也必定远远的临床点一盏灯,一个人坐在书案旁看书。苏秉正就躺在她暖暖的床铺上,望着她在灯下的身影。
    江南的姑娘们爱穿蝉翼般的薄罗夏衫,透过那衣衫你可以望见她们丰润的胳膊和柔美的肩膀。纹绣精致的诃子也只遮到胸口,露出脖颈和胸前引人遐思的白润肌肤。却要将裙带系得高高的,令长裙拖曳及地。想来有丰肩酥胸的姑娘不会有柳条般细软的腰肢。长裙可以遮住这缺陷,修饰出女子曼妙的身形来。
    阿客则从很小的时候起,就爱穿深衣。她总是羞于将肌肤示人,更衣时便无人看着,也要悄悄的背身向里。只在不经意垂头时,露出白皙的脖颈。她在灯下读书的剪影那么安静和秀美。漆黑的头发映着橘色的灯火,只用一枚长簪挽起固定。
    苏秉正总是想亲手拔去她发间长簪,他能想像她的头发盘绕解开的模样,必定像曼珠沙华伸展着花丝,而后瀑布般流泻满背。
    这么想着,不知不觉便在她暖暖的被窝里,沉沉的睡过去了。
    一直到十四五岁的时候,他也还是在梦中这么想象着。可是那年梦里他俯身去嗅她发间的清香,忽然便想品尝她的肌肤,便伸手拉开了她的衣带。那总是将她包裹得牢牢的深衣滑落及地的时候,积攒了那么多年的喜爱便化作洪水泛滥奔涌,再不能遏制了。
    那深衣长簪便是他最初的妄想。
    可他从来也没有得到过。
    他站在门口望了她一会儿,恍然有种脑内妄想被卢佳音窥破了的羞恼。
    宫里是不流行深衣的,大约整个长安流行的夏衣都是博罗长衫。纵然是秋衣、冬衣,姑娘们将长裙系得高高的时,也总爱将对襟襦衣开得低低的,露出胸前白皙丰润的肌肤来,她们确实都有天鹅一样美丽的胸脯。但苏秉正不爱那些,因为她们不是阿客。
    卢佳音在乾德殿确实住了太久了,苏秉正想。她正越来越多的窥见他的隐私。
    差不多是时候让她回去了。
    阿客其实也不愿意留在乾德殿里。
    跟天子住在一处,和脚上套了镣铐没什么区别。事实上就连手与口都是不能自由的。
    她舍不得离开,只是因为她的儿子在这里。
    不过不要紧,她想,在苏秉正跟前,三郎能受什么委屈?何况这只是短暂的分别罢了,等九月里卢毅从涿州回来,她抚养三皇子的事大约也就没什么变数了。
    所以听苏秉正对她说“搬回瑶光殿”,她也并没有过度流露不舍之情。
    正文 18旧情(一)
    然而要说马上就离开,也没那么容易。
    这个下午小皇子醒来找不见卢佳音,不多时就开始哭,连奶都不肯吃。一直哭到没力气了,才抽抽噎噎的准乳母来喂,喂下去不多时,打了个奶咯就全吐出来了。
    婴儿吐奶也不是什么大事。但苏秉正哪里知道这些?心疼得不行,令太医即刻前来会诊。
    等太医的功夫,小皇子哭,苏秉正笨拙的抱着他哄。乳母们更不敢解释。采白倒是可以宽慰几句,然而听到小皇子哭,就又想到他死去的阿娘,越发觉得酸楚。竟替苏秉正默然垂泪起来。
    阿客早料到,孩子醒来找不到她,肯定要哭闹。因此从萧雁娘殿里出来,就直接往乾德殿去探听状况。
    去了就看到太医们行色匆匆,躬身鱼贯而入,先就被吓了一跳,忙拉住个小宦官询问。问出是小皇子哭闹、吐奶,才松了口气,一时倒不知该觉得好笑还是难过了——原来黎哥儿这样的男人,当起奶爸来也会变得笨拙可怜起来。
    她抽身要走,已经步下高台,便听见身后有人唤:“贵人且慢!”
    回过头,便看到先前她拉住问话的小宦官提着袍子跑下来追她,“陛下令贵人入殿说话。”
    太医医病是本职,哄孩子就是外行了。又不能当着皇帝的面做鬼脸摇拨浪鼓,一群男人束手无策。
    阿客进去的时候,小皇子已经连抽噎的力气都没有了。跟小猫似的趴在苏秉正胸前,不时委屈的抽一下。大眼睛哭得通红,眼泪还满满的,精神着不肯睡过去。然而苏秉正知道这安静也是暂时的,稍有些力气他立刻就会再哭起来。只抱着他焦急的踱来踱去。
    小皇子正酝酿着,猛然就看到了阿客,立刻又把嘴巴咧得四四方方的,哭得眼睛都挤了起来,憋得脸通红。
    阿客忙上前去跟苏秉正行礼,苏秉正心烦的道一声,“行了!”就把孩子塞进她怀里。


上一章
返回

重生之害人不浅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