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和男知青有个娃[七零]

我和男知青有个娃[七零] 第71节

    赵中华点头:“好,路上小心点,咱也不赶这几分钟。”
    恢复高考好啊。
    他两个孙子都在念初中,老大成绩平平,但老小脑瓜子灵活,好好培养没准就是未来的大学生。
    还有那些知青……
    如果有人考上了,他这个大队长就能在公社领导面前挂个号。
    赵中华心里想着事,一边考虑是否该让知青脱产学习,一边又在想村里除了渔业,是不是还能搞个赚外快的作坊,比如老三说的统一腌制海产品的事。
    海货在新乡附近稀松平常,好些人都吃腻味了,确实卖不出价。但若是销往内地,销往远离海边的城市,未必没有作为。
    越想越深入,越想越觉得可行,加之惦记着高考的事,实在没心思干活了。
    “吔,中华,今天收工这么早?”
    说话那人抬头望望天,太阳好好悬半空呢,他抬手抹了下汗,而后朝掌心吐了口口水,搓了搓,嘿诶一声号子,手中锄头重重挖向半湿润的土地。
    赵中华扛着锄头,随口答了句:“大队办有点事,我先去处理,回头有时间一道喝酒啊。”
    那人点头,“成,要高粱酒啊。”
    听到酒字,他肚子里的酒虫开始闹腾了。
    赵中华一路上还遇到了几个知青,带头的王璇打招呼:“大队长,忙完了?”
    “嗯,晚上可能要开会,干完地里的活早点到晒谷坝这边来。”赵中华指了指晒谷坝的方向。
    几个知青面面相觑。
    “……哦,知道了,大队长。”王璇心里犯嘀咕,怎么突然要开会呢,现在既不是春种也不是秋收,开会要说什么工作?
    又想起大队长和颜悦色得过分,大伙儿反倒更忐忑。
    “啥情况呀,你们有没有觉得大队长今天心情很好,居然没板着脸哎,看着我们的眼神还特别和蔼?”
    “……好像是。”
    “我怎么觉得心跳得这么厉害呢,不会又有谁干了什么事让大伙儿背锅吧?”
    话里的的怨气属实不小。
    其实不怪这几人胡思乱想。
    实在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到底还是朱小兰捅了篓子,闹出了人命,牵连到所有知青。
    这事还得从大家开会,选了冤大头帮朱小兰善后说起。
    当日去趟医院的功夫,朱小兰不知打哪认识了一地痞混子,两人偷偷好上了没让任何人知道。
    那阵子她精神状况不错,除了爱跑张慧慧和江梦月跟前找茬炫耀,一切都很正常。对于这三人的龃龉,大家不好说什么,虽说张慧慧和江梦月简称只是想戏耍她,没想害她清白,也确实找不到证据证明两人是故意的,可事情既然发生了,作为受害者的朱小兰阴阳这两人,似乎没什么大不了。
    时间久了,大队没传出朱小兰的流言蜚语,罪魁祸首赵四狗据说惹了哪家寡妇,害怕被寡妇娘家报复,躲了出去。
    这日子一天天过,大家就渐渐遗忘了她被赵四狗欺负的事。
    没想到六月突然刮了场台风,大队几间破损严重、无人居住的空屋塌了,大队长带人清理还能用的石料屋檁,在其中一间靠山的屋子里找到了一具白骨化严重的尸体。
    这还得了?
    立马惊动了镇里派出所。
    凭借尸体上还未腐烂的衣物,以及落在屋子角落茅草下的一件女式背心,警察抽丝剥茧,确定了死者就是赵四狗。
    凶手是谁,大家都在猜。
    有人猜赵四狗是不是得罪了哪个泼皮流氓,也有人猜是不是寡妇娘家哥哥干的,还有人猜他是意外身亡……
    一开始谁也没往知青身上猜。
    出了命案后,大队长和老书记挨家挨户盘问谁跟赵四狗结仇,朱小兰的事最终没瞒住。
    这个年代审讯制度不健全,办案过程中威逼利诱,严刑拷打是常有的。
    何况朱小兰的事不难查。
    她在无意间暴露了太多违和之处。
    对于赵四狗,她似乎原谅得太轻易了,发生强女干是件不久,她就变得大手大脚,忽然间有钱买新衣服,买口红这种不实用又昂贵的玩意,钱从哪儿来是非常好的突破口。
    短短三天,这案子就告破了。
    朱小兰被判十五年,帮凶李川被判十二年。
    村里人怒骂赵四狗不是东西该死,骂朱小兰杀人犯的同时,多多少少迁怒到其他知青身上。
    大队长没明着质疑他们是不是知情不报,只是事后分配的活比从前更重更苦。因着这事,本想向现实妥协的王璇歇了找个汉子做长期饭票的心思,咬牙撑到现在。
    这会子她心里也乱得跟毛线团差不多,“算了,想那么多也没用,到晚上就知道了。”
    是好是坏,反正躲不过,不是吗?
    另一边,赵中华把锄头扔家门口,径自去了大队办。
    办公室里,两个副队长已经泡好茶等着了,赵达一脸喜庆:“小杨会计说有好事要宣布,什么好事?是咱们大队又被公社表彰了?”
    赵中华没跟他客气,一把抢过他手里的茶盅灌了两大口,在二人对面坐下,露出口烟草熏得黑黄的大牙,“急什么,我也在等消息。”
    “啥消息,你先跟我们通个气,别卖关子。”
    孟龙波急性子,看了赵中华这慢悠悠摆谱的样子就来气。
    赵中华没想吊着他们,说是等消息,其实八九不离十。秀秀这丫头靠谱,跟她爹一样,有一分说一分,实在。
    既然她打了电话,那肯定就是有这么回事。
    他说得轻飘飘的,看赵达孟龙波两人想信不敢信,想问又不知道从何问的样子,没忍住就笑了,浑然忘了自己乍听消息时也愣神了半天。
    “诶唷,这是大消息啊,对伐!可惜咯,我家里没个读书人,还是见识短了嘛。”
    “现在没有,以后可以有嘛。”
    孟龙波爽朗大笑,他是最想得开的,“那,等小杨会计把报纸买回来再说?”
    赵中华:“嗯,有报纸少费口舌。”
    “也是。”孟龙波吹了吹浮在水面的茶叶沫子,想了想又说,“真让他们脱产学习?”
    赵中华抬手:“我是这样想的,如果考试时间紧张就让他们脱产,如果时间宽裕那肯定不行的。”两三个月的事儿,就当行个方便,左右这群知青没几个有本事拿满工分,短时间内他们的口粮生产队负担得起。
    二人听到他的话,想了想,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这个下午时间尤为漫长,每一分每一秒,着实难熬。
    赵中华抽了整整三根卷烟,终于听到熟悉的自行车打铃声,顾不得自己那一把老骨头,他腾地一下站起身就往屋外走。
    “杨会计,买到了吗?”
    杨广军被风吹了一个多小时,澎湃的心情已经得到了平复。
    他把车停好,拉开后座钢夹子抽出拇指厚一叠报纸,用力挥了挥:“买到了,是真的!”
    赵中华颤抖着手接过报纸,摊开一看好几份,他赞许地看了眼杨广军,杨广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太激动了没忍住,就多买了几份。大队长你放心,这算我私人买的,不用大队报销。”
    傲是傲气了点,觉悟很高的嘛,不过该报销还是得报销,回头补他工资里就是。
    赵中华顺手给赵达、孟龙波一人递了一份,考试时间比他们预想的更近,现在已是十月下旬,考试时间和录取时间要在11月28日-12月25日之间。
    中央考虑到公布高考消息的时间离考试时间比较近,给了各省相应的自由,因此考试时间并不要求统一。
    而本省考试时间还没出来,按照这份报告,除开录取阶段所费的时间,大致会安排在十二月初。
    “满打满算四十天,就按我们之前商量的,允许报名的人脱产学习。”
    “上面说,允许知识青年、工人、农民、社会青年、干部及应届高种蘑菇毕业生参加,没有年龄限制,只有初中在读不允许报考,如此宽松的条件就是说只要想考的人都能报名。”
    赵中华嗯了嗯,态度果决:“通知大家八点到晒谷坝开会,告诉他们,每家都必须要有人到场。”
    “咱们得多号召,除了知青,没准村里还漏了什么沧海遗珠呢对不对。”
    反正报名不花钱,想试的都去试嘛,赵中华非常支持村里的年轻人去闯高考这道关卡。
    这边商量好,赵中华又去了趟老书记家里。
    老书记旧社会秀才出身,素来对知识看得重,听到这消息连说了三个“好”字,高兴得晚饭都多吃了一碗。
    答应晚上过去帮着压场子。
    从老书记家里出来,赵中华又去了米家。
    毕竟是秀秀传回来的消息,虽说迟个几天消息就传到村里,不过赵中华还是领这个人情的。
    这两年米家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支持,人郗知青也本本分分,出海下地二话不说,是个最好不过的年轻人,赵中华觉得两家还能再走近一点。
    “小郗!”
    郗孟嘉正好接圆圆和小舅子放学,小丫头昨天在学校被人欺负了,回到家眼泪汪汪,哭得郗孟嘉心疼不已。
    问了后才知道她的小本子被人撕成条状塞满了小书包。
    看到那一堆废纸,郗孟嘉脸色刷地一下就黑了,想揍熊孩子的心情在那一刻特别强烈。
    他闺女平时多乖呀,虽然不喜欢上学,每天还是老老实实跟着舅舅去学校。
    在班里她也从不捣乱,老师要求的作业从不拖延,也没听说谁不喜欢圆圆,跟她闹别扭,他家圆圆的人缘儿一直都很好,家里从没担心她可能在学校受委屈,谁能想到刚升一年级就被小兔崽子欺负了!
    郗孟嘉今天特地去接人,就是要教训教训熊孩子。
    结果到学校一瞅,好家伙,人家爹妈也来了。
    郗孟嘉那火气腾腾腾往上冒,什么玩意儿,欺负人还喊家长?
    等看到人他就犯难了呀。
    那小子胖墩墩的看着有两个圆圆大,没想到虚得很,因为撕了圆圆的作业本,昨天就被圆圆胖揍过一顿,脸上还青青紫紫呢。
    瞬间身份对调。
    “……”
    得!
    圆圆像她妈。
    郗孟嘉看向背着可爱的小书包,两条竹竿腿哒哒哒,追舅舅的小丫头,心情十分复杂。


上一章
返回

我和男知青有个娃[七零]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