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稚后

稚后 第17节

    如今一下子跌落尘埃,不,没了清白可是比死还要痛苦,那是深渊,他们就舒爽了,迫不及待地来看热闹。
    人总是如此。
    如果一直比不上自己的人变成了他们该仰望的存在,他们心里就会失了平衡,可即便如此,他们仍能若无其事地阿谀奉承。
    可一旦这人再落入更差的境遇,他们就选择性地忘记自己当初如何捧着她,甚至以更大的恶意去嘲讽她。
    赵归雁面不改色地走到屋子中央,一一行礼。
    “见过老夫人,见过母亲和各位婶婶。”
    上首端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蓝色蝙蝠纹如意衫,玛瑙钗饰将发髻绾得一丝不苟,瞧着很是威严。
    这便是老夫人方氏,如今府里辈分最大的人。
    方氏第一次见赵归雁,她打量着赵归雁,在看到她样貌时,愣了一下,旋即收回目光。
    她常年礼佛,不甚关心府里的事,前些日子知晓了赵青鸾病逝的消息,伤心了几日,打算在香积寺里替这个孙女儿祈福半年。
    却不料杨氏派了人去寺庙里请她,说是让她回府主持大局。
    方氏本不欲理会,奈何杨氏的人又哭又跪的,无奈之下,她就下山了。
    她回来的急,也只是知晓事情的大概。
    杨氏新过继的女儿失了清白自尽了,赵清鸿又去江南了,偏偏那寻短见的继女是陛下亲点的未来皇后。
    杨氏觉得兹事体大,便想方氏来拿主意。
    “起来吧,近前来让我瞧瞧。”
    方氏叫起了赵归雁,冲她招招手。
    赵归雁没料到方氏的态度还算随和,倒也乖巧地上前去。
    方氏抬眼细细看了几眼,嘴角带出几分笑:“倒是生得标致,有几分你娘的影子,当初你娘也是生得极美。”
    赵归雁倏然抬头。
    方氏这话里的人,定不是杨氏。那边是她那素未谋面的生母了。
    这是她第一次听人提起她的生母。
    不带任何恶意的。
    赵归雁没见过她的生母,但此刻她的眼眶仍有些酸,随即又迅速地敛下眼睫,压下泪意。
    “听人说你上山的时候遇到了山匪,可有这回事?”方氏温声道。
    赵归雁本以为老夫人是个严肃板正的人,没想到对她这样温和,让她不自觉放松了下来。
    “是的。”赵归雁颔首。
    方氏还没说话,一旁的人就叫嚷开来,“我就说她肯定是没了清白吧?她还有脸回来?没脸没皮的小娘皮!还不如在外头找棵树吊死得了,平白回府来污了各个姑娘们的名誉!”
    方氏沉声道:“老二媳妇儿,你个长辈,与一个小辈说这种话做甚?”
    说话的人便是府里的二夫人,杜氏,她出身商贾,嫁人前曾混迹市井,学了一些不好的毛病。虽然嫁入国公府后,收敛了许多,但说话仍没有顾忌。
    杜氏讪讪闭了嘴,她的丈夫是庶子,没什么本事,她在府里自然地位也不高。
    她平常都是靠巴结杨氏在府里占一席之位,平时做杨氏的应声虫惯了,今日忘了场合,下意识就贬低赵归雁。
    有人也说道:“老夫人,二嫂话糙理不糙,咱们国公府的姑娘都是名门世家教养出来的,礼义廉耻都刻在骨子里,如果真的遭了难,自该全了名声,而不是托着脏了的身子回来,惹得他人指指点点。”
    “是啊是啊,这种事情女子就该为家族着想,而不是苟且偷生。”
    “小五还要入宫呢,到时候这件事传到了宫里,陛下说不定还要厌了我们国公府呢!还不如全了名声,陛下多少能消消气。”
    方氏看着下面的人七嘴八舌,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皱了皱眉,这便是她不愿意回府的原因。
    太糟心了。
    方氏压下不喜,转头对着赵归雁说:“莫要将你二婶的话放在心上,她嘴上没个把门,说话也难听。府里的姑娘若是德艺双馨,旁人只有夸赞的份,名声坏不了。”
    赵归雁抿了抿唇,因为方氏的维护,心底有些动容。
    “我听车夫说他见着那山匪对你行不轨之事,此事可属实?”方氏又问。
    方氏说得隐晦,到底顾忌小姑娘的脸面。
    赵归雁坚定又认真地摇了摇头:“污蔑之言。”
    一旁的赵云莺突然说道:“你说是车夫污蔑你,可有证据?车夫还说你抵赖呢!”
    赵归雁偏了偏头,清凌凌的目光落在赵云莺身上,赵云莺忍不住缩了缩身子,待意识到自己竟被她的眼神吓住了,顿时瞪了回去。
    赵归雁转回头,嗓音温软,却带了几分气势:“当时上山路遇山匪,那车夫半路抛下我和采月,甚至背主,口中大喊着要将我献给山匪。危急之下,我与采月弃了马车,钻进了一旁的密林里,所幸遇见了迎冬祈福的队伍,承蒙搭救,这才躲过一劫。”
    赵云莺不服气地说道:“谁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啊?”
    赵归雁目光澄澈,一字一句:“救我之人,是禁卫军杨霖杨大人,安排住处之人,是陛下贴身伺候的太监总管曹善来。这都是叫的上名号的人,我如何胡诌?”
    赵云莺还要说话,方氏沉声开口道:“够了!莫再吵了,我信五丫头的话。”
    名字和职务都说得明白,不像是假话。更何况,这种事情稍一打听,就知道赵归雁说得是不是真的,她没必要说谎。
    赵云莺被训斥了一下,不情不愿地闭了嘴。
    随后她沉下心来想了想,也明白赵归雁的话,八成是真的了。
    方氏见赵归雁低眉顺眼地站在一旁,自她进来,就不见慌乱。旁人不停地诋毁,却不见她辩解,安然自若地站在原地。
    话虽不多,却句句切中要害,维护了自己的名声。
    方氏满意地点了点头。
    只有这种气度,入宫才能有大造化啊!
    不像某些人,被人当刀使了都不知道。
    方氏目光划过赵云莺几人,这种性子入宫,不给家族招祸就是好的了。
    “既然都说清楚了,那车夫便拉出去乱棍打死吧,卖主的奴才,我们赵家用不起。”
    方氏挥了挥手,就这样决定了。
    车夫一直侯在门外,不一会儿就听到了哀嚎声,“老夫人饶命啊!奴才下次不敢了!五小姐,五小姐救救奴才啊!”
    赵归雁敛着眉,不答。
    心善并不代表着以德报怨,车夫三番五次地害她,她也不会心慈手软。
    赵归雁待听到外面的惨叫声小了下去,这才抬起眼睛。
    就看到门边的陈管家脸色惨白,似乎察觉到她的视线,身子抖了抖。
    赵归抿唇一笑,很是温软良善的模样。
    第16章 见血
    方氏身边的李妈妈小步走进来,语气清淡:“老夫人,陈二没气了。”
    空气中带进来一股极淡的血腥气,屋里的有人不适地捂住唇,脸色发白。
    方氏淡淡开口:“找个乱葬岗随便扔了就行。我记得他有两个儿子在府里当差,也一同发卖了吧。”
    这般漫不经心的语气,让赵归雁无端发憷。
    目前对她还算和善的老人,在这一刻,向她展示了曾经作为当家主母的冷酷。
    赵归雁敛眉,蓦的惊醒。
    老夫人这样果决地处理了陈二,未尝没有警醒她的意思。
    老夫人一向不管府里的事,与她也是第一次见面,谈不上什么祖孙情分,车夫陷害她,她自然也没有心疼她一说。
    唯一让她重视的,只有她此刻的身份。
    未来的大魏皇后。
    老夫人直接处死了车夫,怕是恼恨他险些毁了荣国公府的前途。
    如果此刻她真的是以失了清白的身子回来,被处理的人恐怕就是自己了。
    赵归雁手脚冰冷,方才的惨叫声犹在耳边,指甲陷进掌心,刺痛让她瞬间清明起来。
    方才也因为老夫人提及她的生母时生出的几分亲近也瞬间消失。
    是她天真了,除了嫡姐,这偌大的国公府,有谁真心关心她?
    方氏没有注意到赵归雁的异样,捧了盏茶,慢慢啜饮。
    赵云莺不甘心这件事就这样轻描淡写地揭过去,她忍不住开口:“五妹妹既然说是陛下救下的你,那想必陛下也知晓你的遭遇吧?不知陛下可有说什么?”
    方氏也抬起头,目光落在赵归雁身上。
    是啊,她清白不清白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如何看她。
    赵归雁目光闪了闪,抬起头来,脸上挂着笑:“陛下去北郊迎冬,恰好见我虎口逃生,便遣了太医替我诊治,让我好好养伤,旁的并未多言。”
    “对了。”
    赵归雁好似想起什么,说道:“陛下回宫前赠了我两串佛珠,一串是给老夫人的,说是他记得老夫人信奉佛教,这佛珠也是赠予您的东西,还让我代他向您问好。另一串则是给母亲的,他知晓我去香积寺是为母亲祈福,如今香积寺去不成了,便赠了我佛珠,说是沾染了他的龙气,多少能镇压邪祟。”
    她的话半真半假,但由不得他们怀疑。
    总不可能跑去宫里向程景颐求证吧?
    方氏听说程景颐特意提到了她,顿时大喜,笑得如同菊花一般,“陛下有心了,难为他还记着老身。”
    她将茶盏随手放在桌子上,期待地望着赵归雁:“佛珠你可带在身上?”
    赵云莺见如今方氏的全副心神都在那串佛珠上,愤愤地咬了下唇。
    都赠佛珠了,陛下的态度不言而喻。
    杨氏没料到陛下还给了她一串佛珠,本来还端着架子,如今也忍不住看向赵归雁。
    佛珠她不在意,她在意的是陛下亲赐的殊荣。
    赵归雁摇了摇头,说:“佛珠并不在我身上,我一回到院子,还没来得及收拾行李,就被陈管家带到了福寿堂。”


上一章
返回

稚后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