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卫家女

卫家女 第271节

    “你的官位……”
    “改任金山都护,只等少将军你打下来。”
    卫燕歌侧身,一把将她的阿拙拉在了马上,回头,她看见自己两个孩子也在茶肆上跟着自己的阿姊笑。
    “带着你的男人去看看草原,看看金山,看看胪朐河和小海吧,孩子我带去甘州见世面!”
    卫蔷击栏大笑。
    百姓夹道的欢呼声里,卫燕歌抱紧了属于她的阿拙。
    番外·甘州
    文明二十年,楚国败亡,蜀国归降,南汉归降。
    盘踞在河西走廊数百年的甘州乌护湮灭于定远军与归义军的夹击之中。
    完成了军改的定远军彻底取消了跪礼和“末将”、“卑职”等自称,除你我之外,彼此也可称“同志”、“同袍”。
    张月娥所见的就是这样一支“尊卑不分”的定远军。
    她所带的归义军手下根本分不清到底谁是将军谁是兵。
    张月娥倒是认出了那位定远军元帅。
    因为她身上有“势”,折冲星月,锋锐无匹,也只有这样的人能够一手缔造出一个大一统的新朝。
    一个是带领归义军在沙洲、归州制衡大蕃、乌护、甘州乌护的铁娘子,一个是名字已经注定光耀千古的卫蔷,后世人提起二人这次相见,总还要提起另一个名字
    ——裴盈。
    还不到二十岁的裴盈留在了沙洲帮助归义军了解中原,参与了归义军内迁和重建商道。
    这却只是这个女孩儿的开始,此后五十年,她让自己成为了大黎国在西北的一根钉子,一言收龟兹,杯酒并于阗,她找到了安西和北庭两处唐时都护府的旧址,让偌大西域成为了黎国的“自古以来”。
    经略西域五十载,她让西域有了铁路、工厂、医院,她更让更遥远的巴格达、君士坦丁堡乃至维京人为之震颤。
    史学家们对照中外史会发现在西方人的史书上,她的名字总伴随着笑容出现,笑容的背后是她逼迫整个波罗的海和大西洋沿岸都成为了黎国的原料产地和市场,她一生没有操纵过军队,她又仿佛操纵了一切。
    谁又能想到呢?这个女人的故事开始于一个冬天,她被人从家里抢出来,送进了冷僻的上阳宫,而她的家人为了救她,选择了一条正确到匪夷所思的道路,这条路又成就了她。
    回顾这段历史,人们总是会摇头惊叹:
    “传奇总是会让新的传奇得以成长,这或许是这个传奇时代的特性,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传奇竟然大部分都是女人。”
    “也许是因为,这是一个女人挣扎着成为传奇,就再不肯被埋葬在尘埃的时代。”
    “这也是传奇。”
    番外·传奇
    在换掉了吴越的国主之后,顾雪歌终于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她让吴越以没有战争的方式并入了黎国。
    此时已经是文明二十二年。
    这一年,黎国击败了大蕃,将整个大蕃纳入了版图,让大小布达拉宫成为了国家级景点,凭票可进,价格低廉。
    苦等了三年,从州学读到了大学,每次见面都要被自己亲生阿姊问学业的卫薇也终于做了自己想做之事
    ——她带着卫蔷从泉州出发,前往卫茵留下的那个大岛。
    这也是卫蔷一直想来看的地方。
    她们坐的是蔷薇号。
    船上除了她们、船员、李若灵宝几个文书、军械所、造船厂等等一众公干之人外,还有三个男人。
    已经是黎国航海司司长的谢尽之看着其他两个。
    一个是刚刚还俗的和尚,也叫谢引之,他弟弟。
    一个是高壮勇武的将军,叫薛惊河,他不熟。
    “你们两个,都已经上船了,好歹去求个婚啊!之前的雄心壮志呢?”
    薛惊河抱着自己的弓,对谢引之说:“谢郎君,你孩子都有了,您先请?”
    谢引之手握佛珠:“比不得薛檀越数十年如一日见而不提,贫僧不敢称先。”
    其实两人都想趁此机会可以求婚。
    可好像谁也撕不开那对姐妹。
    “算了。”薛惊河叹气,“我可以等。”
    他伸了个懒腰。
    “谢郎君你也能等到孩子弱冠。”
    谢引之:“……”
    谢尽之大笑,觉得自己真是穷极无聊才为这两人操心。
    船舷处,卫薇看向大海深处,那是一片暗藏汹涌的蓝。
    “阿蔷,阿茵留下的书里说,大海的另一边有另一片大地,物产与咱们不同。”
    卫蔷点头:“玉米、番薯,这等丰产之物,都从那边来,我打算派人去寻。”
    “派我去吧!”
    卫薇笑着说:“我去那登基为帝也不错!”
    海风拂面。
    卫蔷也笑:“等你从大学毕业吧,考试只有及格,登什么基?”
    “臭阿蔷!”
    “阿茵,阿蔷她欺负我!”
    卫薇对着大海大声喊。
    第267章 蓬州吹取三山去(全文完)   “我看见了……
    两黑一白三骑飞马到了长安城安化门前的时候,有人打了声长长的哈欠。
    “为师真是想不出你又做了个什么梦,骑了大半日的马还困成这样。”
    白衣少年睡眼朦胧:“我也记不清了,只知道做了梦,就像我当初捡了燕歌的时候那般,可能见了人就知道了。”
    骑马在最后的小少年穿着黑色短打,有一双极显眼的蓝色眼睛。
    少年抬头看了一眼长安城的城门,笑眯眯地说:“师父,等参加完了阿茵的订婚礼,咱们就去西北吧,我想去玉门关看看。”
    一身青袍之人看着仿佛是个男子,一说话略有低哑,却是女子的嗓音:“让你阿父知道怕不是要与我打三天三夜?带你去南吴已经极险了。”
    白衣少年嘻嘻一笑,毫不在乎的模样:“没关系啊师父,你不想打,只管让我阿父来与我打。”
    午后天光微斜,照着少年明丽摄人的脸庞,令人不敢逼视。
    青袍人摸了摸鼻子:
    “这话你别与你阿父说。”
    过了片刻,她又叮嘱自己的徒弟:
    “回去先将剑放着再与你阿父说话。”
    少年“哦”了一声。
    青袍人心下叹息,心中觉得自己有些对不起两代国公,挺好一个世家出身的小娘子,跟自己走南闯北,不仅没有修身养性以剑炼心,反倒多了许多匪气,穿着白衣看似仙气飘飘,睥睨之间却又煞气十足。
    是了,小娘子,这一身白衣骑马进城的翩翩少年郎其实是个女儿家。
    长安城门处向来是游侠儿和帮闲的聚集之地,看见有好马入城纷纷探头去看,看见了那张骄阳初升的面庞,就有人愣住了。
    片刻后,人群中一声大吼:“是卫二回来了!快去传信!”
    吼完就要跑,却已经是双脚离地,用人用剑鞘挑起了他的后襟。
    “我家中最近有事,你们都小心些,可知道?”
    说完,白衣少年郎将人好好送回到了地上。
    镶着宝石金珠的剑鞘回到了她的腰间。
    一众游侠儿在长安城中以武犯禁经年,今日实在是老实得不敢说话。
    白衣白马徐徐经过,直到没了影才有人一声急喘。
    “卫二回来了,这长安城里才是不太平了!”
    ……
    定远公府里张灯结彩,“望泞院”的回廊上,穿着一身湖蓝的少女看着水中的游鱼怔怔出神儿。
    她生得极美,虽然也是十四五岁年纪,美得像是一枝新绽的桃花,此时坐在廊上,便是娇红照水,春风沉鱼一般的绝景。
    刚刚在城门处一惩威风的白衣少女悄无声息地蹲在栏上,掏出怀中的册子轻轻放在她的腿上。
    蓝衣少女猛地回神,继而大喜:“阿蔷,你回来了!”
    “听说我家阿茵要成婚了,我怎能不回来,倒是你,怎么看着不甚开怀?”
    看着阿蔷关切的眸光,叫阿茵的小姑娘微微低头,看向自己手里的册子。
    “这是你从南吴找来的风俗志?”
    “荆州的,你还能放在明面上,余下什么江陵、江州,我送去了书肆重新抄录过换了封面再给你。”
    南吴毕竟是敌国,阿蔷知道阿茵是个小心性子,要是直接给她了南吴的风俗志,她只会藏起来,看也看得不安心。
    阿茵笑了。
    “阿蔷,你有时候像是长不大,偏有事又心细得可怕,我先谢过你的书了。”
    “你是我阿妹,几本书的事哪里值得你与我说谢谢。倒是你……可是那崔三郎有什么不妥当?”
    阿茵说阿蔷心细得可怕并非虚言,她这个常年在外的阿姊似乎天生比别人多了心窍,总难有事能瞒过她的寒星似的双眼。
    “不是崔三郎……是我。”


上一章
返回

卫家女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