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东宫女宦

东宫女宦 第10节

    容语颔首,将手里抱着的贡士榜往前送到刘承恩的手里。
    刘承恩将贡士榜呈于皇帝眼前,
    皇帝瞥了一眼,“何意?”
    容语道,“陛下,这贡榜乃有人伪造!”
    她话音一落,满殿跟炸开了锅似的。
    “什么?伪造?”
    “谁敢伪造贡榜?”
    五皇子眼风凌厉地朝容语扫过去,“容公公,伪造贡榜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公公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
    容语冲他慢悠悠一笑,朝皇帝拱手道,“陛下,有人极善仿人字迹,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奴婢猜想,两位主考官及许御史的文书随处可见,想必那人已仿得驾轻就熟,唯独奴婢初入司礼监,干得也是头一份差事,那人学得生疏,被奴婢瞧出破绽。”
    “什么破绽?”
    刘承恩连忙招了招手,“快上前来指给陛下瞧。”
    容语快步上了台阶,躬身来到御前,指着她自个儿落款处,“陛下请瞧,奴婢这个落款,起笔落笔是否不太自然?您再看奴婢平日的字迹...”
    容语又将自个儿在司礼监仅有的几份文书拿出,呈给皇帝瞧。
    一个笔画略显生硬,一个行云流水。
    皇帝眉头皱了起来。
    一位官员见皇帝脸色不太对劲,支支吾吾问,
    “陛下,臣还有一事不解,即便这字迹是伪造的,可印鉴呢?当初为了防止作假,内阁规定,张榜的名录必须主考官与监察官共同签字,且按下印鉴,字迹可以伪造,印鉴不能伪造吧?”
    “没错。”另一位官员就着话头道,“诸位大人的印鉴时刻不离身,那造假之人总不能同时偷来四位官员的印鉴来伪造这份名单吧?”
    “言之有理....”
    众臣均觉得贡士榜造假的可能性太小。
    内阁次辅王晖不知想到什么,怔愣了下,片刻又回过神来,“陛下,有这种可能。”
    皇帝朝他看来。
    王晖答道,“平日官员们的印鉴虽是各自随身携带,可一旦出现磨损需要重造,通通归拢到吏部,再由吏部送去工部将作监重造,司礼监的印鉴也是如此,故而,臣怀疑工部有人私造官员印鉴。”
    而工部尚书李东阳的庶女嫁给了五皇子为侧妃。
    今日的案子明显冲着四皇子而来。
    原先觉得不可能,这么一想,便可能了。
    众臣募的噤声。
    皇后听到这里,冷冷觑了一眼皇帝,“陛下,臣妾身为妇人,尚且看出其中端倪,陛下不会装作看不到吧?”
    皇后总能一句话把皇帝给气死。
    皇帝好不容易压下的火又冒了出来,他盯着容语,眼神锐利问,
    “你为何觉得这贡榜是伪造的?”
    容语躬身而答,“因为臣签押的名录里没有孔豫!”
    皇帝合上贡榜冷冷一笑,“一百名贡士,你记得这般清楚?”
    这时,底下的许鹤仪接过话茬,“陛下,不仅容公公记得,臣也记得,不若这样,臣与容公公各自当场默写一份,若是两份名录一致,还请陛下准谢大人重查此案。”
    须臾,小内使端来两张小案,奉上笔墨纸砚。
    容语与许鹤仪一左一右扶案默写名录。
    大殿内静悄悄的,唯有落笔的沙沙声。
    五皇子阴沉地盯着二人那支笔,脸色难看无比。
    再这么下去,难保事情不露馅。
    他暗暗瞥了一眼二皇子朱靖安,却见朱靖安拢着袖,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五皇子气得怒火攻心。
    眼瞅着不能将四皇子踢出局,这位二哥选择作壁上观,果然滑不溜秋。
    他岂能坐以待毙?
    他远远地朝工部尚书李东阳使了个眼色。
    一盏茶功夫,许鹤仪与容语先后停笔。
    刘承恩亲自比对两份名录,神色一亮,回禀道,
    “陛下,二人的名录一字不差。”
    又与张贴的贡榜比对一番,
    “确实如许公子所言,原先的名录有张绍的名字,而张出的贡榜却换成了孔豫。”
    殿内风向突变。
    王晖抓准时机,立即反唇一击,
    “陛下,这明显是有人伪造考官舞弊的假象,意图污蔑几位主考官,顺带将脏水泼在四殿下身上,还请陛下彻查此案。”
    “请陛下彻查此案!”老臣们齐齐下跪请旨。
    五皇子忍无可忍,拂袖道,“王大人,许鹤仪与容语所言,都只是猜测,证据呢?证据何在?谁不知道他们二人昨晚相处一夜,万一他们合对了名录,今日清晨好来父皇面前演戏呢?”
    容语在这时迈出一步,笑道,
    “殿下要证据是么?”
    她回眸,目光飒飒看向谢堰,
    “谢大人昨夜已经将国子监那些吏员押来都察院,想必一审便知?”
    谢堰深深看了她一眼,朝皇帝拱手道,
    “陛下,臣昨夜审过一遭,这些人证词并无矛盾之处,不过容公公既然发现了新的证据,臣可再行突审,或许有奇效。”
    事实上,他早已安排人在审那批吏员。
    他就像是这艘船的舵手,船往哪个方向驶,全由他说了算。
    皇帝在皇后咄咄逼人的视线下,一面派谢堰回都察院审案,一面遣锦衣卫去工部将作监拿人。
    大约半个时辰后,锦衣卫果然捉到了工部一名小吏。
    锦衣卫的手段,小吏哪里撑得住,很快便招了,
    “先前吏部那边发来公文,让重造印鉴,罪吏想着这些官员印鉴磨损快,便私自多造了几枚,怎料被人偷了去....”
    王晖喝了一句,“哪里是偷,是监守自盗,羞得再狡辩!”
    工部三位堂官纷纷跪下,声称自己失察,明着请罪,暗中将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言称底下人玩忽职守,回去定整顿云云。
    不一会,谢堰那头也带来了消息,一名吏员畏罪自尽,经查,他果然擅长书法,仿人字迹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陛下,那名循吏出身吏部,原是一位下榜的举人,三次未曾考中进士,便留在吏部任文书吏,这次科考,将其调入国子监任写字,真假两份贡榜,均由他所写,他用假的贡榜,偷梁换柱,与此同时,又篡改张绍的朱卷与墨卷编号,将‘乙’与‘己’字微调,从而伪造证据,污蔑几位考官。”
    谢堰说完,跪下请罪道,
    “陛下,是臣失察,未能第一时间查到真相,让几位考官险些蒙冤,是臣失职。”
    皇帝却摆了摆手,“时间仓促,怪不得你...”
    谢堰谢恩。
    皇后在这时接话道,“谢堰,可有问出幕后主使?”
    殿内顿时一静。
    午阳从殿顶一处藻井的缝隙透入,隐约有光色滑入他眼底,又顷刻被那漆黑的瞳仁给淹没,他眼神迟迟一动,从袖口掏出一份供词,递给刘承恩,垂首道,
    “他画押的供词里言明,幕后主使是工部尚书李东阳,李东阳已将他一家老小迁入京畿腹地,并给了买宅院的银子,银子埋在他家后院那颗槐树下,臣已遣人去他府中。”
    李东阳几乎跳起来,
    “胡说,我根本不认识什么吏部吏员,谢堰,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诬陷我?”
    谢堰八风不动,任由李东阳咆哮。
    事已至此,李东阳再狡辩已无意义。
    锦衣卫将他拧了出去。
    五皇子朱佑安见大势已去,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涕泪纵横道,
    “父皇...儿臣不知那李东阳竟胆大包天,做出这等罪大恶极之事,儿臣.....”
    “好了好了,别说了。”皇帝不耐烦地摆摆手,显然不想再听他絮叨下去,
    “谢堰,一应人证物证都交给刑部,再由大理寺复核,此案到此结束。”
    这是不想再牵连的意思。
    “臣遵旨!”
    明眼人都知道,皇帝这是在保五皇子。
    五皇子吓出一身冷汗,双目空洞地擦了擦面上的泪痕。
    皇帝又安抚了一番老臣,嘉奖了几句许鹤仪。
    目光最后落在容语身上,“至于容语嘛...”
    身侧的刘承恩立即笑眯眯拱手,“陛下,这小子还欠历练,您就别赏了...”
    皇帝挑眉看了一眼刘承恩,露出笑意,这般处置,也算是安抚住皇后了,他兴致勃勃去看皇后,却见这位高贵冷淡的皇后,目光痴痴盯着容语,
    “皇后,你这是怎么了?”
    “哦...”皇后回神,极难地朝皇帝露出一个浅笑来,“听闻承儿身边还无大伴,早些年几个都不称职,臣妾瞧这容语倒是不错,有勇有谋,承儿身边就缺这样的人,我看就让他任东宫伴读吧。”
    这是不问皇帝,直接定下的意思。
    皇帝又暗暗吸了一口气,胸口噎得有些发疼,他看了一眼刘承恩,暗示,这是你的义子,自个儿拿主意。
    刘承恩哭笑不得,连忙跪下道,


上一章
返回

东宫女宦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