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春山如黛

第19节

    李莞这个被欺负的当事人站在那里, 虽然有李青和李绣站在她身边陪着,可那尴尬至极的感觉还是席卷而来,李莞低头努了努嘴, 就算她重活一世,关于出身上的问题,她是真的无法改变。
    丧母嫡女,父亲堕落,怎么看都是前程黯淡的写照。
    也正因为这样的环境,才让李莞生出了一腔孤勇,总觉得反正自己的处境就算再怎么糟糕,也不会比现在更差,做起事来才会更加胆大。
    周氏和宁氏站在不远处,两人刚携手走出,站在台阶上,还没过来就听见了这件事情,周氏一个劲儿的对宁氏道歉,说自己没有管教好孩子云云,尴尬又愤怒,与周氏的激动相比,将这一切看入眼中的宁氏却表现的比较平静。
    宁氏的目光并不在李莞身上,而是落在了站在屏风后头看着这里一切的李崇身上。
    周氏派出嬷嬷说要把李灵抓过来责备,宁氏阻止:“算了,孩子说的话谁还真的计较。咱们就别掺和了。”
    周氏知道,宁氏这是在全她的面子,就算菀姐儿在大兴李家不受宠,却也没有被人当面给没脸的道理,灵姐儿道歉是应该的应该,但若此时把灵姐儿大张旗鼓的抓过来,逼迫道歉的话,难免会引起更大的骚乱,大人插手的事情,可不能以一句‘孩子间的玩闹’带过。
    心中也是纳闷不已,灵姐儿平日里挺好一个姑娘,怎么突然就变成这样。想来想去,一个巴掌拍不响,想来菀姐儿在大兴李家不受宠也是有根由的。
    两位老夫人沉得住气,互相邀请一番后,自然而然的入席,毕竟事情已经发生,寿宴还得继续办下去才行。
    屏风后,有一些男宾也在观望,对被小丫头在这么多宾客面前大声批评的李崇指指点点,一个大老爷们被小姑娘轻视,由此可见,他是差到泥地里了,真是够丢人了。
    李崇此时耳中却听不见任何评论他的声音,整个世界寂静的很,眼前明明人头攒动,宾客云集,但他却只看见那低头不语,不知道在想什么的李莞。
    曾几何时,他和素秋的女儿都已经出落的这么大了。这么多年,他到底错过了什么。
    素秋走了以后,他本该成为这孩子的保护伞,让她无忧无虑的长大。可是这么多年,他又为她做了什么?
    十三岁的年纪,再过两年及笄后就可以议亲了。
    可是现在呢?听听旁人对她的评价。一个有爹生,没娘教的东西。她没有爹娘教,竟然连人都不算了吗?
    这么多年,她一个孩子到底承受了多少不该她承受的痛苦,正因为尝过痛苦,所以才养成了她如今这种性格,就算被嫌弃了,也只会对他笑,没一会儿又黏上来,不仅不恼反而还处处哄着他。
    他,李崇的女儿,不该是这样的。
    所有书籍跟她说两遍她就能复述出来,她那么聪明,李崇敢说,自己的女儿,比在场所有的孩子都聪明,可是谁在乎呢。
    别人在乎的只有她的出身,只有她是谁的孩子,因为她是李崇的女儿,所以无论多高的天分,多漂亮的外表,都会被贬低和轻视。
    李崇觉得自己气的连呼吸都开始不顺畅起来。他捂着自己的心,鼻头酸的厉害,转过身拨开人群,跌跌撞撞的走开,一如往年他喝醉了酒那般,在众人的嫌弃与谩骂声中,李崇逃离了这个快要令他窒息的地方。
    *****
    因为李灵和李莞的一场闹剧,在李家诸位夫人的维和之下暂时和平。但也无可避免的而成为宾客们茶余饭后的消遣话题,只不过因为李灵和李莞都还没有到及笄之年,还能算在小孩子的范畴之内,所以也不好真的计较她们说的话。
    李莞倒觉得还好,活了两辈子,像李灵这样的话她听了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若每一句都往心里去的话,日子就别过了。不过听到这种话,也不至于会开心,所以,从宴席回来之后,李莞就回房歇着。
    众人知道她尴尬,李青、李绣想安慰她,却怕引得李莞更加难过,干脆让李莞一个人待会儿,自我平复一番。
    夜里宾客散尽之后,崔氏来找李莞,被告知李莞已经睡下,便将一盅燕窝汤放下,并让丫鬟给李莞带话,说这燕窝是二堂婶特意给她炖的,让她别计较今天发生的事情。
    李绣大口大口吃着李莞不想吃的燕窝,边吃边愤愤道:
    “哼,一碗燕窝就想抹平她女儿说的那些伤人的话了吗?更何况,这还不知道是不是专程炖给你的呢。”
    李绣和李莞一间房,李莞睡外侧,靠着床框意兴阑珊的翻书看,闻言笑了:
    “就是。若是专程给我炖的,我还要想想要不要喝呢。谁知道里面有没有害人的玩意儿呢。”
    李绣舔了舔唇:“怎么不早说,我都喝完了。”
    两人对上一眼,姑娘间的默契让两人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她们在京城住了两晚,第三天宁氏便提出要回大兴去,无论周氏怎么挽留,宁氏都坚持回去。
    马车很快套好,行礼都有专门的丫鬟婆子管理,李莞爬上崔氏和李娇的马车,她来时就这么坐的。
    上车之后,李娇脸上的笑一时没忍住被李莞看见了,李莞不介意,好脾气的说:
    “想笑就笑,憋着干嘛。”
    李娇忽的变脸,嘴硬道:“谁想笑了。”说完还附带送给李莞一个大大的白眼。
    李莞懒得理她,从车座旁拿起一条毯子展开,正要盖在腿上,桂嬷嬷就过来掀车帘子,崔氏以为桂嬷嬷找她,没想到桂嬷嬷对她摆摆手,指了指李莞,说道:
    “老夫人说一路上怪没意思的,让四姑娘去陪陪她。”
    一路上怪没意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李家那么多姑娘小子,怎么就突然指名李莞陪伴呢?
    李莞想来想去,宁氏应该是为了昨天她和李灵吵架的事情才找她的。依照宁氏对李莞的厌烦程度,就算昨天的事情不是李莞主动挑起的,宁氏也可能怪到李莞身上来。
    免不得又是一路的训斥。
    李莞做好心理准备,硬着头皮下了马车,跟桂嬷嬷身后,爬上队伍对中间那辆酱色车棚的马车。
    老夫人掀开车帘子跟亲自送出门的周氏告别,并且邀请周氏随时去大兴走动。车队缓缓启动,送别的队伍越来越远,宁氏才放将车帘子给放了下来,车厢里就剩下李莞和宁氏两人,气氛尴尬的不行。
    “昨儿的事情……”
    看吧看吧,这就开始了。李莞心中哀嚎。
    “不怪你。”
    李莞猛地抬眼,往老夫人望去,只见老夫人鼻眼观心,手里盘弄着一串佛珠,抬起精明的双眸,与李莞对上,李莞心上一咯噔,不按常理出牌的老夫人似乎更难揣摩。
    李莞从宁氏口中听多了‘都是你!’‘你的错!’‘丢人现眼’的词语,骤然听一句‘不怪你’还真有点不习惯。
    “灵姐儿自小娇惯,熟知她的人都知道。不过她说的那些话,虽然是冲动之下说的,却也能说明一些真实情况。你的母亲,我确实不太喜欢,以至于对你也喜欢不起来。但是,你总是我们李家的骨血,你父亲这些年又确实混账,我对你时常过于严厉,你可放在心上了?”
    车辕转动,马车震动,李莞的心在颠动。
    她的祖母,她那个一项眼高于顶,一项看她不顺眼的祖母,居然在跟她说交心话。
    李莞咽下喉咙,呐呐的开口回道:
    “在您说这番话之前,我是有点放心上了。不过你说这些话以后,我又好像不放心上了。”李莞将一句话反复说了一遍,往宁氏那儿凑过去半寸,小心翼翼的建议:
    “祖母,您有什么想让我做的,直接吩咐我就好,无需跟我说这样的话。我放不放心上,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谁也没法改变,何必记在心上,人还是得往前看的。”
    宁氏惊讶于眼前这孩子的心胸。这般假模假样的询问,确实显得狭隘了。
    对聪明的孩子,说聪明话就好,不怕她听不明白。
    宁氏对李莞直言不讳:
    “你父亲如今最在意的就是你,他能不能从深渊里走出来,关键就在你的身上。你能不能答应我,替我管束住你的父亲,让他不要再沉迷醉酒,我和你祖父不指望他还能光耀李家门楣,只求他下半生能过寻常人的生活。这件事,你能替我做到吗?”
    李莞有那么一瞬间,脑中一片空白,久久没有反应。
    第30章
    “祖母, 您是不是所托非人?我要能管束住我爹,他还至于醉这么些年吗?”
    李莞愣半天以后,对宁氏说了一句心里话。
    宁氏敛目:“人有执迷不悟的时候, 自然也会有醒悟的时候。”
    话是这么说,可他这醒悟的点儿是不是找错了。李崇要醒悟也是为了苏姨娘,哪是为了她呀。
    犹豫良久, 李莞试探般对宁氏说道:
    “祖母, 您要不要再给我爹纳个妾什么的?”最好这个妾还姓苏。李莞心里补了一句。
    宁氏严厉的眼睛扫过来,瞪得李莞立刻捂住了嘴, 表示自己知道说错话了。
    宁氏内心翻了不下十个白眼,才硬是忍住了把李莞赶下马车的冲动。不想跟她多言,宁氏干脆闭目养神。
    李莞坐在一旁太无聊,一边掀车窗看外面, 脑子里一边想着事情,终于鼓起勇气, 喊了一声:
    “祖母, 您睡着了吗?”
    宁氏不理她。
    “老夫人, 您睡了吗?”
    宁氏眉头皱起, 缓缓睁开眼睛:“说。”
    “那个……您要我管束我爹,可我还禁着足呢。”言下之意就是:不方便。
    宁氏真是有点后悔跟这孩子说话,一天要忍八百回。
    “你做的事情, 抽死你的心都有了,禁你足难道还不应该?”宁氏想起这事儿就来气。
    “应该。”李莞郑重点头。
    “这不是……又临危受命了嘛。您说我要还在被禁足,万一我爹又出去喝酒了, 我是跟还是不跟?跟了,有错,不跟,也有错,两边为难不是,关键是还耽误事儿。”
    李莞尽可能的劝解宁氏,并且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我已经认识到我上回做的事情太过出格,没有考虑后果,我保证今后一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上回是事出突然,没有办法的铤而走险,李莞要是有别的办法,也不至于闹成那样。
    宁氏闭目思考片刻,才抬手指着李莞,郑重开口:
    “记住你说的话,如果再有下次……”
    “不会!”不等宁氏警告完,李莞就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不会再有下次了。”
    李莞说完,便对宁氏展颜一笑:“多谢祖母。”
    宁氏的目光在她笑容上转了两圈,那熟悉的笑,看在宁氏眼中,着实刺目,将目光调转,恢复冷静:“叫老夫人。”
    李莞的笑容僵住:“哦,多谢老夫人。”套近乎没套上,尴尬。
    说完这些,宁氏便再次闭上双眼,李莞也不敢继续打扰,一直到回到大兴,车厢里就再没有传出什么谈话。
    ******
    临危受命接了宁氏的嘱托,李莞回到大兴第二天就让王嬷嬷熬了鸡汤,亲自端去给李崇。谁知道却吃了个闭门羹,李崇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房门从里面拴住了,他不开门,谁也进不去。
    李莞问张平和赵达怎么回事,两人也说不清,只说李崇从京城回来以后,就一直没出来过。
    “姑娘别担心,我和赵达偷摸看过好几回,八爷就坐在书案前写字,一直在写,应该没什么事儿的。”
    写字?
    李莞纳闷极了,李崇要写什么东西,至于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出来吗?
    让春兰把鸡汤端回去自己喝了。
    喝完鸡汤,李莞就喊来阿成,让他去榆林街把冯掌柜请到府里来,这么多天过去了,李莞想听听冯掌柜的具体管理方案,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要和冯掌柜商量。
    阿成领命,过了大概半个时辰,就把人带了进来,李莞在前院的会客花厅里见到了冯掌柜,经历过一番波折之后,冯掌柜似乎又清瘦了许多,不过人的精神却比从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上一章
返回

春山如黛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