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世界一级艺术狂徒

分卷(9)

    他道:篆书大气磅礴,厚重沉着,必出名家之手!
    他道:字痕如皲裂河沟,只待一方源泉滋润,定能枯木逢春!
    这确实是雅韵,这确实是沈先生的十弦琴。
    钟应不由自主松了一口气,浑身紧绷的精神随之松弛。
    等他从这里出去了,一定要迅速联系师父,无论是找贝卢讨说法,还是找驻意大使馆,他们都有了明确的目标,贝卢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再造一张假琴出来。
    既然贝卢公开承诺赠送十弦雅韵给师父,那么清泠湖博物馆只要出具了仿制琴的鉴定结果,他们就能再到贝卢庄园,和这位狡猾可恶的偷盗者,好好谈谈十弦琴的去留。
    钟应满心欢喜,谨慎的将古琴的九弦、十弦重新上回琴身,继续假装努力工作的样子。
    就算让他放手这张琴,他万分不舍。
    但是,琴在,带琴回家的机会就在,他可以忍住一腔冲动,状若无事一般立刻告辞,谨慎筹谋。
    琴弦重回琴身,琴身重回琴桌。
    钟应勾起一丝浅笑,心情极好,正打算和贝卢客套几句。
    忽然,他视线余光扫过了琴桌正对面的收藏室装饰品。
    熟悉的玻璃框、熟悉的信件,却与贝卢书房悬挂的内容截然不同。
    钟应被十弦雅韵完全抓住的注意力,终于能够分散到这些信件上,逐字逐列的去阅读它们。
    越是阅读,他刚才愉快的心情越是跌入低谷,甚至感受到收藏室刮起并不存在的寒风,刺得他背脊冰冷,如遭雷劈。
    因为,那是沈聆的亲笔,字迹与日记别无二致
    贝卢先生若是爱琴,等雅韵归来,我专程为您弹奏也是无妨。
    沈某家境殷实,如若归还此琴,必重金酬谢,此生铭记意国义士的恩情。
    若有他求,尽管告知,沈某必定竭尽全力为君解忧,莫敢不从。
    字字句句,好像一种无声呐喊,萦绕在困住十弦雅韵的收藏室,跨越近八十年光阴,绵延不绝。
    那不是书信。
    那是沈聆临终前的哀求。
    他在祈求这个带走雅韵的贝卢,能够大发慈悲,将琴还给他,字里行间的绝望,随着书信从左到右的排序,层层加深,却依然保持着文人风骨,委婉温柔。
    钟应觉得指尖麻木,眼睛干涩。
    沈先生心心念念的书信确实到了意大利,也确实到了贝卢手上。
    可他至死也不会知道,自己三番五次的哀求许诺,因为民国大使的热情翻译,变为了意大利语的我们友谊天长地久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贝卢见到钟应的震惊神情,也仰头去看挂了墙上几十年的装饰品。
    他一看就笑了,面色慈祥,带有怀念神色说道:这些是当年沈聆不远万里给我送来的书信原件,你懂得中文,就该知道我们确实是很好的朋友。
    贝卢和沈聆不是朋友,他甚至没法跟沈聆好好说过一句话。
    但他仍旧坚持,他是我一生难忘的知音。
    第9章
    贝卢每一天都在这里怀念沈聆。
    如今,有了优秀的斫琴师当听众,他的怀念更加绘声绘色。
    那时我刚到中国,对中国古典乐器一点也不感兴趣。
    贝卢声音有着老年人特有的迟缓,却说得异常清晰,沈聆常常在遗音雅社,专门为我弹奏琴曲,久而久之,我一个不懂中国弦乐的家伙,都能听懂他弹奏的有朋自远方来、高山流水遇知音了。
    他说得十分详细。
    仿佛沈聆真的愿意为他弹琴,为他讲述古老的琴曲典故。
    然而,钟应克制着心中憎恶和怒火,默默伸手虚放在琴弦上,免得自己忍不住对眼前谎话连篇的老头子动粗。
    沈先生成立遗音雅社之后,终日闭门研究汉乐府残存诗篇,与演奏家们一起,重谱乐府诗,忙得根本没空搭理外人。
    自从他们义演募捐之后,前来拜访、结交的富商权贵,数不胜数。
    他曾无数次在日记里写到:
    前方战事惨烈,众人却无暇关心抗战,只顾着来看遗音雅社的传世名器,个个都称自己是知音。致远年少气盛,阻了一些人离去,差点惹出事端。我社既要为抗战募捐,便不好强行推拒,只盼捐去的财物,能有些用处,早早胜利而归,还遗音雅社昔日安宁。
    沈先生不求闻达的喜静性格,透着对来访者的不满。
    即便是贝卢真正去到了他的面前,恐怕连琴音都听不到一下,更不可能得到沈先生的好脸色,还专门弹琴帮他开窍!
    可惜,贝卢没有意识到这些。
    他沉醉在自己虚幻的回忆里,肆意描述着沈聆对自己有多么情深义重。
    贝卢说着说着,见钟应脸色凝重,毫无他期待的阿谀奉承,便眯起眼睛,抬起手,颤颤巍巍的指了指墙上,搬出了最有力的证据。
    你看那些信,都是沈聆对我念念不舍的问候。
    钟应只觉得更加生气,沉声道:我看得懂中文
    哦,太感人了!
    多梅尼克夸张的出声,打断了钟应的话,我无论听过这个故事多少次,都觉得你们才是伯牙子期。沈先生在天堂,一定会非常高兴你这么珍视你们之间的友谊!
    只可惜,多梅尼克努力的挽救,并没有收到想要的效果。
    坐在轮椅上的贝卢,耳朵不聋。
    他堆起脸上的皱纹,仰头看向年轻的斫琴师,坚持追问道:你看得懂,那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钟应喉咙干涩,怒火死死卡在咽喉,动弹不得。
    他掌心冰冷的琴弦,还带着微微颤音,仿佛师父的叮嘱、多梅尼克的担忧,一丝一丝克制住他的冲动。
    钟应盯着苍老的贝卢,想告诉他,沈先生临死都在思念雅韵。
    想告诉他,这信里每一个字都是他犯罪的证据!
    如果钟应于沈先生仍在世的时候来到这里,他绝对会抱起这张琴,不管不顾的冲出贝卢庄园,带它回国,将它亲自物归原主。
    即使为此挟持贝卢,犯下大错,他也想为沈先生达成生前所愿。
    但是
    没有如果。
    沈先生已经去世七十四年,而十弦雅韵孤独寂寞的留在贝卢庄园,在严密戒备下,整整困了七十九年。
    钟应的一举一动都在众目睽睽之下,承载着师父厚重的嘱托。
    他们要做的事情,不仅仅是带雅韵回家,还要带着遗音雅社流落在全世界不知哪个角落的乐器,完完整整的回到故乡。
    他站在那里,视线重回墙上凝聚了沈聆临终祈求的信件。
    贝卢可恨可气,但他除了虚与委蛇,又别无他法!
    钟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手指勾住十弦雅韵冰冷纤细的弦,声音低沉的说道:沈先生说,希望能够为您抚奏十弦琴。
    他说的事实,又不完全是事实。
    贝卢显然很高兴,抚掌叹道:你说对了。他想给我弹琴,他想拿钱资助我的事业,而且还说我要是有任何烦恼,他都愿意帮我解决。
    他的话准确的截取了信件里自己想听的话,并以此为荣。
    他笑得满脸皱纹,当然,他不为我做这些,我们也是最好的朋友。你说是吧?
    钟应不想回他,贝卢一双浑浊眼睛,视线锐利的凝视钟应,非要钟应认可才行。
    是的。
    钟应右手跪指于弦,借着细冷的琴弦磨在指节的坚硬触感克制情绪,语气总算恢复了平静。
    他直视贝卢,真诚说道:如果沈先生在天有灵,一定会时时看着你。
    看你一个无耻之徒,如何编造虚假的友谊自欺欺人!
    贝卢总算得到了想要的认可,哪怕钟应那句认可极为短暂。
    我也这么认为。
    他调转轮椅,靠近了十弦雅韵。
    你看这琴仿制得多好,你用它弹奏的乐曲多美。而我送给樊成云的那张真正的十弦琴,只会比它更加完美。像这样的艺术品,留在中国只会被战火糟践,在我的保护下才有它的今天
    说着说着,他视线盯着琴弦,宛如叹息,可惜啊,沈聆没有来。
    这张琴,就应该在他手中弹奏,才有存在的意义。
    室内回荡着他的声音,渐渐安静的空气仿佛都在陪他们哀悼一位早逝的琴家。
    多梅尼克见状安慰道:贝卢,你也不要经常睹物思人,当初樊成云要把琴带走,我是坚决同意的,谁知道你还做了一个仿制琴,继续躲在这儿悄悄伤心。
    你看看,你都快九十七了,再等几年,就是百岁老人,总是伤心,对身体可不好。
    他和贝卢是真正的好朋友,无论他怎么帮助钟应,也不会影响他和贝卢的友情。
    多梅尼克在这儿和贝卢畅想百岁,钟应经过了极怒之后,逐渐冷静,竟然能听着他们闲聊,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
    贝卢先生,不知道我有没有机会,为您好好演奏一曲十弦。
    钟应骤然打断了多梅尼克的话,笑容真诚恳切,连多梅尼克都吓了一跳。
    然而,贝卢十分感兴趣,立刻问道:你会弹奏十弦琴?
    钟应随手拂弦,手中雅韵琴声动人。
    我从小学习七弦琴、五弦琴,对十弦略有涉猎。十弦有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在列,既可以双弦合为一音,又能用八弦九弦十弦辅以平调、清调、瑟调,扩展古琴的音域,更能演奏出阴阳清浊之音,掌控三百六十律之变化。
    专业人士一边拨弄十弦,一边加以阐释,可谓生动形象,但根本一点儿也不浅显易懂。
    别说对中国乐器一窍不通的多梅尼克,就算是对古琴多有研究的贝卢,听到了钟应一连串的专业词汇,好像懂了又好像完全没懂。
    无论钟应如何贴心的讲述着意大利语,再加上一根弦一根弦的展示,面前的听众都只能领悟到
    琴声很好听,对方很专业。
    等到钟应极尽所能,展现了自己对十弦琴的了解。
    哪怕是贝卢,都发出了震惊无比的喟叹。
    孩子,我确定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古琴专家了,而且,我现在迫不及待想听听你为我演奏!
    钟应平静面对他的赞美和期待。
    他的笑意温柔平和,贝卢先生,您懂琴,更懂雅韵。适合雅韵的舞台不在这里。
    年轻人双手无奈的摊开,明确的示意自己并不满意这间收藏室的状态。
    它应该登上舞台,在您九十七岁的生日音乐会上,奏响乐曲,纪念您与沈先生的旷世友谊。
    他说得情深意切,好像是一位感动于贝卢和沈聆友谊的演奏者。
    多梅尼克目瞪口呆的看着他,又表情挣扎的看了看贝卢,终于拍手附和,好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贝卢皱起了眉。
    多梅尼克却趁机撒谎,欺骗他忠实的朋友,我一直觉得给你生日准备的《金色钟声》差了些什么。
    原来就是差了高山流水的情谊,梅花三弄的高洁!贝卢,古琴才是最适合给你庆生的独奏乐器!既然钟应如此热情,为什么不让他弹奏十弦琴,给你一场终生难忘的生日音乐会呢?
    不
    贝卢下意识拒绝,他脸上写着动摇,说出的话依然冷漠无情。
    当初樊成云三番两次找我要十弦琴,我万分不舍,才请他多等一段时日,好不容易请了技艺高超的斫琴师,制成了一模一样的十弦琴,用于收藏。
    他视线眷恋的盯着雅韵,语气认真的说道:这张仿制品的音质比我赠予樊成云的十弦雅韵差上许多,可它毕竟是我和沈聆友谊的见证。
    我不希望它出现任何问题,导致外人对十弦雅韵的品质产生误会。
    钟应见他如此反对,也不继续废话,直接伸手勾弦。
    他的一腔怒火,将雅韵十弦震得剧烈颤抖,流淌出的音律不再温柔静谧,而是藏着暗涌风浪,如同一条奔腾在山涧的溪流,于河床碎石之中撞出朵朵浪花,泛着锐利的银白色,奔袭悬崖,落入九天。
    钟应的琴声,唤醒了雅韵沉寂了七十九年的韵律。
    贝卢平日只要听到那琴断断续续声音,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此时听了钟应弹奏的乐曲,四肢热血沸腾,残废许久的双腿随着节奏微微颤抖,恨不得立刻站起来,扑向雅韵奏出的流水之中,畅快的感受无拘无束的自由!
    钟应见他这样,伸手盖住琴弦,琴声戛然而止。
    贝卢诧异又遗憾的表情僵在脸上,完全说出来任何话来,只能指着十弦琴,用嘶哑的声音大声喊道:弹啊?你继续弹啊!
    他笑意更深,无情说道:
    贝卢先生,在这样狭窄的收藏室弹奏十弦雅韵,无疑是对它的侮辱。哪怕这只是一张仿制品,对于我来说,它依然是一张非常优秀的十弦琴。琴徽完整,十弦宫商角徵羽变音偏音丰富准确,弹奏时泛音如天,散音如地,按音如人,是不可多得的良琴。这说明仿制者,必定是优秀的斫琴大家。
    我爱琴如命,所以我觉得,除了光芒万丈的舞台,没有任何地方适合它展现自己的全部魅力。
    他说得极具煽动性,再加上贝卢听了半截的古琴曲,早就心痒难耐,眼神犹豫的反复看向助理,简直像在用武力强迫钟应继续演奏和满足钟应的要求之间挣扎。
    钟应有足够的信心。
    贝卢喜欢乐曲,更喜欢十弦雅韵,刚才半截《流水》已经牢牢抓住了他的心,九十六岁的老人更懂得时间珍贵、机不可失。
    果然,贝卢在深深思考之后,神色动容。
    多梅尼克,我记得《金色钟声》的作曲人厉劲秋非常的固执。
    他这话直接表达了希望钟应登台的意愿。
    多梅尼克喜形于色,说道:放心吧贝卢!
    虽然他不能告诉贝卢,钟应已经把厉劲秋搞定了,但是他可以毫无压力的拍胸脯保证道:再固执的作曲家,知道了你要拿出珍贵的十弦,还邀请到了如此出众的演奏者,他也会马上同意十弦琴取代古筝的位置!


上一章
返回

世界一级艺术狂徒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