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在古代养夫郎(穿越)

分卷(72)

    可按照这段时间的探子回报,皇帝仍然对陆一鸣青睐有加,每日定时召见诊脉,如今皇帝能上朝陆一鸣功不可没,怎么会莫名其妙翻脸?
    应离怜悯的视线落在被褥上:那你这腿和尾椎骨是真的瘫痪了?
    太可怜了,幸好自己的关门弟子已经有了一个儿子,香火得以延续,否则,当真愧对这列祖列宗。
    陆一鸣顺着他猥琐的视线看向他的下半身,黑着脸曲起腿表示自己无事:收起你那龌龊的想法。
    原来没事啊,应老假咳两声掩饰自己的尴尬:不是说皇上暗中派人打断你的腿吗?连暗卫都骗过了?
    没,我找他们聊了聊,皇帝并不在乎过程如何,重要的是结果,我出宫休假,这就是皇帝要的结果,他为何费尽心思将我赶出来,我倒是百思不得其解。
    应离虽然好奇陆一鸣是怎么和人聊的,但最终还是把目光聚焦在皇帝把陆一鸣调离出宫的事情上。
    我会留心的。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儿不似江南的雪下过一阵便停歇,风雪凛冽,若说昨日的它是一只温柔的雪兔,今日便是一头暴躁的雄狮,风卷着雪花不为宴会的举行而暂缓,反而有转为暴雪的趋势。
    风雪吞噬应离和顾焕的背影,裴星枕在陆一鸣的肩头,眼眸随着大门晃荡的红灯笼晃动,半晌无言。
    与雪白的世界不同,红色的宫墙配以悬挂的红灯笼,为这寒冷单薄的雪地增添一抹暖色,双脚踩在大殿内红色的地毯上,脚下传来的热气取代外头的风雪。
    大臣与亲眷并不在同一处,而是设在隔壁的另一处大殿。
    穆大将军环视一圈,与丞相、国舅打了个招呼后,被宫女领着到位置上坐下。
    大将军号风采,硬是在乌北关死守三日,背水一战,将大莱国铁骑抵挡在外,护我大荆国千万百姓。
    想起来就可笑,那大莱国竟被打的丢盔卸甲,逃得个屁滚尿流,连夜投降。
    一众周边的大臣笑起来,像是亲眼见证了那场面一样,站着说话不腰疼。
    穆大将军听着周围人的吹捧,默不作声地替自己倒了一碗酒,一饮而尽:很轻松?若不是谢将军与其子在寒谷关替老夫挡下大莱国的三面围攻,硬生生拖走大半兵力,光凭援军,这一仗绝无可能胜利,我若将此战功劳尽数揽在身上,如何对得起战死沙场的兄弟们!如何对得起寒谷关战死疆场的将士!
    穆大将军替刚才说话的礼部侍郎和自己满上一碗酒:喝。
    论酒量,文官哪里比得上这帮戍边的将领,喝酒如饮水,但话题是他挑起的,不得不苦着脸继续。
    一碗下肚,礼部侍郎整张脸红的跟番茄似的,晕晕乎乎哪里还愿意套近乎,再来两晚,他就得躺着出去。
    穆将军见状,又给自己倒了一碗,不过这次却只是端着抿了一口,这宫廷的酒自然是好酒,至于人嘛,可不一定是好人。
    他借着抿酒的动作,用余光暗自打量宫宴周边的人和物。
    东南角和门口两处的禁军每隔一段时间就往他这里瞥一眼,还有一些斟酒的宫女太监,不少人借着不经意回头将目光投向他这,是单纯好奇打量呢?还是隐藏杀机?
    皇上驾到!
    大臣到齐后,皇帝才姗姗来迟。
    皇帝自从让陆一鸣医治后,病情有了起色,近几日膳食调养,容光焕发,不似之前躺了一个月消瘦无骨的模样。他此时绷着脸端坐在上首,又让底下一众大臣想起曾经残暴无垠的日日夜夜。
    参见陛下!
    等皇帝上座,宫宴才正式开始。
    殿外风雪交加,殿内歌舞升平。
    这一年辛苦众爱卿,今日除夕不谈朝堂之事,只谈诗词歌赋,皇帝的视线横扫全场,点名其中一人,既是礼部操办的宫宴,不如让礼部尚书先赋一首如何?
    礼部尚书站起身,整理一番自己的衣物,毫不怯场,打仗不行,但论学问他还是能展露一手。
    有人开了头,气氛算是热闹起来。
    酒过三巡,大皇子起身提议:几位大人诗词歌赋俱佳,但在场不仅有文官还有武官不是,不若儿臣和太子一同来舞一段剑,助助兴如何?
    在场的文武百官瞬间静声,大气不敢喘一声,刚才热闹的氛围霎时凝固,皇帝转动大拇指上的玉扳指,盯着大皇子那张浅笑的脸,像是要看出什么花来。
    片刻,他兴意阑珊地摆摆手:准了。
    李九仁见皇帝心情不佳,赶紧命人上了一壶陛下最爱的竹叶青,替他斟上一杯酒。
    皇帝捏起酒杯,边看舞剑边小酌。
    双人舞剑,若是非默契绝佳者,稍不留神,容易出意外。
    大皇子拍了拍手,几个穿着劲装的侍卫拿着木剑将两人围在中间,皇帝眼神一凛,不过认出几人的面孔之后,又放松下来,专心看舞。
    与这头的风花雪月不同,应府上剑拔弩张。
    你居然没有受伤?果然传言是假的。
    陆一鸣此时站立在房间门口,一瞬不瞬盯着这一群不速之客:谁派你们来的?
    应离等人离开后,上百个黑衣人明目张胆地破门而入,手中刀剑的寒光指向陆一鸣他们。
    应府上下二十来个人被吓得高声嘶喊,周边的邻里根本不敢冒出头来,自身都难保,更何况去禀告官府。
    谁派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项上人头!
    陆一鸣沉默,身后是二十个手无寸铁的下人,面前是一百位手持凶器的兵人,力量差距悬殊,此番必死无疑。
    他回头看了一眼抱着小玉米的裴星,沉声问不远处的人:只要我一人项上头颅吗?
    领头者轻笑了一声:陆大人果然年轻,天真无比。
    他唰得拔出剑,没再拖延时间:陆大人放心,我会一刀毙命的,让你死得痛快。
    陆一鸣眯起眼,朝身后挥了一手,小苗从雪地底下伸出多根藤条,扎在其余十九人身上,除了裴星外,一群人瞬间倒下。
    被这一幕深深震撼,领头者按下暂停键,一时半会儿没有下达指令。
    怎么敌方突然倒下了?
    是阴谋吗?
    裴星轻轻扯动陆一鸣的衣角:夫君
    陆一鸣没有转身,语气还是独有的温柔:他们没事,你进去吧,一会儿场面混乱,我可舍不得让夫郎长针眼。
    裴星紧了紧怀里的小玉米,将陆母一齐带入房间内后,听话地关上房门。
    陆一鸣听到关门声,舔了舔干燥的嘴角,眼神阴鸷,不像是拼死一搏的孤勇,倒像是迫不及待的激动。
    好久没有和小苗并肩作战了,他邪魅一笑,明明有众多优势的黑衣人却觉得心中一寒。
    走吧,一个不留!
    陆一鸣冲进人堆,一招一个小朋友,领头人看着陆续倒下的兄弟,眼神有些涣散。
    这人是什么情况?
    这藤蔓又是什么情况!
    他们明明人多势众,为何局面一边倒?
    年轻人不讲武德!
    他为什么有外挂!
    等等,你等会儿!住手啊!有话好好说,认输还不行吗?!
    陆一鸣脚踩着最后一个人的头颅,把领头人的脑袋蹬进积雪之中,看着血流成河的院子,眼神却跳过大门望向皇宫方向。
    他这里都如此这般了,那么皇宫内呢?
    好!
    叫好声此起彼伏。
    大皇子与太子的舞剑行云流水,外行人根本看不出里头剑剑致命的杀招,只觉得视觉冲击力强,穆大将军眯起眼,下意识摸向身侧,却抓了个空。
    倒是忘记了,面圣前兵器被没收了。
    没想到大皇子和太子私下竟如此和睦,这来来回回,注重分寸,定是排练许久。
    叮当的兵器碰撞声,越来越响亮,两人你来我往的动作逐渐加速,气氛焦灼。
    众人屏息凝神,期待高潮部分,一声突兀的轻响将他们沉浸的目光拉回。
    啪嗒
    酒杯滚落在地,一路滚到了台阶之下,舞剑场地边缘,他们的视线从杯子处谨慎抬起,看向酒杯的主人。
    上座的皇帝捂着胸口,嘴角溢出一丝血迹,他看着地上的酒杯,像是愣住了一般,一动不动。
    发生什么事了?
    不知道是谁最先反应过来,嘶吼道:来人,护驾!
    禁军蜂拥而来,不是护在皇帝周身,反而将兵器对准文武大臣,而原本手持木剑的禁军将木剑砸向地面,露出包裹在里头的刀光剑影。
    太子、满朝文武被禁军包围,大皇子喷笑出声,先是间断的笑声后是仰天狂笑。
    他提着剑往皇帝方向走,边走边问:父皇,这珍馐美酒如何?同琼林宴上的清酒是否味道相同?
    是你下的毒。
    皇帝扫了一眼架在脖子上的利剑,顺着剑身往上移动,看清大皇子脸上猖狂的笑容,只停顿了一秒,没再搭理他,而是把视线从对方的脸上移开,转头看向垂着头立在一旁的李九仁。
    他不解地问道:为何?
    他推心置腹,视为半个亲人,除了皇后外最信任的李九仁,在最后捅了他一刀,比起大皇子挟天子,他更震惊于李九仁的背叛,属实想不通哪一步出了差错。
    不愧是跟了皇帝几十年的人,一眼便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他像是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推心置腹吗?奴才不就是陛下的跑腿工具吗,或者说是另一条腿来的恰当。陛下可从未把我当作可以信赖的人,否则为何与陆神医谈论立太子的事,而对我三缄其口,甚至当时还特意调开奴才?可不就是防着我吗?怕我也站队吗?
    真是可笑啊。
    陛下可知我为何叫李九仁?李九仁抬起充血的眼,脸上的表情不复此前的谄媚,眼里满是憎恶,称之为扭曲也不为过,是因为我家里有十口人,我为了牢记宫外的九个亲人,自己取的,最后竟真的成为了纪念九个族亲的名儿。
    陛下,奴才进宫前家中爹娘、祖父祖母尚在,大哥娶亲生子,奴才排老二,还有一个刚会说话的妹妹,多么温馨的一个家,却在陛下游湖那天全毁了。
    李九仁回忆的温情变成凶恶的怒吼:您猜,他们因何而死?因为当年你选中了我作为你的贴身太监,剥夺了我男人该有的尊严不说,你心中宅心仁厚的生母,将我的族亲全部控制起来。
    皇帝知道这件事,还曾李九仁说起过:那你当时为何不拒绝朕?况且他们不是过得很好吗?
    李九仁注意到皇帝表情传递过来的理所应当,最后一丝恩情也断了:呵呵,我一个平民百姓能拒绝吗?亲人确实很好,不用再受折磨,我净身进宫的第二天,九人全部被抛尸荒野!亏我还傻傻的忠心不二,将一文一文钱攒起来,托人递交给宫外的亲族!
    可笑!我以为他们活得好好的,锦衣玉食,事实上呢,他们早就死了!而我,是在陛下生母死之后才发现端倪,醒悟过来!我困在宫中整整四十年!三十年都被蒙在鼓里,见不到亲人,只能借着仅有的书信知晓他们过得如何,到头来却发现这些信中的温情全部都是假的!都是假的!我当了三十年的傻子!活在虚假之中!你说我为什么!你说啊!
    他摸了一把眼泪,挺直腰板居高临下地看着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笑得很畅快:陛下定然不曾想到,凌迟皇后的人是谁吧?
    李九仁时刻盯着皇帝,当然注意到他瞳孔骤缩,愤怒无比的样子,而这样的模样,让他十分舒服。
    当年皇帝因为皇位放弃皇后,凌迟和厚葬时因为愧疚不敢看一眼棺椁,若是他看一眼便知,那华服下的身躯有多少刀痕和糜烂的伤口。
    我让人拿了大理寺女囚犯的刑拘,每一样都试了一遍,你是不知道那惨叫声有多好听,真想让陛下也听一听,自己深爱的女子受了多大的屈辱之后才坚持不住死去,整整八个时辰,若不是脸上脖子上不能有痕迹,我可真想把五官摘下来泡酒给陛下喝。
    皇帝攥紧拳头砸在桌面上,怒目而视,被架在脖子上的利刃划开一道口子。
    疯子!你这个疯子!朕要杀了你!
    我是疯了,装疯卖傻十年,陛下怕了吗?哦,忘记说了,陛下还有一个关于皇后的秘密吧?我也是前段时间才好不容易从已故太后那头找到证据呢。
    李九仁退开一步,朝着被禁军围困的太子投去目光:太子殿下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吧?如今你叫的母后可不是你的亲生母亲。
    太子对上李九仁的眼睛,让他有片刻恍惚:与那人的眼睛还真像呢,怪不得陛下这么偏心。
    李九仁,闭嘴!你没有资格提她!朕命令你闭嘴!
    他朝着文武百官狞笑道,如一头来自地狱的恶犬:哈哈哈,你肯定不敢相信,你和六皇子同出一母,而当年将你们抱给其他妃子养,不过是为了护你们的周全,原本待你们十年之后便能相认,但是
    李九仁!闭嘴!!
    皇帝不让他讲,他偏要说个痛快。
    当今皇帝为保这至高无上的位置,同文武百官妥协了,哈哈哈!狗屁恩爱如山,是他亲手下的旨,处死皇后,也就是你们生母的圣旨,不敢认你们,是他心虚!
    他不管面对自己曾经的选择!所以他至今不认你们!不告诉你们,你们是嫡长子,继承皇位理所应当!就是因为他是个懦夫!他不敢!
    李九仁一口气说完,通体畅快,反正他也要死了,皇帝如今生不如此的滋味,他当真看得舒坦,终于为天上的亲人报仇了,死而无憾!
    然而他的兴奋没有激动多久,在扫过太子时顿住,沉着脸问道:你为何这副表情,你为什么不恨他?!
    太子的表情和其他人都不同,没有震怒,没有惊讶,仿佛早就知晓。
    你知道这件事?你为什么知道这件事!报复的快感在太子这大打折扣,李九仁疯魔一般朝他怒吼。
    皇帝忍着胸口泛上来的一阵阵刺痛,朝着太子看去,对方的脸色果然并无多少变化,甚至可以说,冷漠。
    他的脸色一白,太子居然知道,但他一直没有说起过!也一直没有认他。


上一章
返回

我在古代养夫郎(穿越)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