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金屋藏义叔

金屋藏义叔 第13节

    虽然不知明细,但这也足以让肖阚大为喜悦,他从未和宋玉一同下过山,更没有同宋玉一起共事过,两人向来更是像模型师徒一般的相处着。
    接下来两日,肖阚的心情都极好,就是看着杜奴娇也没那么隔应了。
    下山前一日,李夫人过来看了看肖阚,还给肖阚和宋玉送来了几身新衣。
    “让义娘看看,哎哟,径云真是越长越高了。”李夫人喜不自胜的握着肖阚的手说。
    肖阚也挺开心,“径云不孝,一旬没有去看过义娘了,劳烦义娘过来了。”
    “重锦说你勤于苦学,我高兴着呢。”
    “义师说的?”
    李夫人拿起一件衣裳在肖阚身上比了比,“是啊,几日前他过来看我,同我说的,还说你个子又窜高了,我还不太信呢,今日一看,还真是高了许多,再过一年半载的,都要比你义父高咯。”
    话虽然是从李夫人嘴里说出来的,但是肖阚听着就格外令人神往。
    这李夫人一来,直到肖阚跟着她出去了,杜奴娇都没出来露个面,肖阚虽然不理解,但是心底还是挺庆幸杜奴娇没露面的。
    肖阚陪着李夫人回东寨时,路上碰到了赵临江风风火火的样子。
    赵临江看到两人,立马停下脚步,尽量平息着呼吸说:“李夫人,径云。”
    “临江啊,看你这么急匆匆的要去哪呢。”李夫人关切问。
    赵临江毫无异样回:“我爹叫我去取些东西。”
    “哦哟,这是要下山啊?”李夫人表情凝重,看着赵临江背上的包袱。
    赵临江点头,“是啊,这得赶时间呢。”
    “那你可要小心啊,听说山下有地方闹瘟疫呢,早去早回啊。”李夫人说。
    “好,李夫人,径云,那临江先走了。”赵临江说完就又匆匆疾步而去。
    肖阚不禁多想了些,便问:“义娘,山下正在闹瘟疫?”
    “听老李头说的,我也不太清楚,这年头啊,山下真是难熬,百姓出了事,官府压着不管也不上报,哎……”李夫人说着,愤愤难平。
    肖阚少有下山,也少有听闻外界之事,只知许多州府的朝廷命官作威作福,平邕这过去一带,民不聊生。
    陪着李夫人回到了东寨,肖阚自然是要留下吃饭的,只是想到青玉案里还有宋玉和杜奴娇两人,想到不知今夜谁做厨的问题,肖阚就有点想回去。
    肖菱已经是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了,眉骨分明,面相更随父亲。
    李夫人看着自己的一儿一女,甚是欣慰,一家三口吃了个和谐的晚宴。
    吃完后,李夫人还想肖阚留下住一宿,可肖阚想着明天要同宋玉下山,又想知道没他在场,宋玉和杜奴娇有没有什么的,就婉拒了李夫人,摸着黑回到了青玉案。
    已是亥时,平日里宋玉已经休息了,当肖阚赶到内院时,宋玉正坐在石桌前,像是在等什么人。
    “义叔。”肖阚走到对方跟前。
    “夫人和菱儿近来可好?”宋玉问。
    肖阚心想到今日义娘才说前几日见过宋玉,宋玉这么问是做什么。
    “尚好,义娘也问起义师您了。”肖阚答道。
    宋玉嗯了一声,气氛陷入沉默。
    片刻后,肖阚主动问话:“义师吃过饭了吗?”
    “嗯。”宋玉坐着,两手空空着,也不知还有什么作为才显得和谐。
    肖阚有些扭捏,“是杜姐姐做的吗?”
    宋玉抬头看了对方一眼,又垂下眼眸,“嗯。”
    “杜姐姐睡了吗。”
    “睡了。”
    这种一问一答的,挠得肖阚心痒痒,他真想像赵临江那样,直接问一句:那女眷与你是什么关系。
    宋玉忽然起身,背对肖阚,“行了,回房吧,收拾好东西,明日下山。”
    “径云收拾过了。”肖阚眼睛牢牢盯着对方的背影。
    宋玉点了点头,“知晓了。”
    说完宋玉抬脚就走,走了几步肖阚忍不住叫住对方:“义师!”
    宋玉身体僵住,然后转身看他,“还有何事?”
    “杜姐姐她的厨艺……在径云之上吗?”肖阚支支吾吾的,说完垂下了头。
    宋玉顿了一下,“问来做甚。”
    “义师答我便是。”
    宋玉不知怎的,嘴角牵起一丝笑意,但很快又收回去。
    肖阚还执着问:“义师可答我?”
    宋玉哭笑不得,但还是认真回答他:“在你之下。”
    “义师不准打谎。”
    “为师从不骗你。”
    得到满意的回答后,肖阚才不好意思的点了头。
    宋玉心里顿时热烘烘的,“行了,跟个孩童一般,去睡吧。”
    “是!”
    这一夜,肖阚总算是睡得安稳了。
    作者有话说:念奴娇,上西楼,临江仙,春庭芳,少年游,都是俺喜欢的词牌名。
    第13章 同床共枕
    想到下山,肖阚起了个大早,兴奋不已。
    宋玉看着对方精神焕发的样子,心里笑对方真是孩子气。
    杜奴娇得知宋玉又要下山,面露些许低沉,不过其他两人都无心顾及她了。
    出了寨关口,面前就是一条碧水河,河上有座石拱桥,是当年肖阚的义父肖潜带着人亲自修建的。
    两人在桥上驻足了片刻,过立夏了,山上山下都是无边的绿。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宋玉每次站在桥上,都不得不想起已经已故的义兄。
    肖阚站在对方身后,鬼使神差的伸了伸手,但又立马收回去。
    肖阚于是宽慰对方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宋玉听闻,回头看了看肖阚,“径云所言极是。”
    “都是义师授予我的。”肖阚说着,心里升起一点羞涩。
    宋玉眼光停留在面前的翩翩少年身上,心想,若是义兄能看到肖阚这个样子,应当是很欣慰的。
    下了桥,就要忙着赶路了,两人要在天黑前赶到关谣那里去。
    真是在黑夭寨这个世外桃源待久了,肖阚看到山下乡落里一派地瘠民贫、业废财匮的现状,原本欣然乐乐也顿时消沉了下去。
    宋玉更是一副悒悒不乐的样子。
    每走半里路就要碰上一个沿路乞讨的,两人所带财物虽充裕,但也不能逢人就撒钱,何况路程尚远,一路上不知还要碰到几个乞讨之人。
    但宋玉仍然让肖阚尽量给每个行乞之人分了几个铜子。
    两人走的是乡路,到了中午才碰上一座村落,打算落脚休息吃点东西。
    有位好心的大娘招呼他们到自家落个脚,顺便添了两幅碗筷,两人没怎么推脱就接受了。
    饭桌上,这位大娘自顾自的说仅有一个儿子,还去参了军,已经两年没回来了,最近附近又在闹瘟疫,村里许多人都跑了,可她不敢走,怕儿子哪天回来了,找不到娘。
    宋玉听完沉默不语,肖阚共情不已,说了些宽慰的话。
    两人从大娘家动身离开继续赶路,肖阚明显安静了许多,各自一副心事重重的状态。
    赶了一个半时辰的路,又碰到一个村落了。
    “到了。”宋玉停步望着村口的石碑说。
    肖阚看着石碑,口里念念有词:“姜家村,谣叔就在此吗?”
    “嗯。”宋玉从内袍里掏出两块白棉布,递了一块给肖阚,“把口鼻蒙上。”
    肖阚不知所以的接过棉布,“蒙上,做甚?”
    “村里闹瘟疫。”宋玉利落的把口鼻用布料蒙了起来。
    肖阚立马明白了,两人蒙好口鼻后就进了村。
    村里笼罩着一种不可喘息的压抑,家家户户大门敞开,随处可见的都是病态泱泱的村民,入耳的都是哀声怨道的病呻。
    宋玉目光一直朝前看,肖阚紧跟其后,两人走到村中心,隔着十来米就看见了正在分发东西的关谣。
    关谣看到两人过来了,立马把手中的东西交给他人,过来迎接两人。
    “重锦,径云,你们总算来了,东西带来了吗。”关谣满头大汗,与平日里素净的形象判若两人。
    宋玉从肖阚手中拿过包袱,取出一个布袋交给关谣,“应该够了吧。”
    关谣掂量了那袋东西后说:“绰绰有余了,这下应该没问题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肖阚就跟着关谣等人一起熬药给村民分去,一忙就蝓栖是忙到晚上。
    晚上,宋玉带着肖阚去了一座空户里歇脚。
    条件极其简陋,整个屋子就几张凳子,还有一张小床和一床旧棉被,用水都是问题。
    “义师……”肖阚手足无措的站在屋子中央,手里还举着蜡烛。
    宋玉把手中的东西放下,“将就睡吧。”


上一章
返回

金屋藏义叔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