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教的纨绔篡位后

我教的纨绔篡位后 第16节

    咬咬牙,他写!
    有钱能使鬼推磨。沈清容在十两银子的压迫之下,飞快地生产出一篇他自己都看不懂的学术垃圾,洋洋得意地将它带去了书院。
    他去时已是傍晚,黎云书一直在书院中温习。见沈清容来,她往身旁的桌案一扬下巴,“等着。”
    沈清容十分习以为常地坐下,撑着头摇着扇子,看她点灯阅卷。
    料想他也没怎么写过策论,黎云书便为他布置了一篇简单的,不必联系时政,仅仅围绕着“选择”来抒发见解。
    原以为在狱中这几遭,会让沈清容对这个论题格外敏感。黎云书想过他以程家的选择入手,想过他以徐大海的选择入手,却万万没想到,沈清容开篇就给了她一句:“人一出生便是个错误的选择。”
    黎云书:“......?”
    她看了沈清容一眼,见他朝自己毫不顾忌地挑眉,暗道:“他看着,也不像个悲观的人啊?”
    怎么就写出了这么丧的话。
    她定下神,继续往后看。
    沈清容接着来了句:“但有时候,这又是个正确的选择。”
    不知道他到底想表达什么,黎云书强撑着耐心,看他笔墨横飞:“至于这个选择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关键取决于人的选择是否正确。人做出正确的抉择,抉择自然是正确的;人做出错误的抉择,这个抉择就是错误的。”
    黎云书:“......”
    “怎样?”沈清容得意极了,“我的策论,是不是写的天衣无缝、滴水不漏、逻辑严谨?”
    “......是挺严谨的。”
    黎云书深呼吸,“我花了这么长时间,听你说了个废话。”
    “这不叫废话!写策论人的事,怎么能说是......”
    “啪——”黎云书将策论甩给他,“重写。今夜不写到合格,就别想着回去休息!”
    原以为他会生气,会一蹦三尺,会大骂她不通情达理。可沈清容并没有。
    他毫不意外地将策论抓起,笑着道:“好。”
    他这反应,让黎云书有些吃惊。
    她转头看他,沈清容一边磨着墨,一边认真道:“我想明白了,读书归根到底还是自己的事。就好比这次,若非你提点我那几句,程家兴许就逃过去了。”
    黎云书听他说,也是沉下神色,“你说通敌一事......程家当真是知情的吗?”
    沈清容笑出了声。
    “你笑什么?”
    “英雄所见略同啊。”
    沈清容极为欣慰地说出这句话,“我也在想,程家虽胆子大,但毕竟是从商,总该考虑自己的利益。卖赝品逃关税,他们尚且能接受;这等稍有不慎便家破人亡之事,想来他们是不会应下的。”
    “徐大海是真正的跑商之人,兴许路上察觉到了货物的不对。他以为程家也知晓此事,故意让他当这个通敌的叛徒,才会如此愧疚。但从程家的反应来看......最根源的,还是他们头上那位‘大人’啊。”
    黎云书嘶了一声,“其实我在衙门中,还有句话没说。”
    “什么?”
    “如果我记得没错......”她声音渐沉,“大邺二皇子,名字中也带了‘轩’。”
    第14章 .五皇子小秀才,夫人让你教我,你不就……
    发觉同他越扯越远了,黎云书掩下心头些微的不妙之感,赶紧收回话题,“不提这些,你快写策论。”
    沈清容“哦”了一声,低头看字卷。
    他又写了一遍,竟比上一遍写得还要放肆,显然是故意的。黎云书见天黑尽,压下心头的烦闷,“少爷,你能不能认真点?你早些回去,我也早些回去,谁也不折磨谁。”
    “我不会写啊。”
    沈清容答得无辜,“小秀才,夫人让你教我,你不就得教我不会的东西吗?”
    黎云书:“......”
    转头看他,见他斜靠着椅子,一身悠闲模样,脸上挂着理所当然,连求学的谦恭姿态都没有。
    黎云书平素最看不惯这样的人,忍怒对他道:“你坐端正。”
    “我坐不端正。”
    沈清容下意识应声,看黎云书凌厉的目光扫来,他立马扶着自己的腰,表情痛苦,姿态柔弱,“我这几日为你东奔西跑,觉都没睡好,累死我了。”
    黎云书听他这么一说,磨牙把怒气咽了回去。
    “好。”她点头,“少爷,你是不知道怎么样叫坐端正吗?”
    沈清容漫不经心地“昂”了一声,看黎云书走到自己身后,他警觉,“你干嘛?动手?”
    黎云书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她不知从哪里抽出根绳索,二话不说走上前来。沈清容震惊地看着她,吓得往后缩了一大步,“你......君子动口不动手!”
    “该出手时就出手。”
    眼瞧着黎云书真要把他捆住,沈清容忙道:“我这就坐好,这就坐好!”
    黎云书看他规矩地直起身子,松了绳索,坐在他面前,“我教你怎么写策论,你听好。”
    她从策论的切入、分析、论述、总结等方面给沈清容一一讲了个透。沈清容百无聊赖地听着,听得睡了过去,又醒了过来。见醒过来时她还在讲,果断闭眼又要睡去。
    脑袋上就被敲了个栗暴,“清醒点,再不好好听扣你银子。”
    沈清容嘶了一声,“你就不能温柔点?”
    “离府试还有多少天,你知道吗?”
    黎云书神色严肃,“今年府试定在四月初四,满打满算也只剩了半个月时间!若这次你再不过,休怪我管你到明年。”
    “你才不会。”沈清容嗤了一声,“等八月秋闱一过,黎秀才指不定就变成黎大举人,抛弃我们这小小的关州,去邺京谋职了!”
    “......”黎云书被他堵得一哑,“万一我过不了呢?”
    “你过得了。”他语气肯定。
    “那你也不能为了我而学啊!”
    黎云书难得有些生气,“沈少爷,你好歹也是沈家的后人,就不为沈家考虑吗?”
    “有什么可考虑的。”沈清容接过话柄,“沈家这么厉害,还需要我来帮忙?我就算学了,能给沈家带来多少好处?”
    啪——
    黎云书一掌拍在桌子上,终于怒了,“沈少爷,程家的结果就摆在你面前,你是还看不清情形吗?”
    “关州有一个程家,背后不知和多少人有牵扯!”她抓紧书卷,指节发白,“这么多奸臣亲手把家国送上绝路,前日灭亡是燕阳,谁知明日会不会是关州、会不会是大邺!到时候你还想着过自己的好日子,怎么可能?!”
    到底是没见她这么动怒过,沈清容被呵斥得安静了。
    黎云书觉得自己心跳得厉害,眼眶隐隐有些酸。她闭眼吸气,听沈清容沉下声,“......沈家定不会让这些发生的。”
    “若蛮人真的攻进来,沈家男儿不会有一个活着走出关州。”他摇头,“我倒是想做些什么,但朝廷会同意么?”
    “......什么意思?”
    “如今蛮夷再度犯边,朝野中一派主和,一派主战。”他解释道,“沈家重回朝野之后,为主战派添了不少力量。可圣上明面不说,暗地里的行径,却是无比偏袒主和派。”
    难得听他说这些,黎云书凝眉,“你怎么知道?”
    “看信看出来的。”
    沈清容用折扇压住她的肩,让她坐下,“沈老爷早年的行军风格凌厉得很。他擅长夜袭、奔袭,布兵灵活,尤善用火铳。当年天锋军以出其不意闻名,便是他看准时机,往往会挑敌人防备松懈,抑或粮草暂缺的时候进攻。”
    “可你看看如今,关外有什么风声?”沈清容道,“三个月过去,也就寥寥几胜。若放在当年,早把蛮子赶回家放羊了。而且,老爷在信里不常说关外的情况,却提及了火铳稀缺这一点。倘或圣上真的决定用沈家赶跑蛮子,会如此捉襟见肘地限制我们吗?”
    “反倒是主和派的主张,圣上采纳了不知多少。”他将扇子一收,“使者一波接一波的派,那么多将士就在关外晾着,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圣上这心是不希望打起来的,沈家再强,也只能尽力而为罢了。”
    “......”黎云书微有些吃惊,“你知道的不是挺多吗?”
    沈清容一嗤,“我都说了,我无所不知。”
    “那你怎么......”
    怎么混成了如今这幅模样。
    “你别忘了,沈家当年是跟着谁走的。”沈清容往后一靠,“朝中的事情,你该听说过吧?”
    “二十年前,先帝病故,不久后景和宫便燃起大火,烧没了他唯一的儿子。”
    “而后圣上继位,改年号鸿熹。鸿熹帝乃是先帝的哥哥,他登基后,便将自己的四个儿子立为皇子。因那场大火后没找到先帝独子的尸首,大家皆不知那孩子是死是活,就象征性地加了一个‘五皇子’在后面。”
    沈清容如说书般讲着,“沈老爷统率的天锋军,当年可是直属于先帝的。为什么天锋军被一削再削、到如今连个壳子都没有?不就是因为另一半虎符也遗失在了大火中,圣上大为忌惮嘛。你想想,沈家这样的背景,圣上可能十成十地相信我们吗?”
    黎云书沉默了。
    “那这样,岂不是更危险?”她皱眉,“倘若有一日,圣上决定对沈家下手,你总不能坐视不管吧?”
    “我像是会坐视不管的人么?”
    沈清容有心将这些同黎云书解释,可他怕沈老爷又打他,烦闷地将剩下的话憋回了肚子里,“算了算了,你讲吧,我好好学还不成吗。”
    沈老爷别的不管,就怕他一个不小心抖落了“五皇子”这个名头。
    说来也奇怪。沈清容记事算早,可自打他记事起,他就记得自己一直在沈府胡闹。
    那时沈府还在邺京,他管沈老爷叫爹,管沈夫人叫娘,开开心心玩得不亦乐乎。
    他记得自己四五岁时,听闻隔壁家的孩子一个个都去了私塾,一边哭一边读书。正心惊胆战地想厄运会不会掉到自己头上,沈老爷便辞了官,带着他回了关州。
    八岁时他生了场咳疾,郎中建议往偏南些的地方疗养一番。才刚刚疗养完,就碰上了燕阳战乱。
    那段时间他随着战士们露宿野外,觉基本睡不饱。而半梦半醒之间,他隐隐能听得战士们极低声的谈论,不是叫他小少爷,而是叫他另一个名字——“小皇子”。
    说他是那不见影踪的五皇子,他都觉得扯。
    偏偏当时碍于形势,他逼不得已,凭着自己听墙角挖来的消息,亲口把这“五皇子”的名号接了过来。
    ——回去后就被老爷一顿大骂。
    沈老爷罚他反省,让他今后一辈子都不得说这个名字。沈清容本以为老爹在气自己冒用了人家名头,不料跪了三天之后,便听沈老爷叹道:“阿容,你也长大了,今后不必再叫我爹了。”
    沈清容:“?”


上一章
返回

我教的纨绔篡位后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