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教的纨绔篡位后

我教的纨绔篡位后 第44节

    黎云书知道这个孩子曾经多么热爱医术,曾经有多么大的梦想。也正是因此,她明白黎子序是崩溃到了什么地步,才肯同她说出这番话。
    子序是个好孩子。
    她绝不忍心,看着他就这么毁了。
    就算是被姜鸿轩踩到谷底,就算是挣扎得奄奄一息,她说什么也要替弟弟刺破这片黑夜,告诉他一切都是有希望的。
    黎云书等黎子序情绪稳定后,尽力缓下声道:“我问你,如果今日害阿娘的不是你,而是其他人,你会怎么做?”
    “我......”
    黎子序抹干净了眼泪,“我要亲自找到他,让他付出代价!”
    “那如果,那个人是个与你一般大的孩子,又是无心的,此时正自责到想要放弃学医呢?”
    她的声音天然有种力量,能让人把心静下来,“你会把他斥责一顿,告诉他‘别用你的医术害人’吗?”
    见黎子序沉默,黎云书知道他是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你如今的仇人,不该是自己,而是谋害阿娘的毒药才对。”
    “你若把那个孩子逼到绝路,天底下不过少了个医者。但你若告诉他,与其自责后悔,不如好好学习医术,把解药研究出来,不仅能救阿娘的命,还能救天下更多人的命——你会怎么做?”
    他眼中有光芒一闪而逝,随后又黯淡了,“可师父说过,没有人找到过解药。”
    “亦没有女子曾经入朝为官呢。”
    黎子序苦笑,“阿姐,我和你不一样。”
    “你和其他人也不一样。”
    “......”
    二人相对无言。
    须臾,黎子序问:“那如果,我找了一生都没找到解药呢?”
    他自嘲一笑,“那么多前辈都不曾寻找到解药,我本就远远不及他们,怎么可能......”
    黎云书听出他话里的颓废,反问:“你有没有想过,他们当时也是这般想法?”
    “他们耗尽了整整一生,都没得出一个正确答案。可这代表,他们做的是无用的吗?”
    “并不是。”
    “他们留下来的东西,会激励更多的人去研究,去发掘,等到某一日,总会有人找到那个答案。”
    “真正的辱没,是我们辜负了先辈们的努力才对。”
    黎子序哑声无言。
    黎云书拂开他的手,留他一人思索,“我问过顾郎中,或许可以让那位南疆的大夫来教导你。晚上我要去医馆照看阿娘,你若是想清楚了,就同顾郎中回复一声吧。”
    第37章 .强弩之末你以后不管做了多大的官,别……
    晚饭后她领着黎子序去医馆时,顾郎中已经将邹氏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沈清容恰在医馆中换药。他见黎子序一直低着头,问黎云书:“还没想通?”
    黎云书点头,“由他想一想吧。”
    顾郎中处理完伤患后,来告诉黎云书邹氏之事。
    这毒实在太难对付,隔一月便要滴一滴血入邹氏体内。黎云书听了,又觉出难,“四殿下帮我们一次忙上好,次次都找他,会不会太麻烦人家了?”
    顾郎中下意识看了沈清容一眼,看沈清容笑中带着警告,他一哆嗦,干笑两声:“黎姑娘,有多余的血样被我处理后储存起来,应该能支撑很长时日。”
    “这四殿下,当真是个好人。”
    黎云书由衷地感激着,“既惦念着关州安危,又在乎寻常百姓生死,可谓是真真正正的以民为本了。朝中但凡多几位四殿下这等人,也不至于成今日这般模样。”
    顾郎中尴尬一笑,看着沈清容。
    沈清容深以为然地点头。他自觉把自己代入成四殿下,领了黎云书这番夸赞后,继续美言道:“多亏了这种人,百姓们才有希望。”停了片刻后,他还是叹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么厉害的人,若是不用被背书和科举折磨,那该多好。”
    顾郎中:“……”
    黎云书:“……”
    顾郎中自然知道沈清容是在说自己,勉强笑了笑,黎云书大为无奈,“若是皇子,自幼便由宫中的先生教诗书礼仪了,不见得比科举轻松。”
    黎云书不知道他的身份,自然没听出沈清容的深意。
    沈清容笑而不应。
    随后他从那谋士入手,除干净了姜鸿轩在关州的所有眼线。
    唯独等在城外的车夫听了消息,逃了回去。
    姜鸿轩终于按捺不住了。
    他料定是黎云书反了水,却不曾想沈清容竟真的对自己的人下狠手。
    便问:“刘将军到哪儿了?”
    刘将军本名刘承望,是主和派中最重要的一员大将。
    属下答:“不出意外,五日内当抵关州。”
    姜鸿轩“嗯”了一声,抛给属下一封信,“这是暗线传回的行军线路。既然沈清容这么不识好歹,你们寻些人将信给蛮子送去,再嫁祸到沈家头上,动作机灵点。”
    “正巧蛮子从北疆赶来,超不过五日。”他冷笑,“我非要让关州人明白,到底是谁在护着他们。”
    *
    次日是关州庙会的日子。
    黎云书家里信佛,巡完城后,她代替邹氏去庙中转了转。
    虽已戒严,庙中人却丝毫不见少。香炉里燃着香,白烟升腾,若云似雾,模糊了香客们的轮廓。
    大堂之中,僧人们正在诵念经书。
    他们从早上诵念到晚上,不停歇不休止。黎云书来晚了,自觉安静地站在最后,闭眼合十,任由木鱼声在耳畔回响。
    碰上战争或是天灾时,僧人常常会集体诵念经书,一念就是一整日。
    黎云书早日听邹氏说过,天灾人祸导致生灵涂炭,更导致许多人无法转世,化作厉鬼。
    僧人此举,乃是为他们超度,希望他们即便无人供奉,来世也不会受苦。
    黎云书安静地站着。
    闻着四下香火气,她无端走了神。
    她本是不怎么在意神佛的。
    直到三年前错过科考。那时她还小,以为自己前路渺茫,哭了整整一晚都没缓过神来。
    极度郁闷之下,她一人来了庙中。
    她在蒲团上跪了很久,跪到腿都快麻了。起身时,身旁的僧人问她:“施主往日来庙中时,都不似今日这般,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小云书听见这句话,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
    她告诉了僧人,委屈哭诉道:“大家都说菩萨会保佑别人,为什么我每年都在许愿自己能科考中举,菩萨偏偏不保佑我?”
    这问题问得莽撞而懵懂,僧人浅浅一笑,给她留了一句话:
    “这些都是因为,你命中注定要遇到比科考更重要的人。”
    她注定会遇到比科考更重要的人。
    如今看来,若无当年的失意,兴许她与沈清容便不会有这么多交集。他的话,倒也算灵验。
    黎云书拜完佛祖后,听闻了最新的战况。
    边境对峙局面日益严峻。战线缩紧,关州应付得也越来越吃力。
    因前线逼近,战报传得越来越迅疾,往往一日便能送达关州,一送来就被沈清容和太守抓着分析,直到通宵。
    有四殿下的援军在,关州城总算是解了燃眉之急。黎云书依然推行着“人人皆兵”的策略,关州后备渐渐充足,由着先前一战,人们也看见了希望。
    不再一味怀疑沈清容,亦不再一味怀疑自己,而是竭尽所能,为关州贡献最后一点力。
    这也是黎云书最欣慰的事情。
    唯一的担心是,黎子序越来越沉闷了。
    他的话少了很多,每日除了去医馆照顾邹氏,就是坐在院子里发呆。不过黎云书忙着城防,看他没有轻生的意思,也来不及管他。
    这天下午,最新的战报传来。
    黎云书起先没觉出不同,直到她听见门外混乱的脚步声。
    她敏锐察觉这步音不对,推开门,惊觉骚乱的不是百姓,竟是红衣银甲的众兵士。
    路上嚎哭声不断,依稀能辨出他们哭喊着的那三个字:沈将军。
    ......沈将军?
    沈将军怎么了?
    关州城如今防备渐渐增强,他们心态早被锻炼得沉稳许多。能让他们这么慌乱的,莫非沈将军他......
    黎云书立马觉出不妙,亦朝太守府狂奔而去。
    太守府已被围得水泄不通。
    最前面的是关州众兵士,而闻讯赶来的百姓,甚至比兵士还要多。
    他们中不少人噙着泪,高声朝太守府喊着:
    “这不可能!”
    “战报是假的!一定是假的!”
    “关外怎么可能没守住?这指不定是蛮人的阴谋,是来乱民心的!”
    黎云书踮着脚,也只能看到层层叠叠的人头。试图往前挤,也是无济于事。
    一众的卫兵中,她没看见沈清容。


上一章
返回

我教的纨绔篡位后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