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六零大院养娃记

六零大院养娃记 第15节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蓝色的冰、词典没有如果10瓶;李唐宋朝、w0w0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最新评论:
    【撒花~】
    【
    【韩锦到时候和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那鸡长大了还宰不宰】
    【掏空惹】
    【富强粉是什么粉(宇宙猫猫头)】
    【针不戳,作者太太愿意做亲娘,种地都能有及时雨,真好。(来自一个被后妈作者折磨坏了的读者)】
    【真好,架空真棒,不然物质条件应该远远不如现在看到的。】
    【
    【木事木事,大大多吃点好吃的补补(???????)?*。】
    【按爪爪】
    【撒花撒花】
    【爪】
    【打卡】
    【花花花花花花花花花花花】
    【打卡打卡打卡打卡打卡打卡】
    -完-
    第13章
    ◎入v通知◎
    柳素素之前跟韩烈说的,创造条件让自己能做本职工作的话,并不是说着玩玩的,她已经想好要怎么做了。
    那就是,改善军区的灌溉条件。
    饥荒到来之前,囤粮最为重要,而且以现在的发展水平,想要地里的庄稼能丰收,最好的办法只能是从灌溉的方面去改变,只要需要的水分足够了,庄稼就能长好不少。
    柳素素之前问过陈楠,得知这儿浇水都是直接用水桶提回来,然后再用水瓢一瓢一瓢的浇下去。
    她是学建筑的,虽然对于农业方面的事是一知半解,但她从前有位朋友就是专门研究这个的,她记得听朋友说起过,像军区这边这么干旱的条件下,最好采用的灌溉方式就是滴灌,像陈楠说的那样直接浇水,效率低,效果也不好。
    滴灌在未来很好实现,买几根专门的塑料管道回来进行拼装就可以了,但现在却不行,别说管子了,连塑料都找不到。柳素素想了想,只能用竹子来代替。
    四月末,正好是竹笋出土已经长成嫩竹的时候,柳素素在竹林里绕了一会儿,找到了她要的那种细竹子,这种品种的竹子较细,而且硬度比较适中,用来做水管是再合适不过了。
    柳素素力气大,用手薅住竹子,一刀下去利落的就劈了下来。
    砍竹子快,但麻烦的是怎么在上面打洞——这样水才能顺着孔口流下来,而且洞不能太大,不然前面几个洞就把水都给漏完了,后面的还是干着。
    想了想,她只能把竹子带了回去,用锤子往竹面上钉钉子,等到出现了小洞,再把钉子给拔下来。
    说起来简单,实践起来就比较难了。
    哪怕柳素素专门找到了相较而言软的竹子,但毕竟还是硬,要是力度掌握不好,钉子才刚打进去呢,直接就能劈开一个大口子,立马就报废了。
    弄废了几根竹子,柳素素才找到解决的办法。
    首先把要开洞的竹子,用小火烘烤一下,竹子高温变软一点之后,再用钉子往上面打洞,控制好力道,这样才勉勉强强的可以。
    柳素素在这边忙碌着,几个孩子好奇极了,想跑过来看热闹,被她给赶走了:“别过来,娘这里全是钉子,待会儿踩到脚都穿了。”
    小豆丁们立马就不敢动了。
    韩程好奇的问道:“娘,你这是干啥啊?”
    “干大事。只要这件事能做好,就有钱买肉给你们吃了。”
    “肉?!”
    果然,听到这个字,几个小的立马就乖乖的不捣乱了,生怕打扰了娘,到嘴的肉都能给飞了!
    他们不闹腾了,柳素素手里的动作也就更快了,把所有竹子的竹节处打通,都打好小孔后,就能拿到田里去组装了。
    柳素素分到的田地离山较近,有山的地方就有水,即便这里较为干旱,但还是有溪流的,只是水流比较少,春夏还好点,到了秋冬就会断流,所以大家都觉得没什么用。
    但此时就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了。
    竹子接成长条,一头放在溪流里,用石头固定住,剩下的就牵着往田地里埋。
    家里的田地太大,柳素素做出来的竹子肯定不够把整块田地都给围起来,她就选了一小块,用石头把竹管微微撑起来一些,这样更方便水流出来,也不会让竹子烂在泥里。
    柳素素家的田地虽然距离山较近,但也还是有一段距离的,管子刚放好时一点动静都没有,但柳素素也不着急,安静的等着。
    “滴答滴答”
    突然,竹管第一个小孔下的土地被浸湿了,柳素素连忙低头去看,果然看到有水滴从里面滴落了下来。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终于,十多个小孔全都流出了水滴。
    虽然越往后水流越小,但积少成多,土地依旧慢慢湿润了起来。
    能力有限,柳素素只用竹管圈出了差不多两分的田地,这两分田里正好是最开始种下去的玉米种,经过了三天,已经到了快出苗的时候了。
    玉米出苗时最需要水,要是直接浇水的话,一天一趟都不够,少说都得早中晚都来一次,不能多也不能少,还必须把土都给浇湿才行,来来回回人都要累死了。
    但现在有了滴灌,柳素素只需要一天过来检查一次,确定竹管没有脱落就行了,只要管子还在,那水就能继续流。
    做好这些后,她用杂草稍微掩盖了一下,防止被熊孩子发现后过来搞破坏,就直接回了家。
    忙了大上午,柳素素又累又饿,但心情很好。
    这相当于是她的实验了,现在一块田地,有一部分地方使用滴灌,剩下的没有竹管的地方依旧用浇水的方式,两边对照着来,后续的对比也会很明显。
    而且也不需要太久,就三五天的功夫,等玉米种出苗后效果就能看到了。
    到时候正好她要去余红英家吃饭,只要证明自己的方法可行,就能借此机会告诉钟师长,从而在全军区进行推广,这样一来别说她的工作了,所有田地的产量都能得到提高。
    柳素素是这么打算的,但实际上机会比她想的来的更快,而且还是自己找过来的。
    ——
    “张团长,去年咱们这的总产值要交上去吗?”
    张团长闻言叹了口气:“交上去吧。”
    总产值也就是去年一整年的粮食总产值,今年都四月了,按说早该交上去了,但就是一直拖,为啥拖?还不是因为没脸呗!
    现在正是国家困难的时候,什么都缺,尤其是粮食,所以一年上头张团长就盼着产量能高点,这样往上报的时候,也算是为祖国的发展献一份力了。
    但可惜他们这的地段不好,不是洪灾就是干旱的,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每年田里的那些粮食,能把食堂给供上就很不错了,更别提往上交粮了。
    但粮可以不交,产值却要往上报的,每年这时候,都是张团长最痛苦的时候,不仅脸上无光,还要遭受来自同僚的调侃。
    尤其是那个老吴,整天笑话他,不知道有什么好笑话的,他们部队要是也在南方,还用愁田里没粮?
    一想到这他就气,转头一看天气,“小王,是不是又好几天没下雨了?”
    “快一个星期了。”
    得,更生气了!
    这老天就是不肯下雨,张团长也没办法,只能背着手打算去田里转转,看看麦子们都干成啥样了。
    这一看还是老样子,大家伙勤快,挑水也挑的勤,麦子长得还行,就是空壳子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没水又没肥,也就只能看运气了。
    张团长叹了口气,正准备走时,一转身突然愣住了。
    “哎,这是怎么回事?”
    他突然看到一块田,应该是才种下去没多久的,还都是小秧苗,和一旁已经长大的小麦形成强烈对比。
    而且那块田里面也不一样,左上角那一小块长得特别好,郁郁葱葱的,相对而言,其他地方的秧苗就显得有些营养不良了。
    张团长以为是播种时间不一样,左上角的那一块先种下去,所以就长得好一些,但走近一看,却发现那草地里还埋着不少竹管。
    开始他还没弄懂这竹管是干嘛的,弯腰一看,好家伙,这里面竟然在滴水!
    伸手一摸,这些被竹管围绕的地方,土地也要更加湿润一些,和其他田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竹管是……浇水的?!”
    张团长管着军队里的田地这么久了,顿时就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了,脸上立马露出了欣喜的表情,连忙飞快的往办公室走去。
    小王见他去而复返,还以为怎么了:“张团长,您……”
    “别说话!”张团长从抽屉里掏出册子,翻了翻,发现册子上竟然没登记那块田是谁的。
    “小王,靠山西南边的那两亩多地分给了谁?”
    “应该是韩副团长家,刚领走没几天,册子上还没来得及登记呢。那块田怎么了……”
    话都没问出口,张团长又立马风风火火的走了出去,小王一愣:“这又是去哪儿啊?”
    “去找韩副团长。”
    “但这个时候,他应该还在训练啊!”小王喊道。
    张团长自然知道韩烈在训练,但他又不找他,想想也知道,韩烈之前在军队待了这么久,从来没来要过田种,现在一结婚就把田地领了回去,肯定是他家属在操持啊。
    一想到那块玉米地张团长就心痒痒,想去问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可不傻,要是这种埋竹管的方法真的像看上去那么有效的话,他就得赶紧把韩烈的家属招到他们办公室来,他们一起把这个法子推广到整个军区。
    这样说不定他们军区今年的粮食就能上涨不少了啊!
    这么想着,张团长的脚步更快了。
    而与此同时,终于忙完了的司务长也回了食堂,一走进门就问道:“小方,今天的鱼到了吗?”
    军区离河远,加上两里外那条河里的鱼个头都特别小,抓都抓不到,想吃鱼就只能去供销社买,食堂的鱼,也是和供销社一起进的,从县城那边运过来,也不多,一个星期最多吃上个两次。
    小方点头:“来了,刚准备杀呢。”


上一章
返回

六零大院养娃记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