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回六零:我带着淘宝无敌了

重回六零:我带着淘宝无敌了 第8节

    果然赵青青的脸色顿时就不好了,没有继续念书就是她心中永远的痛。
    赵雨笙往村口走着,隐隐约约听到后面传来。
    “她是高中生?”
    “齐大哥,她学习可差了,就是混的。”
    第13章 全县第一
    赵雨笙到了县城之后看了看头顶上的太阳,今年的夏天格外的热一些,赵雨笙不敢耽搁,生怕一会儿天气会更热,所以快步往县一中走去。
    她刚走到学校门口,就看见一个穿着蓝白相间的布拉吉的女孩子背着手,脚尖在地上点来点去,一副惴惴不安的模样。
    “崔红。”
    赵雨笙喊了一声,这人正是她的室友崔红,也是她穿越过来后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个人。
    崔红抬头看到赵雨笙,眼睛一亮道:“雨笙,你可算来了,我都不敢进去。”
    赵雨笙无奈的摇摇头说道:“迟早要进去,走吧。”
    崔红闻言叹了一口气道:“雨笙,这些天你咋不来找我玩?我每天在家里都快无聊死了,我爸妈还到处给我托关系,想让我进工厂上班。”
    赵雨笙笑笑,崔红的父母都是纺织厂的员工,而且她父亲还是个领导,家境一向优渥,自小吃喝不愁。
    “我还要在家帮我娘干活,好了咱们快进去吧,你别太担心了,说不定有惊喜呢。”赵雨笙拉着她一路进了校园。
    现在是放暑假的时间,但是因为今天是高考发榜的日子,所以校园里还算是热闹,许多低年级的学生也赶来看热闹。
    “你看,那就是赵雨笙。”
    “真没想到啊。”
    “这就叫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赵雨笙和崔红一进来就感觉到周围的人似乎在盯着自己看。
    赵雨笙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脸,难不成自己早上洗脸没洗干净。
    “雨笙,你有没有觉得他们都在看我们?”崔红低声问道。
    赵雨笙点点头。
    就在这时候,赵雨笙的班长侯士良朝着她们走了过来,停在赵雨笙面前道:“赵雨笙同学,恭喜你啊。”
    赵雨笙楞了一下,呆呆的问道:“恭喜?恭喜什么?”
    侯士良笑笑,道:“你还不知道吧,你考了全县第一。”
    赵雨笙眨眨眼睛,她知道自己考的应该还不错,但是全县第一,这也太夸张了吧。
    “我、我?”她指着自己结结巴巴的问道。
    “啊啊啊!雨笙,雨笙你太厉害了吧!”崔红突然跳起来说道,说着她就拉着赵雨笙朝着公告栏跑去。
    公告栏前已经围了一群人,崔红左挤右挤,就将赵雨笙推到了最前面。
    公告栏上贴着一张大红纸,上面是老师用毛笔写的学生名字和成绩。
    只见赵雨笙的名字排在左上角的第一个。
    “赵雨笙 526分”
    赵雨笙见状微微睁大了眼睛,这时候高考考六门,每门一百分,满分六百,考了526的确不算低,但是赵雨笙在心里估计了一下现在试题的难度,其实这个成绩也算不得多高。
    “赵雨笙,恭喜你啊。”
    “是啊是啊,雨笙,你可真厉害。”
    赵雨笙以前的同学看到她之后都纷纷恭喜道。
    赵雨笙连连点头,大大方方的笑道:“谢谢各位同学。”
    “快看看你的成绩。”赵雨笙对崔红说道。
    然后两人就在成绩单上找了起来。
    “我找到了,335分。”崔红突然眼睛一亮道。
    赵雨笙思索了一番道:“335分,我记得去年省城师范的分数线是328,你好像报了省城师范对吧。”
    崔红满脸兴奋的点点头,抱住赵雨笙,道:“没错,没错,哈哈哈,雨笙谢谢你,谢谢你最后两个月给我讲了这么多题,还有物理的最后两道大题,你都给我讲了相同题型,如果不是你,我肯定考不到这么高。”
    崔红的话一出,许多人都有些羡慕嫉妒恨的看着她,运气真好。
    赵雨笙无奈的将她的手拉下来说道:“这么热的天气,你还抱我,你不嫌热我还嫌呢,走吧咱们去找老师。”
    现在崔红知道自己有学可上,也不害怕了,跟赵雨笙手牵手到了班主任办公室。
    赵雨笙的高中班主任姓方,方老师看到她们俩进来,脸上立刻就笑了起来,道:“你们考的都不错,尤其是赵雨笙同学,全县第一啊。”
    赵雨笙闻言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都是各位老师们教得好。”
    方老师闻言脸上笑出了一朵花儿,摆摆手道:“还是你自己刻苦,又有悟性,尤其是高考前的最后两个月,就跟开了窍似的,进步很大。”
    说完,他又看了看崔红,道:“崔红同学考的也不错,应该有大学可以上。”
    崔红闻言也嘿嘿笑了两声。
    方老师指了指椅子,示意她们坐下,然后说道:“赵雨笙,你应该还不知道吧,你不单单是咱们县第一,还是全市第二,跟全市第一也只差了三分,真是可惜啊。”
    “老师,没关系的,我对自己的成绩已经很满意了。”赵雨笙这话说得可不假,毕竟俄语在给她拖后腿呢。
    果然,就听方老师说道:“你其他的科目考的都不错,尤其是物理和数学,都考了满分,化学也只扣了五分,但是俄语太给你拖后腿了,只考了65分,要是俄语再稍微好一些,这全市第一绝对是你的囊中之物啊。”
    赵雨笙闻言笑笑,没有说话,现在成绩已经出来了,再说什么也都无益,况且她对于自己的成绩还算满意。
    方老师感慨了一番,道:“对了,赵雨笙老师记得你报的是首都医科大学对吧?”
    赵雨笙的第一志愿报的是医学院,这是她上辈子的理想,或者说哪个孩子小时候没有做白衣天使的梦想呢,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改变了志愿。
    上辈子因为赵雨笙出身普通的工薪家庭,下面还有个弟弟,两人相差只有两岁,当年高考她的成绩是足以去念医科大学的,但是医学院一读就是八年,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赵雨笙忍痛放弃了自己的理想,而是报了一所985院校的热门专业。
    现在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她自然不肯放弃。
    赵雨笙点点头,“老师,您记得没错,还有两个志愿分别是鲁省大学和省城医学院。”
    方老师闻言道:“你这个成绩去首都是十拿九稳了,现在是快到八月了,想必你的录取通知书也在路上了,一般大学都在九月开学,你回去好好准备准备,别忘了走的时候带上你的粮食关系。”
    “还有你崔红,也别忘了转粮食关系。”
    两人从学校出来,相约开学前再见一次面,崔红就迫不及待的回家报喜去了。
    第14章 于主任
    赵雨笙从学校出来之后,虽然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家给她娘报喜,但是多日不来县城,赵雨笙还是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毕竟现在她淘宝里的余额已经很多了,一直存在里面当然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想到这里赵雨笙找了偏僻没人的胡同,在淘宝里下单鸡蛋,猪肉,还有红糖几种商品。
    刚刚支付完,货品就到了赵雨笙的仓库里了,赵雨笙将鸡蛋小心翼翼的放进背篓里,然后又拿出一块猪肉,又将红糖的包装袋撕开,将红糖放进自己前段时间特意买的油纸包里。
    把这一切都弄完,赵雨笙仔细看了看背篓里的东西,确定没有破绽,才背着背篓出了胡同。
    她想起自己第一次来县城时碰见的那个于晓茹,已经过去十几天了,再去一次也无妨了。
    到了于晓茹家附近,赵雨笙观察了一会儿,看见于晓茹的婆婆正带着两个孩子在大门口与别人说话,等到那人一走开,赵雨笙便抓住机会走上去,道:“大娘,我找于大姐。”
    赵雨笙说着一只手拍了拍背后的背篓,老太太想起前几天儿媳妇跟自己说过有个小姑娘可能会带东西过来。
    这都过去好几天了,老太太还以为赵雨笙不来了,但是没想到今天来了。
    她立刻笑道:“是小茹表妹啊,快跟我进来吧。”
    老太太带着她进了院子,邻居看到老太太身后跟着个小姑娘,道:“婶子,这是谁啊,看着眼生。”
    老太太丝毫不心虚的说道:“这是我儿媳妇的娘家表妹,这不是来我家串亲戚。”
    说着老太太拿出腰间的钥匙打开房门,将赵雨笙带了进来,又嘱咐两个孙子在院子里玩,不准进来。
    赵雨笙看了看屋子里面的摆设,就是普普通通的摆设,但是却打扫的很干净,也可以看出条件不错。
    “姑娘,你带啥来了?”大娘迫不及待的问答。
    赵雨笙将背篓放下,将上面的布掀开,道:“大娘,您看。”
    大娘看到里面的东西后倒吸一口凉气,道:“姑娘,我要不完这些,要不我给你叫几个人过来?”
    赵雨笙想了想说道:“靠得住吗?”
    大娘一脸肯定的点了点头道:“你放心,肯定靠得住,都是老姐妹老街坊。”
    “那大娘您先挑吧,我给您便宜点。”
    赵雨笙笑道,“这鸡蛋我给别人五分钱一个,我给你四分五一个,还有猪肉,我给大娘按八毛钱算,大娘要是有各种票据和工业券给我抵也成。”
    大娘闻言更加高兴,拿出自家的篮子来挑了二十个鸡蛋,然后称了两斤猪肉,大娘给了一部分钱另一部分用布票和工业券抵的。
    然后大娘让赵雨笙先等着,踩着小脚出去叫人去了。
    不多时大娘就带了五六个中老年妇女进来。
    “我可说好,这姑娘可是我们家亲戚,今天的事儿可不能有人往外说。”于晓茹婆婆先将丑话说在前头。
    一个大娘迫不及待的说道:“嫂子你放心,我们之中可不会有叛徒,姑娘,这鸡蛋咋卖啊?”
    赵雨笙笑笑,拿起一个鸡蛋说道:“你们瞧瞧,我这鸡蛋个头可都不小,我不要鸡蛋票,五分钱一个。”
    平时农民将鸡蛋送去农副产品收购站一个可以卖三分钱,城市居民在副食品商店里买一个鸡蛋四分钱,但是要鸡蛋票,一张鸡蛋票可以买十个鸡蛋,至于鸡蛋的大小,那就看运气了,反正他们是没有自己挑选的权利的,售货员给你拿啥样就是啥样,就算跟鸽子蛋一样大小,那也算一个。
    “成,给我来十五个。”大娘爽利的说道,然后就弯腰自己挑了起来,这种可以自己挑挑拣拣的感觉可真是太爽了。
    另一个婶子说道:“姑娘,这一包红糖是一斤,咋卖的?”
    “是一斤,只多不少,一斤一块三,不要糖票,要是各位大娘婶子有票据和工业券都能抵。”
    赵雨笙还是小看了这群工人家属的购买力,背篓里的东西很快便被疯抢一空,有两位大娘因为只买了点鸡蛋还有些不开心,连连问赵雨笙下次啥时候来。


上一章
返回

重回六零:我带着淘宝无敌了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