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回六零:我带着淘宝无敌了

重回六零:我带着淘宝无敌了 第79节

    高老说道:“对了,昨天小懿他爸送来了一块羊肉,今儿晌午你跟雨笙那丫头一起过来吃涮羊肉。”
    既然要吃涮羊肉,那么必然是少不了各种的配菜的。
    赵雨笙装作去副食品商店,实则是在淘宝里下单了豆芽,嫩豆腐,血块还有豆腐皮。
    再加上家里还有萝卜、白菜和土豆,还有点干海带,也够一顿丰盛的火锅了。
    来到高家,高老看到她手里的东西,笑道:“小懿刚从副食品商店里回来,你们俩算是买重了。”
    赵雨笙闻言心中一惊,自己根本就没有去副食品商店,自然不知道现在商店里有什么商品,万一自己拿出来的这些是副食品商店里的,那不就露馅了。
    果然,宋安懿看到她带来的血块和豆芽之后也十分的惊讶,因为在副食品商店里他根本就没有看见这些,不过宋安懿也没有往别的地方想,还以为赵雨笙是从黑市里买来的。
    因为赵雨笙一直跟黑市有联系他也是知道的。
    不过因为赵雨笙也就是收点金银玉器之类的,或者去换点票据,不再卖东西,所以他也就没有阻拦。
    看到宋安懿没有起疑,赵雨笙心中也安定了不少,同时在心里决定下次要更加细心才行。
    高老让宋安懿将铜锅取出来洗干净,然后去烧炭,王桂灵自然当仁不让的去切羊肉了。
    至于赵雨笙,自然就是洗菜切菜。
    高老看到赵雨笙和宋安懿有说有笑的样子,也是老怀大慰,站起身来回了屋。
    正宗涮羊肉的锅底并不复杂,蘸料也以芝麻酱为主,配以韭菜花豆腐乳之类的作料。
    还有什么比在冬日里吃一顿涮羊肉更让人觉得痛快的吗?
    高老夹了一筷子羊肉细细咀嚼,然后对王桂灵竖起一根大拇指道:“不错,切得薄而不破,羊肉就该这么切。”
    王桂灵被夸奖了,说道:“我以前也没这样切过羊肉,我都是按照您给我说的办法切得。”
    下了半盘子的白萝卜,高老又说道:“老话儿说得好,冬吃萝卜夏吃姜,都多吃点,对身体好。”
    说着又看向赵雨笙道:“雨笙丫头是学妇产科的吧?”
    赵雨笙点点头道:“对,高爷爷。”
    高老闻言笑眯眯的道:“那想不想学中医啊?”
    “啊?”赵雨笙反应过来连连点头道,“想啊,其实我一直都想学中医,但是在我们学校里却找不到老师。”
    建国之后的中医越来越少,而且他们医学院里主要教授西医,的确找不到好的中医老师,而且就算是找到了,也并不是专攻妇科的。
    高老闻言得意一笑:“你们学校里找不到,我给你找了个好老师。”
    宋安懿道:“姥爷,您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吧。”
    高老得意道:“外面的那些中医一般都是学艺不精,又或者杂而不精,我给你找的这位师傅,他家祖上三代都在宫里当过太医,专攻妇科与小儿科,正好与你本身的专业一致,怎么样?”
    赵雨笙听了自然是连连点头,这几年大家对于中医只是不那么重视而已,但是等过几年中医就要成为四旧被打倒了,到时候就算是想学,也学不到了。
    王桂灵也明白高老这是给自己女儿找师傅学手艺呢,俗话说的好技多不压身,这样的道理王桂灵明白的很,自然对高老感激不已,在心里下定决心,以后要多多照顾高老才行。
    因为这件事情,赵雨笙高兴地不得了,毕竟现在的医疗条件还很差,很多地方的医院都没有先进的医疗器械,无法对病人做全面准确的检查,如果学会了中医,就可以和她现在所学的知识互为补充,中西结合,一定可以更好的救治病人。
    宋安懿看到她高兴,自己自然也高兴,但是没想到一等他吃完饭,赵雨笙就立刻对他板着张脸,道:“高爷爷说昨天晚上你又熬夜了?”
    宋安懿心里发苦,昨天晚上他在看一篇新的论文,正是之前帮忙买手链的那位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最新的学术杂志。
    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的流逝,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却发现已经到了三点多。
    宋安懿立刻说道:“我错了,对不起,下次再也不熬夜了。”
    认错如此干脆,让赵雨笙都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说他了。
    高老看到这一幕,不但不生气,反而乐呵呵的,倒是王桂灵有些不好意思,生怕高老觉得自己女儿太凶了,忙说道:“你这孩子怎么能这样对小宋说话,人家那是在进步。”
    随即又对宋安懿道:“小宋啊,你可不要生气,雨笙她也是关心你的身体。”
    宋安懿笑着对王桂灵道:“王阿姨我怎么会生气呢,雨笙她关心我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高老摆摆手对王桂灵道:“他们年轻人的事情,我们就不要管了,我看雨笙说的很对嘛,就应该有个人好好的管管他了。”
    随即高老又对赵雨笙道:“丫头,他有哪里做的不好你尽管管他,要是他不听你的你就跟我说。”
    “哎!”赵雨笙十分响亮痛快的答应了一声,然后又得意洋洋的看着宋安懿,一副拿到了尚方宝剑的样子。
    而宋安懿也配合的露出一副苦瓜脸,唉声叹气道:“这下可糟了。”
    引得大家发笑。
    第133章 丁老
    第二天赵雨笙和宋安懿便跟着高老去往那位老中医的家里。
    这位老中医住的地方就在皇城根儿底下,也不晓得是不是因为万一宫里有什么突发状况进宫看病方便。
    不过虽然这位丁大夫住在皇城根儿底下,但是也就是一座很普通的小小四合院。
    不过这才正常,毕竟这里寸土寸金,而且不光是钱的事,能住在这里的都是王公贵族皇亲国戚达官显贵,若不是他们家的工作性质,恐怕也不能在这里住着。
    赵雨笙和宋安懿一人一边扶着高老来到丁家门前,高老伸出手用力的拍了拍门。
    来开门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壮年男子,看到高老后道:“你们找谁?”
    高老道:“找丁启希,告诉他高月之来访。”
    宋安懿低声在赵雨笙耳边道:“月之是姥爷的字,姥爷的名字叫做日伦。”
    高老闻言瞪了外孙一眼,宋安懿和赵雨笙相视一笑,那人道:“你等一下,我去问问我爹。”
    没过一会儿,那人又快步跑来道:“快请进,快请进。”
    一进去便看到一个头发花白,身着粗布衣裳的老人,看到高老之后便哈哈大笑,拱手道:“高兄,多年不见啊。”
    高老也拱手道:“多年不见,没想到你还活着啊。”
    丁老的儿子闻言道:“你怎么说话呢?”
    “丁夏,闭嘴!”
    丁老瞪了儿子一眼打断道,然后对高老道:“我也没想到你也还活着啊,快进来吧,丁夏上茶。”
    进了屋之后,丁老看向高老身后的赵雨笙和宋安懿道:“这两位是?”
    高老闻言得意的说道:“这位是我外孙子,去年刚从欧洲留学回来,现在在理工大执教;这位是我外孙媳妇,现在也在念大学,而且学的还是医学。”
    丁老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羡慕,他也算是文人,崇尚知识,但是无奈他的子孙似乎都不是读书的料,竟然没有一个念大学的。
    虽然如此,但是丁老却不肯在高老面前落了下风,便故意不接这茬,道:“你尝尝这茶,可是我珍藏了多年的普洱。”
    赵雨笙端起抿了一小口。
    嗯,的确是珍藏多年的,都有一股霉味了。
    不过赵雨笙也知道那些懂茶之人爱的就是这口。
    就像高老现在,品了几口后道:“不错不错,老丁啊你这茶真不错,一会儿我走的时候给我拿上点。”
    丁老闻言脸色一黑道:“你以前是个怪人,怎么现在变成了老土匪。你可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说吧,你来是想干什么的?”
    高老闻言放下茶盏,笑眯眯的道:“我来是给你送一份大礼的。”
    “哦?是吗?”丁老说着脸上带着浓浓的怀疑之色。
    高老点点头道:“我这外孙媳妇在医学院是学妇产科的,学习优异,悟性不错,我这不是想着你后继无人,一身医术无人继承都成了你的一块心病,所以我就免为其难的让我这外孙媳妇拜你为师,将你的医术传承下去,也省的将来你死了都闭不上眼。”
    赵雨笙闻言,差点被嘴里的茶水呛到。
    高爷爷可真是……嘴毒啊,明明是来拜师的,怎么还搞得要别人求着一样。
    再一看丁老的脸色,果然,眼睛里都恨不得喷火了。
    “高月之,你可不要欺人太甚!”丁老怒道。
    高老一摊手道:“我可没有欺你,我说的难道不是实话吗?你瞧瞧你的儿子,有一个能继承你的医术的嘛?”
    这话让丁老哑了火,这又何尝不是他的遗憾呢,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对中医不感兴趣,只有小儿子丁夏对中医感兴趣,可惜他的悟性实在是令人失望。
    而且他专精的妇科与小儿科,以前是专门给皇宫贵族的贵妇人看病的也就罢了,也算是个铁饭碗,时不时的还有赏赐,但是现在中医本就不受欢迎,让一个大男人给女人看妇科病,的确是连个病人都没有啊。
    丁夏也不是没有在医院坐过诊,但是因为丁夏正值壮年,那些妇人看到他都不好意思。
    没有病患,如何精进医术啊,所以丁夏这辈子的成就是有限的。
    想到这里丁老不禁有些难过,丁夏在门外听到这些,不服气的进来道:“爹,你不要听他们胡说,我一定会将咱们家的医术发扬光大的。”
    丁老摆摆手却没有说什么,过了一会儿抬起头看向赵雨笙道:“丫头,你是真的想学我的手艺吗?”
    赵雨笙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想。”
    “那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丁老继续问道。
    赵雨笙犹豫了一下还是实话实说道:“我现在学习的算是在西医范畴,西医在某些施治方面确实比中医更加先进,但是由于我国现在的医疗发展水平,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条件对病人和孕妇进行全面的检查,所以我想学习中医,互为补充,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
    “你的意思是中医不如西医,你学习中医的目的也只是为了更好地用西医施治是吗?”
    丁老还没有说话,但是丁夏就忍不住气愤道。
    赵雨笙道:“我并不觉得中医不如西医,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中医的发展的确落后于西医,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并且我认为中西医是不分上下的,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完全可以中西医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印证。”
    丁老闻言突然目光炯炯的看着赵雨笙道:“你的观点很像我的一位族叔,他在津门行医,民国时曾是津门的名医之一,他便主张中西医相互促进,还主持将中医按照西医的体系分类,划分出了内科、妇科、幼科、咽喉口齿科等,并且主持整理中医古籍,去芜存菁。”
    说着他有些叹息,又问道:“你为何觉得将来中医的发展会不如西医。”
    赵雨笙看着这位老中医道:“难道丁老您自己没有感觉到吗?”
    丁老闻言不禁有些悲哀,怎么会感觉不到呢。
    “除此之外,我觉得传承也是阻碍中医发展的一大原因。”赵雨笙说道,“中医讲究门派和师承,多是父子相继或者是师徒相传,这样一来,其实传播的范围就缩小了很多,但是西医却不讲究这些,只要读了医学院谁都可以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医的学习需要不断地积累,在医学的初级阶段,中医的学徒需要花费十几年甚至数十年才算是出师,但是西医却能够依靠各种设备,以及科学系统的教学,让新手医生很快的独当一面。”
    第134章 拜师
    丁老听了之后沉默良久,道:“选个好日子过来吧。”


上一章
返回

重回六零:我带着淘宝无敌了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