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世界一级保护学渣(重生)

分卷(133)

    你觉得他年纪大,你就选棕黑的圆框;你要觉得他年轻,你就选暗红色的方框;你要觉得他不老不年轻,你就选浅银色的窄框。三十年验光配镜经验,相信我没错的。
    经验丰富,还分了类!
    沈明洲立刻就信了!
    好,那我就选暗红色的圆框。
    邵炼看到回复,没忍住在聊天框里打出了无数问号。
    洲儿,伏院快六十了。
    沈明洲认真解释道:可是在院士里,老师很年轻了。
    邵炼以为沈明洲会按照这条富有道理的挑选法则,给伏光耀选棕黑的圆框。
    可他竟然选了暗红色的圆框。
    邵炼点开那副暗红色方框眼镜的图片,反反复复全息参谋,还点开了伏光耀的院士证件照,进行比对。
    不难看,也不突兀。
    其实暗红色并没有想象中招摇,确实还挺显年轻。
    暗红就暗红吧。邵炼无奈的敲字,只要是你做出来的眼镜,无论什么颜色什么款式,他老人家都会喜欢的。
    毕竟这是学生满怀热情,寄托着美好愿望的礼物。
    什么颜色都不重要。
    中美会谈低调进行。
    各方媒体按兵不动,持续报道中国科技大突破,美国法案滑铁卢。
    这恐怕是中国声势浩大、美国腹背受敌的奇观。
    曾经认为国货劣质的消费者,在不断的舆论报道和中美博弈里,越来越倾向消费国产商品。
    国内大部分民众,充满信心的表示,如果美国真的搞全面封杀,我们有吃有穿有玩,国外没有的我们都有,花钱的人还比美国多吼。
    在这种时候,线上线下万众一心,就等着撸起袖子等封杀后让太平洋警察看看消费能力的。
    然而,还没等到推特总统发言,中国商务部先发来了喜报
    中方将与美国实现更加紧密的合作。
    越大的消息越短,变成了国内常识。
    不到两百字的消息,提到了美方在各个领域加强合作,中方也会提供美国急缺的技术援助。
    懂行的人一看下面各个领域,立马反应过来,这都是中国稀缺资源和技术领域!
    靠,赚大了!
    不懂行的人跑来看热闹,见到技术援助的具体内容点名了量子研究和人工智能系统,原地暴怒!
    干,亏惨了!
    同一则新闻,出现了正反两种观点。
    甚至哭惨的群众更多,蹲在官方媒体下面嗷嗷叫,咱们那么严肃可爱的万物系统竟然要送给美国了,好生气哦,我们《未来家园》拒组美国!
    《未来家园》在万物系统的智能升级下,已经可以组队搞建设了。
    各个城市指数建设任务,还开了友好城市互帮互助的功能,允许广大玩家,选择好感城市,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中美破冰合作消息一出,先上热搜的居然是#拒组美国#。
    玩过《未来家园》的人,比懂得领域尖端技术的人多得多得多,一人奉献一次嗷嗷叫,都能把关键词免费送上热搜前排。
    邵炼忙完回到高科,还没来得及跟沈明洲发消息邀功,先在微博上看到了热搜。
    他认认真真点开网民朋友的评价,发现他们完全是在贷款玩梗。
    俄罗斯都还没开《未来家园》呢,他们就开始自发拒绝和美国城市组队了。
    好好一场大获全胜的利益交换,在网友哭唧唧的哀嚎里,仿佛是忍痛割爱再受欺凌。
    邵炼皱眉无奈的点开自己不常用的微博,发送道:你们哭什么,该哭的是美国。这是掏出了家底,才把量子忆阻器芯片和万物系统换过去,还不带《未来家园》的。
    一场谈判比邵炼想象的更轻松。
    美国经受了LA系统的打击,急需万物系统重塑政府声誉。
    中国制造也好,美国研发也罢,在中俄迈步跨入新时代智能系统的时候,他们要是掉了队,反正遭受损失的不是中国。
    敢拿这么多东西出来,必然是想好了合作之后的对策。
    中方太懂美国手段了,协议合作是一回事,后续盯死了他们不准搞小动作才是真正的战争。
    不过,这与邵炼关系不大。
    他发完微博,正想和沈明洲笑看玩家隔空拒组美国的事,一点开微信,就收到了新的图片。
    不是猫,不是拆坏的眼镜腿。
    而是沈明洲的自拍。
    他戴着一副浅银色窄框眼镜,微笑着拍下全息影像,还偏头眨了眨眼。
    沈明洲:脑电信号接收良好,再调调,估计就能试试做老师的眼镜了。
    全息影像可爱得邵炼想伸手摸摸。
    作为有家室的好男人,邵炼已经不像以前一样幼稚。
    可爱的洲当然要好好炫耀。
    为了保证炫耀到位,邵炼还拿出了自己的细黑框眼镜,做出了类似的姿势,来了一次同款拍摄。
    微博的全息双人照片在沈明洲微博出现。
    挑眼镜小达人们,第一时间发现了照片上的不同。
    邵炼的眼镜没换成红绿粉!
    沈明洲却戴上了浅银框!
    误会大了,人民心痛了。
    虽然戴眼镜很清秀很文艺很知识分子,但是咱们的洲洲是不是读书搞研究伤到了眼睛啊?
    80%的网民,都能感受到戴眼镜的痛苦。
    人民群众嘤嘤嘤,泪洒微博,完全没有意识到有什么新科技即将诞生。
    他们只顾着在拒组美国的空闲里,潸然感叹。
    浅银色框的沈明洲和细黑框的邵炼并列在一起,更像一家人了。
    快乐是他们的,我们什么都没有。
    第137章
    国内都在拒组美国,聊聊眼镜夫夫。
    美国已经因为合作协议关注起万物系统了。
    当初发布会,熬夜倒时差看现场直播的人不在少数。
    在亲身经历中途断电之后,美国观众们对万物系统充满了念念不舍。
    劳伦公司强行推广,确实给他们带来了一些便利。
    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稍微接触了人工智能系统概念的人,都会不断的衡量,LA系统带来的价值和损失。
    如果不崩溃,LA系统总体来讲利大于弊,值得一用。
    可惜一场系统大动荡,令他们患上了心病,必须看看中国的《未来家园》运行情况才能治好。
    世界上任何大型在线游戏,都会获得相当数量的玩家关注。
    更何况是依靠人工智能系统和一块小芯片运转的游戏。
    他们只是看看网络上发来的反馈,都足够叫他们牢记于心。
    现在,政府终于和中国达成协议,要把游戏核心的系统和芯片引进美国开展合作。
    可以说LA系统积攒了多少嫌弃,就获得了多少期待。
    经过了中国大市场验证、俄罗斯完成推广的系统,这要是还能出问题,那他们再也不相信人工智能了。
    平时不关心政策人家伙,都变得激动起来。
    系统都来了,游戏还会远吗?
    即使是詹姆斯和山姆,坐在阿诺德教授家里的花园烧烤,话题都没离开过《未来家园》。
    山姆绘声绘色的讲解自己的期望,我多想见到洛杉矶和纽约一起,建一条跨城高铁,像我加入的重庆广州的项目一样,可以把整个经济圈做起来。
    詹姆斯沉迷游乐园,并没有这么伟大的财富梦想,他点点头说:其实我更希望在圣地亚哥建成我想要的游乐园,像乐高乐园一样,成为一座城市的代表之作。
    他们之中,最没野心的就是阿诺德教授。
    至今他还只是一位朴素的农场主,养着几百只鹅和一百来头牛。
    听完两位大老板的畅想,阿诺德教授笑出声,说:明洲可没给俄罗斯开展《未来家园》服务,估计也不会把游戏做到美国来。
    政府妥协了,不代表他们愿意敞开国门,让一款中国人工智能运算的游戏,占领市场。
    阿诺德教授亲自体验,觉得这款游戏足够叫人沉迷又不会耽误现实生活,但是它的一切游戏过程,也是教育万物系统学会人类思维方式的过程。
    万物系统除非完全美化,被美国工程师们掌握,否则,他等不到《未来家园》美国版上线的一天。
    说起来遗憾,却又无比满足。
    遗憾的是,美国很难完全掌控万物系统的核心构架。
    满足的是,在他有生之年,能够见到这样一个完美的系统,预示出未来的模样。
    高科完全将《未来家园》做成了一个线上线下平台,在他们眼里,无异于是物联网的崛起。
    不需要任何平台切换,所见即所得的理念,在一款游戏上获得成功,也会在各个需要万物系统的领域成功。
    按照中国推广万物系统的效率,他很快就会实现真正的智慧城市。
    詹姆斯、山姆和阿诺德教授一样,都是智慧城市参与者。
    他们或多或少做过相关的项目,经历过相似的抵制、抗议、妥协,美国的一切发展都在与党派作斗争。
    有时候很有趣,有时候很疲惫。
    来喝一杯啤酒。阿诺德教授精神焕发,甩掉了一腔愁绪,至少我们可以提前期待,明洲应该能顺利的来到美国了。
    毕竟,没有沈明洲亲自教导,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弄明白万物系统的核心架构。
    美国付出了等值的代价。
    而代价的背后,有着劳伦军备沉重的账单。
    克拉夫接管劳伦军备十五年,即使经历过自家工程师反水的重大事件,都没有像现在一样狂躁过。
    账单金额明细厚厚一叠,本该由律师和财务核算的东西,克拉夫压抑着怒火,一页一页的翻。
    仿佛在看一份仇恨清单,上面写满了沈明洲的名字。
    我们该怎么办?瓦吉不得不询问道。
    按照公司的底蕴,赔偿金额不算什么,困难的是后续布局。
    劳伦军备一直把持着美国政府话语权,经历了缺陷报告的事情之后,逐渐脱力继续LA系统这样的东西,重新主导一切。
    然而,他们不仅付出了相当多的代价,还受到了致命一击。
    克拉夫脸色阴沉,绝不会让中美合作顺利。
    沈明洲的万物系统一旦入主美国,劳伦军备缺陷报告事件只会重新上演。
    活在智能时代的人,才懂得智能便捷背后的可怕。
    克拉夫将赔偿账单一合,说道:让中东买单。
    沈明洲在智能眼镜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哪怕回归了规律生活,他的研究速度也没有变慢。
    每一天,耿教授都能发现惊喜。
    眼镜的接触面,用来制造脑机接口十分困难,可是沈明洲在改换了数十种材料,竟然真的能够获取到了相对清晰的脑电信号。
    比起市面上的其他信号来说,他们获取的信号微弱许多,但是经过了万物系统的高效处理,已经可以实现沈明洲要求的最低功能。
    不错,不错。耿教授戴着一副粗黑边框的智能眼镜,虽然视线运动的时候,有一点点的调焦感,但是对一副智能眼镜来说,这样的效果很不错了。
    耿教授高度近视,外加老花。
    视力老花受损程度严重,他却戴着这副实验眼镜,感受到了看近看远自由切换的畅快感。
    诚然,视线聚焦比较明显,存在一定的缺陷,可对他来说,已经是相当优秀的实验品。
    一副眼镜,集脑机接口技术和视觉神经算法研究于一体。
    就算沈明洲皱着眉专注记录数据,也不妨碍耿教授激动的描述自己的体验。
    您能再详细说说吗?沈明洲不是近视,无法感同身受。
    耿教授推了推满是数据传输线的智能眼镜,坐到了验光机前,我们跟你们这些视力好的年轻人说不通,直接验光吧,机器测出来的数据最准确。
    带着智能眼镜验光、测数据,沈明洲终于计算出了万物系统调焦时候的反应速度。
    0.81秒。
    对数据处理来说,慢如龟速。
    即使耿教授一直说,不到一秒的调焦时间而已,不会感觉特别的明显。
    但沈明洲仍是皱着眉,默默的修改核心算法。
    果然不是量子忆阻器芯片,万物系统的反应速度就会慢许多。
    不到一秒听起来快,比起人类正常眨眼速度的0.30.4秒来说,就变得格外刺眼。
    耿教授理解沈明洲的不满意。
    这孩子做事精益求精的脾气,他不止从伏光耀那儿知道过,也从各个研究员那儿听说。
    他本该劝的。
    研究不用急躁,出一次成果好好放松再来思考。
    可耿教授站在旁边,见沈明洲完全没有陷入任何的烦躁情绪,反而心平气和的重新提取信号数据,重做分析了。
    也许正是这种波澜不惊的状态,才能研究出来如此多震撼人心的成果吧。
    当天下午,邵炼准时来实验室接人。
    自从解决了中美合作的问题,邵炼三天两头驻扎省科大,经常去伏院家蹭顿晚饭,拎着沈明洲就跑。
    邵炼来的时候,耿教授正在给沈明洲调试智能眼镜。
    人一来,耿教授就知道今天的研究结束了。
    行了,明天我们再调试调试眼镜,反应速度应该比最初测试的要快。
    耿教授这意思是下班回家了。
    可沈明洲还不愿意走。
    我再试一次,耿老师您先回去吧。沈明洲说完,向邵炼发出了强烈的求助信号,你快来帮我看看。
    邵炼知道这是沈明洲给伏光耀的礼物。
    来了好几次都没插手,没想到这次居然收到了主动求援。
    在脑电信号接收方面,眼镜已经做得足够好,唯一的不足都在芯片处理效率上。
    沈明洲想调焦效果低于0.1秒,最好能够让使用人察觉不到镜片焦距的变化。
    要求高,算法复杂。
    更重要的是,芯片不行。
    平时邵炼肯定把沈明洲打包弄走了,坚决不会放任他在实验室生根。
    可是他家小朋友都向他求助了,就是想尽快解决这个问题,邵炼再硬的心也得软一软。
    很没有原则的邵炼,随便被沈明洲求一求,就当起了帮凶。
    他拿出电话打给伏光耀,开口就撒谎。
    伏院,今晚我带洲洲出去见几个老同学,晚上就不回来吃饭了,您和猫不用等我们。


上一章
返回

世界一级保护学渣(重生)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