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回80当大佬

第92章 蓬荜生辉光环

    “这么大的彩电?怕不得是18吋的吧,哪家厂子有这么好的货了?”
    “这洗衣机怎么是两个桶的?还有电子摁钮呢,不是定时旋钮的!”
    “这东西叫啥?完全不认得啊。 空调?什么叫空调?哦,原来是冷气啊,我去人民大会堂开会时感受过。”
    “小顾,你们家这回可是倍儿有面子了。”
    入夜时分,家家户户都是吃晚饭的点儿,不过顾家搬搬下的行李,再次让同一幢楼的邻居们好不已。
    楼下的医大附院郑主任,对门的市财政局许科长,楼的本街片派出所尤所长,统统晚饭都不吃先赶着围观。
    他们的三观和认知也一次次被刷新。幸好大伙儿都习惯了顾家人每个学期放假都会显露出又升一个台阶的潜力。
    所有邻居都觉得:顾家人在这个地方,估计再住不到一年,又得换地图了……
    顾骜不想显摆,但实在被吵吵得不耐烦,也只能一边监督三轮车师傅扛东西,一边解释:
    “电视是曰本夏普的,18吋。”
    “双桶是为了一个桶洗一个桶甩干。这个洗衣机还会快慢洗、浸泡延时洗,手完全不用落水了。其实也不新鲜了,松下三年前推出了,单片机控制的。”
    “西门子空调如今只有窗机的,分体式拉铜管的暂时没货。不过窗机也行了,制冷猛,是噪音吵了点儿。”
    夏普电视、松下洗衣机、西门子空调、三洋电饭煲、东芝吸尘器、日立电冰箱、索尼录像机……
    虽然顾骜不想买日货,但可惜如今外汇商店里除了空调有德货,其他的只有日货。
    这些东西里,最让邻居们觉得“多此一举”、“不划算”的,要数电饭煲了,甚至当初的洗衣机都觉得更不划算。
    各家的主妇们很不理解:煮米饭这种活儿有什么累的?不端个版本坐厨房里看看报纸,等高压锅的蒸汽安全阀转、然后拧一下火么?
    为了“定时关火”这种轻松的操作,多花40块美金买进口货?
    而最让人觉得“壕”的设备,毫无疑问是那台西门子的空调了。
    如今的德国货都是德国本土工人原装的,那是真滴贵。顾骜入的这一台,不含关税的到岸价接近800马克了。而国家如今对于进口奢侈电器的惩罚性关税尤其高,外汇商店的最终含税价超过500美元。
    更令人发指的是空调的电费。
    空调这玩意儿,随着科技进步,效率是越来越高、单位制冷量能耗也会下降。所以80年代初的空调耗电特别厉害,开起来压缩机基本没机会停。
    夏天开个通宵10度电,那是2块钱,够普通小市民家庭三天的伙食费了,简直是全寿命周期持续放血,机器质量越好越亏钱。
    (电虽然黑,但也要承认电费是这些年来基本没涨过的,90年代末电费201x年还贵。80年代虽然90略低,但那是建立在保守建设、经常按计划拉闸的基础的。)
    直到80年代期,空调作为高官的私宅福利安排,不是没有道理的。
    也是说在钱塘这一亩三分地,如今连市长家里都是没空调的,高官才可能有。
    这个拉眼球的效果较大了。
    空调往墙一装,整个屋都蓬荜生辉,两室一厅能住出小别墅的气势来。
    而最最最让邻居们不理解的,是如今明明是2月过年,一年里最冷的时候,顾家人却在这个时间点买一台单冷空调,摆明了半年里都用不——还有这个更能宣示“我家钱没地方用啊,怎么浪都浪不完啊”的么?
    “难道是次武处长那事儿好了伤疤忘了疼,顾厂长又不在乎被人眼红了?”郑主任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谜底要等到年初三才能终于揭开。
    把家里收拾一新后,顾骜看着换下来的旧三大件发愁:
    “姐,这台熊猫的怎么办?才看了一年呢,扔了也怪可惜的,咱家又没亲戚能送。单桶洗衣机也没用了,只能洗不能甩。”
    “要不送给马风家?”顾敏试探性地提议。
    “这思路不错,”顾骜先原则肯定,“不过马风家如今也有钱了,换下来这些也都是国产货,不是进口的,马风估计不要吧——这样好了,帮咱搞游戏机的杨自豪、鲁运达不也是本地人么,他们也算你同学,知道地址么?送去他们家拜年好了。”
    “这主意不错,他们拢共也才拿了2万块分成,应该舍不得买太好的电器,弄点福利也好笼络人心。”顾敏点头赞许,又想了想,“鲁运达家里是市电子厂的,本来生产电视机,不如给他洗衣机好了。电视机给杨自豪。”
    东西要送到刀刃,姐弟俩一合计,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于是杨、鲁两家在小年夜遇到了押着三轮车送电视/洗衣机门的圣诞小姐姐,颇为激动了一下。
    他们的家长听说顾敏是自家儿子的同学、却送这么贵重的东西门,都吓了一大跳,还以为顾敏是他们儿子的对象呢,差点儿把顾敏好吃好喝地供着。要不是顾骜也跟去了,一切还真不好解释。
    而顾家的邻居们,对于这种壕阔的手笔再次表达了理解不能:电视机和洗衣机居然只用了一年,嫌弃落后送人了……人了了……
    这些玩意儿在当时人眼里至少都是设计使用10年以的,寿命到了还得拼命维修抢救。
    ……
    爆竹声一岁除。
    转眼过了春节。
    如今距离第一届正式春晚还有3年,全国电视机保有量仅600万台,除夕夜也只能在央台听几首喜庆的歌曲。
    幸好顾家有了刚买的索尼录像机。
    而顾骜次去好莱坞,又带回来很多原版的美国待审影视录像带。(不光是毛带,也有其他原因没过的。除夕当然不能看毛带了。)
    不过即使是不毛的,也足够让人垂涎欲滴。
    楼尤所长家的小孩儿,身为派出所所长的儿子,却跟小偷一样垂绳子下来,身手敏捷地扒到顾家窗台,从窗户里偷看顾家放录像带。丝毫不畏惧三楼的高度。
    发现这一情况后,哭笑不得的顾骜怕出意外,只能打开门允许邻居进来围观。
    然后大年初一和年初二,顾家从早到晚都被拜年的人堵满了。
    所有假借拜年名义进来的客人,来了不想走,抢到位置坐下后不肯站起来,最后发展到从家里自带椅子。
    除了邻居之外,渐渐的还有厂里的下属,来给副厂长拜年的。
    18吋的夏普电视机!索尼的录像机!美国的大尺度带子!谁见过!
    尤其是顾敏不在的时候,那伙访客很不见外地要求顾骜播放那盘美国泳装选美。
    那还都是连身式泳装,连基尼都不是,正经得很。却硬生生让不停倒带看重点的家伙们,磨损出了雪花点子。
    除了“没见过世面”,顾骜还能吐槽啥呢?
    这天已经是年初三午,顾骜实在是泼不熄邻居们的热情,又不好意思在大过年的时候说伤感情的逐客令——毕竟人家开口是恭喜发财、学业有成、仕途顺风,怎么好意思赶人?
    要是平时,顾骜早把人弄出去了。
    他唯一能做的,是让姐姐坐镇,好逼着大伙儿看尽量正经一些的内容。
    然后他自己打了个三轮车去火车站接人。
    “阿姨,新年好。”苏萍和萧穗一到出站口,顾骜嘴很甜地凑去了。
    “彼此彼此,新年好。”苏萍看了一眼人力三轮车,微微有些诧异,不过很快恢复了正常。
    80年的钱塘还没有出租车业务,而沪江已经有了。所以并非顾家人舍不得花钱,而是城市基建如此。苏萍只是换了个新环境没适应过来。
    一到顾家住的小区后、刚刚楼,苏萍被拥挤的拜年人群震惊了。
    只有两室一厅五十平的小房子,满满当当塞了怕有二三十个访客!
    因为大伙儿都盯着电视机,苏萍自然是想不注意到18吋的夏普和索尼的录像机都难。那大大的logo,昭示着这些全部都是进口的日货。
    不过幸好访客的人员构成,已经换成了以老爹单位里的层干部为主,顾骜还是挺有威慑力的。
    “不好意思让一让,给苏阿姨腾个座儿。”顾骜一发话,两个坐在那儿看带子的科长立刻毕恭毕敬地表示还有事儿,告辞了。
    “阿姨别嫌弃,我家拜年的客人有点多。”
    “你爸呢?”
    “我爸现在是厂长了,创汇生产任务重,年初三班了,一会儿午回来陪你们。”顾骜的回答很得体,立刻勾勒出一个日理万机的国家干部形象。
    苏萍听了,印象也颇为改观。
    毕竟去年暑假的时候,她对顾骜家庭的认识,还隐约停留在“工人家庭”的概念。只是觉得顾骜本人本事大,跳出工门了。
    现在看来,倒是有点门第底蕴了,连他父亲都不是“工人”而是“厂长”。
    “这些都是你们家亲戚么?那我也认识一下。”苏萍得体地笑笑,起身要一个个问好。
    而假借拜年名义来蹭带子看的客人,此刻哪有看不出端倪的。
    一见是顾骜的丈母娘门查户口了,连忙肃然起敬地帮忙说好话。
    “不敢当不敢当,我们都是顾厂长手底下的兵,这是出于景仰,年初三来拜个年。”
    “其实我们都是马要去班的,厂里任务紧,厂长都加班了,我们怎么好意思闲着。走了走了。”
    然后作鸟兽散。
    苏萍是演员出身,演了18年电影,察言观色的眼光自然是非常老辣的。任何虚情假意都逃不过她的眼睛。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她看出所有厂里的干部都是发自内心对顾镛心悦诚服,不由得啧啧称。
    如今的国企厂长,能够让下属害怕或者表面恭顺,那是很容易的。但因为利益分配总是会得罪一部分人,让所有人彻底心悦诚服,是非常难的。
    除非是一个极为实干,能够把厂子里的蛋糕做大,不用在分割花心思,人人都得利。
    至少苏萍这些年还没见过。
    “你家没有别的亲戚了?都是你爸单位里的人来拜年?”苏萍看着彻底人去楼空,颇感意外。
    “我有个伯父,在蜀省建设三线呢。我母亲这边完全没亲戚了——我外公是***将领,当年逃到湾湾去了,如今已经过世,我舅舅更联系不。
    我刚进外交部那会儿,领导审了我的资料,说阳明山车祸之后因为士林官邸大清洗,我舅舅被提拔调去官邸开车,现在不清楚。”
    这是典型的有车有房,而且萧穗要是嫁进门,还没有婆婆压制。
    最多有个大姑子,不过顾敏跟萧穗同龄,应该很好相处。何况顾敏的情况也是毕业后一两年内会结婚的。
    一边在心里盘算,苏萍一抬眼又看到了墙打洞后装的窗机空调,再次肃然起敬。
    这是高官待遇呐,外加一个半径10米的蓬荜生辉光环。
    敢公然装空调的人家,非底蕴极厚者不敢为之。


上一章
返回

重回80当大佬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